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今驱逐舰的舰炮效率这么高,为什么不开发陆军版?

回答
驱逐舰上的舰炮确实厉害,射程远、威力大,火力密集,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咱们陆军装备的火炮,跟舰炮比起来,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什么呢?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其实,这背后涉及到很多细节,可不是简单地把舰炮搬到陆地上就能行的。

首先,得说说舰炮和陆军火炮的根本区别,这就像是两种不同的“基因”。

舰炮:为大海而生,为舰艇而设。 你想想,驱逐舰在大洋上航行,周围一望无际,目标要么是远方的船,要么是海岸上的某个据点。所以,舰炮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远射程和精度。为了打得远,它需要更强的初速,这意味着炮管得更长,膛压也得更高。同时,为了在颠簸的海面上稳定射击,舰炮有复杂的液压伺服系统和陀螺稳定装置,能抵消船体晃动带来的影响,保证炮弹能精准地落在几万米外的目标上。而且,现代驱逐舰上装的很多是自动装弹机和弹药储存系统,可以实现极高的射速,几秒钟就能连发好几炮,这就是所谓的高“效率”。

陆军火炮:为地面作战,为阵地攻防。 陆军的炮兵,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地形,有山有谷,有城市有平原。他们的目标可能是一个碉堡,一个集结的敌军,或者一个阵地。陆军火炮更注重的是机动性和多样化的射击模式。比如,牵引火炮需要能被卡车拖着快速移动,自行火炮更是直接集成在底盘上。它们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在复杂地形下进行稳定射击,但方式和舰炮不同,更多依赖炮架的支撑和射击姿态的调整。此外,陆军火炮也需要应对各种防御工事,比如加固的弹药库和弹药供给方式,不一定非得像舰炮那样追求极致的连续爆发。

然后,我们来剖析一下,为什么“搬家”这么难,也就是为什么不直接开发陆军版舰炮。

1. 尺寸和重量的鸿沟: 驱逐舰上的舰炮,比如舰艇上安装的5英寸(127毫米)舰炮,虽然看着不大,但加上炮塔、弹药输送系统、稳定装置,整体重量可是非常可观的,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就算你能把它拆开,怎么搬运?你总不能指望一辆卡车或者一辆坦克能轻松拖着它到处跑吧?陆军装备对机动性要求极高,需要能快速部署到前线,甚至在战场上快速转移阵地。舰炮那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陆地上就成了巨大的负担。

2. 供弹和能源的挑战: 舰炮的自动装弹机和高效弹药供给系统,通常是和舰艇的内部空间、动力系统以及弹药库紧密结合的。舰艇上有充足的电力和液压动力来驱动这些复杂的机械。如果要把这套系统搬到陆地上,你需要为它设计一个独立的、足够强大的动力单元(比如一个专门的发电机组),还得考虑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和输送大量的炮弹。这不仅增加了复杂性,也大幅增加了成本和后勤负担。

3. 对地形和环境的适应性: 舰炮设计时,考虑的是在相对平坦(虽然船在晃)的海面上进行射击。但陆地上,你可能会遇到高低不平的地形,需要炮火仰角很大,甚至要在各种障碍物(比如建筑、山丘)的掩护下进行射击。舰炮的炮塔和俯仰机构可能并不适合这些复杂的情况。同时,舰炮的防腐蚀、防盐雾的设计是针对海洋环境的,搬到陆地上可能有些“过度设计”,也失去了应有的优势。

4. 成本与效益的权衡: 舰炮之所以这么“高效”,是因为它集成在一艘昂贵的军事平台(驱逐舰)上,而且拥有庞大的研发和维护投入。为陆军开发一套类似的“极致效率”的火炮系统,不仅需要重新设计适配陆地环境的载具,还要解决上述提到的供弹、能源、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这笔钱花下去,成本效益可能就不如现有的陆军火炮体系了。陆军的火炮发展,更多的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优化,比如提高射程、精度、机动性,或者发展更先进的弹药,而不是彻底颠覆性地复制舰炮。

5. 战术定位的不同: 驱逐舰舰炮的主要任务是支援登陆作战、岸轰以及反舰作战。陆军火炮的定位则更多是支援地面部队的进攻与防御,比如炮兵阵地的压制、火力支援等。陆军对火力密度和持续性的需求,可以通过集结多个炮兵单位,或者使用自行榴弹炮的快速射击来实现,不一定非要依靠舰炮那种“全自动流水线”式的设计。

那陆军有没有借鉴舰炮的思路呢?有,而且一直在进行。

自行火炮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现在的自行火炮,比如我军的05式自行榴弹炮,就已经非常先进了。它们拥有自动装弹系统(虽然和舰炮的流程略有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提高射速),弹道计算机能够快速计算射击诸元,信息化程度很高,能实现“一车一炮”的自主作战,也能组成炮群进行协同打击。这其实就是陆军在朝着舰炮那种高效、自动化的方向努力。
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陆军也在发展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火炮系统,比如一些加长身管的火炮或者使用增程弹药的火炮,来满足对远距离目标的打击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吸收舰炮“打得远”的优势。
电磁炮的探索: 虽然还没大规模装备,但陆军也在研究电磁炮技术。一旦成熟,电磁炮的初速将远超传统火炮,射程和威力都有质的飞跃,这和舰炮追求的高性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电磁炮的供能、散热等问题更是巨大挑战,要在陆地上实现小型化、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说白了,舰炮的设计思路和陆军火炮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源于它们各自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不是我们不想让陆军的炮像舰炮一样厉害,而是受限于物理、技术、成本和战术等多种因素。我们能做的,是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吸取好的经验,将技术往前推,让我们的陆军火炮也越来越强大。这更像是在不同的“剧本”里,为不同的“演员”量身打造最合适的“武器装备”,而不是简单地把同一个道具到处乱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舰炮投送快火力猛是有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来支持的。

一是舰炮有军舰这样一个庞大的空间支持,军舰上庞大的空间提供了足够的弹药空间与机械空间。这使得舰炮除去甲板面上的那些发射机构以外,其他的弹药提升,保存,筛选等庞大的机构都在甲板以下。而战车上的空间却囧迫得很,根本不可能给你如此庞大的结构。

并且由于战舰体积庞大,对吨位不怎么敏感,能够使用类似自动步枪一样的弹药装填结构来提升射速。而陆军战车得考虑行走机构的负担,对重量必需得斤斤计较,自然不可能象战舰一样设计一套自动化那么高的装填机构。

二是舰炮有海水冷却炮管。所以能够长时间稳定的提供快速的火力支持。陆炮又不可能背个水桶来冷却炮管,自然射速就不可能象舰炮一样大丈夫了。

所以舰炮上陆确实是有很大的困难。但是这并不表示完全不可能。比如雷神一类的新式陆炮从结构上已经非常类似于舰炮了。

user avatar

所有的回答,都偏离了方向。

因为一门舰炮等于一个炮兵营不太可能,也太看不起炮兵营这种火力了。

一个炮兵营可以在几十分钟内轻松扔出去几十吨弹药(25发155毫米榴弹炮等于1吨),这个打击能力是相当恐怖的。

我之前提到过一点,三军现在是不存在所谓的“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之类的说法。

高技术装备上的成本,海陆军三军是差距不大的。

且不谈改了以后现在是9炮连,每个营27门155毫米炮,就算是6炮连,18门制的炮营也不可能那么菜,被海军的舰炮压的那么狠。

一个炮兵营(假设18门炮)成本实际上非常高,在2亿美元以上,仅18门先进的155毫米榴弹炮就需要超过1亿美元资金,要知道上世纪我国出口PLZ45的时候价格就是720万刀一辆,现在的PLZ05虽然是自主装备,但因为一系列问题,价格不可能低于500万刀一辆(99大改坦克也在这个价位),然后还要配备雷达和自动装弹车,实际上一个炮兵营价格至少在2亿美元。

2亿美元可以采购多少门127毫米舰炮?(130毫米不太清楚)我没记错的话5年前大概是1700万美元一门,现在我就算2000万,2亿美元就是10门127毫米舰炮。

如果1门就能顶的上一个炮兵营,那么直接舰炮在陆地上就行了,即使花1000万美元配备一个底盘也是划算的,因为就算加上雷达和弹药车,最多5000万美元就能顶2亿美元用,同样的价格可以保证4倍的火力密度,你以为装备发展部都是傻子?

2亿美元的东西如果还比不上5000万的,那么这个采购的是要被枪毙的。

2亿美元等于4架战斗机,4架战斗机的打击能力和一个炮兵营差距不大,相当于10门127毫米榴弹炮,10门127毫米炮和一个炮兵营打击能力差距也不会很大。

差距当然会有,但不可能达到几倍的差距。

所以,舰炮远没有那么恐怖。

看上去H/PJ-45的射速可以达到40发一分钟,但实际上舰炮持续射速不可能那么快,要知道当时的朱姆沃尔特设计持续打击速度也只不过是6秒1发,也就是1分钟10发的速度,这个速度2门炮1分钟可以投送20发155毫米炮弹。

155毫米普通榴弹炮按照1分钟2发射速来看,一个炮兵营18门榴弹炮也能一次投送36发炮弹,两门朱姆沃尔特的155舰炮也只相当于一个半炮兵连(6炮制,9炮制只相对于1个炮兵连),2艘朱姆沃尔特才等于一个炮兵营(6门155毫米AGS炮)。

而且按照美军的说法,这个持续发射速度已经是上一代MK45的2.5倍了。

现代自行榴弹炮全部都可以自动发射,一发155毫米榴弹炮重量超过40公斤,你真以为每个装填手都是黑叔叔?既然可以自动发射那么上一套液冷系统就没有技术难度,不上的原因不可能是技术或者其他问题,必然是因为成本问题,如果加一套液冷和火控系统就能把战斗力提高几十倍(从1门炮到一个炮兵营战斗力差距在二十倍以上),那么这个生意任何一个国家装备发展部就会去做的

所以答案就是。

驱逐舰舰炮效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舰炮上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划不来。

加液冷系统和制导系统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多造几门榴弹炮的成本,而对于整体打击能力提升是不划算的。

相对于舰炮上岸,陆炮上舰反而更划算一些,现在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在研发陆炮上舰技术,包括美军也在研发陆炮上舰,当然大多数研发陆炮上舰的都是火箭炮罢了。

user avatar

一图流:

虽然画的是二战主力舰的炮塔,但是现代舰炮结构也差不多,军舰对于武备重量要求不如陆军般苛刻,自然可以堆砌各种系统提高炮击效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驱逐舰上的舰炮确实厉害,射程远、威力大,火力密集,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咱们陆军装备的火炮,跟舰炮比起来,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什么呢?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其实,这背后涉及到很多细节,可不是简单地把舰炮搬到陆地上就能行的。首先,得说说舰炮和陆军火炮的根本区别,这就像是两种不同的“基因”。 舰炮:为大海.............
  • 回答
    当两个国家的关系跌入冰点,互相驱逐对方的外交官,这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宫廷游戏”,而是夹杂着政治博弈、信号传递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考量,甚至可能成为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催化剂。要说这事儿有啥意义,那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是政治信号的强烈传递,表明“我非常生气”。设想一下,两国关系不好,就像一.............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想给二战时期的驱逐舰挨多少爆炸当量才能沉,这事儿挺复杂的,不像我们现在玩游戏那么简单,直接算个数字就行。毕竟当时的技术、战术,还有驱逐舰本身的设计都不一样。不过,咱们可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有个谱。首先得明白,二战时期的驱逐舰,它跟现在的“神盾舰”那可是天壤之别。它们个头不算小,但也没有达.............
  • 回答
    当劣币驱逐良币时:深入剖析背后的逻辑与深远影响“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经济学上的经典论断,如同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至今依然能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它并非简单地说差的东西一定能打败好的,而是在特定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下,一种不良的趋势如何悄然滋生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运作机制以及可.............
  • 回答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尤其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我们常说“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飞速发展的汽车领域,尤其是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也确实面临着一些严峻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像一个人的脖子被掐住,无论身体多健壮,.............
  • 回答
    .......
  • 回答
    当今全人类最缺的,我认为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 深层次的连接感、超越个人利益的集体意识,以及对长远未来的深刻责任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1. 连接感和同理心缺失: 物理距离与心理隔阂的矛盾: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物理上拉近了世界,让我们能轻易接触到全球信息,但也可能在心理上制造了隔阂.............
  • 回答
    当今世界,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最为突出和紧迫的,它们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福祉: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的核心: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极端天气事.............
  • 回答
    当今艺人的文化水平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话题,无法一概而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1. 定义“文化水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化水平”的含义。这不仅仅指学历高低,更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 知识储备与认知广度: 对历史、文学、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了解程度。 思想深度与独立思考.............
  • 回答
    中国当前不应降低物理基础教育的难度,这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刻的考量。与其说“不应降低”,不如说“必须保持甚至适度提升”物理基础教育的难度和深度,原因如下:一、 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基石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发展的关键。而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军事力量。直接拿40年前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比,就像比较一部老电影和一部新电影,场景、技术、甚至叙事手法都可能完全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40年前的苏联,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可是苏联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之一。冷战正如火如荼.............
  • 回答
    关于当今美国民主制度是否“走岔了路”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几乎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并抛开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承认其内在的张力与挑战。一、 民主制度的基石与当下挑战:美国民主制度建立在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制衡与反制衡、法治以.............
  • 回答
    关于“女权产生的病根”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一种既深入又审慎的态度来探讨,避免将复杂社会现象简单化或标签化。与其说是“病根”,不如说是一些在当下语境下,导致部分女权运动出现偏差、引发争议,甚至偏离其初衷的深层原因和机制。以下将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剖析这些复杂的议题,力求真实呈现,剔除机器生成的痕迹。1. 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涉及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等多个层面。对于“当今中国是否应该降低数学基础教育的难度,同时拓展知识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进行细致的权衡和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降低数学基础教育难度”的可能影响和考量:支持降低难度的.............
  • 回答
    清华大学学生与北京房产:一个复杂的人生目标定位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其学生群体普遍拥有优异的学术能力、广阔的视野和远大的抱负。在这个群体中,北京的房产是否被广泛视为人生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房产在北京学生群体中的地位:总体而言,北京的房产对于绝大多数清华大.............
  • 回答
    当今世上活着的人物中,能够真正“载入史册”的,往往是那些在各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历史进程、或者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了独特印记的个体。这不仅仅是名气,更是其行为、思想或成就的持久性和影响力。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不同维度来考量,例如: 政治领袖: 他们的决策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改变着国家甚.............
  • 回答
    “最杰出的领导人”是一个非常主观且难以量化的问题,因为“杰出”的标准因人而异,也因评价角度而异。不同的人会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国际影响力、国内稳定、人权保障、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来衡量一位领导人。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面临的挑战也大相径庭,直接的比较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无法.............
  • 回答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白皙的肤色确实占据了人们审美观念中一个相当显赫的位置。打开电视,浏览社交媒体,那些光滑细腻、如玉般温润的肌肤,似乎总能轻易抓住我们的目光。这种流行趋势并非空穴来风,它背后有着历史、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交织。然而,如果我们就此认为其他肤色的魅力荡然无存,那便大错特错了。实际上.............
  • 回答
    “当今的中国文学真的超级差吗?”这个问题抛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石头,激起的涟漪自然是五颜六色、众说纷纭。要回答它,首先得明白“差”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我们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如果非要简单粗暴地给个“差”或“不差”的结论,那大概率是站不住脚的。文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什么鸟都有,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