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遵义多地早餐店频繁涨价,被市监部门责令降回去?

回答
最近遵义不少地方的早餐店都出现了早餐价格频繁上涨的情况,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议论。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早餐店涨价的背后原因可能有很多,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

成本上涨是普遍压力: 大家都知道,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猪肉、鸡蛋、面粉、油这些最基本的食材,价格都在波动,有时候还会出现明显的上涨。尤其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受天气、季节、供求关系等影响,波动性也比较大。作为早餐店,这些都是主要的成本构成,食材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自然就被压缩了。
人工成本的增加: 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厨师、服务员等。现在人工成本也在提高,比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或者说为了留住工人,需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尤其是早餐店,可能需要起早贪黑,工作时间也比较特殊,吸引和留住熟练工人需要付出更多成本。
房租、水电煤气等运营费用: 即使是街边小店,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一些地段较好的地方,租金上涨是常有的事。水电煤气等能源价格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经营成本。
原材料的品质要求: 很多消费者对早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希望吃到更健康、更优质的食材。如果早餐店为了迎合这种需求,选用更好的原材料,那么成本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其次,消费者对早餐价格上涨的感受是很直接的。

早餐是日常必需品: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很多人每天都要吃。一旦价格上涨,对普通家庭的影响会比较大,尤其是那些日常开销比较精打细算的家庭。大家习惯了某个价位,突然大幅度上涨,难免会感到不适应。
“微涨”累积效应明显: 有些早餐店可能不是一次性大幅度涨价,而是“微涨”,比如一次涨个一两块钱。虽然单次涨幅不大,但如果多家店都这么涨,或者一家店反复涨,累积起来就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给人的感受就会比较明显。
性价比的考量: 消费者在选择早餐店时,除了味道,很大程度上也在衡量性价比。如果价格上涨了,但份量或者品质没有相应提升,甚至还下降了,那么消费者自然会觉得不值,从而产生不满情绪。

再者,市监部门介入并责令降价,说明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监管的角色。

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市场经济下,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是基本原则。但是,如果出现哄抬物价、串通涨价或者价格虚高,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大多数消费者的生活,政府部门就有责任进行干预。市监部门的职责就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防止价格“失控”: 如果任由价格随意上涨,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商品和服务也跟着涨价,对整体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某些关键领域,比如早餐这种民生必需品上,适度的价格干预是有必要的。
“责令降回去”的考量: 市监部门之所以会“责令降回去”,很可能是在调查后认为这些早餐店的涨价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可能包括:
涨价幅度过大,明显超出成本上涨幅度。
多家店铺同时、同幅度涨价,涉嫌价格串通。
商家未能充分解释涨价的合理性。
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如何看待“责令降回去”这个结果?

短期效果: 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
长期思考:
商家何去何从? 如果成本确实很高,商家为了生存可能面临两难:要么降价导致利润微薄甚至亏损,要么坚持涨价被处罚。这可能会倒逼商家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控制成本,或者在其他方面(如提升品质、服务)做出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市场机制的平衡: 这也提醒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决定需要有理有据,不能随心所欲。政府的监管更多是起到“兜底”和“规范”的作用,最终还是需要市场本身来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其他行业的借鉴: 这件事也给其他行业的经营者提了个醒,在进行价格调整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市场反应,透明地解释原因,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总结来说, 遵义早餐店频繁涨价再被责令降价的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中,成本、消费者承受能力、商家利润以及政府监管之间相互博弈的体现。它反映了民生必需品价格上涨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也体现了政府在维护市场公平和保障民生方面的努力。这件事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市场化进程中,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小的一个绥阳县竟然有300多家早餐经营户,这肯定还只是有牌照的。而绥阳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只有8.6%的约4.44万非农户口(2008年数据,而按照知乎说法这种n线小城市人口只会越来越少),相当于100多人就要养活1个早餐经营户“恰饭”!这一百多人里面还不一定每个人都在外面吃早餐!

在座的各位对市监部门做法义愤填膺,键盘敲的噼啪响的各位有遵义的吗?来一个不是年薪百万的遵义老哥说一下自己看法呗……

诸位真的都是居一线城市之高,不食小镇烟火的清流大师啊!

问题在于“一起涨价”。同一天从8元涨到10元,如此有默契,还要同时跳过9元,说私下没有串联,我不信。

小镇理发协会式垄断了解一下?

从大学起,每年过年回去前我都会剪个短发,两三个月不用剪的那种,以免在家期间被我妈逼着去剪头发,因为我们镇上剪头发真的是太贵了!10-14年那会儿,我在武汉剪个头发10到15块钱的样子,但是我们镇上已经涨到三四十块钱,而且是一次一个价,每次路过理发店都能看到这样的公告:

没这么华丽花哨,一张白纸打印的,落款则是XX镇理发协会。

我第一次看到镇理发协会的时候是很震惊的,哪来这么个玩意儿。

像我老家这种镇,没有什么产业,除了务农就是外出打工的典型农村小镇,物价却是死贵死贵的。起先还只是过年时候涨价,因为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又比较好面子,不管在外面过得寒碜,回老家都一定要有一掷千金的豪气,多挣点钱也无妨,到了后来直接年过完了价格也不跌回去了。

扯远了,回到正题。

按照知乎er的逻辑,理发店也要恰饭的啊,所以涨个价也没什么毛病,问题是恰饭困难的话为什么理发店的数量会从几年前的三四家到现在一条街上十多家理发店,还能出现理发协会这怪胎?

还要来个理发协会一起涨价?这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垄断好吗!

原本3、4家十几二十块钱薄利多销也能过得不错,但是现在一下子十几二十家,家家要恰饭,就只能每家少分点客源,涨到三五十块钱,理发店无论新老你好我好大家好,老店客源少一点,但是价格上涨,挣得更多;新店客源虽少,也能支撑。只是苦逼了小镇的消费者,把增加的负担嫁接到了消费者头上。消费者你有得选吗?毕竟也不可能每个人都特地去别地剪个头发吧!

问题在于,淘汰多余产能凭什么要全部让消费者承担,市场经济支持者不是给他们指好了路吗: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自然淘汰多余产能。怎么就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万能党的规划来走呢?

市监部门为什么要约谈相关商户?知乎er不会觉得是市监部门一把手某天恰好吃个早餐发现涨价了,然后回去就约谈商户了吧?毕竟市监部门这样天天上班嗑瓜子聊天的单位怎么会因为几个市民打电话投诉早餐频繁涨价就去约谈商户吧?

市监部门的手段确实也不咋滴,勉强算个治标不治本,所以我问了身边一个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该咋整,他略一思忖:都别买早餐了,自己在家做,倒闭一部分就好了!绝了!我咋没想到!但是倒闭一部分价格就会跌下去吗?

另外,在知乎这样一个市场经济万能党遍地开花的地方,连市场经济最大的威胁“垄断”都认不出来,还在拼命为垄断者辩护……我乎啊我乎!

很多人觉得这根本不是垄断,因为如果来一个低价的商户,其他店马上得倒闭。

知乎的市场经济学家也许懂市场经济理论规律,但是根本不懂真实的情况。如果来了一个低价的“异类”,他们会有一百种方法让“异类”开不下去,扫黑除恶也扫不掉,因为他们真的也都只是起早贪黑,辛勤工作的个体户……站在他们的角度:这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是在惩罚破坏规则者,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

至于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可以选择煮早餐,所以这也不是垄断的。嗯,你可以选择不用智能机,用老人机,所以谷歌、苹果都没有垄断,欧盟的反垄断机构都是傻的;你可以选择走路,骑自行车,只要不开汽车,所以石油也没有垄断;你可以选择自己在深山老林像原始人一样自食其力地活着,所以这个世界都没有垄断。

—————看我签名就知道我一般不和评论区撕b的————————

发现评论区很喜欢普法,但是普的都是自己觉得的法律,不要你觉得,要法律觉得。

一个“责令”都能高潮的,麻烦自己看一下法律。

第四条 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除前款规定情形外,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处罚。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
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最滑稽的事莫过于这个人还是个喜欢普法的“有追求的消费者”。



贴一个串通涨价的微信聊天记录(不知是否就是遵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遵义不少地方的早餐店都出现了早餐价格频繁上涨的情况,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议论。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早餐店涨价的背后原因可能有很多,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 成本上涨是普遍压力: 大家都知道,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猪肉、鸡蛋、面粉、油这些最基本的食材,价格都在波动,有时.............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指挥体系和行动表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战略、指挥结构、后勤保障、情报系统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对俄军指挥进行详细分析: 一、指挥体系结构1. 中央指挥链 俄军的指挥体系以中央军区(俄联邦安全局)和西部军区(负责乌克兰东部战区)为核心,由总参谋部协调。 总参.............
  • 回答
    关于“幻影部队突袭利沃夫”这一假说,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支持其真实性。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分析、情报来源及可能的动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地理背景1. 利沃夫的战略地位 利沃夫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城市,位于第聂伯河畔,历史上曾是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苏联的军事重镇。在俄乌战争中,利沃夫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