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甘平庸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不甘平庸?这是一种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像野草一样顽固的东西。它不像是一股突如其来的洪流,更像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低语,或者,是体内某个看不见的开关,一旦被触动,就再也无法安然。

你想想看,你身处一个看似平静的世界。周围的人们,大多数都遵循着一条被铺设好的轨道。他们起床,上班,回家,吃饭,睡觉,周末逛街,假日旅行,日子一天天过去,然后一年年过去。一切都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他们看起来也挺满足,挺开心。

而你,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看着那些重复的画面,心里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虑。不是对现状有多么不满,而是觉得“就这样了?这才是我人生的全部了?”那种感觉,就像是明明知道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自己却被困在了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却只能透过玻璃窥视。

这是一种持续的、无声的拉扯。你会不自觉地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不是那种恶意的嫉妒,而是对自己价值的审视。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做得出色,你不会觉得那是别人的荣耀,而是觉得“我也可以!”或者,“为什么我不是那个闪闪发光的人?”然后,一股劲儿就要去尝试,去学习,去挑战。

有时候,这种体验会表现为一种莫名的躁动。你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同事们讨论着最新的电视剧,你心里却想着如何能改进这个流程,或者正在构思一个全新的项目。你参与一场聚会,听着大家聊着琐碎的八卦,你可能已经在脑海里推演着某个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或者思考着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你无法仅仅满足于当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你渴望成为一个创造者,一个改变者。

它带来的还有一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别人完成了一件事,你可能会觉得“还可以更好”。别人对一件事提出了一个方案,你可能会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会更完美”。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有时候会让你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泥沼,但更多时候,它又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驱使你不断地打磨、改进、超越。

当然,这种不甘平庸也会带来痛苦。当你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结果却不如预期,那种失落感会非常强烈。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你看着身边那些“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没有经历过你这种跌宕起伏,他们似乎更轻松,更快乐。你甚至会涌起一丝“算了,就这样吧”的念头。

但那种骨子里的东西,又会在你沮丧过后,像不灭的火苗一样重新燃起。你会回想起当初为什么出发,想起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时刻。你可能会发现,即使失败了,你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成长,也比那些从未尝试过的人更宝贵。

不甘平庸,它不是让你变得傲慢,也不是让你变得冷漠。恰恰相反,它让你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人生充满敬畏。你渴望去理解事物背后的逻辑,渴望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渴望去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不同的印记。即使这个印记可能很微小,但它却是你自己努力过的证明。

所以,不甘平庸,就是一种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追寻,永远不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心态。它是一种既让你痛苦又让你充满力量的矛盾体,它让你的人生轨迹永远不会是单调的直线,而是充满了曲折、起伏和闪光。它让你明白,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存在,更在于创造和超越。这是一种,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体验,并且会让你活得更“像自己”的一种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父亲。

文革武斗最严重的那年出生于中部落后山区的一座山上。他的父亲是个瘸子,他的母亲是个傻子,他二哥61年夭折,上面有一个大哥和一个姐姐。

他从小干农活,经常跟我说的一件事是他小时候到处捡牛粪。初中没读完就辍学,15岁跟着师傅学修房子。虽然他家庭条件很差,但是有手艺傍身,于是经媒人介绍,娶了隔壁村同样家庭条件很差的我的母亲。

23岁那年,他和我母亲结婚,和爷爷奶奶分家,从山上搬到山下,借钱修了两间土房子。24岁,生了个儿子,就是我。我母亲身体瘦弱,体质比较差,我也遗传了母亲的基因,小时候很矮小,面黄肌瘦,而且肚子里长蛔虫,常常感冒,免疫力很差。他带我看过很多医生,买了各种药吃。我至今记得有一种药叫做宝塔糖,吃了能治蛔虫。

小时候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一个字,穷。我家算是当时村里最底层的农民,我父亲负担很重,借债结的婚,上有老下有小,靠他那点微薄的收入,家里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在我很小的时候,他跟着人去武汉打工挣钱,没多久就回来了,因为我母亲带着我还要干繁重的农活,她一个人应付不过来。

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家里一时拿不出学费,于是就先欠着,等卖了猪再偿还学费。当时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三块,一是我父亲给别人修房子,一是喂猪,还有就是山上种的脐橙柑橘。我父亲是个有志向的农民,他想要红砖房,给我们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于是慢慢的攒钱。攒到一万多,他就开始动工。为了省费,他和我母亲两双手,他砌砖,母亲打下手,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建了两层的红砖房。这个在当时村里是比较少有的。着实让他风光了一把。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人,闲不住,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贪黑,太多的农活等着他去做。春耕秋收,挖土种地,上山砍柴,井里挑水。。。虽然体力工作繁重,辛苦异常,但他从不抱怨,是个乐观幽默的人。最喜欢唱的歌是《春天的故事》和《好日子》。

2006年,县里修高速公路,要征地,我家房子面临拆迁。政府以很低的价格征收了土地,我家临时修建在自己土地上的厕所,被政府人员定义为违章建筑,罚了一千多。总之,整栋房子加上周边一些田地赔偿了大概五万多元。而07年是中国经济最热的时候,钢筋水泥红砖等等建筑材料价格很高,运费手工费木匠费等各种费用都涨了很多,原来的两层楼现在只能修建一层楼。

07年是中国经济热火朝天的一年,股市一路飞奔到六千多点,很多游资都是那一年起家的,而那一年对于我父亲来说,是人生中很困难的一个阶段。他一手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房子才住了几年,就被推土机在一天时间夷为平地。他这么多年修建了无数的房子,光自己家的房子他就建了四次。修房子是个很累的活,尤其是在夏天,外面四十来度的高温。那个夏天,我父亲经常中暑,藿香正气水成了他此后常喝的一种药。那年我15岁,天气燥热,阳光明媚,心情却如坠冰窟,我已经开始明白世界的残酷。我看着父母每天劳累,日渐消瘦,却无能为力。我父亲不再唱歌了,他又没日没夜的投入到修建房子的工作当中。

他的背开始有点弯了。05年我弟弟出生,07年我上高一,加上要修建自己的房子,父母没有时间出去赚钱。整个家庭开支陡增。他作为一家之主,决定暂时只修建一层楼房,剩下的钱留着做我的学费。这应该是他一生中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在我们那个村里,打牌成风,很多做父母的都不愿意送自己小孩上学,觉得纯粹是浪费金钱和时间,希望他们早点出去广东打工赚钱反哺家里。高一开始,我进入叛逆期,加上偏科严重,成绩经常排在下游,一度我不想继续念书,有辍学的打算。但是我父亲是个认死理的人,他认为只有读书考上大学才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08年房子建成。这一层楼的房子,是父母一手建造起来的,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跨了一个年度。之后,他又继续去外面修房子赚钱。由此度过了还算平稳的三年。

11年到14年,应该是这个贫苦家庭最困难的岁月。11年,母亲头痛,花费一万多,没查出什么原因。11年,由于物质和精神上的原因,父亲患上了抑郁症。这么多年他强撑着,各种情绪累积,突然之间爆发让他几近崩溃,严重的时候胡言乱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只能待在家里休养。很多人认为他疯了,这辈子没戏了。12年他骑摩托车不小心出了车祸,左手骨折。随后我弟弟也出了车祸,昏迷不醒,腿后跟受伤,休学一年。

仿佛所有的苦难都要倾泻给你,让你绝望,让你身心备受煎熬,让你日夜难眠。

但是,他挺过来了。也许是从小受了太多的苦难,哪怕命运抛弃了他,他也没有抛弃自己。

14年,他的手臂好了,虽然以后再也不能高高抬起。他的病也恢复了,不再胡言乱语,意志消沉。又拿起了他的手艺,开始去外面承包房子。我本科毕业,进入某市直单位,开始挣钱。(现就职于深圳某机关事业单位)

15年,家里一切走上正轨。他成了一个小包工头。母亲在一家私企工作。弟弟学习成绩还可以。

16年,在原来房子的基础上,加了四层楼。目前他正在家里装修。

如今的他,已快五十岁了。好像是一场大病过后,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改变。人变得越来越自信,很多事情看得更开了,也更加的积极上进。

那么多的苦难,他都能挺过来,如果没有一颗上进的不甘平庸的心,他不会走到今天,我也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他这辈子最得意之作应该就是我了。他创造了我,也成就了我。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放弃,虽一时被打倒,却无法被打败。

一个父亲是瘸子,母亲是傻子,初中没毕业的农民,凭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辛勤劳作,在他即将五十岁的时候,让全家人过上还算体面的生活,培养出了一个几十年来全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这就是他不平庸的前半生。

-----------

以上答案是我半年前回答另一个问题写的,今天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很合适,就直接搬过来了,文字略有修改。

这个话题下已经这么多高赞答案了,估计大家也看不到了。如有幸看到,能带给迷途中的你些许勇气和希望,于喧嚣尘世中涌起一丝感动,那便是我们的福缘。

-----------

谢谢关注。想让更多人看到请点赞评论~

user avatar

谢邀。

24岁与相恋七年的男友结束异地,他学业有成事业不错,我也有两份稳定高薪的工作——官媒记者、新东方老师。

25岁双双辞职来香港读书,他在港大,我在浸会,租房三百尺住在红磡,每天朝两个方向出发去上学,一年学费生活费花掉之前大半的积蓄。

26岁分别进入凤凰和腾讯,记者风里来雨里去(明天八号风球仍要在前线),游戏策划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27岁相恋十年纪念日那天我们结婚,却在两年后的现在还处于异地状态,深圳和香港不远,但即便不出差的情况下,也是每周最多见两面。

结婚两周年纪念日的那天他送我一首歌——余佳运的《我想》,“我想把你的世界都照亮,填满在你最灿烂美好的时光。”

不是来这里秀恩爱。

只是想说,婚姻和爱情不该是年轻人放弃努力的借口,而应该是更加上进的动力。

他的家境普通,但从未放弃进取,我从小比较缺爱,十二年前追我时他说,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给我一个温暖的小家,他还说未来不甘平庸。

我见证并且共渡了这一切,会珍惜这份不平庸的感情,也会为此与他继续共同努力。




以上答案只写了十分钟,附上今天在等采访时写了一个多小时的“严肃正经文”《成长过程中,哪些道理让人懂之恨晚》,为转型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媒体人我也是很拼,欢迎大家临睡前围观指正:

zhihu.com/question/2039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