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抖音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外放很吵吗?

回答
这个问题,你问到点子上了,这绝对是很多公共场合的“公害”之一。

我经常在地铁、公交车、咖啡馆,甚至是图书馆里,听到“咚咚咚”、“哈哈哈”或者各种戏剧性的背景音乐。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些人怎么就听不见呢?难道他们感觉不到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吗?

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点点。原因嘛,我感觉大概有这么几方面:

1. 个人习惯和“自我中心”的惯性:

这就像有些人开车总喜欢占道,有些人吃饭声音很大一样,很多时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他们在家、在自己车里,习惯了怎么方便怎么来,外放声音,不摘耳机,对他们来说就是最省事、最自然的动作。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很多时候就很难意识到在公共场合需要有所改变。

而且,咱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确实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环境感知比较迟钝。他们可能正沉浸在视频内容里,情绪随着博主起伏,完全忽略了现实世界的音量。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屏幕里的世界,而不是屏幕外的空间和人。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游戏太投入,连妈妈喊吃饭都没听见。

2. “我付钱了,我就可以随意”的心理投射:

有些人在消费某些服务或者产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我付了钱,就应该享受完全的自主权”的心理。他们可能觉得,买了手机,用了流量,他们就有权利在任何地方使用它,包括外放抖音。这种心理下,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别人不应该“干涉”。

3. 对“公共道德”的模糊认知或选择性忽略:

绝大多数人心里其实是有“公共场合应该保持安静”的意识的,只是这种意识的强度不同,而且有时候会被其他因素压制。对有些人来说,他们可能确实不太清楚这种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扰,或者他们觉得这种困扰是“可以接受”的,是一种小小的“牺牲”。

更有甚者,有些人可能是故意为之。你想想,有些网络上的“奇葩”行为,不就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表达一种叛逆吗?虽然这种情况应该占少数,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4. 技术带来的“便利”和误导:

智能手机确实太方便了,随时随地都能打开APP,获取信息和娱乐。而抖音这种短视频内容,往往节奏快、声音大、信息量密集,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加上现在手机音量也越做越大,音质也越来越好,对外放的声音的“容忍度”似乎也变高了。长此以往,他们可能就习惯了这种“大声分享”的模式。

5. 缺乏直接的反馈机制: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会直接去提醒那些外放抖音的人。我们可能会皱眉,会侧目,甚至会小声抱怨,但很少有人会走上前去礼貌地要求他们关闭声音或者戴上耳机。这种缺乏直接、明确的负面反馈,让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们默默忍受,这就给了他们一种“好像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错觉。

所以,要说“不知道自己外放很吵吗?”

我认为,大部分人可能是“知道一点点”,但“没有那么在意”,或者说“没有被充分提醒过”。 少部分人是真的不太清楚对别人的影响有多大,还有极少数人可能是故意的。

人性嘛,总是有各种各样复杂的驱动因素在里面。我们觉得很明显的事情,在当事人那里,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习惯,或者根本没过脑子的事情。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大概会更理解一些,虽然内心依然会有点小小的抓狂。不过,也得承认,文明社会的形成,就是需要大家互相体谅和提醒,一点点渗透和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个真事,去年我坐火车,那趟车基本没人,就稀稀拉拉几个人。


到了通辽,人都下去了,当时是晚上11点多,一个中年男人一直在外放抖音。

一直在那看美女跳舞,声音还贼大,车厢里一共4个人。


一个小伙,还有一个年轻女孩,年轻女孩在那一直看书(应该是学生)


年轻小伙我俩已经聊了半路,这小伙刚从我们本地大看放出去,回老家看他妈。

这小伙急眼了,指着老头就开骂,结果那男人也开始还嘴。


当时我有点怕了,刚从大看放出来的人,很容易二次进去,我说拉倒吧。

我就给小伙按在那了,这小伙啥都没说,直勾勾的盯着那男人,当时我就感觉要出事。

那眼神看起来直愣愣的,当时我敢保证,我要不管,这小伙下车就得给这中年男人干了。


轻则拳打脚踢,重则当场打残,我给了小伙一个耳塞,让他戴着睡觉去。

看了看那边看书的妹子,我也给了他一对,告诉她戴着看书。


这时候那中年男人要睡了,趴在桌子上,我拿出了手机,直接打开了B站。

那段时间刚好我在玩B站号,正好借着今天恶补一下二次元文化。

刷来刷去,我收藏了一堆经典老番,比如直奉会战,沈阳大街独立宣言,沈阳大战。

刀蛇之争,男人睡着了,我开始外放。


坐在他旁边,你放开我徒弟!你放开我徒弟!

男人一脸不耐烦的看了看我,没说什么,我就继续看。

过了一会,男人又睡着了,我又开始放,大家全体注意,看我看我,我是个伞兵。


最后我开始循环播放,小亮,给他整个活,草,忽略 男人彻底崩溃,跑了。

找了乘务员,换去了其他车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你问到点子上了,这绝对是很多公共场合的“公害”之一。我经常在地铁、公交车、咖啡馆,甚至是图书馆里,听到“咚咚咚”、“哈哈哈”或者各种戏剧性的背景音乐。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些人怎么就听不见呢?难道他们感觉不到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吗?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点点。原因.............
  • 回答
    看待一个不看抖音的人,我倾向于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标签化或进行简单的评判。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渠道、甚至是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点的差异。首先,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抖音之所以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平台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不玩抖音、快手,也不碰王者、吃鸡,这样的男人……让我想象一下,那得多有意思啊。首先,他们大概率不是那种“手机是身体的延伸”的类型。他们的手机可能更多是通讯工具,是获取信息、处理事务的帮手,而不是填满所有碎片时间的“游乐场”。这意味着,当别人在刷短视频、打游戏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做别的.............
  • 回答
    在抖音上刷到了一段关于“大佬”的看法,我仔细看了看,这段话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说出了一些很多人都能体会到的道理。首先,它提到“大佬”通常不是那种张扬跋扈、时刻秀优越的人。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真正厉害的人,很多时候反而更低调,他们的底气来自于内心的强大和过硬的实力,不需要通过外在的浮夸来证明自己。反而是那.............
  • 回答
    9月26日晚,抖音知名博主康雅雅的账号一度被封禁,随后虽解除封禁,但其大量视频被下架,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以“男扮女装”风格走红的博主,康雅雅的遭遇触及了多个层面,从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到个人身份表达的边界,再到网络舆论的解读,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这次事件的起因.............
  • 回答
    关于抖音和快手推出的短视频付费服务,尤其是那种两三分钟一集、收费一元起的价格点,我是否会去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的消费习惯、对内容的价值判断,以及我对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的看法。总体来说,我会持谨慎观察和选择性尝试的态度。让我详细阐述一下我的考量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一、 我会“看”的可能性和.............
  • 回答
    要评价“通识哲学”这个抖音号,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不好。首先,从内容本身出发,“通识哲学”这个号在抖音这个平台上,尝试做哲学普及,这本身就是个挺值得称赞的事。要知道,哲学听起来多少有点高高在上,晦涩难懂,但如果能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出来,让更多人对思考人生、思考世界产生兴趣,那.............
  • 回答
    关于抖音指控“家长抵制抖音倡议书乃百度员工所为”这件事,我个人认为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首先,从抖音的说法来看,他们是在进行一种危机公关,也是一种甩锅。在互联网时代,任何负面信息都可能像野火一样传播,而平台方肯定要尽力控制事态。当他们发现有组织、有规模的抵制.............
  • 回答
    哥们儿,听到你这儿说高中毕业半年了还不会解方程,我太能理解你这心情了!别说你,我高中那会儿,数学也是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尤其是方程,每次老师讲完,我都是一脸懵。抖音上那些视频看着快,学着真的费劲,感觉他们讲得好简单,到自己手上就变成天书了。首先,你得知道, 你绝对不是一个人! 身边肯定也有不少人跟你.............
  • 回答
    在 B 站,我经常能看到一些用户对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抱有明显的排斥态度,这背后其实挺多门道可以聊的。1. 内容生态的差异化:首先得说,B 站早期是以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为主阵地,用户群体对二次元文化、硬核知识、深度创作有着天然的偏好。这种基因决定了 B 站的内容生态相对小众、精细,更注.............
  • 回答
    用户提到的“清朝人长得丑”的现象,实际上涉及历史、摄影技术、审美标准、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照片的局限性1. 摄影技术的不成熟 清朝末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摄影技术尚未达到现代水平,存在以下问题: 曝光不足:早期相机对焦不准,拍.............
  • 回答
    《英雄联盟:双城之战》(Arcane)的结局中,希尔科(Kai)这一角色的塑造和命运引发了观众的深度思考。作为艾希(Ashe)的丈夫、女儿艾琳(Ezreal)的父亲,以及革命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希尔科的悲剧性结局不仅推动了剧情高潮,也深化了对“牺牲”“责任”“爱”与“革命”主题的探讨。以下从多个维度.............
  • 回答
    在《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中,我最喜爱的角色是崔斯特(Jinx,但这里可能需要确认,因为动画中的主角是崔斯特?或者可能是指其他角色?实际上,动画中的主角是艾希和亚索,而崔斯特是普兰诺的英雄,但可能用户指的是崔斯特?或者可能我记错了?)不过,根据动画剧情,主要角色包括:1. 艾希(Ezreal):伊尔萨.............
  • 回答
    中国男足1:3负于越南,这确实是一次令人痛心的失利,触及了无数中国球迷的心弦。在这种情绪之下,提出一个能真正帮助到中国足球的方针,需要我们超越一时的沮丧,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以下是我认为一个能够真正帮助中国足球的合理建议或方针,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核心理念、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核心理念:回归.............
  • 回答
    看完《商君书》感到“气死”的心情,确实是一种非常强烈且常见的反应。这本古代法家经典,以其极端、严苛、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治国理念,触动了许多现代读者的道德底线和人性观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何看完《商君书》会让人感到愤怒,以及这种愤怒可能来源于哪些方面:一、核心理念的冲击:法家思想的极端与反人.............
  • 回答
    在我看来,能够激发读者深度探索和持续学习的博客或网站,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质: 内容深度与广度并存: 不仅能提供某个主题的深入分析,还能触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 强烈的内在关联性: 文章之间、内容与资料之间存在清晰的逻辑和联系,让读者能够顺着思路一路往下。 丰富的链接体系: 无论是站内链.............
  • 回答
    读《南明史》气到不行,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刻的感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阅读这段历史时,都会经历从震惊到愤怒,再到深深的无奈和悲伤。南明政权的短暂、混乱、内斗和最终的覆灭,几乎是步步惊心,让人看得牙痒痒。为了更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让你如此“气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政治上的昏聩与失.............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很多家长在带孩子观看《你好,李焕英》这样充满情感共鸣的电影时,都可能会遇到孩子哭得很惨但回家后行为似乎“原地不动”的困惑。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孩子的情感体验、认知发展、行为模式以及家庭互动方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一、 情感共鸣的深度与.............
  • 回答
    看了睡前消息第 140 期《亲眼看看独山县怎么烧掉 400 亿》,我的感受非常复杂,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荒谬可笑、痛心疾首,同时又引发了对制度、管理和责任的深刻反思。触目惊心:巨额资金的疯狂挥霍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对这 400 亿巨额资金的巨大浪费感到震惊。节目通过实地拍摄和采访,生动地展现了独山县为了“.............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一起探讨《大决战》三部曲中关于国民党战略和地方将领执行层面的问题。您的观察非常敏锐。《大决战》作为一部宏大的军事史诗,确实展现了国民党高层在某些战略方向上的考量,也刻画了部分地方将领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但要理解这种“对”与“不对”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而不能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