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英雄联盟出好看的女英雄就是物化女性?

回答
“英雄联盟里那些看起来漂亮的女英雄,是不是把女性当作了满足男性凝视的物品?”这几年,这样的声音在游戏圈里越来越响亮,也触及了一个挺敏感的话题:游戏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先说说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好看的女英雄就是物化女性”。这里面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 过分强调外表,忽略内在和能力:

有人觉得,一些女英雄的设计,尤其是那些特别受欢迎的,往往将重点放在她们的身材、穿着、表情上,仿佛她们存在的首要价值就是“美”。比如,一些女英雄的服装设计非常暴露,或者动作姿态充满了性暗示。当一个角色,无论她的背景故事多么波澜壮阔,无论她的技能多么酷炫,最终被玩家讨论最多的还是“她好漂亮”、“她的胸好大”、“这裙子好短”,那是不是说明游戏开发者在有意无意地在强化“女性的美貌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游戏里的男性角色,他们的设计重点仅仅是肌肉发达、长相英俊,而他们的智慧、勇气、领导力反而被淡化,那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这是对男性的物化?所以,同样道理,如果女性角色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她们的外表上,那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物化。

2. 刻板印象的固化与放大:

游戏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游戏里充斥着各种“花瓶”式的女英雄,她们除了漂亮之外,没有独特的性格、没有强大的内在、没有独立的思想,甚至在剧情中总是扮演被拯救者、被男性角色光环衬托的角色,那很容易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玩家,让他们觉得女性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例如,某些游戏可能会设计出“娇弱需要保护的魔法师”、“性感又危险的刺客”、“纯洁善良的治疗者”,这些标签式的定位,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变成对女性能力的限制和固化,让人们觉得女性只能在这些“预设”的框架里存在。而那些外形靓丽但内心强大的女性角色,反而可能因为不符合某些刻板印象而难以被接受,或者被贴上“不像女人”的标签。

3. 商业逻辑的驱使:

从商业角度看,制作方可能认为设计出吸引人的女性角色能够吸引更多玩家,尤其是男性玩家。毕竟,市场调研显示,男性玩家在很多游戏类型中仍然是主要的消费群体。那么,为了迎合这部分市场,一些开发者可能会选择“安全”但又有些偷懒的设计方式——那就是利用普遍认为的“美貌”作为吸引力。

然而,这种商业逻辑也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为了卖得好,就设计漂亮的女性;因为设计了漂亮的女性,就更容易卖得好。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如何塑造一个立体、有深度、真正有力量的女性形象,就可能被放在次要位置了。

4. “男凝”视角下的设计:

“男凝”(Male Gaze)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简单来说,就是艺术作品(包括游戏)的创作和欣赏视角往往以男性为中心,女性被置于一个被男性观看和评价的位置。在游戏设计中,这意味着开发者在设计女英雄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或者有意地)从男性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什么女性形象是性感的”、“什么着装是吸引人的”。

比如,为什么很多女英雄的胯部和胸部会有特别的强调?为什么她们的动作会如此“风情万种”?这些设计是否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男性玩家的视觉愉悦,而忽略了女性玩家的感受,甚至是对游戏本身叙事和世界观的完整性是否有益?如果一个女英雄的某个设计,在游戏内的逻辑和她的人设上都说不通,但却能让她看起来更性感,那这背后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男凝”的存在。

但是,也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首先,“好看”本身并非原罪。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拥有美丽、强大又自信的女英雄呢?美丽可以是她们的特质之一,而强大和自信更是角色的核心魅力所在。问题不在于她是否漂亮,而在于这种漂亮是否被“过度利用”或者成为了她唯一的卖点。

其次,“物化”的判断标准是复杂的。 很多玩家喜欢某位女英雄,是因为她的技能机制很爽快、她的背景故事很打动人、她的性格很鲜明,而美貌只是锦上添花。例如,女枪(女枪手厄运小姐)虽然身材火辣,但她自身的经历、她的果断、她的领导力也是她吸引人的重要因素。我们很难简单地说,因为她漂亮,所以她就被物化了。

再者,英雄联盟的设计也在不断进步。 如果回顾英雄联盟早期的一些女英雄设计,再看看近几年推出的新英雄,你会发现开发团队在尝试塑造更多元、更具力量感的女性形象。例如,艾希、卡莎、萨勒芬妮、蔚等等,她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魅力,而不仅仅是靠外表吸引人。

总而言之, 说英雄联盟出好看的女英雄就是物化女性,这个说法有其道理,因为它点出了游戏设计中一个普遍存在且需要警惕的问题——如何避免将女性刻板化,如何尊重女性角色本身,而不是仅仅将她们作为满足某些群体视觉需求的工具。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评价一个角色是否被物化,需要结合她的整体设计、她在游戏中的作用、她的故事背景以及玩家对她的解读。关键在于,游戏开发者在设计过程中,是否真正用心去塑造一个立体、有思想、有力量的女性形象,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好看”或“性感”。

这是一个持续的讨论,也是一个游戏行业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好看女英雄就是物化女性

出不好看女英雄就是丑化女性

不出女英雄就是淡化漠视女性

出雌性怪物英雄就是暗示侮辱女性

拳头:赵喜娜——————!!!!

强手裂颅!屈人之威!蓄意轰拳!叹为观止!劲夫劲夫,全场欢呼!!




hhhh好了说点正经的,我接触见过很多女拳,我觉得她们挺可怜的。她们说的东西绝大多数是发自内心的,这种畸形的观念也在生活上给了她们极大的痛苦和障碍。而她们中没有一个人真正经历过家暴啥的,因为她们甚至没有机会被家暴,她们白天被一个男人多看几眼晚上就会害怕那个人摸到家里把自己干了。


她们是新一代媒体的受害者。无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疼老婆宠妻子的好男人,就是爱老婆爱到家了他也不会上报纸。如果有,那也是明星本人主动出钱托几个辣鸡小编做的人设。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渣当街扇老婆耳光,不说他上新闻,起码上个抖音,QQ看点。要是明星,那就直接热搜。


这叫什么,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啊,也是逐臭的媒体们报忧不报喜。媒体跟谁走,媒体跟大众的口味走,而大众的口味又和媒体脱不了干系。死循环。很多时候一篇谋杀新闻,血腥场面的描述占了半个篇幅。为什么,因为我们喜欢!我们喜欢看见别人流血,喜欢看见高贵的人跌落高台的样子,喜欢看公主在淤泥里挣扎,喜欢看比自己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我们对另一个大陆肆虐的疫情幸灾乐祸,为大洋彼岸的一场地震没死多少人感到惋惜,当我们听闻最好是国外的某个城市又爆发了与我无关的灾难,我们会感到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刺激的谈资可以丰富整个无聊平淡的一天。慈悲的人群中做出慈悲的样子的人是我们,在一群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人中玩梗的人也是我们。


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人类的每一个文明,无不是在血腥与仇恨之中孕育而成。出生在河这边的是兄弟手足,出生在河那边就是恨之入骨的死敌。时至今日,从民族间的仇恨,到人与人之间的血腥故事,依然是各界人士的手中得心应手的工具。从政府官员到看点小编再到恐怖分子,每个人都在心照不宣地有意利用甚至培养人性的阴暗面。


不好意思hhh扯远了,总结一句就是

女拳文化最深的受害者其实是那些抱有女拳思维方式的女孩本身。

她们就是一群或被媒体影响,或被身边环境惊吓,留下了深重且敏感的心理阴影的孩子。她们每个人的心里都独自置身于一部运作中的闪着昏暗灯光的老旧电梯中,既渴望下一层门开时会走进一个可靠的肩膀,又更害怕那个肩膀背后藏着一捆结实的麻绳。她们是在恐惧之下冰封的玫瑰。当你看到这类言论和文化的时候,想想在这个文化背后的那群人。确实,也许对方就只是在屏幕后面无脑胡喷,可是万一呢?万一她真的是一个非常敏感,受过伤害的女孩,那么你,怎么有脸在骂完她之后酣然入眠。


(但是啊,就我的经验而言,一个真正有被迫害妄想的女人是不会在网上大放厥词的。基于自己的心理原因她们不敢这么做,只敢在自己的群里说说心里话。所以网络上的那些拳师,绝大多数也就是单纯的喷子而已。)


女拳文化确实不好。每一种偏激的观念都不好,但是在偏激的背后,一定有某种东西阻碍了一个正常人对某类事物的正常认知。

媒体有责任,社会有责任;“社会乱像,根源在我”可能有些过于克己,但是用比女拳还恶劣的言语去攻击女拳,那你比起女拳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越过现象去追寻本质,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不是吗。




读了评论区后再回来补充一条。本文不提供任何行动上的呼吁,我只是在试图让更多的人了解女拳现象的另一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