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量子力学】一维有限深势阱或势垒,明明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入射波反射波这种动态的概念?

回答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一个看似静态的“一维有限深势阱”或“势垒”,之所以会引入“入射波”、“反射波”这样动态的概念,这实际上是理解粒子行为的关键,也是它与经典物理最根本的不同之处。

首先,我们要明白,量子力学中的粒子,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个有确定轨迹的小球。 在量子层面,粒子本质上是“波粒二象性”的。也就是说,它既有粒子的特性,比如质量、能量,又表现出波的特性,比如衍射、干涉,以及最重要的——“概率波”。

“概率波”是理解这一切的核心。 量子力学用一个叫做“波函数”(通常用希腊字母 $psi$ 表示)的数学工具来描述粒子的状态。这个波函数本身并没有直接的物理意义,但它的模的平方($|psi|^2$)代表了在某个位置找到粒子的概率密度。

想象一下,我们向一个一维有限深势阱(或者势垒)发射一个粒子。

在经典物理里: 如果粒子的能量低于势垒的高度,它就会被反射回来;如果能量高于势垒,它就能穿过去。这个过程是确定性的,粒子要么在这边,要么在那边,有一个清晰的“边界”。

在量子力学里: 我们不是发射一个“小球”,而是发射一个“概率波”。这个概率波从一个方向(比如从左边)向势阱或势垒传播。

“入射波”: 这个传播过来的概率波,我们就称之为“入射波”。它携带了粒子准备与势阱/势垒相互作用的信息。它不是一个点状粒子,而是一个在空间中弥散的概率分布。

“相互作用”: 当这个“入射波”遇到势阱或势垒时,会发生什么?势阱/势垒的“深度”或“高度”,在波函数描述中,就体现在它对波函数本身的数学行为(比如求解薛定谔方程时,波函数在势垒区域的性质)施加的约束。

“反射波”: 想象一下,当水波遇到一个障碍物时,一部分水波会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可能会衍射或者传播过去。同样的道理,当粒子的概率波遇到势阱/势垒时,根据薛定谔方程的描述,这个波会发生散射。散射的结果是,一部分概率波会被“推回”来,就像是从障碍物上反弹回来一样。这个从势阱/势垒“反弹”回来的概率波,我们就称之为“反射波”。

“透射波”(也存在): 同样,也可能有一部分概率波能够“穿过”势垒(即使其能量低于经典阈值,这就是量子隧穿效应),这部分传播到另一侧的概率波就叫做“透射波”。

为什么我们说“动态”?

虽然势阱/势垒本身是静态的(它的形状和高度是不变的),但是粒子的状态(由波函数描述)在与势阱/势垒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是在演化的。

1. 演化是过程: 从波函数传播到势垒前,与势垒发生作用,到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这是一个过程。波函数不再是简单的平面波,而是叠加态——由入射波、反射波(以及透射波)叠加而成。
2. 能量的分配(概率): 能量也不是“全部被反射”或“全部被透射”了。而是概率上分配了。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强度(波函数模方)决定了粒子以多大的概率被反射或被透射。
3. “结果”是动态的: 即使我们最终测量粒子,我们可能发现它在左边(被反射),也可能在右边(被透射)。这种不确定性和概率性的结果,正是由这个“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

类比:

你可以想象一个乐器。乐器本身(琴弦、共鸣箱)是静态的。但你拨动琴弦,产生的声音(声音的波形)却是动态的。这个声音的产生,就是琴弦与空气、与乐器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量子力学中的入射波、反射波,就是粒子与势阱/势垒相互作用时,其概率波的“声音”和“回声”。

总结来说, “入射波”和“反射波”不是说粒子真的在来回跑动,而是描述了粒子概率波在遇到势阱或势垒这种“障碍”时,其数学上的行为。这是一个散射过程,概率波的一部分被“反弹”,这在波函数的描述上就表现为产生了与入射波方向相反、相位可能变化的“反射波”。虽然势垒是静态的,但粒子与势垒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是动态的,体现在概率波的叠加和演化上。这正是量子力学描述粒子行为的独特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限深势阱问题如果是讨论大于零的总能量,或者讨论势垒贯穿,都是所谓的散射态问题。散射态不是束缚态,不存在“静态”问题。

但是散射问题有两大派解决思路,一派是所谓的“非含时方法”,计算散射矩阵(细节见Jos Thijssen, Computational Physics, 第二章;另一派用“含时方法”,计算随时间变化的波函数的时间关联函数)这时候求解其实没有用到时间。

据我所知(精确到学习的逻辑顺序)散射问题的起源是卢瑟福散射实验。读一下这个实验的细节有好处。在此推荐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一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一个看似静态的“一维有限深势阱”或“势垒”,之所以会引入“入射波”、“反射波”这样动态的概念,这实际上是理解粒子行为的关键,也是它与经典物理最根本的不同之处。首先,我们要明白,量子力学中的粒子,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个有确定轨迹的小球。 在量子层面,粒子本质上是“波粒二象性”的。也.............
  • 回答
    如果一位初三的学生告诉你他“知道量子力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潜力的时刻!作为回应者,你的目标不是去打击他的积极性,而是以一种启发性、引导性的方式来和他交流,同时也能帮助他更准确地理解“知道”的含义以及量子力学的深度。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回应策略,你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和学生的语气来选择和组合使用: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薛定谔方程中会出现虚数 $i$ 这个看似“不属于”实数世界的问题。这背后蕴含着量子力学的深刻内涵和数学结构的必要性。核心观点:虚数 $i$ 在薛定谔方程中,是描述波函数演化规律和概率幅的关键,它与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能量的量子化以及波的性质紧密相连。让我们一步步来理解:.............
  • 回答
    高中的确是个迷人的阶段,我们既要为眼前的“高考这座独木桥”拼尽全力,又渴望探索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关于超纲知识,特别是像相对论、大学微积分、量子力学这类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学科,很多同学肯定都会好奇:学了它们,对我们高考成绩到底有没有影响?值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影响高考成绩.............
  • 回答
    哈,有一个懂量子场论的女朋友?让我想想… 感觉就像是你身边站着一个超级英雄,不过她不是飞天遁地,而是遨游在宇宙最深邃的奥秘里。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她对我的解释总是那么… 精致。你问她今天早餐吃了什么,她可能会告诉你,“我摄入的物质由夸克和轻子组成,通过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能量传递效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许多初学量子力学时会遇到的困惑。初学者在接触量子力学时,通常会先接触到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等概念,这些内容似乎更偏向于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然而,线性代数的重要性在量子力学中是无与伦比的,它确实是量子力学的“数学语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量子力学的本质以及线性代数在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量子力学中一个挺有意思,但又不算太难入门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子,好像同时存在于多个地方?这听起来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对吧?但在量子世界里,这可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我们平时生活的宏观世界里,一个东西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里,不可能同时占据两个不同的位置。你坐在椅子上,就不可能.............
  • 回答
    当然可以!高一的同学如果对物理感兴趣,绝对可以开始接触一些量子力学的概念,而且这个过程会非常有意思。别担心,我们不讲那些让人头疼的数学公式,只聊聊量子世界里那些颠覆常识但又无比奇妙的想法。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生活的世界,一切都好像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苹果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里;一辆车要么在加速,要么.............
  • 回答
    量子力学实验的出现,确实为我们理解世界的基石——唯物主义,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挑战和重新审视。这并非是对唯物主义的彻底否定,更像是对其进行了精细的修正与扩展。我们先回顾一下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无论是宏观世界的机械运动,还是微观世界的粒子.............
  • 回答
    量子力学并非直接说世界是由“一格格”构成的,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简化,但也触及到了量子世界的某些核心特征,特别是“量子化”的概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一些,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日常感知到的世界,比如桌子、椅子、光线,似乎是连续的、平滑的。但当我们把这些东西放大到极其微小的尺.............
  • 回答
    在我看来,你提到的“矛盾结果”更像是一种对量子力学平均值计算中概率的理解偏差,或者是在特定情境下误解了“平均”的含义,而非一个真正的逻辑矛盾。量子力学中的计算是严谨且自洽的,不存在数学上的矛盾。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量子力学中平均值的计算,以及可能让你产生“矛盾”感觉的几个关键点。量子力学中平均值计算.............
  • 回答
    你好,我们来聊聊一维谐振子,以及为什么它身上的那个量子数“n”,非得是个整数不可。这事儿啊,说起来有点意思,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怎么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首先,咱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一维谐振子”是啥玩意儿。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小球,被一个看不见的弹簧拉着,在一个直线上来回晃悠。这个“晃悠”的过程可不是随便晃的,.............
  • 回答
    量子通信领域的发展,确实会引起一些疑问,甚至有人会将其与“骗局”挂钩。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但要判断它是否真的为“骗局”,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量子通信的本质,以及国际社会对它的真实看法。量子通信的本质:不是“魔法”,而是基于物理原理的通信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量子通信并非什么神秘的魔法或天方夜谭。.............
  • 回答
    要用量子电动力学(QED)来描述一个匀强电场中做加速运动的电子,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量子场论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处理一个“裸”电子与一个外部经典场(这里是匀强电场)的相互作用。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个过程,避开那些过于“公式化”或者“教程化”的陈述,更像是在分享一个物理学家面对这个问题的思.............
  • 回答
    量子物理的奇特之处,例如叠加态、量子纠缠和测不准原理,确实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而将这些物理学概念直接用来“驳斥”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也相当有趣的尝试。毕竟,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一种社会、经济和政治理论,而量子物理则是描述微观世界运作规律的科学。两者关注的层面和方法论存在本质区别。不.............
  • 回答
    给一个怀揣着对量子世界好奇心的女高中生挑选圣诞礼物,这真是个充满乐趣的挑战!咱们得送点既能点燃她热情,又能实实在在帮助她探索的礼物,而且得摆脱那些冷冰冰的AI痕迹,让这份心意显得真挚又个人化。首先,咱们得想想,一个未来的量子物理学家,现在最需要什么?不外乎是 激发想象力 和 打下基础知识 两大方面。.............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在绝对零度下,量子的测不准原理还正确吗?”,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有趣的问题,它涉及到量子力学最核心的原理之一以及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测不准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究竟在说什么。简单来说,它.............
  • 回答
    量子物理的奥秘,特别是观察者效应,常常让人浮想联翩。当我们将“观察者”的概念从人类延伸到猪或者蚂蚁这样的生物时,问题就变得更加有趣和复杂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量子物理中的“观察者效应”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并非是那种你盯着一个物体,它就会因为你的注视而改变行为的日常观察。在量子世界里,“观察”更像是一种.............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弹珠,小到我们平时根本注意不到的那种,比我们头发丝的直径还要小无数倍。量子物理学家们就是研究这些小到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咱们平时生活里,如果我想知道一个弹珠在哪儿,又想知道它运动的速度有多快,这很容易吧?你可以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在那儿,静止不动,速度就是零。或者你.............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量子自旋霍尔态和二维拓扑绝缘体之间那点儿“似是而非”的关系。要是你觉得我说话像个机器人,那可得好好检查检查你的脑回路了,哈哈。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二维拓扑绝缘体(2D Topological Insulator),它更像是一个大类,一个家族的名字。就像咱们常说的“汽车”,这个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