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量子力学为啥要引入复数?力学量为实数,复数有何意义?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量子力学中复数这个话题,并且尽量用一种更贴近人类思考的方式来阐述,避免那种“公式堆砌”或者“套话连篇”的感觉。

量子力学为什么“看上”了复数?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量子力学描述的根本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直接看到的、摸到的“粒子”或者“物体”,而是某种“概率振幅”或者“状态”。你可以把这种状态想象成一个非常抽象、非常细腻的“可能性分布图”。

那么,为什么这个“可能性分布图”需要用复数来描绘呢?这就要从量子力学的核心思想说起了。

1. 波动性与干涉: 量子世界最令人着迷的特点之一就是“波粒二象性”。粒子就像波一样,可以传播,可以衍射,更关键的是,它们可以发生干涉。干涉是什么?就是两个波叠加在一起,有些地方会加强,有些地方会减弱,甚至抵消。

在描述波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到三角函数,比如 $sin(kx omega t)$ 或 $cos(kx omega t)$。这些函数天然地具有振幅和相位。相位,就是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或者“周期性的循环”。

复数,特别是欧拉公式 $e^{i heta} = cos( heta) + isin( heta)$,提供了一种极其优雅的方式来统一描述这种带有振幅和相位的波动。一个复数 $Ae^{iphi}$ 就可以同时包含了波的振幅 $A$ 和相位 $phi$。

当两个波发生干涉时,我们是将它们的“状态”叠加起来。如果状态是用复数表示的,那么叠加就是简单的复数加法: $(A_1 e^{iphi_1}) + (A_2 e^{iphi_2})$。这个叠加的结果,会产生新的振幅和新的相位,这完美地对应了我们观察到的干涉现象。

2. 概率幅与测量: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一个粒子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波函数,通常用希腊字母 $psi$ 表示)本身并不是直接可观测的物理量。它是一个概率幅。我们实际能测量到的是什么?是这个波函数模平方 $|psi|^2$ 所对应的概率。

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实数来表示这个概率幅呢?如果用实数,比如一个实数函数 $f(x)$,那么 $f(x)^2$ 就是概率。这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问题就出在“演化”和“测量”这两个关键过程上。

演化(时间变化): 描述量子系统随时间如何变化的方程,也就是薛定谔方程,其形式是:
$ihbar frac{partial}{partial t} psi(mathbf{r}, t) = hat{H} psi(mathbf{r}, t)$
注意看,方程的左边有一个虚数单位 $i$。这意味着,即使我们开始的 $psi$ 是实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复数。如果强行让 $psi$ 始终是实数,那么薛定谔方程就没法写出来了,或者说,无法正确描述粒子的动态演化。

测量: 在测量一个可观测量(比如位置、动量、能量)时,我们需要将波函数 $psi$ 与一个“算符”作用。这些算符在数学上通常是用矩阵或者微分算子来表示的。当这些算符作用在复数波函数上时,它们会产生一系列本征值。这些本征值,才是我们能够实际测量到的、具有物理意义的实数结果(比如粒子的能量、动量值)。

引入复数,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非常统一、非常数学上优雅的方式来描述量子系统的演化,并且最终从这个复数状态中提取出可观测量(实数)的概率。

力学量为实数,复数有何意义?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我们最终测量到的物理量(比如物体的质量、速度、能量)都是实数,那量子力学中的复数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

1. “相位”的奥秘: 复数 $A e^{iphi}$ 包含两个信息:振幅 $A$ 和相位 $phi$。
振幅 $A$(或者说模 $| psi |$)与我们测量到的“概率”直接相关。$|psi|^2$ 就是测量到某个状态的概率。
相位 $phi$ 呢?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一个简单的、不与其他量子态耦合的系统,波函数整体的绝对相位(也就是 $phi$ 的具体数值)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可以任意调整它,而 $|psi|^2$ 不会改变。这就像一个波,你把它整体往前推或者往后推一整个波长,它看起来还是同一个波。

但是,相对相位,也就是不同量子态之间相位的差异,却至关重要!正是这些相对相位,决定了量子态的干涉特性,也就决定了最终的测量结果。举个例子,双缝干涉实验中,电子通过两条缝的路径会产生不同的相位,当这些路径的波函数在屏幕上叠加时,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就决定了是加强还是减弱,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明暗条纹。

2. 量子态的“潜在可能性”: 你可以把复数的波函数理解为对量子系统“潜在可能性”的一种完整描述。它包含了“有多大可能性”得到某种结果(由振幅决定),以及“以何种方式”叠加这些可能性(由相位决定)。

想象一个硬币。如果它是经典硬币,它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量子硬币(比如一个电子的自旋)可以处于一种“正面”和“反面”的叠加态。这个叠加态,如果用复数表示,就像是 $a |正面 angle + b |反面 angle$。这里的 $a$ 和 $b$ 就是复数,它们包含了“是正面的概率” $|a|^2$ 和“是反面的概率” $|b|^2$,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可能有一个相位差。这个相位差,决定了当你对这个量子硬币进行某种操作(比如施加一个磁场)时,它会如何演化。

3. 数学上的“工具”与“自然语言”: 很多时候,引入复数并非是“强行塞进去”的,而是因为在描述某些物理现象时,复数能够提供一种更简洁、更符合数学规律的表达方式。就好比牛顿力学使用向量来描述力和运动,向量在数学上比单独的x、y、z分量更“自然”地描述了多维度的运动。

在量子力学中,复数不仅仅是一个“计算工具”,它本身就承载了物理意义。它编码了系统状态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而正是这些信息,使得量子力学能够成功地解释干涉、叠加等一系列我们用经典物理无法理解的现象。

虽然我们最终测量到的量是实数,但通往这些实数的路径,却是由复数所描述的量子状态所指引的。就像绘制一张地图,最终我们要知道某个地点的高度(这是实数),但地图本身(可能是用复数表示的曲面)却包含了更多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理解地貌的关键。

总而言之,量子力学引入复数,并非为了“制造麻烦”,而是为了捕捉和描述那个在我们日常经验之外、更加精妙的微观世界中,波动性、叠加性和干涉性等核心特征。复数是量子力学“自然语言”的一部分,它以一种简洁而强大的方式,包含了量子态的全部信息,并最终导向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实际的物理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量子力学要基于正交空间来研究,因为人类目前的物理大厦的根基是正交理论。

既然是正交,必然要能同时表达两个正交向量,复数在形式上比较完美来进行这样的表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量子力学中复数这个话题,并且尽量用一种更贴近人类思考的方式来阐述,避免那种“公式堆砌”或者“套话连篇”的感觉。量子力学为什么“看上”了复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量子力学描述的根本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直接看到的、摸到的“粒子”或者“物体”,而是某种“概率振幅”或者“状态”。你可以把这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量子力学教材编写的一个实际挑战。为什么退相干这个如此核心的概念,在很多入门级别的教材里却“鲜见”或“浅尝辄止”?这背后其实有多层原因,跟教材的定位、受众、叙事方式以及退相干本身的数学和物理复杂性都有关系。核心原因剖析:定位、受众与叙事流1. 教材定位与深度选择: .............
  • 回答
    咱们来聊聊电子的角动量,以及为什么在量子力学里它能为零,但在那个熟悉的玻尔原子模型里却不行。这其实牵扯到我们对微观粒子理解的深度变化。玻尔原子轨道模型:那个“轨道”上的电子先说说大家可能更熟悉的玻尔模型。在那会儿,大家觉得原子就像一个小太阳系,原子核是中心,电子就像行星一样绕着它转。在这个模型里,电.............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物理学爱好者心中的疑惑。为什么自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座宏伟的基石建立起来之后,近一百年里,现代物理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再没有出现那种颠覆性的、如同“旧约”到“新约”般的巨大飞跃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没有突破性进展”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完.............
  • 回答
    光子自旋量子数为 1,但我们观察到的极化状态只有 ±1,并没有 0 这种状态。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涉及到光子的本质、角动量的性质以及我们在量子世界中的观察方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白“自旋”这个词在量子力学中的含义。对于我们熟悉的宏观物体来说,自旋通常指的是.............
  • 回答
    你好,我们来聊聊一维谐振子,以及为什么它身上的那个量子数“n”,非得是个整数不可。这事儿啊,说起来有点意思,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怎么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首先,咱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一维谐振子”是啥玩意儿。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小球,被一个看不见的弹簧拉着,在一个直线上来回晃悠。这个“晃悠”的过程可不是随便晃的,.............
  • 回答
    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和量子力学的大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时代,人们对于恒星为何会发光,即恒星能源的来源,曾有过许多充满智慧的猜想和探索。当然,这些解释都未能触及到量子隧穿效应这样微观层面的机制,但它们却代表了当时物理学和天文学界最前沿的思考,也为后来的科学突破奠定了基础。1. 燃烧说:最直观也最持久的.............
  • 回答
    量子力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常识”之间的隔阂,可以说是这个领域最令人着迷也最令人困惑的地方。用最直白的话说:不,量子力学一点也不符合我们的常识。 而且越深入了解,越会觉得它荒谬绝伦,但偏偏,它又极其精确地描述着我们所处的这个微观世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常识”是什.............
  • 回答
    量子力学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与其说“已经很成功”,不如说“正在蓬勃发展,并已在诸多关键领域崭露头角,预示着未来更大的变革”。它不像经典力学那样,能够直接构建出宏观的机器和设备,而是更深层次地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本质规律,从而为我们设计和制造新材料、新设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路和工具。从“看不见”到“摸.............
  • 回答
    量子力学的核心之一,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一直是科学界乃至哲学界热议的焦点。关于它是否被“推翻”,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这个原理究竟说了什么,以及在什么语境下讨论它的“推翻”。不确定性原理究竟说了什么?简单来说,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测量一对相互关联的物理量。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粒子的位置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薛定谔方程中会出现虚数 $i$ 这个看似“不属于”实数世界的问题。这背后蕴含着量子力学的深刻内涵和数学结构的必要性。核心观点:虚数 $i$ 在薛定谔方程中,是描述波函数演化规律和概率幅的关键,它与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能量的量子化以及波的性质紧密相连。让我们一步步来理解:.............
  • 回答
    量子力学,这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领域,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世界的直观认知。那么,它究竟可信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什么是“可信”。在科学领域,“可信”意味着什么?它不是一拍脑袋就能下的结论,而是建立在一系列严谨的实验验证、数学推导以及理论.............
  • 回答
    在量子力学中,“观测导致坍缩”是一个核心但同时也是最令人困惑的现象之一。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与我们理解的经典物理学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要详细地解释它,我们需要深入到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的思想实验。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量子力学描述的是什么。与经典物理学描述具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同,量子力.............
  • 回答
    量子力学与概率学的渊源,就像是两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描绘着世界的本质,却又在量子世界的奇妙图景中紧密相连,互相映照。你若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我得告诉你,这份联系可不是皮毛之交,而是深刻骨髓的羁绊。咱们先从概率学这头说起。这门学科,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量化这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量子力学中一个挺有意思,但又不算太难入门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子,好像同时存在于多个地方?这听起来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对吧?但在量子世界里,这可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平时生活的宏观世界里,一个东西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里,不可能同时占据两个不同的位置。你坐在椅子上,就不可能.............
  • 回答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一个看似静态的“一维有限深势阱”或“势垒”,之所以会引入“入射波”、“反射波”这样动态的概念,这实际上是理解粒子行为的关键,也是它与经典物理最根本的不同之处。首先,我们要明白,量子力学中的粒子,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个有确定轨迹的小球。 在量子层面,粒子本质上是“波粒二象性”的。也.............
  • 回答
    量子力学并非直接说世界是由“一格格”构成的,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简化,但也触及到了量子世界的某些核心特征,特别是“量子化”的概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一些,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日常感知到的世界,比如桌子、椅子、光线,似乎是连续的、平滑的。但当我们把这些东西放大到极其微小的尺.............
  • 回答
    量子力学与 DNA 尺度的分子——一个深入的探讨当我们在讨论量子力学的应用范围时,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它是否适用于我们生命最基本蓝图——DNA。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科学前沿的许多复杂议题。答案是肯定的,量子力学不仅适用于 DNA 尺度的分子,而且可以说,DNA 的许多关键功能,甚至是其稳定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引人深思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物理学界最根本的挑战之一。但要给出“完全错误”这样的结论,需要非常谨慎,并且需要深入剖析量子力学的本质、它的成功之处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量子力学从目前来看,是我们在描述微观世界方面最成功、最精确的理论。 它成功地解释了我们观测到.............
  • 回答
    我们常说的“测不准原理”,严格来说是量子力学中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它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测量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成对的物理量,比如位置和动量。你测量得越精确,另一个量的测量结果就越不确定,反之亦然。那么,这玩意儿跟自由意志扯上关系了吗?很多人觉得,既然微观世界似乎存在着这种固有的“不确定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