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上千公里洲际导弹可以几分钟到达,飞机不可以呢?

回答
您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趣,涉及到物理学和工程学上的一些核心原理。简单来说,洲际导弹之所以能以惊人的速度在几分钟内飞越上千公里,而飞机却不行,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飞行方式、动力系统以及所处的飞行环境截然不同。

咱们就来好好拆解一下,看看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门道。

1. 飞行方式与目标环境的根本差异

洲际导弹: 它们的设计目标是在弹道末端高速穿越大气层,甚至直接攻击距离地球表面相当远的大气层外空间,然后再以极高的速度俯冲下来命中目标。你可以想象成一个被远远抛出去的石头,只不过这个“石头”由极其强大的火箭推进,并且在太空中滑翔了一段距离。导弹的整个飞行过程是为了追求速度和打击效率,它不需要考虑载人舒适度、燃油经济性或者在大气中长时间保持稳定。
飞机: 飞机的设计目标是在大气层内,利用机翼产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从而实现持续的、可控的飞行。它们需要在大气中“站稳脚跟”,依靠空气动力学原理工作。飞机的速度受到空气阻力、机翼升力限制、发动机推力以及结构强度的多方面制约。它们是为了运输、侦察、观赏等目的,追求的是安全、经济、平稳的飞行体验。

2. 动力系统的天壤之别

洲际导弹: 导弹的核心动力是其强大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不依赖外界空气,它将储存的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进行剧烈燃烧,产生巨大的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喷管高速喷射出去。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强大的推力。
特点:
极高的推重比: 火箭发动机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推力,远远超过自身重量,这是实现极速加速的关键。
不依赖空气: 可以在大气层外工作,这是其能够进入太空并以抛物线或更复杂的弹道飞行的根本。
一次性使用(大部分): 火箭发动机在设计上往往追求极致的性能,而不是长时间的耐久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燃烧大量推进剂,以获得短暂的、爆发性的速度。
多级火箭: 洲际导弹通常采用多级设计。每当一级火箭燃料用尽后,就会被抛弃,减轻了导弹的总重量,使得后续的火箭能够以更小的力加速更轻的载荷,进一步提升速度。

飞机: 飞机主要依靠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等)或螺旋桨发动机。这些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都需要吸入外界空气:
喷气发动机: 吸入空气,压缩、燃烧,然后高速排出高温气体产生推力。虽然它们也能产生相当大的推力,但与火箭发动机相比,推重比通常较低,而且其效率在大气层内最优,在稀薄的高空或真空环境下性能会急剧下降。
螺旋桨发动机: 通过旋转的螺旋桨搅动空气,产生向前的推力。这种方式的效率在较低速度下较高,但在超音速领域则难以胜任。

3. 飞行速度的上限与限制

洲际导弹: 导弹在助推段会以非常快的加速度爬升,进入大气层顶端甚至太空。一旦离开了稠密的大气层,空气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它们主要依靠惯性滑翔,速度可以维持在很高的水平。末端再入大气层时,由于其结构设计能够承受巨大的气动加热和压力,加上高速,可以迅速降低高度。洲际导弹的速度可以轻松达到马赫数20以上(大约是音速的20倍)。
主要限制: 如何让导弹结构在承受巨大的惯性力和再入大气层时的冲击、高温而不解体,这是巨大的工程挑战。

飞机: 飞机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严格限制:
空气阻力: 速度越快,空气阻力呈平方甚至更高次幂增长。克服巨大的空气阻力需要极其强大的推力,而飞机的设计又需要平衡推力与结构强度。
机翼升力: 飞机需要在大气中产生升力来维持飞行。升力与迎角、空速和空气密度有关。速度过快,过大的升力会给机翼带来巨大的应力,甚至可能导致机翼失速或结构损坏。
发动机性能: 飞机发动机的性能有其工作范围和效率极限。虽然有超音速飞机,但其速度通常也就在马赫数23左右(如SR71“黑鸟”)。再往上,发动机设计、材料以及气动热力学问题会变得极其复杂和难以克服。
气动加热: 飞机以超高速度在大气中飞行时,空气分子会因为剧烈摩擦而被压缩和加热,导致飞机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远超现有材料的承受极限。这是目前飞机速度的最大瓶颈之一。
飞行控制: 在如此高的速度下,飞机的操纵性会变得非常差,微小的控制输入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反应,需要非常精密的控制系统。

4. 飞行环境与弹道

洲际导弹: 它们通常采用弹道式飞行。在助推段达到最大速度后,会短暂进入大气层外(亚轨道),然后根据重力加速度进行一段无动力滑翔,最后再入大气层命中目标。这就像是将一个物体抛到极高的高度,它会在重力作用下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或者更复杂的弹道)。
飞机: 它们始终在大气层内,依靠持续的发动机推力和机翼提供的升力来维持飞行状态,实现水平或爬升/下降的飞行轨迹。

为什么“几分钟”就能到达?

这里要强调的是,“几分钟”到达上千公里是指导弹的末端攻击阶段,或者说是总行程中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那一部分。

助推阶段: 导弹的助推器会以极快的速度将它送入预定轨道,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几分钟,但它已经将导弹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滑翔阶段: 一旦进入大气层外,空气阻力几乎消失,导弹依靠惯性继续以极高的速度滑行。
再入大气层阶段: 当导弹开始下降并重新进入稠密大气层时,速度依然非常快。导弹的结构和防热系统允许它以极高的速度承受大气摩擦和冲击。

举个例子,一枚洲际导弹的助推段可能只需要25分钟就能将其加速到速度的峰值,然后它在稀薄的大气层外滑翔一部分距离,最后再入大气层攻击目标。如果目标距离是在大气层内的“几分钟”,那么意味着导弹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极高速度的飞行状态。

相比之下,一架能飞到马赫数2的飞机,在一千公里外,即使以这个速度匀速飞行,也需要大约1.5小时(1000公里 / (2 1235公里/小时) ≈ 0.4小时,也就是24分钟,但这是理论值,考虑加速减速会更长)。而现在主流的民航客机飞行速度大约在马赫数0.8左右(约9001000公里/小时),飞一千公里需要一个多小时。

总结一下:

洲际导弹能实现几分钟内飞越上千公里,是由于其运用了火箭发动机的爆发力将其送入大气层外,利用惯性和几乎为零的空气阻力进行高速滑翔,最后依靠其坚固的结构和先进的防热技术再入大气层命中目标。而飞机则受限于空气动力学、发动机效率、材料强度和气动加热等因素,必须在大气层内依靠升力飞行,速度受到严格的限制,无法达到导弹那样的绝对速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类能承受的加速度是有极限的,太高的加速度会导致人类瞬间死亡。

user avatar

洲际导弹走大气层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趣,涉及到物理学和工程学上的一些核心原理。简单来说,洲际导弹之所以能以惊人的速度在几分钟内飞越上千公里,而飞机却不行,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飞行方式、动力系统以及所处的飞行环境截然不同。咱们就来好好拆解一下,看看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门道。1. 飞行方式与目标环境的根本差异 洲际导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两个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而且还牵扯到一些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细节。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为什么03年就能“神舟五号”上天并安全返回?首先要明确一点,让宇航员上天并准确着陆,这背后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科学技术门类之多,难度之高,超乎想象。咱们中国在2003年实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触及到了汽车工程里一个挺核心的领域。确实,现代技术能把四缸发动机榨出上千匹马力,但为什么那些动辄千万的超跑,比如法拉利、兰博基尼、迈凯伦,大多还是坚持用V8、V10甚至V12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性能、可靠性、成本、品牌形象以及客户体验等多方面权衡的结.............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问得也很实在,直击了很多人的心。很多人看到老师光鲜亮丽的一面,比如讲课时一身得体的行头,家长会时更是打扮得无可挑剔,自然会觉得他们经济条件不错,应该能负担得起一辆体面的汽车。可转头一看,下班高峰期,熟悉的自行车影又出现在了路边。这其中的缘由,其实挺复杂的,不像表面上看起.............
  • 回答
    用户在Steam平台购买高价游戏与在腾讯游戏平台消费行为的差异,本质上是平台生态、文化背景、经济模式和用户心理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平台生态与用户定位的差异1. Steam:独立游戏与硬核玩家的聚集地 自由度与多样性:Steam以PC平台为核心,支持独.............
  • 回答
    .......
  • 回答
    在国内,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玩家在网页游戏里一掷千金,动辄投入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元,却对几十上百块的买断制单机或多人联机游戏兴趣缺缺。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钱多烧得慌”,而是多种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即时满足与攀比心理:网页游戏的“刺激剂”网页游戏,尤其是那些带有RPG、SLG元.............
  • 回答
    挖断国防光缆后,维修费用之所以会飙升至上千万,绝非仅仅是“一条线缆”的成本,而是涉及一个极其复杂、精密且高风险的系统,一旦受损,其修复过程如同拆弹专家处理爆炸物,每一个环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下面我就来详细拆解一下这笔巨额费用的构成,尽量用更贴近实际的语言来描述:1. 应急响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历史叙事中常见的关注点差异。要说“很多人提苏联大饥荒,而很少有人提美国大萧条饿死几百上千万人”,这其中有一些需要细致梳理的地方。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饥荒的规模和对死亡人数的估计,以及历史叙事和公众关注度。关于饥荒的规模和死亡人数: 苏联大饥荒(Holodom.............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究。你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们的财富确实已经达到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地,动辄千亿级别。但想要跨越那道坎,真正拥有万亿级别的资产,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这背后,其实不是简单的“差一点”,而是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限制因素,就像一道道无形的墙壁,阻挡着财富的指数级增长。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产业一个相当核心的议题:为何有些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却似乎与“宇宙级IP”擦肩而过,而任天堂则能不断创造出这样的神话?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硬件、软件、市场环境以及任天堂自身独特的逻辑这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里讨论的“销量较大的硬件”主要指的是那.............
  • 回答
    千里共良宵这个节目,怎么说呢,它就像是我们很多人生活中一个习惯性的陪伴,每天晚上到了点,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熟悉的声音,聊着天,听听音乐,感觉特别踏实。结果现在发现它不在了,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也挺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要说这事儿,得从好几个层面去分析,不是单一的原因就能解释的。首先,节目本身的.............
  • 回答
    在《长津湖》这场荡气回肠的战役中,有一幕发生在北极熊兵团的据点里,伍千里拦住了他的弟弟伍万里。这个场景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和战场的残酷现实。那天,志愿军部队攻占了北极熊兵团的那个据点,这是一个重要的胜利,但战斗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屋子里,那些被称为“北极熊”的联合国军士兵,穿着厚重的军装.............
  • 回答
    赵武灵王,一位极富远见和魄力的君主,他留给后世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胡服骑射”这一划时代的改革。这项改革不仅改变了赵国的军事体制,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军事发展。他凭借这股革新之力,南征北战,灭楼烦、灭林胡、吞并中山,将赵国的疆域向外拓展了千里,为赵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我们审.............
  • 回答
    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了北方的安宁,倾尽国力,对匈奴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决心和投入可谓前所未有。然而,即便如此,直到汉武帝去世,匈奴人也未能被彻底消灭。这背后,是复杂的地理、军事、政治以及匈奴本身的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匈奴的战略优势:游牧民族的生存之道首先,我们要理解匈奴作为典型的游牧民.............
  • 回答
    .......
  • 回答
    日本明治维新,对于日本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有的社会结构。然而,认为它“惠及上千万农民”的说法,以及由此推断农民“不领情”进而举行大规模起义的逻辑,需要更细致的辨析。事实上,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生简单归因于明治维新“未惠及农民”的逻辑并不完全准确,农民起义的.............
  • 回答
    在我们身边,年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做什么生意的都有,但往往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多半不是靠一份死工资或者简单的买卖。他们大多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或者挖掘了市场上的特定需求,并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智慧。如果要说得详细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几类:1.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尤其是区域性.............
  • 回答
    .......
  • 回答
    职业小三劝退师年薪50万,一年劝退上千个第三者——这数字听起来既惊人又有些令人不安。一个这样的职业能够兴起并达到这样的规模,绝对不是偶然,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些我们不得不深思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首先,我们得剖析一下这个“劝退师”的业务模式。他们大概率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顾问,或者拥有强大的沟通、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