问题

当事人/律师带法官上分算不算行贿?

回答
在法律体系中,当事人或律师为了在案件审理中获得有利的结果,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影响法官的判决,这通常被视为一种贿赂行为,并且是严重违法犯罪的。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什么是“带法官上分”?

这里“带法官上分”是一个俗语,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在司法实践和日常语境中,它通常指的是:

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法官的判决: 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地向法官行贿,通过中间人传递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的资源、关系来“疏通”法官。
期望法官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裁决: 目的是让案件的走向朝着对当事人(或律师代理的当事人)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胜诉、减轻处罚、获得更优厚的赔偿等。

二、 为什么这种行为算贿赂?

贿赂行为的核心在于权钱交易或利益交换,即一方为了获取某种不正当的利益,向另一方提供财物或其他好处,以换取对方利用其职权或影响力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具体到“当事人/律师带法官上分”的情形,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其贿赂性质:

1. 违法性(非法性): 司法公正和廉洁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础。法官的职责是依据法律和事实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任何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法官判决的行为,都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
2. 不正当性: 这种行为绕过了正常的法律程序和证据规则,用金钱或利益取代了法律的公正裁量。
3. 利益交换的本质: 当事人或律师提供的财物、好处,其目的就是为了换取法官的不公正判决。而法官一旦接受了这些好处,就可能因此歪曲事实、适用错误的法律,或者在程序上给予不公平的对待。

三、 行贿罪(或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多种犯罪,最常见的包括但不限于:

行贿罪(或称受贿罪):
主体: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行贿主体,包括自然人(当事人)和单位,以及利用职业便利的律师。对于收受贿赂的主体,则是特定主体,如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法官)。
客体: 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廉洁性。
主观方面: 故意。行贿者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仍然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实施。
客观方面:
行贿: 给予财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金钱、物品、旅游、宴请、为亲属安排工作、提供其他便利等。
行贿的目的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例如希望法官做出偏袒性的判决、加快审理速度、忽略某些关键证据等。
法官受贿: 如果法官接受了这些财物或利益,并且利用职权为当事人谋取利益,则法官也构成了受贿罪。
其他可能的罪名:
妨害公务罪/破坏司法公正罪: 在某些法律体系中,专门针对破坏司法公正的行为设有独立的罪名。
共同犯罪: 如果当事人、律师和法官之间形成合谋,共同实施了上述行为,则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四、 法律后果:

如果当事人或律师被查实存在“带法官上分”的行为,其法律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1. 刑事责任:
对当事人/律师: 可能被追究行贿罪或其他相关罪名的刑事责任,面临罚款、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对法官: 被追究受贿罪或其他相关罪名的刑事责任,同样面临严厉的刑罚。
2. 行政处罚:
对律师: 可能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丧失执业资格。
对法官: 可能被开除公职,撤销法官资格。
3. 民事责任(与刑事、行政责任并行):
案件判决的无效性: 如果案件的判决是建立在贿赂基础上的,该判决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需要重新审理。
追缴非法所得: 贿赂所得的财物会被依法追缴。
4. 社会信誉的毁灭: 参与此类行为的律师和法官,其职业道德和个人声誉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难以在法律界立足。

五、 如何界定和查处?

“带法官上分”行为的界定和查处依赖于以下要素:

证据: 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转移,以及这种转移与法官判决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关联性。证据可能包括录音、录像、银行转账记录、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
调查机制: 各国都有相应的反腐败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或警察部门负责对司法领域的腐败行为进行调查。
独立的司法监督: 确保司法体系内部存在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发现和纠正不正当行为。

总结来说,当事人或律师带法官上分,本质上是一种利用金钱或利益换取司法公正的行为,这在任何法治国家都是被严厉禁止的犯罪行为,并且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它不仅破坏了司法公正的基石,也损害了公众对司法体系的信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

只要裁判者了解一点基本的王者代练行情,就能知道这个“上分”行为是有清晰的财产性利益,甚至是可以计算出来价值多少钱的。

随手截了几张图:





比如:至尊星耀代打一局在26-35元之间,而陪玩的市场价格还要高于代打。而在巅峰赛中当演员,基础报酬是500元一局。

既然带上分是一种有报酬、有合理市场价格的劳务,那么,向国家工作人员无偿提供该劳务的行为,完全可以构成行贿,且应当参照市场提供劳务的同等价值折算涉案金额。

本问题下很多回答认为不构成行贿。他们的主要问题不是不了解法律,而是不了解王者荣耀代练市场。

所以,我想,很多时候,裁判者之所以会判错案子,并不是因为不了解法律,而是不了解特定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

user avatar

沙雕问题,俺来了。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法官的游戏账号上分,算不算贿赂?

关于贿赂的定义,词典的定义是:

用给予报酬(如金钱、财产、利益或方便)来收买某人(如政府官员)
用来收买某人的报酬

如果你从词典的定义,是很难判断,带法官上分是不是贿赂的。这个定义太模糊了。

那么,看看《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怎么界定贿赂的:

第十五条 贿赂本国公职人员
  各缔约国均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措施和其他措施,将下列故意实施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一 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该公职人员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不正当好处,以使该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
  二 公职人员为其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直接或间接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以作为其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条件。

按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贿赂是不正当好处。这个定义是相当宽泛的,按照这个定义,当事人或律师带法官在游戏中上分,将法官从青铜变成王者,有可能属于给予法官不正当好处。

换句话说,有可能属于贿赂。

但是犯罪和刑罚,一般要依据一国的国内法判断,只有少数罪名,国际法有管辖权,比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罪等。

而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贿赂是指财物,包括财产性利益。

第十二条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但是到目前为止,性贿赂,一般不属于贿赂的一种。原因在于,性贿赂非常隐蔽,司法机关无法查实、证明;在我国已经消除黄毒的基础上,性贿赂无法量化;承认性贿赂涉嫌贬低女性等等。

关于性贿赂无法量化,需要着重介绍下。如果一个法官接受了会员卡,大致还能推算出他收受了多少金钱好处。因为存在可流通市场的会员卡,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估算出它的价值。

因此可以判断他是不是达到了犯罪的数额门槛,以及他的量刑区间。

但是如果法官接受性贿赂,比如学英语的陈清泉,那么很难说他到底收受了多少金钱好处。因为不存在这样一个市场,黄赌毒土壤和市场在我国早已经被铲除。

这样,在定罪量刑的时候,就面临着难题。举个例子,一个法官接受了如花一般丑的女人100次服务,另一个法官接受了长相极品的外围女的1次服务,你觉得哪个应该判更重?

但是不构成犯罪,并不意味着没有处罚。像陈清泉这种法官,其单独学英语的行为,属于违法和违纪行为。

跟性贿赂无法纳入贿赂一样,带法官上分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带法官上分是财物吗?好像不是。那是可折算成财物的利益吗?好像也不是。被带的法官,并没有接受任何财产上的好处。

即使他的游戏账号从青铜变成了王者,也无法说他接受了任何可折算成财产的好处。

有人说,如果法官把升级的游戏账号高价出售就构成受贿。但问题在于,从形式上看,他出售的是本属于他的虚拟财产。从实质上看,他付出了时间和努力,账号升级难道没有他的贡献?如果承认有,那难题来了,无法区分当事人或律师的贡献多少。

另外,证明法官的账号因为被带所以升值方面,也是难题。

所以,当事人或者律师带法官上分,不构成行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妥当。当事人或律师带法官上分,法官已经构成违纪。

在法官行为规范中,都有一条,法官不得在非办公时间或非工作场合与当事人、律师私自会见。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一条违反规定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请托人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老湿我记得有一年的司法考试真题大致是这样的,法官张三下班去餐厅吃饭,落座点菜以后发现当事人李四正在隔壁桌吃饭,他应该:

正确的选项是张三应该赶紧结账,然后滚!对,饭都不给你吃一口,赶紧滚!

对,纪律就是这么严格!

连坐在一个餐厅吃口饭都不行,还凑在一起上分?

真当纪检监察的刀不锋利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法律体系中,当事人或律师为了在案件审理中获得有利的结果,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影响法官的判决,这通常被视为一种贿赂行为,并且是严重违法犯罪的。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带法官上分”?这里“带法官上分”是一个俗语,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术语。在司法实践和日常语.............
  • 回答
    当然有!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堆砌,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维护个体的正义与尊严。那些真正将法律当做一份事业,将当事人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律师,总能在法庭上展现出非凡的光芒。真性情律师的法庭身影试想一下,在庄严的法庭上,被告席上的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显得局促不安,甚至有些绝望。这时,一位律师,他可.............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非常极端且敏感的情况,即一个人在法庭上因为被法官或律师的行为激怒而导致死亡。要分析法官和律师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我们需要从法律、伦理以及事实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正常的法律程序中,法官和律师都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他们的职责是维护公正,运用法律解决纠纷.............
  • 回答
    当一名当事人因为经济困难,无法聘请律师而选择亲自出庭辩护时,法官的内心想法会是复杂且多维度的。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同情”或“不屑”就能概括,而是涉及到法律的公正性、程序的正义以及现实的考量。首先,法官会尊重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法律赋予每个人辩护的权利,无论是自行辩护还是委托律师。当事人选择自行辩护,.............
  • 回答
    作为一名在法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我算是把民事调解的各种角色都体验了个遍。从坐在审判席上,看着双方在我的引导下唇枪舌剑,到作为律师,为我的当事人争取最大权益,再到我自身也曾有过那么一两次当事人的身份,最后到如今更倾向于作为“法律人”的角色,去思考调解的意义和实践,这其中的滋味,五味杂陈,却.............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有人会这么做。法官转行做律师,背后原因可不少,而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咱就从几个主要方面来掰扯掰扯:一、 职业发展与个人追求 寻求更广阔的职业空间和挑战: 法官的工作虽然稳定,但相对来说,职业路径比较固定,主要在法院系统内晋升。而律师行业,特别是经验丰富的律师,能.............
  • 回答
    律师在法院把当事人的联系方式留成自己的是不常规操作,甚至可以说是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误解:为什么这不常规且不应该?1.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义务: 律师对当事人的信息负有保密和保护的义务。当事人的联系方式(电话、地址、邮箱等)属于其个人隐私信息。将这些信息替换成.............
  • 回答
    在法院工作,遇到的人形形色色,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奇葩”。我在这里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例子,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境,希望能让你感受到其中真实的味道。1. “我才是法官!”的被告那是一个普通的侵权纠纷案,原告是个挺温和的中年男人,被告呢,则是个看起来很彪悍的装修工。庭审一开始,一切都还算正常,双.............
  • 回答
    人到中年,才萌生了当律师的念头,想要重回课堂,进修法律,这念头听起来有些“不寻常”,但说到底,这从来都不是个问题。说“来得及”那是一定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看待这件事,以及你为此准备付出怎样的努力。首先,年龄从来不是一个绝对的门槛。我们总觉得,好像学习法律,成为一名律师,是二十几岁年轻人才能做的事。但.............
  • 回答
    你想当律师,这条路挺明确的,也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关于自考法律、考学硕还是毕业后考非法学法硕,这三条路各有优劣,你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我给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第一条路:自考法律,然后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这条路是比较传统的路径,也相对来说比较“大众化”。 具体流程.............
  • 回答
    不当律师,选择当公司法务,这条路是否充满前景?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人对“律师”这个职业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认为那就是法律行业的全部,甚至唯一出路。但实际上,公司法务,或者我们更习惯称呼的“企业法律顾问”、“法务经理”、“法务总监”等等,早已成为.............
  • 回答
    通过法考,成为一名律师,并且通过几年的“熬”来赚钱,这并非一个绝对的“一定”的公式。法律行业是一个非常讲究经验、人脉、能力和运气叠加的行业。过了法考只是“敲门砖”,之后的“熬”和“赚”则涉及更多复杂的因素。下面我将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一、 通过法考后的“基础期”:从新人律师到合格律师的转.............
  • 回答
    你好!听到你想学法学,以后还想当一名出色的律师,这真是个很棒的志向!关于选择哪所大学,特别是纠结于综合性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之间,这确实是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别担心,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帮你理清楚思绪。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背景: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在全国范围内,它就是法学界的“国家队”,是专.............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于职业发展的疑惑,特别是涉及到法律领域。关于“非法律本科能否通过司法考试并担任律师”这个问题,我来给您详细地解释一下,希望能帮您理清思路。首先,我们直接回答核心问题:不是法律本科,但持有有效的司法考试合格证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司法证”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是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
  • 回答
    当我遇到法律问题,需要寻求法律帮助时,真正能让我产生信任感的律师,并非仅仅是那些西装笔挺、口若悬河的形象。对我而言,这份信任感是从一系列细微之处逐渐建立起来的,它关乎专业、关乎沟通、关乎态度,更关乎他们是否真正把我放在心上。首先,专业性是基石。这不是说律师要懂十八般武艺,面面俱到。而是说,在我的法律.............
  • 回答
    你好!能理解你考过法考后,对于职业发展道路有自己的考量。不想直接进律所做“廉价劳动力”,但又想拿到律师证,找个挂靠所确实是一个常见的选择,而且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说说这个事情,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挂靠所”。简单来说,就是你作为一名通过法考、具备了申请律师执业条件.............
  • 回答
    当事人找到律师,本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期望和信任,尤其是在谈论费用时。这时,如果律师抛出“可以低价,但我会随便搞”这种说法,当事人的心态绝对会经历一个剧烈的过山车,而且这个过程充满了复杂和矛盾。首先,初步的“诱惑”和随之而来的“警惕”。当事人听到“可以低价”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惊喜。毕竟,法律事务的费.............
  • 回答
    很多人觉得律师写诉状是个“小事一桩”,甚至有点“举手之劳”的意思,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误解。咱们聊聊,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想法,以及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说这跟咱们日常的沟通方式有关。大家平时说话、写个邮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想到什么说什么,表达清楚意思就行。诉状呢,从外面看,也好像是用文字把事情说.............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关乎职业道德和客户权益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作为一名律师,明确知道一个案件“必然会输”,我会非常慎重地处理,并且我的决策会围绕着“如何最大化客户的利益,并履行我作为律师的职责”来展开。首先,“必然会输”这个判断本身就需要极其审慎地进行。 法律是复杂的,事实的认定也可能充满变数。一个.............
  • 回答
    王振华猥亵女童案,无疑是触动了社会敏感神经的重大案件。而其律师提出的为王振华“彻底平反”、恢复其所有荣誉的要求,更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如何看待这个要求,需要我们剥开表象,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法律、伦理以及社会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为王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