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评测放音设备音质不看客观数据只看主观评价的做法?

回答
作为一名音频爱好者,对于评测放音设备音质只看主观评价而忽略客观数据这一现象,我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非常 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片面 的做法,虽然主观感受在音频领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完全抛弃客观数据无疑是舍本逐末,最终会让评测失去应有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这种做法会让你感到不妥?

想象一下,你花了不少心思去了解一款音响,翻遍了各种评测。有的评测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形容词堆砌得如同文字界的“高级定制”,什么“空气感十足”、“声场如丝般顺滑”、“低频如巨石般沉稳”,听起来好像真的能“身临其境”。但当你仔细琢磨,会发现这些描述其实非常模糊,几乎可以套用到任何一款你想要的产品上。更要命的是,当你去和身边懂行的朋友聊,或者去实体店实际试听,却发现产品的实际表现与那些华丽的辞藻相去甚远。这其中的落差感,相信很多爱好者都深有体会。

主观评价在音质评测中的价值,以及它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主观评价在音质评测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是核心地位。 毕竟,音响设备最终是用来“听”的,听感是否悦耳、是否符合个人喜好,才是最直接的评判标准。有些人可能对某个频率段特别敏感,或者特别喜欢某种音色,这些都是客观数据无法完全捕捉的。

情感共鸣与沉浸感: 一首熟悉的歌曲,通过好的设备播放,能够带给你前所未有的情感触动,让你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的灵魂。这种“玄妙”的感受,是主观评价最能触及的层面。
音乐风格的契合度: 有些设备可能在技术指标上表现平平,但却特别适合播放某种类型的音乐,比如爵士乐的慵懒、古典乐的宏大。这种“对味”的感觉,很难用冰冷的数字来量化。
聆听环境与个人心理状态: 即使是同一款设备,在不同的房间、不同的心情下,听起来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主观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这些动态的、受环境影响的感受。

然而,纯粹依靠主观评价,就好比“盲人摸象”,只看到了问题的局部,而忽略了整体。其弊端显而易见:

“玄学”的泛滥与误导: 当评测者缺乏客观数据作为支撑,就很容易陷入个人主观臆断,甚至将一些难以解释或不存在的现象拔高,形成所谓的“玄学”。例如,将设备本身的“底噪”误认为是“空气感”,将“瞬态响应”的不足说成是“温暖的音色”。这些模糊不清的描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几乎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评测者的“人设”与利益驱动: 缺乏客观数据的约束,评测者更容易受到个人喜好、品牌偏见,甚至是赞助商的影响。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设”或者迎合特定的粉丝群体,他们可能会刻意夸大某些设备的优点,而忽略其明显的缺点。这种主观的“偏爱”,会让评测变得不可信。
可复现性差,难以形成共识: 我觉得这个设备“通透”,但你可能觉得它“干涩”。这种差异是主观评价的固有属性。如果评测完全依赖于此,那么不同评测者之间的意见就可能南辕北辙,消费者根本无从判断哪个更准确。而客观数据,例如失真度、信噪比、频率响应曲线,是可以被反复验证和比较的,更能帮助大家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认知。
无法识别潜在问题: 有些设备可能在主观听感上听起来“还不错”,但如果深入分析其客观数据,可能会发现一些隐藏的问题,例如严重的瞬态失真、不平坦的频率响应、过高的谐波失真等等。这些问题在某些音乐片段中可能不明显,但在长时间聆听或者播放复杂音乐时,就会暴露出其不足。只看主观评价,就等于放弃了深入了解设备“内功”的机会。

为什么客观数据依然重要,而且是主观评价的基石?

客观数据就像一个设备的“体检报告”,它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提供了 科学的、可量化的依据。

明确设备的“硬实力”: 失真度、信噪比、频率响应、瞬态响应、功率输出等,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设备在信号还原、动态范围、解析力、控制力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一个失真度极高的设备,即使主观听起来“不错”,那也可能是因为其“温暖”的音色掩盖了失真带来的不适感,但长期听下来,可能会导致听觉疲劳。
提供可对比的标尺: 当你知道一款设备在某个指标上明显优于另一款时,即使你的主观听感上感觉差异不大,你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另一款设备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好。例如,高信噪比意味着更干净的底子,在播放小音量音乐或人声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底噪干扰。
帮助理解主观感受的成因: 为什么有些设备听起来“清晰锐利”?可能是其高频响应曲线比较平直且延伸良好。为什么有些设备听起来“饱满有力”?可能是其功率输出和中低频响应曲线表现出色。客观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好听”背后的原因,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声音。
避免被“糖衣炮弹”迷惑: 有些设备可能在外观设计上非常吸引人,或者采用了某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但如果其客观数据表现平平,甚至很差,那么我们就需要警惕,不要被这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

理想的评测模式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最科学、最能帮助消费者的评测模式,是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并且 两者相辅相成。

1. 客观数据先行: 在开始主观评价之前,首先要提供设备的详细技术参数和测试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是经过规范测量得出的,并且要解释这些数据代表什么,它们对声音有什么影响。
2. 主观评价是解读: 主观评价应该是对客观数据的“解读”和“印证”。评测者应该结合自己的听感,去印证这些客观数据是否能在实际听音中得到体现,以及这些数据“好”或“不好”在哪里。例如,“这款设备的频率响应非常平直,在高频部分也没有明显的毛刺感,这使得它在播放高亢的乐器时,声音显得非常自然、细腻,不刺耳。”
3. 情境化描述: 主观评价需要情境化。评测者应该说明自己是在什么环境(例如,房间大小、声学处理)、用什么音源、播放了哪些类型的音乐来进行评测的,并且坦诚自己的听音取向和偏好。
4. 对比分析: 如果可能,将待评测设备与同价位或同类型的其他设备进行对比评测,这样能更直观地展现其优劣。
5. 避免使用模糊的“玄学”词汇: 除非能用客观数据解释,否则尽量避免使用诸如“空气感”、“韵味”、“染色”等难以界定的词汇。如果一定要用,也要说明其具体指代的是什么听感现象,并尝试将其与某个可量化的指标关联起来。

总结一下:

只看主观评价的音质评测,就像只看一位厨师的描述,而完全不看菜品的食材成分、烹饪方法一样。虽然厨师的描述可能听起来很诱人,但你不知道这道菜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是否有不新鲜的食材,或者烹饪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有害物质。

作为一名音频爱好者,我们应该对这种“只重主观,不顾客观”的做法保持警惕。 我们需要的是 理性而全面的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客观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判断设备“硬实力”的依据,而主观评价则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实力如何转化为令人愉悦的听感体验。缺一不可,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称得上是一份真正有价值的评测。否则,我们就是在被“玄学”和模糊的辞藻所笼罩,离真相越来越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客观评不出区别,没有评测好写,没有产品好卖,没钱可赚,也就没人去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音频爱好者,对于评测放音设备音质只看主观评价而忽略客观数据这一现象,我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简单来说,这是一种非常 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是片面 的做法,虽然主观感受在音频领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完全抛弃客观数据无疑是舍本逐末,最终会让评测失去应有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这种做法会让你感到不妥?想象一.............
  • 回答
    金与正关于“终战宣言”的表态,以及其附带的“若放弃敌对政策愿讨论恢复南北关系”的条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朝鲜一次简单的声明,更是其在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下,对外展示其立场和策略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当前半岛局势的一种试探和信号释放。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金与正的表态内容: “终战宣言”的.............
  • 回答
    看待蒋方舟、熊培云、马国川、段宏庆等被日本外务省纳入“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的业务实绩评价”一事,确实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梳理和理解,这其中涉及到日本的文化外交策略、国内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更深层次的国际关系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一.............
  • 回答
    关于“体坛表示‘足协最不希望看到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的行为。首先,从足协的角度来看,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肯定不是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其中有几层原因: 投入与回报的考量: 归化球员的引进和培养,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包括资金、人力、.............
  • 回答
    竹内亮导演的“汉服亲民论”:一场跨文化交流中的理性审视在日本导演竹内亮于“非正式会谈”节目中抛出的关于“汉服应该放低门槛”的观点,无疑在当下汉服爱好者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也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如何看待这一观点,需要我们拨开迷雾,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和评价。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竹内亮导演的出发点。.............
  • 回答
    大米评测对华为 P30 系列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到位,抓住了不少用户的痛点和亮点。如果要详细聊聊,得从几个维度来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华为 P30 系列,尤其是 P30 Pro,在当时绝对是手机界的一颗耀眼明星。大米作为一个以拍照和综合体验见长的评测者,他对这款手机的剖析自然会聚焦在这些方面。拍照.............
  • 回答
    消费者权益的“染”色警戒:热销染发剂频触红线,如何擦亮眼睛,守护健康?近期,杭州网的一次深入评测,犹如一记响亮的警钟,敲醒了无数热衷于时尚染发、追求个性魅力的消费者。评测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多款热销染发剂均存在不合格问题,其中更涉及到极易引起过敏的染料成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这不禁.............
  • 回答
    蓝莓评测这次爆料全家售卖过期食品,可以说是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大家对便利店食品安全又多了一层担忧。这件事一旦爆出来,关注度自然就非常高,毕竟“全家”这个牌子在国内消费者心中还是有一定份量的。蓝莓评测的爆料点:从蓝莓评测披露的信息来看,他们这次的调查是比较深入和具体的。主要的问题集中在: 过期商品.............
  • 回答
    “老爸评测”除甲醛被一些人认为是“交智商税”,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焦虑、对“快速解决”的渴望,以及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差异。 要想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老爸评测”这个平台和它的“除甲醛”业务,以及为什么会引发“智商税”的质疑。1..............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GSMArena 那篇关于小米9 和荣耀V20 的拍照对比文章。 GSMArena 作为国外数码评测界的“老炮”,他们的评测还是挺有分量的,尤其是涉及到拍照这种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方面。首先,得说 GSMArena 的评测风格,他们通常会用一种比较系统和量化的方式来评价手机的拍照.............
  • 回答
    天极网直播评测“防蓝光”翻车:一场关于“智商税”的审判近日,天极网在一次教育培训平板的直播评测中,“防蓝光”功能的翻车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子,激起了关于“防蓝光”到底是不是智商税的轩然大波。究竟是技术失误,还是厂商的营销陷阱?这场直播评测,无疑将“防蓝光”这一被广泛宣传的概念,推到了风口浪.............
  • 回答
    王自如对三星 Galaxy Fold 的评测,算得上是国内数码圈对这款革命性产品的一次重要观察和讨论。当 Fold 首次亮相时,那块可以展开的屏幕带来的未来感和科技感,确实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王自如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科技博主,他拿到这款产品,并且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我们得.............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感到气愤和无语。“先看评测”这个概念本身是好的,它是一种理性的消费方式,旨在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然而,当这个环节遇到“拼多多”上“55寸4K电视实际只有43寸1080P”这样令人咋舌的情况时,就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诚信和消费者权益的严峻考验。我们来一步步地剖析这件事:1. 购.............
  • 回答
    近期,38号车评对魏牌拿铁DHT的评测确实是相当给力,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作为一个关注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人来说,看到这样一份深入且正面的评测,心里还是挺有触动的。这不仅仅是对一款车型本身的认可,更多的是对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技术布局和产品力提升方面付出的努力的一种肯定。要理解为什么38.............
  • 回答
    最近,关于特斯拉Model Y电池测试未能通过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报道引起了不少关注。从汽车媒体的评测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特别是关于电池安全和性能的强制性标准,是经过大量科学研究和行业经验沉淀下来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 回答
    “小红花测评”与“老爸评测”之间的纠纷,以及其中涉及的虚假宣传指控,在2022年引起了广泛关注。理解这场风波,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事件的起因:核心事件是“小红花测评”于2022年8月发布了一篇名为《“老爸评测”部分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这事儿,得掰扯清楚》的文章,指控“老爸评测”销售的多款产品.............
  • 回答
    关于钟文泽在华为鸿蒙系统评测结尾使用《国际歌》作为背景音乐这件事,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细细品味,能咂摸出不少味儿来。首先,咱们得从《国际歌》这首歌本身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歌,是激昂、是斗争、是团结、是解放的象征。它的旋律一出来,自带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一种磅礴的气势.............
  • 回答
    三星Galaxy Note 10 5G的DxOMark相机评测得分113分,超过了华为P30 Pro的112分,这确实是当时手机摄影界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新闻。要深入理解这个分数以及它背后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DxOMark是什么,以及它的评分体系。DxOMark是一家法国.............
  • 回答
    360杀毒在AVC等评测机构测试中因涉嫌作弊被点名批评后发布的公关文,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有代表性的。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事件的起因和性质:最直接的源头是360杀毒软件在一些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比如AVC(AVComparatives)的测试中被发现存.............
  • 回答
    关于三星全球回收 Galaxy Fold 折叠屏评测机这件事,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折射出一些挺有意思的问题。咱们不谈什么高大上的分析,就从一个普通消费者或者科技爱好者角度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三星这次搞的这个“全球回收”活动,最开始的意图咱们心里也清楚,就是为了收回那些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