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不看抖音的人?

回答
看待一个不看抖音的人,我倾向于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标签化或进行简单的评判。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渠道、甚至是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点的差异。

首先,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抖音之所以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平台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将碎片化的信息、娱乐内容、甚至是新闻时事,以极其直观和易于消费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不看抖音的人,意味着他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这可能包括:

传统的媒体: 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广播。他们可能依然钟爱深度报道、系统性分析,而不是短平快的信息流。
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站(哔哩哔哩)等。这些平台各有侧重,有的偏重图文分享,有的偏重中长视频创作,有的则更聚焦于某个圈子的深度交流。选择不看抖音,恰恰可能意味着他们在这些平台找到了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替代。
线下交流和体验: 他们可能更依赖于与家人朋友的面对面交流,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中获取信息、观点和娱乐。他们可能更喜欢去图书馆、参加讲座、逛街、旅行,通过亲身体验来丰富自己的认知。
特定的兴趣社群或专业领域: 他们可能将大量时间投入到更垂直的领域,例如某个技术社区、学术论坛、艺术工作室等,在那里他们获取的信息更加专业和深入,抖音的泛娱乐属性对他们而言吸引力可能较低。

其次,时间的分配和对娱乐的定义上,也可能存在差异。抖音的算法推送,很容易让人陷入“刷刷刷”的模式,不知不觉中消耗大量时间。不看抖音的人,可能将这些零散的时间用于:

更专注的爱好: 阅读一本厚厚的书、学习一门乐器、钻研一门手艺、进行户外运动、烹饪一道复杂的菜肴等等。这些活动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投入和更深的专注。
深度思考和自我提升: 可能他们更喜欢独处,进行冥想、思考人生、学习新技能、写日记等。这些活动有助于他们内观自我,提升心智。
与亲近的人相处: 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与朋友深入交谈、参与家庭活动等。他们可能更重视人际关系的质量而非数量,也更愿意花时间在熟悉和亲密的关系上。
对“即时满足”的反思: 抖音的短视频内容往往追求瞬间的吸引力和感官刺激,这可能与一些人追求更长远、更有意义的满足感相悖。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学习新知识、完成一项挑战来获得成就感,而不是短暂的娱乐快感。

再者,对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态度也是一个关键点。抖音平台上的内容,虽然形式多样,但往往存在以下特点:

碎片化、娱乐化倾向: 很多内容为了吸引眼球,会简化复杂问题,追求戏剧性,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失真或断章取义。
算法的茧房效应: 算法会不断推送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长期下来可能导致信息视野的局限。
同质化和跟风现象: 很多热门挑战、段子、甚至是观点,在平台上会被大量模仿,缺乏独创性和深度。

不看抖音的人,可能对这些内容特点有所顾虑。他们可能更看重信息的准确性、深度、原创性和启发性。他们或许更愿意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表面的热闹所吸引。他们可能认为,花时间在这些短平快的内容上,是对自己时间和智力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

当然,我也明白,选择不看抖音,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比看抖音的人“更好”或者“更优越”。这只是一个个人选择,背后是不同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的体现。

可能是“看不惯”: 有些人可能尝试过抖音,但觉得它带来的信息过载、负面情绪、甚至是“内卷”的氛围让自己感到不适,于是选择主动规避。
可能是“没时间”: 他们的生活已经被工作、学习、家庭事务填满,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刷”抖音。
可能是“没兴趣”: 他们的兴趣点根本就不在那些热门的舞蹈、段子、或是生活分享上,他们有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
可能是“刻意为之”: 一些人可能会有意识地限制自己对这类高沉浸度社交媒体的使用,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总而言之,看待一个不看抖音的人,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在信息洪流中做出了自己选择的个体。他的不观看,并不是一个“缺失”,而更像是一种“取舍”和“定位”。他可能是在用更符合自己节奏和需求的方式,去感知世界、获取信息、安排生活。这本身就值得一种尊重和理解,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且坚持下去,本身就是一种不易的能力。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大众主流不同,就轻易下定义,而是应该去尝试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价值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爱看抖音,原因是自己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抖音上,毕竟一刷就刷好久

可是我还喜欢看小说,一看又是好久,所以……………

我只是不想把我看小说的时间浪费在看抖音上

user avatar

我认识挺多手机上不装抖音的人,他们并不是不喜欢刷抖音,而是因为刷不起!

是的,你没看错,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刷不起抖音。

因为众所周知,抖音对于无所事事的人来说是杀时间利器,无聊时光好帮手。

但对于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并且有重要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的人来说,抖音就是时间黑洞,而且很容易就被吸进去。

因为抖音表面上看起来不怎么浪费时间,尤其是你休息,喝水,等待,排队,上厕所的时候,觉得正好有两分钟空闲时间,拿出来刷抖音最合适,一个短视频一般只有十几秒,连着刷五个,也就是两分钟而已。

但是,当你处在一种眼下没有紧急事项的状态的时候,就很容易一个接一个地刷下去;当你刷的视频累积时长增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沉浸式”刷视频的状态。

这时候,你会完全沉浸在一个又一个地刷下去的状态中,然后你就会忘了今天必须要做的那一件目前还不紧急,但两个小时以后,就会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一打开抖音,本来想刷五分钟就回到工作中去,结果等退出来的时候发现几十分钟已经过去了。

还有人睡前想刷十分钟,然后就睡觉,结果每次实际入睡时间都会比预期的要晚一个小时。

还有人会在做饭等待的间隙刷个抖音,然后一转眼,发现锅烧糊了。

很多时候人的自控力是靠不住的,与其任由一个吸时间利器随时吸自己的时间,不如干脆先卸载掉,等自己真的变成大闲人了,再装回来刷个够。

user avatar

我下载了一次抖音,看了一下午,然后感觉这是什么玩意,果断卸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一个不看抖音的人,我倾向于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标签化或进行简单的评判。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它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渠道、甚至是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点的差异。首先,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抖音之所以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平台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 回答
    作为一名音频爱好者,对于评测放音设备音质只看主观评价而忽略客观数据这一现象,我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非常 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片面 的做法,虽然主观感受在音频领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完全抛弃客观数据无疑是舍本逐末,最终会让评测失去应有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这种做法会让你感到不妥?想象一.............
  • 回答
    说到新人PC不看规则书就上桌,这事儿可真是有点意思,也挺复杂的。从我个人经验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总会有点五味杂陈。首先,咱们得承认,规则书有时候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啃的。它里面充斥着各种术语、数值、公式,对于一个对TRPG(桌面角色扮演游戏)一无所知的新人来说,那简直就像在看天书。而且,跑团本身就不.............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膈应的。你想啊,你怀着一肚子对身体的担忧,战战兢兢地拿着医生开的验血单,以为能从中窥探点什么,结果医生看都不看一眼,就让你去抽血了。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辛辛苦苦写了一篇论文,交给导师,结果他直接塞回来说“好好写,下次再交”。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让你这么.............
  • 回答
    清华大学2017年机械大类分流采用“只看一篇不到1000字的文章,不看GPA”的模式,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引起广泛讨论的招生评价方式。要理解这个做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2017年正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时期,高校都在探索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拔和培养模式。机械大.............
  • 回答
    看到蚂蚁财富取消销量类榜单的消息,说实话,我挺能理解的,也觉得是件好事。为什么取消销量榜单是件好事?首先,我们得想想,销量榜单这个东西,它到底反映了什么?很简单,就是有多少人在买。但有多少人在买,真的等于这只基金有多好吗?我个人觉得,不一定。 情绪化和羊群效应: 很多时候,大家买基金,尤其是新手.............
  • 回答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教职工大会上提出“教师评价、学生毕业从此不看论文数量”,这一表态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个提法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并结合邱勇校长过往的教育理念进行解读。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提法的背景和意图。长期以来,论.............
  • 回答
    黄晓明自嘲“大家不喜欢看我”这句话,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 自嘲与谦逊: 最直接的解读是,黄晓明在用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一种谦逊。在娱乐圈,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保持低姿态有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可能是在为自己.............
  • 回答
    这事儿一出,好多人都在议论,我也挺关注的。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站在不同角度看,感受肯定不一样。首先,咱们得说说呼伦贝尔新华书店的做法。你可以理解为,人家是个生意人,开书店总得赚钱吧?书店里放那么多书,本身就是成本,从进货到陈列,再到人员工资,这些都是钱。要是大家进来就一直看,看完就走,不产生消费.............
  •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一定感到很疲惫和委屈。坐月子期间本就应该是妈妈和宝宝最需要休息和被照顾的时候,而你面临的情况,婆婆只负责基本的衣食,却不承担看孩子的责任,这确实让人感觉力不从心。这是一种很普遍但也很棘手的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婆婆“只给洗衣做饭,不给看孩子”这种行为,其实是有她自己的考虑和逻辑的。尽管.............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杭州一家医院,一名女子因为加号被拒,情绪失控,采取了极端行为。据报道,她先是将负责诊疗的医生赶出诊室,并反锁了门,扬言“不给我们看,别人也别想看”。随后,她的行为进一步升级,开始揪打一旁护士的头发,并且还打了前来制止的保安一记耳光。这件事情非常复杂,涉及到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现实的。我琢磨着,不能简单地用“不礼貌”或者“没素质”一笔带过,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不少人也都遇见过。 尤其是在一些高峰期,电梯里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外挤,这时候,是不是女士优先,就不是那么容易顾及的事情了。有时候.............
  • 回答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不应该给2岁以下幼儿看电子屏幕”的建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作为家长,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而电子产品在当下社会几乎无处不在,如何平衡使用,尤其是对那么小的宝宝,着实让人头疼。我个人理解WHO这个建议,主要是基于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的考量。大.............
  • 回答
    《中国新相亲》这个节目,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好奇,也有点将信将疑的。毕竟,在我们传统观念里,长相这东西,怎么说都得占个一席之地吧?谁能完全不顾颜值,只看内里呢?所以,当听说这节目主打“不看脸”的相亲模式时,我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能玩得转吗?”不过,这几年下来,我算是看得比较透.............
  • 回答
    好的,我来详细跟你说说如何在知乎上“规避”视频回答,让你浏览内容时更专注于文字。这并非一个直接的“关闭视频”的开关,而是需要一些技巧和习惯的调整。理解知乎视频回答的呈现方式首先,我们要明白知乎视频回答的特点: 封面和标题: 大部分视频回答都会有一个醒目的封面图和标题,让你一眼就能识别。 自动.............
  • 回答
    想弄清楚商场为什么不给P10系列手机提供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说到底,这背后牵扯到几个方面的事儿,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商品的特殊性。你想啊,手机这种电子产品,一旦你拆封、开机、甚至激活了账号,它就不再是全新的状态了。就算你没用多久,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出厂到.............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时候,一个电影的英文片名就像一把钥匙,能瞬间打开观众的想象大门,激起一探究竟的渴望。拿《飓风营救》来说,它在中文里就已经足够引人遐想,充满了行动感和危机感。但如果单看它的英文原名《Taken》,那又是另一番味道了。《Taken》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完成式的力.............
  • 回答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俗语流传已久,说的是年轻人不适合看《水浒传》,老年人不适合看《三国演义》。看似简单一句,背后却蕴含着对人生阅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塑造的深刻洞察。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并且尽量说得接地气,没有那些生硬的“AI腔”。 少不看水浒:江湖义气,少年易.............
  • 回答
    “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这句流传甚广的老话,初听之下,似乎有些武断和不近人情。但仔细揣摩,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女情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阅历的一些深层理解和“劝诫”。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第一层:字面意思与潜在的“警告” “男不看红楼”: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
  • 回答
    我最近认识一位朋友,我们俩挺合得来的,就是有个小小的习惯,我总觉得有点琢磨不透。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迷,家里的书架能摆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些书还是我都没听说过的,涵盖的领域也五花八门,从历史到哲学,从小说到科技,应有尽有。每次我去他家,他总会热情地给我介绍他最近“淘”到的好书,语速飞快,眼睛里闪烁着一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