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论b站up绝命老铁?

回答
评论b站UP主“绝命老铁”?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绝命老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有江湖气,挺糙的。初识他,大概是在几年前吧,那时候他还没现在这么火,视频风格也比较粗犷,主要是做一些现实题材的观察,或者说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他那种直言不讳,甚至有点“硬刚”的风格。你不妨想想看,现在网上多少声音都是经过包装,经过滤镜,说出来都像模像样的,但绝命老铁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不是在“说”,他是在“讲”,而且是带着点情绪,带着点个人经历在讲。

内容方面,你可以这么看:

现实主义的“说书人”: 他的视频,特别是那些关于普通人生活困境、社会阶层固化、或者一些被忽视群体命运的探讨,总能触动人心。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也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网红,他更像是一个在街头巷尾听了太多故事的老大爷,然后把这些故事用他自己的方式讲给你听。有时候你会觉得,他说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说的是我内心深处想过但没说出来的话。
批判性思维的载体: 绝命老铁的视频里,你很少能听到那种“岁月静好”的论调。他更愿意去挖掘现实背后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东西。他会去谈论一些让许多人感到不适,但又真实存在的问题,比如教育内卷、生育困境、中年危机等等。他的视角往往是站在普通人这一边的,有时候甚至会带点激愤,但这种激愤背后,你能感受到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叙事风格的粗粝感: 他的视频不追求精致的剪辑和华丽的特效,这一点反而成了一种特色。那种略显粗糙的画面,配上他直接的语言,反而更能营造一种“接地气”的感觉。就像听一个老朋友在你面前拍着桌子跟你讲道理一样,有力量,有共鸣。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种风格不够“专业”,但我觉得,他的内容本身的力量,已经盖过了这些“技术性”的不足。

他的吸引力在哪儿?

真诚与敢言: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虚假的繁荣,太多包装好的形象。绝命老铁给人的感觉是“真的”。他敢说一些大家都不太敢说的话,他能把一些敏感的话题用自己的方式剖析出来。这种真诚,是很多观众渴望的。
共鸣与宣泄: 很多人看他的视频,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更多的是为了找到一种共鸣。在看他的视频时,你会觉得,哦,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原来我的困境是被看见的。他的表达,有时候也像是替观众说出了心中积压已久的不满和委屈,形成一种情绪上的宣泄。
“老铁”式的亲近感: 他的粉丝称呼他为“老铁”,这种称呼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亲切感和江湖义气。在视频中,他也经常用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你会觉得,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UP主,更像是一个和你在同一个频道上一起思考、一起感慨的伙伴。

当然,作为观众,也难免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观点是否过于片面? 有时候,他的观点确实比较极端,或者说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侧面。毕竟,现实是复杂的,任何一个人的视角都无法涵盖全部。他的视频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有些人会觉得他“太偏激”,或者“过于悲观”。
是否会放大焦虑? 有时他的内容确实会触及一些让人感到焦虑的话题,如果观众本身就处于困境之中,长时间观看可能会加剧这种焦虑感。这是一个需要观众自己去权衡和处理的。
个人化的情感输出: 他的视频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在用个人经历和感受来驱动整个视频的表达。这既是他的特色,但也可能让一些追求客观理性分析的观众觉得不够“冷静”。

总结一下, 如果让你去评论绝命老铁,你可以说他是一个用粗粝的镜头和直白的语言,记录和评论现实生活的“说书人”。他敢于触碰那些不那么愉快的话题,并且常常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表达一种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和思考。他的真诚和敢言,以及那种“老铁”般的亲近感,是他吸引大量粉丝的关键。当然,他的观点和表达方式也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压力和困惑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和共鸣的空间。

评价他,就像评价一个在街头为你讲述一段故事的老人,你可以不全盘接受他的观点,但你很难否认他故事的真实和他的真诚。他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主流媒体的视角,一种更 raw,更直接的触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怎么能这样,UP主辛辛苦苦原创历史,每天写稿28小时,高强度和精神漂亮国人对线,以至于键盘敲的手指骨折,为什么要黑他,气抖冷,来帮老铁双击一个六六六。

user avatar

有人说匿名是我,我就出来澄清,主角是我,但匿名不是我。

大家好,打铁的嚆矢是我放的,但是我只收了火星对外办公室的火星币,挑拨地球人关系。其次,讲故事不要在知识区,既然在知识区,麻烦对知识表现得敬畏之心,最次最次把参考文献列出来。当时打电话的时候,日本史你没有改,后来也没有改,现在我只能锤了。请不要消费爱国情绪,我不知道朝鲜史怎么消费。请回应我的原稿问题,若不是原稿,我可能并不会和你有过多过节。以上

老铁一口一个交流、沟通、学习,下一把就把我删评拉黑了,对于我提出的质疑没有给出回复

user avatar

复读一下我在另一篇的答案吧

毕业前看到这样的“科普者”真的很不舒服。我们大一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当时教我们中国史的教授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傅斯年说过,历史学就是史料学。我觉得不尽然。历史学的确是建构于研读史料的基础上的分析与延伸,但是历史学是有温度的。你对史料的尊重与信仰,才是你学习历史学的唯一入门的钥匙。

可惜,在这位b站知识区的大up,这位“科普工作者”的视频中,我从来就没有闻到史料的味道,对史料学乃至对历史学的尊重更是无迹可寻。我所能见到的,只是一个

把“谣言”当成“真理”。

把“歧视”当成“进步”。

把“狂妄”当成“勇敢”。

把“自以为是”当成“不畏强权”。

于是指出他错误、请求他反思的人常常被指责为“公知”,“香蕉人”,乃至“背叛祖国”。

的狂妄之徒。

其实做科普比起做学术其实真的困难的多,我非常敬佩可以把很高深的理论与很抽象的概念用“人话”(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给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的,我也很想成为这种人。但如果你只是将历史作为你输出观点的工具,成为恰烂钱时的遮羞布,成为被指责时伪装成弱者的牌坊的话,那我觉得你根本不配做一个所谓的“知识分享者”

彻底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一半却已经自以为掌握了全部。

这是我大学的时候写在日记本上的东西,这件事让我觉得还需要再加半句话。

而另外一半是另一个自以为掌握了全部的人告诉你的。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接受过基本的历史学专业训练的教育工作者,我现在只能说是绕着这位神仙走。不想怼人,但看到了又很难不想去辟谣,最后只能尽可能不去看。

科普内容因为作者的能力有限,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把合作作者的干货原案改得漏洞百出还坚决不改正的操作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顺带打个预防针,不要想着给我扣“公知”、“精日”、“反华”、“敌特”、“美分”之类的帽子,扣不上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论b站UP主“绝命老铁”?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绝命老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有江湖气,挺糙的。初识他,大概是在几年前吧,那时候他还没现在这么火,视频风格也比较粗犷,主要是做一些现实题材的观察,或者说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他那种直言不讳,甚至有点“硬刚”的风格。你不妨想想看,现.............
  • 回答
    要评论 B 站的“和猫住”这位 UP 主,得从他一系列的视频内容、个人风格、以及他所传递的价值去聊。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概括的,得一点点掰开了讲。首先,你点开“和猫住”的频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感。他的视频,无论拍的是什么,都透着一股子“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的朴实和舒服。不像很多博主那样刻意营造.............
  • 回答
    B站UP主心医林霖以其“科普”性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但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关于他被指控使用虚假错误例子、点赞转发量高以及评论区存在大量鼓吹声音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虚假错误例子的具体表现与危害心医林霖的视频内容常常涉及对某些医学、健康、社会议题的解读和批评。其“虚假错误.............
  • 回答
    对于B站知名UP主星月夜小丑发布的京阿尼杂谈视频,在评论区被观众指出存在大量常识性错误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某个UP主个人的问题,更反映了当下内容创作、信息传播以及观众互动模式中的一些普遍性观察。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形式的创作都可能存在疏漏。尤其是对于像星月夜小丑这样.............
  • 回答
    b站收藏夹福利的评论区,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这是平台特性与用户行为的交织。b站最核心的魅力之一就是它的弹幕和评论区文化。不同于其他平台,b站的评论区不仅仅是信息交流的场所,更是一种集体的情绪表达和二次创作的阵地。当一个视频(尤其是一些比较有“干货”或者让大家.............
  • 回答
    要评价B站UP主天川亮关于《钢之炼金术师》的观点,即认为其是“妄自尊大的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下的奴隶和平”,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涉及到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历史背景的审视、以及“大东亚共荣圈”和“奴隶和平”这两个概念的含义。首先,理解天川亮的观点核心:天川亮的核心论点是将《钢之炼金术师》放置在.............
  • 回答
    老蒋巨靠谱的最新一期视频《给青年添个堵》,这是一期在B站引发广泛讨论和共鸣的视频。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视频主题与核心观点: “给青年添个堵”的字面与深层含义: 老蒋并没有真的在“添堵”,而是以一种戏谑、反讽的语调,来揭示当下许多青年在成长、就业、婚恋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 回答
    B站up主“大祥哥来了”直播事故损失近百万事件评价:一个多维度审视B站up主“大祥哥来了”因一次直播“事故”损失近100万人民币的事件,在B站社区乃至更广泛的互联网舆论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涉及的利益方、对Up主的影响、平台责任、以及更深层次.............
  • 回答
    b站UP主“有山先生”是一位以分享生活、旅行、美食、以及一些人生思考而闻名的UP主。他的视频风格通常比较平和、真实,没有过度的剪辑和煽情,给人一种舒服自在的感觉。以下是我对有山先生的一些评价,会尽量详细地展开:1. 视频风格与内容: 真实自然的生活记录: 有山先生的视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真实。他记.............
  • 回答
    b站up主凝霜素雪关于“知乎比微博更需要整顿,充满公知群体并且对女性等群体有偏见”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凝霜素雪的观点核心是什么?首先,要理解凝霜素雪的具体指控,她主要提出了两点:1. 知乎比微博更需要整顿: 这意味着她认为知乎.............
  • 回答
    关于b站UP主“心医林霖”的视频“三星堆和新疆棉,戳穿了西方抄袭文明捏造历史的大骗局。起源心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视频的整体论调和核心观点:这个视频的核心论点是将三星堆文明和新疆棉花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意图“戳穿”西方在文明起源和历史叙述上存在“抄袭”和“捏造”的“大骗局”。视.............
  • 回答
    B站UP主“走南养老院”因在居住小区内大规模养殖老鼠并引发邻里纠纷,最终被邻居驱逐出小区,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UP主的行为、邻居的反应、社区管理以及事件背后可能反映的社会问题。UP主“走南养老院”的行为分析: 行为的初衷与合理性: U.............
  • 回答
    要评价 B 站 UP 主 Lexburner 对于《美人鱼》的言论,我们需要先了解他究竟说了什么,以及他的评价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具有深度、是否存在偏颇之处等等。由于我无法实时访问 B 站的具体视频内容,我将基于 Lexburner 一贯的视频风格和一些公开的评论信息来尝试进行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价。L.............
  • 回答
    小约翰可汗这个名字,在 B 站的历史爱好者圈子里,绝对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如果要评价他,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得把这些点都捋清楚了,才能算对得起他视频里那些密集的史料和逻辑。首先,他的内容硬核,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很多UP主讲历史,可能是讲个大概,或者更侧重于趣味性,但小约翰可汗不一样。他的视频,尤其.............
  • 回答
    关于B站UP主Mister和老百制作的卢本伟“开挂”视频,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一、视频的内容与论证方式: Mister的视频: Mister的视频通常以更技术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游戏录像的逐帧分析,展示卢本伟在一些操作上的“异常”。他的论证方式比较侧重于利用游戏内的物理规则、镜头晃动、弹道.............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神都俗人”视频声称“日心说”源于中国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主流的科学史和天文学界普遍认为,日心说(Heliocentrism)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因此,“神都俗人”的观点是一种非主流的、有争议的说法,需要进行审慎的分.............
  • 回答
    评价 B 站 UP 主“留学生日报”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这个账号的内容和风格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以下将从其内容特点、受众分析、优点、潜在问题以及整体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内容特点:“留学生日报”的核心内容围绕着“留学”这一主题展开,但其切入点和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 .............
  • 回答
    要评价b站up主@老外ka关于普京的视频被喷,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UP主的创作意图、视频内容、观众反馈以及可能引发争议的原因。一、UP主@老外ka及其视频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老外ka的定位和过往视频风格。通常情况下,b站上的“老外”up主会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外国人视角)来解读中国文化.............
  • 回答
    党妹在“旅顺博物馆前跳宅舞”事件中的道歉及“退网反思”声明,在网络上激起了巨大的讨论,也引发了我对整个事件和后续发展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党妹的道歉声明,在时机上来说,是姗姗来迟了。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舆论是迅速发酵的,从最初的有人质疑,到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尤其是涉及到旅顺博物馆这样一.............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对任何具体的个人事件或争议进行评价,特别是涉及人肉搜索、围殴等违法犯罪行为。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辅助创作,而不是参与或评判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关于“蓝天上的流云”事件,我能提供的是一个普遍的视角和信息框架,帮助您理解类似事件可能涉及的方面: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个关键的概念: U.............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