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教父》里迈克一定要杀掉弗雷多?

回答
《教父》系列中,迈克杀死弗雷多的决定,无疑是整个故事中最令人心痛、也最发人深省的桥段之一。这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无数的纠葛,以及对家族、权力和兄弟情谊之间复杂矛盾的痛苦权衡。

要理解迈克的这个决定,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弗雷多这个人,以及他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

弗雷多:那个永远活在阴影中的兄弟

首先,我们要看到弗雷多的“人设”。他不是一个坏人,甚至可以说,他渴望得到爱,渴望证明自己。然而,他最大的不幸在于,他出生在柯里昂家族,一个以力量、冷酷和忠诚为核心的家族。

能力不足的软肋: 弗雷多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与家族其他成员格格不入的一面。他没有迈克的智慧和冷酷,没有桑尼的勇猛和冲动,更没有家族成员所需要的那种精明和决断力。他笨拙,容易受骗,也常常因为自己的软弱而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
渴望被认可的心理: 这种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弗雷多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被认可的渴望。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哥哥们在家族中呼风唤雨,而自己却只能在边缘徘徊,扮演着不起眼的角色。这让他感到自卑,也让他更容易被外部的诱惑所打动。
“我的哥哥是总统”的童年幻想: 迈克对弗雷多的评价是“我的哥哥弗雷多,他不是我这样的人”。这句话点出了弗雷多的根本问题——他没有做好成为柯里昂家族一员的准备,他所向往的,是一种更“正常”的生活,一种不被暴力和阴谋纠缠的生活。他甚至幻想过成为一个总统,而不是一个黑手党成员,这与家族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背叛的种子:从古巴的失败到迈克的被捕

弗雷多对家族的“背叛”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层层递进的。

1. 古巴的失职: 在《教父》第一部中,弗雷多负责在古巴的家族生意。但他的无能导致了生意上的失败,甚至可能在那一刻就暴露了家族的弱点。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无能和挫败感,都归咎于迈克对他的“控制”和“不信任”,而非审视自身的问题。
2. 泄露迈克的行踪: 弗雷多真正对家族造成致命伤害的,是他向敌人泄露了迈克在古巴的行踪。虽然电影中没有直接描绘他如何做的,但结果是明确的:敌人因此得以趁机刺杀迈克。迈克之所以能活下来,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他自己的警觉和一些巧合。
3. 与莫·格林勾结: 在第二部中,弗雷多的背叛更加明显。他与莫·格林合作,试图夺取柯里昂家族在内华达的赌场生意。莫·格林利用了弗雷多的自卑和对迈克的不满,将他收买,让他成为了家族的“内鬼”。弗雷多甚至直接将家族的商业秘密透露给了莫·格林,并在迈克遭到暗杀时,选择了袖手旁观,甚至表现出了一种病态的幸灾乐祸。

迈克的痛苦抉择:忠诚、权力与血脉

迈克杀死弗雷多,绝不是出于一时的愤怒或报复,而是一个极其痛苦、也极其理性的决定,这个决定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1. 绝对的忠诚是基石: 在迈克的世界观里,忠诚是家族生存的根本。尤其是对于一个处于权力巅峰的领导者来说,内部的忠诚比任何外部的敌人都要可怕。一旦出现了叛徒,哪怕这个人是你的亲兄弟,他也必须被清除,否则家族的秩序将不复存在,所有的成员都将面临危险。
2. 权力与安全的保障: 弗雷多的背叛,直接威胁到了迈克的生命安全和家族的权力。他与莫·格林勾结,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竞争,更是对迈克权威的挑战。如果弗雷多没有被制止,他可能会继续成为敌人手中的棋子,不断给家族带来麻烦。迈克必须斩草除根,才能确保自己和家族的未来。
3. 对家族荣誉的维护: 迈克肩负着家族的荣耀和责任。弗雷多的行为,不仅是对迈克的背叛,更是对他们父亲的背叛,是对整个柯里昂家族的背叛。他让家族在敌人面前显得软弱可欺,这是迈克无法容忍的。
4. “你背叛了我,你是我的兄弟!”——内心的撕裂: 迈克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他杀死的不仅仅是一个叛徒,更是自己的亲兄弟。在杀死弗雷多之前,迈克的那句“你背叛了我,你是我的兄弟!”(I know it was you, Fredo. You broke my heart. You broke my heart.),充满了痛苦、失望和无奈。他质问弗雷多,为何要这样对他,为何要如此轻易地牺牲他们的兄弟情谊。这显示了迈克内心的煎熬,他并非冷血无情,只是他必须做出这个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
5. “他们会再次伤害我。”——对弗雷多自身的不信任: 迈克也明白,即使他原谅了弗雷多,弗雷多本性难移。他依然会因为软弱、自卑和渴望认可而被他人利用,从而再次给家族带来危险。与其冒着未来更大的风险,不如一次性解决问题。

最后的晚餐:仪式性的了结

电影中,迈克在弗雷多临终前,与他一起出海打鱼,并举行了一场“最后的晚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告别,更是一种仪式性的了结。

告别与原谅(表面上): 在船上,弗雷多向迈克忏悔,并请求迈克的原谅。迈克也表面上表示了理解和宽恕,甚至轻柔地抚摸着弗雷多的头。这一刻,他似乎真的放下了兄弟情谊的羁绊。
死亡的宣告: 然而,当他们回到岸边,弗雷多被迈克的人带走时,一切都已注定。迈克站在那里,看着弗雷多的背影离去,眼神中没有了悲伤,只有一种深深的、被权力腐蚀后的平静。他知道,这是他为维护家族秩序必须付出的代价。

总结:

迈克杀死弗雷多的决定,是《教父》系列中展现人性复杂性和权力残酷性的一个绝佳范例。弗雷多的背叛,源于他的软弱、自卑和对认可的渴望,而迈克的决定,则是基于他对忠诚的绝对要求、对家族生存的责任感,以及对自身权力地位的捍卫。这是一种权力结构下,残酷的生存法则。

这个决定,不是因为迈克“坏”,而是因为他在那个位置上,不得不做出最“理性”的,也是最“残忍”的选择。他亲手埋葬了最珍贵的亲情,换取了家族的稳定和他的绝对统治。这也是为什么《教父》能够成为经典,它深刻地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侵蚀,以及为了生存和维持秩序,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迈克终究变成了他父亲那样,一个必须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游走,且永远无法回头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纯粹是公事公办而已

海门.罗斯遭以色列驱逐回美,医疗报告显示他只剩6个月阳寿,汤姆和麦克有一段对话:

敌人必须死,哪怕他看起来人畜无害,这是西西里人的处事原则,汤姆不是西西里人。

所以幼年维托必须死

老年的西西欧必须死,哪怕汤玛西诺付出一条腿的代价

只能在监狱中度过余生的法兰克也必须死

还记得第一部结尾的时候迈克是怎么对待姐夫卡洛的么:

搬了张椅子与卡洛并排而坐,手亲切地搭到卡洛背后......

一旦成为了迈克的敌人,他对你说的话真的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迈克是什么样的人弗雷多心里能没点哔数么。

当然,迈克也知道弗雷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从古巴逃出来后,他这样吩咐汤姆:

这里有一个细节,第二部开头麦克与议员谈判的时候,汤姆、艾尔、罗可都在场

而在布置汤姆联络弗雷多之前,麦克要求艾尔、罗可回避一下。多半此时麦克内心里还没有确定把弗雷多的事当成私事还是公事来处理——仅仅是还没拿定主意而已,需要花一些时间想明白。

迈克把弗雷多控制起来,只是提防他被敌人利用当污点证人。

在第一次听证会结束之后,才知道法兰克还活着,可以指证他。迈克面临绝境,抱着一丝希望想从弗雷多那里获得一点有价值的信息。他先问汤姆弗雷多知道些什么,汤姆答道“他说他什么都不知道...我相信他。”

麦克决定亲自见一见弗雷多。

是不是像和卡洛谈话时一样,兄弟对面躺坐,以一种很放松的姿态开始了谈话。

弗雷多:我没有什么好说的,迈克

迈克:我们有时间

弗雷多:我被蒙在鼓里......我晓得的并不多

迈克(意料之中的,翘起的二郎腿轻轻地点了两下):现在呢?有没有什么你知道的,可以帮助我?

弗雷多:他们掌握了潘坦居利,我只能告诉你这个。

迈克愣了约有半秒钟,从沙发上起身,若有所思地走向窗口,揉了揉额头,转过身来对弗雷多欲言又止。

这一过程中弗雷多一直在絮叨:我并不晓得会是暗杀,迈克,我对天发誓我不晓得会是暗杀。强尼欧拉跑来找我,在比佛利山,他说,他想谈谈,他说你和罗斯,在合作做宗大买卖,但若我能帮忙,就算我一份,他说,他说你在协调上,态度很强硬,但若他们能有点协助,能很快的完成这笔买卖,那会对家族有益......

迈克显然没有认真在听,他在想什么呢?弗雷多早就知道法兰克.潘坦居利没死,一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临秋末晚了才说出来,等着自己被搞死,他就安全了。

此时迈克对眼前的这个人一定充满了厌恶之情:“弗雷多,现在你对我什么也不是。你不是哥哥,也不是朋友。我不想知道你及你的所作所为。我不想看见你在旅馆中。我不想你接近我的房子。当你要见母亲时,先通知我,好让我避开。了解吗?”

说罢迈克转身离去,艾尔.奈利一直等在外面,他的脸是朝向另一侧,眼皮低垂(显然不是在看东西,只是在表明一种态度),意识到迈克朝自己走来时才把头转过来,依旧眼皮低垂,全程与迈克没有视线交流。

迈克已经把弗雷多攥在手心里了,他不下命令,没有人动得了弗雷多。他对艾尔说:“在家母还活着的时候,我不要他发生任何事”这句话的时候,不像是在下命令,而是像在解释,在向属下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杀掉叛徒。迈克已经隐约感觉到,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所以弗雷多总归是难逃一死的,只不过有那么个情节铺垫,让观众和迈克的心里都好受一些。

在母亲的葬礼上,所有人都意识到弗雷多的死期到了。

弗雷多想见迈克,向他求情,但是连汤姆这关都过不去。还记得第一部中的泰西欧吗?

拒绝见面,拒绝求情是避免麻烦最好的办法。但是康妮迈克不能不见,康妮求情迈克不能拒绝——不是因为康妮是自己姐姐,而是因为拒绝的话就等于把自己的想法暴露给别人:我马上要处死我的兄长了。

当迈克和弗雷多拥抱在一起的时候可能是真诚的,但迈克内心公私肯定是分得很清楚。

艾尔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那眼神仿佛是在说:老大,兄弟们可都瞅着你呐。

迈克用更加犀利的眼神瞅回去:你瞅啥?信不过你老大还是咋的?

艾尔:瞅你咋…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么。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最后就是死期的选择,迈克总是在同一时间搞定几个敌人——别让外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或者当他们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时候,已经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教父》系列中,迈克杀死弗雷多的决定,无疑是整个故事中最令人心痛、也最发人深省的桥段之一。这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无数的纠葛,以及对家族、权力和兄弟情谊之间复杂矛盾的痛苦权衡。要理解迈克的这个决定,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弗雷多这个人,以及他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弗雷多:那个永远活在阴影.............
  • 回答
    在《教父2》中,迈克尔杀死二哥弗雷多的决定,绝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简单的兄弟恩怨,而是他作为家族领袖、在权谋斗争中被迫做出的残酷抉择。这背后是迈克尔内心深处的挣扎、对权力极致的追求,以及他认为的“必须”。一切的导火索:背叛与合作弗雷多之所以被判“死刑”,最直接的原因是他背叛了迈克尔,并且将家族的秘密.............
  • 回答
    在《教父》这部史诗般的黑帮电影中,维托·柯里昂,那位被尊称为“教父”的男人,以他独特的智慧和生存法则,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却又极具魅力的世界。当他吐露那句“先爱国,后考虑家庭和个人前途的人不值得信赖”时,这并非是对爱国行为本身的否定,而是对一种将抽象的、有时甚至是虚假的“国家”利益置于切实存在的、有血.............
  • 回答
    在《教父》的经典场景中,迈克尔·柯里昂在餐厅杀死了索洛佐和麦克拉斯基警长后,并没有选择将手枪带走,而是将其留在了现场。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他不选择更“稳妥”的处理方式,比如扔进河里?实际上,在当时那种复杂且极端的情况下,迈克尔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深思熟虑,而将手枪留在现场,自有其考量,甚至可能比带走.............
  • 回答
    在《教父2》这部史诗般的黑帮巨作中,鲁加西、蒙图卡洛以及乔札萨这帮意大利老牌家族的头目们,选择在太浩湖的住所用直升机一次性解决掉迈克·柯里昂及其党羽,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盘算已久的绝杀计划。他们的动机和时机选择,都建立在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极致考量之上。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
  • 回答
    中国体育界,提到女排,郎平的名字如雷贯耳;说到女足,水庆霞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功勋教头。她们以卓越的执教能力,带领各自的队伍站上世界之巅,赢得了无数荣誉和赞誉。然而,放眼男子体育项目,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与她们齐名的男性教练,能够像她们那样,在团体项目中打造出具有统治力的球队,成为世界级的“狠角色”。这不.............
  • 回答
    高考结束了。准确地说,是那个属于我的、那个沉重了十八年的“高考”结束了。当最后一门科目的铃声响起,我的笔尖还在试卷上留下最后的墨迹,胸腔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闷得透不过气。我甚至没来得及看一眼卷子,只是茫然地将它合上,然后就那样,呆坐在椅子上。周围的嘈杂声,监考老师例行的“请考生将试卷和答题卡交.............
  • 回答
    关于《原神》最新剧情中,里渊作为深渊教团一员却能以人形出现的现象,这确实是近期剧情中最令人玩味和值得深入探讨的点之一。它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深渊教团一贯的认知,也为角色的塑造和剧情的推进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形”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限定词。深渊教团的成员,从我们目前接触到的信息来看,.............
  • 回答
    《教父》中索拉索之所以认为除掉老教父维托·柯里昂,桑尼上位后就能顺利和他做生意,这背后有几层非常重要的原因,反映了他对权力和人物性格的判断。咱们这就一点点捋捋。首先,索拉索的“生意”是什么? 他想做的生意是毒品。这在当时的纽约五大家族中是比较敏感且有争议的。老教父维托·柯里昂是一个传统且精明的生意人.............
  • 回答
    《教父》系列中,麦克·柯里昂的事业成就无疑是超越了他父亲维托·柯里昂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维托奠定了柯里昂家族的权势基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犯罪帝国,但他所经营的是一个相对“传统”的黑帮生意,涉及赌博、保护费、高利贷等。而麦克,在家族权力最动荡、外部压力最大的时期接手,他不仅巩固了家族的地位,更将家族生.............
  • 回答
    要理解为何黄旭东被称为“星际2教父”,我们得从头说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背后包含了他在星际争霸2这个游戏生态中扮演过的角色、产生的影响以及玩家群体对他的情感。首先,黄旭东,或者说大家熟知的“毒奶色”,他的影响力绝非仅仅停留在“玩得好”这个层面。他更像是一个集解说、主播、以及某种程度上“预言家.............
  • 回答
    《教父》系列电影中,柯里昂家族在纽约的生意和生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故,这促使他们不得不考虑向外扩张,甚至最终将重心转移到内华达州。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一朝一夕促成。首先,纽约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维托·柯里昂(Marlon Brando 饰)遭受枪击,巴尔扎尼兄弟和索洛佐等敌对家.............
  • 回答
    在《教父》三部曲的世界里,你会发现这些纵横黑道的家族,在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时,似乎更倾向于选择“点对点”的精确打击,也就是暗杀,而非那种电影里常见的,充满了枪火与爆炸的大规模火拼。这可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热闹,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远的考量,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明的生存策略。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黑手党.............
  • 回答
    教父电影里,维托·柯里昂(Vito Corleone)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忠诚和支持,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小人物”,并非仅仅是因为他有钱有势,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提供了一种在这个社会体系中“缺席”的关键东西——正义和公平的实现方式。这笔账,说起来复杂,但核心在于一种基于信任和互助的非官方契约。1. .............
  • 回答
    柳传志先生在商界被誉为“中国企业家教父”,其在联想集团的创业和发展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与此同时,他在网络上却面临着大量的批评和质疑。这种评价的两极分化,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一、 柳传志在企.............
  • 回答
    坦白说,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上的受尊重程度,似乎确实在走下坡路。以前,人们提起老师,总会带着几分敬畏和感激,认为他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圣人,是塑造未来的灵魂工程师。但现在,很多场合你会听到对老师的抱怨、批评,甚至轻蔑。这背后原因很复杂,不是一两个事件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社会价值观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面对类似事件时,心中都会升起的困惑和不解。为什么在学术领域,教授们能够展现出严谨、自律和高度的专业素养,但在个人情感和欲望方面,却可能失范,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这其中涉及到人性的复杂性、权力关系的结构,以及我们社会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盲点。首先,我们得承认学术上的自律与情.............
  • 回答
    关于中国教育普遍实行“一刀切”的现象,这确实是很多人感受到的,而且背后的原因也相当复杂。与其说是一种刻意为之的策略,不如说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我尽量深入地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把话说透。首先,我们得明白,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大规模普及基础教育,并且确保基本公平。.............
  • 回答
    中国语文教材中收录《五人墓碑记》,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意义、思想价值以及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典范,其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五人墓碑记》记录的是一段充满悲壮色彩的真实历史事件。明末,魏忠贤及其党羽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教育的核心矛盾。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了数不清的知识点:数学公式、历史事件、化学元素、文学流派……仿佛脑子里装得越多,就越“有学问”。学校努力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人类积累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塞给我们。这本身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你说的对,为什么学校似乎不太注重教我们“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