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现在的化验单,不仅仅是拿来判断病情的,而且还是用药的法律依据啊。
比如抗生素,现在是管的真严啊,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是不准医生随便使用的。有的医院管的严,规定医生但凡用错一支抗生素,直接罚款1000元。
那么,最能证明你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就是血常规,如果白细胞高了,那就可以说是细菌感染了,那就可以使用抗生素了。如果白细胞不高,那医生就没有理由,没有办法是用抗生素的啊。
其实你不要看血常规上面,密密麻麻写了那么多指标,看得人头晕目眩得。其实在医生眼里,只需要扫一下就能看明白了。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化验单简直做的太人性化了。不但把正常参考值写出来了,还把哪项数值高了,哪项数值低了都给画了箭头
医生快速扫一眼,主要关注几个重要的点,比如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谢邀,这就得从开化验报告的目的和疾病诊断的常规说起了
医生在问过你的病史,简单检查过你的身体(比如摸摸肚子、甲状腺、乳腺等)以后会对你的患病情况有个大体印象了。这时候要么是已经基本确定你得了某种疾病,要么圈定了几种可能的疾病。
如果是基本确定你得了某种疾病,就需要化验单上的某一项或几项异常加以佐证。
如果是圈定了几种可能的疾病,则每种可能疾病都需要化验单上的一项或几项异常加以佐证或排除。
所以当医生给你开化验单/CT/超声等等一系列检查的时候,他等待的与其说是一份全面的检验报告,倒不如说是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结果。
那么为什么不只做这某一项或某几项,从而节省金钱和时间成本呢?
这就牵扯到万一医生基本确定的或者圈定的几种可能疾病应该出现的检查异常,报告上都没有出现,从检验报告的其他项目上可以得到提示。这样医生就可以追踪这些可疑迹象做新的病情判断,并且根据这些开具新的检查,寻找新的疾病证据,最终得出正确诊断。
所以你应该庆幸医生扫了一眼化验单就心中有数了,而不是皱着眉头左思右想到底还可能是什么疾病。在和他预期的异常项目确认过眼神之后,医生为自己精准的判断感到自豪,但表情上却波澜不惊,深藏功与名。只留下那个因为医生“怠慢”了自己化验单的病人,到知乎上来提问。
当然还有更恐怖的情况,就是医生看到化验单上出现一系列让他始料未及的异常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