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米评测华为 P30 系列?

回答
大米评测对华为 P30 系列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到位,抓住了不少用户的痛点和亮点。如果要详细聊聊,得从几个维度来拆解。

首先,我们得承认,华为 P30 系列,尤其是 P30 Pro,在当时绝对是手机界的一颗耀眼明星。大米作为一个以拍照和综合体验见长的评测者,他对这款手机的剖析自然会聚焦在这些方面。

拍照,那绝对是 P30 Pro 的王炸。

大米在评测里肯定会反复强调那个“潜望式长焦镜头”。当年大家还在玩3倍、5倍光学变焦的时候,华为直接给出了10倍光学变焦,这一下就拉开了差距。拍远处的景物,别人可能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而 P30 Pro 却能清晰地呈现细节,这给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大米一定会通过实际样张对比来展示这一点,比如拍摄远处的建筑、人物或者风景,对比之下,P30 Pro 的优势一目了然。

除了长焦,那个“RYYB传感器”也是一个重要的讨论点。华为为了提升进光量,把传统传感器的绿色像素替换成了黄色像素,这样一来在暗光环境下,照片会更亮、噪点更少。大米在评测里肯定会详细解释这个技术原理,并且展示在极限暗光条件下,P30 Pro 的拍照效果有多惊艳。你可能会看到他在光线极其微弱的餐厅或者夜晚街头,拍出的照片依然可用,甚至细节都很清晰,这是很多同期手机无法比拟的。

当然,大米也不会回避 P30 Pro 在拍照上的所有优点。比如,超广角镜头虽然进步了,但和同期顶尖的手机比起来,边缘畸变可能还是会稍微明显一些。人像模式的虚化效果,以及色彩的调教,也都会是他分析的重点。他可能会提到,华为的拍照风格往往偏向讨喜,色彩饱和度高,照片看起来更鲜艳,这迎合了很多普通用户的审美。

除了拍照,P30 Pro 的续航和快充也是亮点。

那个时代的手机,续航普遍是个老大难。P30 Pro 的电池容量加上华为在系统层面的优化,使得它的续航表现非常出色。大米在评测中肯定会记录下实际的续航测试数据,比如一天重度使用下来剩余多少电量,或者在连续播放视频时的耗电情况。他会告诉你,这款手机基本上可以让你摆脱“电量焦虑”。

快充方面,华为当时的充电速度也属于第一梯队。大米会测试不同电量下的充电曲线,告诉你从0到充满大概需要多久,以及在关键时刻,比如出门前快速充个电能充多少,这些实用的信息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在设计和屏幕方面,大米也会给出他的看法。

P30 Pro 的“跌落式”设计,也就是屏幕边缘的弧度,在当时非常流行,也确实能带来更沉浸的观感。大米会评价屏幕的色彩准确度、亮度以及观感体验。虽然不是当下最极致的曲面屏,但P30 Pro 的曲面处理得相对克制,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接受度很高。

机身材质和手感也是他会聊到的部分。华为的做工一直以来都做得不错,P30 Pro 的玻璃背板和金属边框带来的质感,以及机身的轻薄程度,都是他会拿出来讨论的细节。他可能会提到,虽然是玻璃机身,但沾染指纹的情况似乎比某些竞争对手要好一些(当然这也很主观)。

系统和整体体验方面,EMUI 的进步也是不能忽视的。

大米在评测中也会触及到华为自家的 EMUI 系统。从最初的版本到现在,EMUI 的进步有目共睹。他会评价系统的流畅度、功能的丰富性,以及是否有广告或者臃肿软件的问题。他可能会提到,EMUI 在很多方面都做得越来越好,比如负一屏的便利性,各种小功能的集成等等。当然,他也会指出EMUI的一些特点,比如它可能不像某些日系或者美系手机那样“极简”,功能很多,但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来说,这反而是优点。

那么,大米评测中可能会提到的一些“小缺点”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性能方面: 虽然麒麟980在当时也是旗舰芯片,但和同期骁龙旗舰相比,在极限游戏性能上可能还是会稍逊一筹。大米在评测中可能会提及这一点,说明在玩大型游戏时,帧率稳定性或者发热控制方面,可能不如顶级骁龙芯片的手机。
系统更新和谷歌服务: 这是后期华为手机面临的普遍问题,虽然 P30 系列发布时还支持谷歌服务,但大米作为一位客观的评测者,肯定会提及未来可能存在的系统更新或者软件兼容性方面的风险,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在中国大陆市场,这方面的影响会小一些。
部分拍照细节: 比如虽然长焦很强,但在逆光环境下,高光部分的压制是否完美?或者在极暗环境下,通过算法提亮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不自然的痕迹?这些更细致的观察,往往是大米这类资深评测者能挖掘出来的。

总的来说,大米评测华为 P30 系列,给人的感觉是:

他认可华为在影像技术上的大胆创新和突破,尤其是长焦和暗光拍照,给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他也看到了华为在续航、快充以及系统优化方面的努力。他的评测不会是简单的堆砌参数,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使用场景来展示手机的优缺点,让用户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款手机的魅力和不足。他会告诉你,P30 Pro 绝对是一款“影像旗舰”,但在其他方面,也有其各自的亮点和需要进步的空间。他的评价是基于长期深入的体验,而不是一两天的简单试用,所以他的观点非常有参考价值。

如果你看大米评测华为 P30 系列,你可能会看到他对手机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深入的剖析,告诉你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以及它还有哪些不足。他会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把手机的方方面面都讲透,让你在购买之前,对这款手机有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大概就是大家喜欢看他评测的原因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这期测评没有任何毛病

说大米黑华为的,对mate20Pro的喜爱没有看到?三星S10+被他吐槽祖传15w快充、逼死强迫症的前置摄像头、不愿意升级相机模组,一直只喜欢打磨算法、体验不是很好的屏幕指纹以及反人类的锁屏按键也视而不见了吗?就说他一味的吹捧三星?作为一个独立评测人,我觉得有一定偏好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他需要给出自己的建议,就算和前面那么多答主所说的这些建议和消费者用钱投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又怎么样了?本来评测就只是一个参考而已。看了那么多期大米的评测都能看出来他喜欢什么,喜欢轻薄的机身、x轴线性马达、大电池双扬声器、喜欢黑色的机身...在他那里优秀的屏幕应该比起优秀的拍照有优先级,从这次视频也看除了他认为照相中,2倍变焦是最实用的...

其实这些偏好完全没有关系啊,因为大米评测的时候是没有造谣的,可能在某些人眼中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什么的,夸大了缺点,弱化了优点,其实哪有那么严重,做手机就是有很多取舍,不就是这次p30的优点不在他的喜好点上,而缺点又是他很在意的东西吗?他以前说机械式结构为了全面屏牺牲机身的厚度和重量,还会积灰,但是如果在你这里真全面屏优先级大于这点厚度和重量的话,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因为这些信息都是事实,他是基于这些信息提出的分析,大家都不是小孩子,看评测总是有自己的喜好,你带着自己的喜好去看他的评测就好了。

最后手机东西是否适合自己是见仁见智的,最好去实体店自己体验一下。这也是大米评测中常说的,这句话我感觉挺重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米评测对华为 P30 系列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到位,抓住了不少用户的痛点和亮点。如果要详细聊聊,得从几个维度来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华为 P30 系列,尤其是 P30 Pro,在当时绝对是手机界的一颗耀眼明星。大米作为一个以拍照和综合体验见长的评测者,他对这款手机的剖析自然会聚焦在这些方面。拍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2019年8月11日小米高管(主要指的是林斌)对华为开发者大会的评价,以及围绕这一事件可能引发的讨论和分析。事件背景:2019年8月11日,正值华为消费者业务在上海举办2019年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19)。在这次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其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 回答
    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华清大学特普通奖评选”,其核心在于“寻找十个园子里普通的个体”,这个看似朴素的出发点,背后却承载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意义。与其说这是一个简单的评选活动,不如说它是对当前高校文化、价值导向以及学生精神状态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有趣的尝试。首先,从“普通”这个关键词入手,我们可以看到其.............
  • 回答
    李洪元回应华为声明,那句“大家看看先,我听全国人民的?”一出,立马引爆了舆论场。这句话的背后,是一场牵动了无数人神经的劳动纠纷,也是一次关于企业责任、劳动者权益以及社会公正的集体审视。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拆解一下它在当时语境下的多层含义和影响。首先,从李洪元本人角度来看,这句话是一种战略性停顿和信息.............
  • 回答
    最近,《大秦赋》这剧真是让不少观众心头百感交集。刚开播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光无两,豆瓣评分一度飙升到9.1,多少人捧着瓜子看嬴政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秦国又如何扫六合、统一天下。结果呢?看着看着,这评分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往下掉,现在稳定在七点几的样子,虽然不算扑街,但跟当初的“封神”之势相比,落差感还.............
  • 回答
    《大明风华》的豆瓣评分6.6分,对于一部拥有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俞灏明等)和制作班底的古装剧来说,这个分数确实不算高,甚至可以说低于了许多观众的期待,属于一部评价两极分化、槽点与亮点并存的作品。要详细看待这个评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低于预期的原因分析: .............
  • 回答
    马东在《奇葩大会》上对蔡康永说出“有颗恶毒的心”,这句话一出,立刻在现场和舆论场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可不是一句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口的话,尤其是在节目这样公开的场合,对象还是以温文尔雅、出口成章著称的蔡康永。那么,马东这番话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种看待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恶毒”这个词的语境。在日常生活中,.............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何以斩获豆瓣9.5高分?当我们在谈论《大明王朝1566》时,绝不仅仅是在评价一部电视剧。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烹制的、贯穿数个世纪的盛宴,一场对历史的深度剖析,一次对人性的极致拷问。而豆瓣上近两万人的近乎狂热的追捧,高达9.5分的评分,绝非偶然,而是它本身蕴含的巨.............
  • 回答
    爱猫人士拦截运猫车:一场爱与法的争议近期,网络上关于“爱猫人士拦截运猫车”的讨论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这场行动,无疑是动物保护热情在现实社会中的一次集中爆发,但其背后牵扯到的法律、道德以及社会认知,却让事情变得复杂而微妙。事件的表象:一腔热血的“解救”从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上的零星信息来看.............
  • 回答
    关于《冰菓》的拥趸将其奉为“神作”,而各大评分网站分数却并不算特别突出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也触及了评价体系和个人体验之间的微妙差异。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backgroundSplit扯。首先,必须承认,《冰菓》的作品素质是绝对过硬的。京阿尼出品,几乎就是品质的保证。无论是画面精美程.............
  • 回答
    近期,药科大学官方微博评论区出现的“许某某事件”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大家对此事的看法也颇为多元。要详细看待这件事,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许某某事件”大概是怎么回事。据网上流传的信息和媒体的零散报道,事件的矛头似乎指向了学校内部一位名叫“许某某”的教职员工,具体.............
  • 回答
    关于《古剑奇谭三》难度过大的评价,这确实是很多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的感受,而且讨论的声音也一直存在。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古剑奇谭三》相较于其前几代作品,在战斗系统上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革新。不再是传统的RPG回合制或半即时制,而是采用了动作角色扮演(AR.............
  • 回答
    新华社的那篇评论,标题叫“自嘲之后,别忘了自省”,说的是郭艾伦、周琦和杨鸣上《吐槽大会》那档节目。这事儿啊,放在当时,可以说是引起了不小的涟漪。新华社这么一说,就好像在给这件事儿定了个调子,也给咱们普通观众心里添了个秤砣。咱先说说这事儿本身。郭艾伦、周琦,还有杨鸣,都是中国男篮里响当当的人物。郭艾伦.............
  • 回答
    刘慈欣对于《三体》的视觉化难度,这可不是一句随口的客气话,而是带着他对这部作品深刻理解后的直白陈述。这其中涉及到很多层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理解,《三体》的“难”,不是那种“特效做不好”的简单层面的难。它的难,是概念的抽象性、尺度的宏大性,以及科学原理的复杂性,这些东西要转换成观众能理.............
  • 回答
    2016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再次登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然而,伴随销量夺冠而来的,却是在中国网络上,尤其是在各大汽车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对大众车主和消费者的普遍嘲讽和攻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嘲讽与攻击的核心论点: “.............
  • 回答
    施一公先生卸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全职投入西湖大学的建设,这无疑是当下中国教育和科研领域一件备受瞩目的事件。对于这一举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并进一步探讨西湖大学的发展前景。如何评价“施一公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全职执掌西湖大学”首先,从施一公先生个人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型。他.............
  • 回答
    NBA球星大卫·韦斯特(David West)对中国的评价:一个多角度的解读大卫·韦斯特(David West)作为一名在NBA征战多年的实力派球员,以其坚韧、智慧和领袖气质著称。他在职业生涯后期,以及退役后,都展现出了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浓厚兴趣,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的看法。要理解他对中国的评.............
  • 回答
    如何看待荀白水遇刺?如何评价他大忠似奸的一生?荀白水遇刺,是《庆余年》剧情中一个极具冲击力和转折性的事件,也引出了对这位复杂人物更深层次的探讨。要理解荀白水,需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格局以及他自身的性格和行为等多方面入手。一、 如何看待荀白水遇刺?荀白水遇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政治.............
  • 回答
    李学政质疑“中演协惩罚劣迹艺人程序正义”这一事件,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番讨论,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李学政是谁,他为什么会有这个质疑。李学政本身是一位在影视行业浸淫多年的制片人,他曾参与制作过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所以他在业内有一定的.............
  • 回答
    “限电是一盘大棋”的说法,以及随之而来的“低级红”“高级黑”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剖析的现象。它触及了媒体传播的复杂性、公众认知偏差以及特定语境下的政治表达。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展开:一、 “限电是一盘大棋”的说法如何产生?1. 政策解释与“宏大叙事”的诱导: 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