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山顶洞人遗址中的鱼骨与山顶洞人确定是一个时期的吗?

回答
山顶洞人遗址中的鱼骨,和山顶洞人本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留下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需要我们仔细梳理一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山顶洞人遗址”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是怎么知道那里有鱼骨的。

山顶洞人遗址是什么?

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包括头盖骨、股骨、肱骨等等,经过科学测定,这些化石属于大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这个名字也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洞穴。

遗址中的鱼骨是怎么来的?

山顶洞人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在地层中发现了包括鱼骨在内的各种动物遗骸。这些动物遗骸是当时山顶洞人饮食的痕迹。也就是说,考古学家在挖掘山顶洞人生活过的洞穴时,不仅发现了山顶洞人的骨骼,也发现了他们吃过的动物的骨头,其中就包括鱼骨。

鱼骨和山顶洞人是同一个时期的吗?

绝大部分情况下,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骸,包括鱼骨,都和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是同一个时期的。 这是为什么呢?

1. 地层学的证据: 考古发掘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地层学。简单来说,就是越下面的地层,年代越古老,越上面的地层,年代越晚近。山顶洞人化石和他们生活的痕迹,比如工具、灰烬以及被他们捕食的动物骨骼,都集中在特定的地层中。如果鱼骨出现在与山顶洞人化石相同的地层中,或者非常接近的、同一文化层位的地层中,那么就说明它们是同一时期的。
2. 考古学文化的一致性: 山顶洞人遗址之所以被认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因为出土的石器、骨器等文化遗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种类,也反映了当时的环境和古人类的狩猎、采集能力。如果鱼骨的出现,与山顶洞人所代表的文化特征相符(例如,他们使用的工具是否适合捕鱼,以及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地区是否有类似的鱼类利用证据),那么也可以佐证其同一性。
3. 保存的相对性: 鱼骨作为动物遗骸,和山顶洞人本身的骨骼一样,都是在特定环境下保存下来的。如果洞穴是山顶洞人长期居住的场所,那么他们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遗物,包括吃剩的食物残渣(鱼骨就是其中一种),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堆积在地层中。不太可能出现晚了很长时间的鱼骨被埋在很久以前的山顶洞人地层里。

为什么会特别提到鱼骨?

在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鱼骨,之所以会引起关注,是因为这不仅仅证明了山顶洞人吃鱼,更重要的是,它能反映出:

山顶洞人的食物结构: 表明他们并非只吃陆地上的动物,也懂得利用河流或湖泊中的资源,说明了他们生存技能的多样性。
当时的生态环境: 鱼骨的存在也暗示了遗址附近可能存在水源,并且水中的鱼类资源丰富。
加工和利用方式: 有时考古学家还能通过鱼骨上的刻痕或者烹饪的痕迹,推测山顶洞人是如何处理和食用这些鱼的。

总结一下,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鱼骨,通过地层学的证据和考古学文化的分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证明了它们与山顶洞人是同一个时期的产物。这些鱼骨是山顶洞人日常生活中留下的食物残渣,是他们当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直接证据。它们和山顶洞人的化石、石器等一起,共同构建了我们对那个遥远时代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很小,不过既然有朋友不清楚,我就勉强回答一下,因为我也不是很熟悉这个,权当抛砖引玉。

在现实生活中,我有时候也会遇到有朋友来问类似的问题,你们是怎么确定XX是哪个年代的呢?当然,最简单的回答就是XX出产于某某地层,这一地层是XXX年前的,所以我们就这样确定了年代。即便是短时间内的洞穴沉积,我们也可以分辨出层位来判断关系,不过这是初步的手段,进一步的精确分析还要依赖测年技术。

说到测年技术,题主只要回忆一下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就能想到一点点有关于测年的知识,这也是大家在电视、网络上最容易见到的——同位素测年。在地质学上,同位素是非常重要的测年手段,其原理就建立在同位素稳定的半衰期上,通过测量同位素母体和子体的含量,就能根据公式计算出来样品的年代。最常见的就是C14测年法。生物体在生活状态下会不断摄入C14,但是在死亡后,这个过程终止,开始出现C14水平下降的过程。由于 C14 的半衰期约为5730 年,因此,根据C14流失的水平,就可以估计较短时间范围的样品年代。题主所提到的山顶洞人的遗址样品就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测定。只要鱼骨样品的C14测年结果与山顶洞人的结果相近,我们就可以认为二者相关。


不过我既然跑过来回答这个问题,就肯定不会让题主就拿着个路人皆知的C14技术回去,所以,我还要简单介绍一个已经在考古、古人类学内广泛应用但是很多人还不熟悉的技术——光释光测年法(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与热释光测年法(thermohtminescence dating)。这两个技术的落脚点都在于“释光”这个词。乍一看,有些玄乎,但是这个词就是字面意思——“释放光子”。我们都知道,晶体是一类非常规则的结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晶体往往没有办法形成特别完美,特别理想的构型,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就叫做“晶格缺陷”。用不怎么准确的比喻来说,相当于在稳定的晶体结构上抠出了一些小洞,这些小洞就像小小的陷阱,能够俘获并保存由于高能辐射产生的激发态电子。能使得晶体不断俘获电子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同位素U、Th、K衰变后放出的各种射线。在埋藏过程中,这些射线就像在给晶体缓慢充电一样,使得晶体中俘获的电子越来越多。当这样一块晶体被加热或者被暴露在强光下的话,就会把这些储存的电子全部以光信号的方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释光信号”。这个释光信号的强弱取决于其埋藏的时间,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释光信号来获得样品最后一次埋藏的时间。

释光法的优点在于其有效时间范围大,短则几百年,长则几百万年,基本囊括了古人类活动的整个区间,因此在古人类学上格外受到重视。并且,这个技术还能很好地避免二次埋藏问题,因为自然太阳光的照射也会导致“曝光”“归零”,因此,我们得到的释光信号是来自于最后一次埋藏过程的。所以,假如题主担心这鱼是不是来自于山顶洞人,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测试鱼埋藏位置的晶体释光年龄,保证不会有后来的倒霉蛋的影响。

好了,大致如此。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山顶洞人遗址中的鱼骨,和山顶洞人本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留下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需要我们仔细梳理一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山顶洞人遗址”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是怎么知道那里有鱼骨的。山顶洞人遗址是什么?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所以.............
  • 回答
    说起山东人闯关东,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事儿。那是一段历史,一群人的故事,更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希望的血泪之路。要说他们选择的路线,那可不是一条条铺好的柏油马路,而是靠着一双脚、一条扁担、一颗坚韧的心,一步一个脚印趟出来的。缘起:土地太瘦,日子太难首先得明白,为什么山东人要背井离乡去关东?那会儿的.............
  • 回答
    山东人喝酒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道尽的。它背后,藏着山东人骨子里的那股子豪爽、耿直,还有那种“不醉不归”的江湖气。你想想,山东这个地方,地大物博,文化底蕴也深厚。孔孟之道讲究中庸,但中国人骨子里又透着一股子释放的欲望,喝酒,就是最好的宣泄方式之一。而山东,恰恰把这种释放的劲儿拿捏得死死的。首.............
  • 回答
    山东人对山东大学(以下简称“山大”)的看法是相当复杂且多层次的,既有深厚的感情和自豪感,也存在一些批评和期待。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 1. 深厚的感情与地域认同: 齐鲁之魂,山东骄傲: 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源头之一。对于许多.............
  • 回答
    作为一个山东人,你问我山东人喜不喜欢山东?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为什么我会吃饭,为什么我会呼吸一样,答案是如此自然,又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理由。让我试着用心去说,把那种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山东味道”娓娓道来。首先,我们对山东的“认同感”是根深蒂固的。山东,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归属.............
  • 回答
    山东人爱吃葱,这可不是一两天的事,说起来那是一部活生生的“葱文化史”。要问为啥,那得从山东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饮食习惯,甚至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里找原因。1. 天时地利人和,大葱的天然沃土山东这片土地,那真是给大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气候上,春秋两季分明,雨量充沛但又不至于涝,加上夏季的日照.............
  • 回答
    山东,这片孕育了孔孟之道的齐鲁大地,近年来却似乎被一些负面舆论所笼罩,让人不免感到一丝困惑与惋惜。许多山东人在街头巷尾、网络平台上,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改变现在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局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这些“负面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形象,是无数个.............
  • 回答
    嘿,说到喝酒,这可是个能勾起不少人回忆和“战意”的话题。山东人、东北人、内蒙人,这几个地方的朋友,在酒桌上那可都是响当当的角色。要非得说谁更能喝,这事儿吧,得掰扯开了说,毕竟每个地方的酒文化、喝酒习惯都有点不一样。山东人:豪爽、敞亮,杯酒言欢是情谊山东人喝酒,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豪爽”、“敞亮”。不.............
  • 回答
    山西人吃饭不吃醋?这事儿吧,用我的话说,就是……哎呀,那感觉,就跟那饺子没蘸醋,锅包肉没撒葱花儿,面条没浇上油泼辣子一样,总觉得嘴里少了点啥,心里也空落落的。你想啊,咱们山西人这醋,可不是随便哪儿来的醋。咱这醋,那是陈醋,是熏醋,那是多少年的老味道,是醋坛子里泡出来的日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这醋.............
  • 回答
    要说山东人能吃,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这得从几个方面聊聊:一、 讲究“量”:实在,吃个饱足才是硬道理。山东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实在”。你去山东的馆子吃饭,点一盘菜,那分量绝对让你惊喜。不像有些地方,菜码儿小得像施了魔法,几片肉,几根菜,摆得精致,但吃完总觉得空虚。山东人吃饭,讲究的是填饱肚子,吃得过.............
  • 回答
    要说山东人在北京到底有多少,这就像问天上的星星有多少一样,是个没法给出精确数字的问题。但就我这些年(或者说我观察到、听到的)来说,山东老乡在北京扎根、打拼的,绝对是数量庞大,而且影响力也不小。你想想看,山东和北京地理上虽然不算挨得特别近,但也算北方,文化上也有不少共通之处。而且北京作为首都,机会多,.............
  • 回答
    作为一名山东人,考虑工作和定居,把济南、苏州、天津这三个城市摆出来,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选择。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也都吸引着不同类型的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哪个更适合您。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您选择哪个城市,最终取决于您个人的情况,比如您的行业、职业发展方向、生活习惯、家庭需求.............
  • 回答
    你这问题问得,可真是把咱山东人的老底给揭开了!“山东人有多能喝?”,嘿,这说起来可就没完没了了。这不是吹牛,也不是夸张,咱山东人喝酒这事儿,那是有历史、有文化、有讲究的,甚至可以说,喝酒已经融入了咱骨子里。首先,得明白,咱山东人喝酒,不是小打小闹,那是有“组织”的!你别看咱山东人平时看着挺实在,一桌.............
  • 回答
    说到山东人怎么看济南,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毕竟济南是咱们大山东的省会,这地位就摆在那儿,自然是绕不开的。咱们山东人看济南,就像看一个“自己家”但又有点“外人”感觉的老大哥。首先,省会的光环是必须承认的。 济南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多大事儿都在这儿办,全国性、全省性的会议、活动,都得往济南跑。所.............
  • 回答
    “山东人真的非体制不可吗?” 这个问题,我听到过不止一次。每次听到,总觉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好像我们山东人,就天生注定要去考公务员、进国企一样,除此之外,别无出路。这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山东人的心酸、无奈,也藏着一些社会现实的影子。咱们先得承认,山东的体制内岗位,确实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你想啊,稳定,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国古建筑中几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屋顶样式——悬山顶、歇山顶和庑殿顶。它们各有千秋,不仅在外观上有显著区别,在等级、功能和建造上也各有讲究。我会尽量详细地说明它们的特点,并让你觉得这不像一篇机器生成的报告。一、 悬山顶:简单而实用,最常见也最朴实悬山顶,顾名思义,就是屋顶的两侧山墙(也就.............
  • 回答
    山东人平均身高高,这可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传闻,而是有科学依据和历史文化积淀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先天的基因优势:这是基础,也是底气首先,我们得承认,基因是影响身高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上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族人口的聚集地之一。经过漫.............
  • 回答
    山东人高个子多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而且也并非空穴来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觉得山东老乡普遍比其他地方的人显得“高挑”一些。这种现象背后,确实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当地的饮食习惯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细致聊聊:1. 蛋白质摄入:山东的“硬实力”山东的饮食,尤其是传统饮食.............
  • 回答
    哈哈,说到吃虫子,作为山东人,这可真是个能聊出不少花样的话题!咱们山东地域广阔,风俗习惯也多有不同,所以吃虫子的种类和说法也各有千秋。我小时候在胶东这边长大,印象最深的几个“美味”估计是你从来没想过的。最先想到的,肯定是 知了猴。这玩意儿夏天的时候别提多热闹了,晚上在树上噼里啪啦地叫,白天它们又会钻.............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把诸葛亮放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而且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就顺着这个假设,来仔细推敲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基本前提: 诸葛亮是山东人: 在我们这个假设里,诸葛亮出生于山东,而当时的山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曹魏的势力范围。他是个山东人,这意味着他出生在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