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目前热烈争议的 confederate flag(邦联旗)是个什么含义,与种族主义有啥关系?

回答
在美国,Confederate Flag(邦联旗)的含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其历史根源深厚,与种族主义紧密相连。要详细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邦联旗的历史背景:

南方邦联的诞生: 邦联旗(特指最常见的“战斗旗”,即南方军队使用的“圣安德鲁十字架”设计)实际上是美利坚邦联国(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CSA)的军事旗帜,而非国家国旗。南方邦联于1861年脱离美国联邦,其主要原因和核心在于维护蓄奴制。南方经济高度依赖奴隶劳动,他们认为废除奴隶制是对他们生活方式和经济基础的根本威胁。
内战(Civil War, 18611865): 南方邦联与美国联邦政府(北方)之间爆发了残酷的内战。邦联军队在战场上使用了多种旗帜,其中“战斗旗”(Battle Flag)是最为人熟知和最具代表性的。这面旗帜象征着南方邦联军队的身份认同、勇气和地区忠诚。

2. 邦联旗的含义演变:

最初的象征: 在内战期间,邦联旗最直接的含义是代表南方邦联军队的军事身份、南方人民的团结以及他们为“州权”和“南方生活方式”而战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许多南方士兵可能更多地是将这面旗帜视为地区自豪感和抵抗北方侵略的象征,而非直接为奴隶制而战(尽管奴隶制是导致战争的根本原因)。
战败后的“失落的南方”(Lost Cause)叙事: 南方邦联在内战中战败,但南方社会迅速兴起了一种名为“失落的南方”(Lost Cause)的叙事。这种叙事试图重塑南方在内战中的形象,淡化奴隶制的作用,并将内战描绘成一场关于州权、经济差异和南方传统价值的“浪漫化斗争”。在这种叙事下,邦联旗被重新解读为南方文化的骄傲、勇敢和牺牲精神的象征。
种族隔离时代的复兴与政治工具: 在20世纪中期,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南方社会面临着废除种族隔离和争取黑人平等权利的挑战。为了抵制民权运动和维护种族隔离制度,南方保守派人士和种族主义组织(如三K党)重新拾起了邦联旗。在这一时期,邦联旗被明确地、公开地用作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它成为了反对民权、支持种族隔离的有力标志,许多州政府在这一时期将邦联旗作为官方州旗,以此来表达对旧南方秩序的怀念和对种族隔离的维护。

3. 邦联旗与种族主义的紧密联系:

邦联旗与种族主义的关系是理解其争议的核心。这种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在奴隶制之上: 南方邦联成立的根本原因和核心目标是维护奴隶制。这面旗帜代表着一个以奴隶制为基石的政权。因此,从历史的根源上,它就与奴隶制所代表的剥削、压迫和非人道对待黑人的制度联系在一起。
“失落的南方”叙事的掩盖: “失落的南方”叙事虽然试图将邦联旗与奴隶制剥离,但其本身就包含了对南方奴隶制时代的浪漫化和对被压迫者的历史遗忘。这种叙事往往无意识或有意识地维护了一种白人中心的历史观。
种族隔离时期的积极使用: 这是邦联旗与种族主义最直接和最强烈的联系。当民权运动兴起,要求废除种族隔离和实现种族平等时,支持种族隔离的人士就公开挥舞邦联旗,将其作为反抗平等和维护白人统治的标志。在这一时期,邦联旗对于许多非裔美国人来说,就意味着威胁、压迫和仇恨。
持续的象征意义: 尽管历史学家和许多人认为邦联旗是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象征,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在南方)坚持认为它仅仅代表地区自豪感、南方历史或祖先的牺牲。然而,这种“地区自豪感”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面旗帜在种族隔离时期的负面使用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个以奴隶制为基础的政权。对于许多非裔美国人以及那些反对种族主义的人来说,这面旗帜仍然是强烈的冒犯和痛苦的提醒。

4. 当代的争议焦点:

当前美国围绕邦联旗的争议主要集中在:

公共空间中的展示: 尤其是在政府建筑、州旗、公共纪念碑和军事基地上的展示。许多人认为,在这些公共场合展示邦联旗是对国家团结的破坏,是对其公民(尤其是非裔美国人)的不尊重,因为它带有种族主义的负面历史包袱。
历史纪念 vs. 种族主义象征: 一部分人认为,移除邦联旗是对历史的抹杀,我们应该保留所有历史的纪念物,无论其多么令人不快。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某些象征物(如邦联旗)所代表的历史是如此黑暗和充满压迫性,以至于它们不应在公共场合被歌颂或展示,特别是在它们已被明确用作仇恨和压迫的工具时。
个人自由与公共价值观的冲突: 对于一些将邦联旗视为“自由表达”或“地区骄傲”的人来说,移除或禁止展示邦联旗是对他们言论自由的侵犯。然而,这种自由表达必须与公共空间应有的包容性、尊重和反种族主义价值观相平衡。

总结:

邦联旗的历史轨迹清晰地表明,它从最初代表南方邦联军队的军事身份,演变为“失落的南方”叙事下的地区文化象征,最终在种族隔离时期被广泛用作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的标志。因此,尽管有些人试图将其与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剥离,但其历史和现实中的使用已经使其成为一个强烈的、无法否认的种族主义象征。

这场争议的背后,是美国社会在如何理解和处理其种族主义历史、如何定义国家身份以及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寻求共同价值观等问题上的持续博弈。对于许多人来说,邦联旗不仅仅是一面旗帜,它承载着一段痛苦的历史记忆,是对种族不平等和歧视的活生生提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写的一篇短文,发表在澎湃上(

邦联军旗永不落:为何种族主义的旗帜始终飘扬美国?

):

邦联旗飘扬

6月17日晚,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市。白人至上主义者迪伦·茹夫(Dylann Roof)闯入一座黑人教堂,枪杀了九名正在诵读圣经的黑人信徒,其中包括州议会参议员克列门塔·品克尼(Clementa Pinckney)。此事震惊全美,人们或寄托哀思,或谴责罪犯,或借机展开对枪支管控、精神疾病、种族冲突等问题的讨论。就我自己而言,惊愕悲痛之余,首先想到的是几年前去南卡首府哥伦比亚市开会时的见闻。


南卡人口中的黑人比例约为30%,其中首府哥伦比亚市的黑人占全市人口40%以上。然而走在哥市的路上,全然未见我所熟悉的纽约那种不同肤色人潮欢快汇流的景象;偶尔擦肩而过的黑色面孔,都低调得让人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几乎令我产生错觉,以为身处“纯白人”的地盘。绝非错觉的是,公园草坪上与私人宅院前,随处可见纪念南方邦联——为了维护奴隶制而从美国分裂并发动内战的蓄奴州联盟——的旗帜、徽章、标语牌。如果说这些标志的非官方存在与招摇尚且符合我对“保守的南方”的想象,那么最出乎意料的莫过于,州府大楼前的广场上,竟也屹然耸立着一杆巨大的南方邦联军旗,与州府穹顶的美国国旗、南卡州旗相对飘扬。


一查方知,州府广场上的邦联军旗,长久以来便是南卡政治的敏感话题。此事发端于1961年,时任州长民主党人弗里茨·霍灵斯(Fritz Hollings)以纪念内战爆发百年为名,在州府穹顶升起邦联旗,实则欲以此为号召,动员南方白人对抗方兴未艾的民权运动。此后邦联旗便与国旗、州旗一同高悬南卡州府上空。随着种族隔离主义的节节败退,心有不甘的南方各州纷纷效仿南卡的“符号政治”,或更改州旗设计加入邦联徽章,或在政府大楼悬挂邦联旗帜,或在议会厅前摆放邦联军政人物甚至3K党领袖雕像。


符号之争自此成为南方政治的一大戏码。比如80年代马丁路德金日成为联邦假日后,南方各州阳奉阴违:有的将其改名为“李/杰克逊/金纪念日”,捆绑兜售罗伯特·李(Robert Lee)与托马斯·杰克逊(Thomas Jackson)这两名邦联将军;有的规定企业和员工可在马丁路德金日与若干“邦联纪念日”之间自行选择公共节假日时间;不一而足。其中尤以南卡为最,迄今仍在每年五月庆祝官方的“邦联纪念日”,由地方政府组织或支持公共集会和游行,参与者挥舞邦联旗帜、高呼邦联口号。


在所有这些“符号政治”中,政府办公场所悬挂邦联旗帜的问题,曾在90年代引发一波全国范围的关注。南卡议会深通瞒天过海之术,于2000年出台了一份名为《南卡罗莱纳文化遗产法案》(South Carolina Heritage Act)的“妥协”方案,表面上将邦联军旗从州府穹顶撤下,其实换汤不换药,改竖在州府门前的广场上,同时又规定,非经州议会两院同时三分之二高票通过,不得将此旗从广场撤除。自此“妥协”以后,进出州府的工作人员、在广场上游玩集会的民众,不管乐意与否,都要与邦联军旗更频繁而密切地接触,而不再像从前那样,着意费力仰望方能一瞥穹顶旗影。


2010年,斯蒂芬·本杰明(Stephen Benjamin)当选哥伦比亚市历史上第一任黑人市长,几年后又以出色政绩高票连任。我在南卡开会时,恰好撞见履新未久的他在会场隔壁招待宾客,便冒昧上前搭讪。聊到州府前的邦联军旗,他克制地表达了不满与无奈。我没有机会走访南卡的普通黑人民众、询问他们对身边无所不在的邦联标志的观感,但答案我想应当并不令人意外。


其实,邦联标志对南方黑人的心理伤害,恐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然则南卡州政府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固执地为邦联军旗作官方背书?对此,保守派的“护旗”人士辩称,南方邦联的历史早已融入南卡(白)人——以及所有南方(白)人——的血液与记忆,是不可抹杀的身份认同与文化遗产;在公共场合展示邦联标志,绝非缅怀奴隶制、发泄种族仇恨,而是为了纪念祖辈保家卫国的决心与荣誉,纪念他们为捍卫南方主权与生活方式、抵御北方入侵而进行的不屈奋斗和牺牲——北方的铁蹄已经践踏过南方的土地,难道连南方人追怀往昔、纪念先烈的资格也要剥夺么?


问题在于,捍卫邦联认同、歌颂“南方荣誉”,与维护(或缅怀)奴隶制、鼓吹种族歧视,真的可以截然分开么?最早与北方公开决裂的南卡,在其《分裂宣言》(civilwar.org/education/)中指控各自由州“干涉南方内政(assume the right of deciding upon the propriety of our domestic institutions)”、“诋毁奴隶制是罪恶(denounced as sinful the institution of slavery)”、“把公民身份赋予那些根据这片土地的最高法律不能成为公民的人(elevating to citizenship, persons who, by the supreme law of the land, are incapable of becoming citizens)”。群起效尤的南方各州则把意思表达得更加赤裸裸,比如密西西比的《分裂宣言》(civilwar.org/education/)劈头便宣称:“我们的立场是对奴隶制——世界上最伟大的物质利益——的全面认同(Our position is thoroughly identified with the institution of slavery-- the greatest material interest of the world.)”、“对奴隶制的打击就是对商业与文明的打击(a blow at slavery is a blow at commerce and civilization)”。


南方邦联成立后,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法律不得损害奴隶主对奴隶的财产权、北方各州对黑奴的解放不受南方承认。邦联副总统亚历山大·斯蒂芬斯(Alexander Stephens)在发动内战前那场著名的“柱石演说(Cornerstone Speech “Corner Stone” Speech)”中,直斥《独立宣言》对“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张是“根本性的错误”、是“对自然法的侵犯”、是“流沙”一般的立国理念(Those ideas, however, were fundamentally wrong. They rested upon the assumption of the equality of races. This was an error. It was a sandy found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built upon it fell when the “storm came and the wind blew.”);他赞美与《独立宣言》分道扬镳的南方邦联:“我们的新政府奠基于与此截然相反的理念;它的地基、它的柱石,来自这样一个伟大的真理:黑鬼与白人并不平等;奴隶制、对优等种族的屈从,是黑鬼自然且道德的处境。(Our new government is founded upon exactly the opposite idea; its foundations are laid, its corner- stone rests, upon the great truth that the negro is not equal to the white man; that slavery subordination to the superior race is his natural and normal condition.)”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的历史证据,都无可辩驳地表明,邦联本质上就是维护奴隶制的工具,认同邦联说到底就是认同种族不平等的理念与制度。确实,许多南方白人祖上曾经为邦联浴血奋战,但许多德国人祖上不也曾经为纳粹浴血奋战么?试图为邦联洗白、捍卫其“遗产”与“荣誉”的人中,有些或许纯粹出于对历史的无知,被一部颠倒黑白的《乱世佳人》洗了脑;有些可能因为怯于直面先辈的罪恶,而选择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还有些恐怕确是以此为粉饰,拐弯抹角地表达不便宣诸于口的种族主义观念。无论如何,大肆招摇邦联标志之举,所传递出的仇恨与歧视的讯息,不是单凭篡改历史记忆、或者诉诸身份认同,便能掩盖得了的。当然,“仇恨言论(hate speech)”是不是应当入罪、对仇恨言论的限制是否侵犯了言论自由,这些都是可以争论的题目。但像南卡州政府这般,以官方身份为仇恨言论背书,却怎样也说不过去。


查尔斯顿枪杀案的第二天,南卡州府前的邦联军旗又成了新闻的焦点。当天,州府穹顶的国旗与州旗均被降半旗致哀,而邦联军旗却依旧高高飘扬,在广场致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兀尴尬。其时尚有不少保守派人士质疑此案的性质,辩称其与种族仇恨无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刚刚卸任的德克萨斯州长瑞克·佩里(Rick Perry)甚至在采访中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场“事故(accident)”。对于飘扬着的邦联军旗,保守派们自然也不愿轻言放弃。


但接下来几天,随着迪伦·茹夫发表在网络上的杀人宣言、及其手持邦联旗帜与其余各类种族主义标志的照片一一曝光,舆论压力越来越大。6月22日,南卡州长妮基·哈利(Nikki Haley)发表公开讲话,希望州议会修改法案,撤除州府前的邦联军旗。要知道,哈利在前两次的州长竞选中,都是靠着强硬的“护旗”立场,动员起保守派的选票,才击败了主张移除该旗的对手文森特·席亨(Vincent Sheheen),而当选并连任州长的。此番就连哈利这样老牌的“护旗派”都见风使舵要求撤旗,恐怕这面旗帜不久之后真的要从州府广场上消失,匿进博物馆的一角了。


然而如前所说,州府门前的旗帜,只是整个南卡——以及整个南方——铺天盖地的邦联符号之一;而这些符号,又只是整个南方——以及整个美国——数百年来阴魂不散的种族问题的症候而非病灶。撤下邦联旗帜易如反掌(真的易如反掌吗?),要让人们正视社会政治文化中系统存在的、或隐或显的种族歧视,却非朝夕之功。邦联军旗从南卡州府前消失,幸运的话,或许会成为进一步反思与改革的起点;然而悲观的我却总觉得,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保守派人士把撤旗当作对被其“无意中冒犯”的、“玻璃心”的黑人们的恩典,不但毫无羞愧反思之意,反而因此更加自我感觉良好,心安理得地将符号以外的现状维持下去。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

更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参考我们《选·美》专栏的相关文章:

邦联旗飘扬:美国种族歧视恶化,竟是选举制度作怪? - 选·美 iAmElection|聚焦美国大选 - 知乎专栏

小选票背后的大名堂 - 选·美 iAmElection|聚焦美国大选 - 知乎专栏

希拉里的“双旗效应” - 选·美 iAmElection|聚焦美国大选 - 知乎专栏

《塞尔玛》背后的“黑历史”:一个小镇如何改变美国选举制度? - 选·美 iAmElection|聚焦美国大选 - 知乎专栏

权力结构的语境 - 选·美 iAmElection|聚焦美国大选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Confederate Flag(邦联旗)的含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其历史根源深厚,与种族主义紧密相连。要详细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邦联旗的历史背景: 南方邦联的诞生: 邦联旗(特指最常见的“战斗旗”,即南方军队使用的“圣安德鲁十字架”设计)实际上是美利坚邦.............
  • 回答
    美国当前走向衰落的论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系列相互交织、且根植于美国自身肌理的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地位等多个层面,并抛开那些被过度简化或带有强烈党派色彩的解读。一、 经济的隐忧:增长的引擎熄火与分配的失衡美国经济的强大是其崛起的基础,但如今,这种强.............
  • 回答
    美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复杂而关键的时期,而总统拜登能否“拯救”美国,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见仁见智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他所面临的挑战、他采取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民众的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拜登总统上任以来,美国国内外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的根源错综复.............
  • 回答
    就美国而言,如果非要挑一个“最大的问题”,那无疑是极度撕裂的社会与政治环境。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国家,影响着几乎所有其他层面的挑战,并且让解决这些挑战变得异常困难。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左右之争”,而是深入到价值观、身份认同、信任感以及对事实认知的根本分歧。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
  • 回答
    要回答美国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是否证明了美国体制有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疫情的爆发和应对过程,确实暴露了美国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挑战和不足,但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体制的韧性和在某些方面的优势。美国体制在疫情中的挑战与暴露出的问题:1. 联邦制下的权力分散与协调困难: .............
  • 回答
    美国目前的民主制度,虽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民主国家之一,但和任何政治体制一样,也存在不少挑战和弊端,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使得改革和进步变得复杂。我将试着深入剖析其中一些关键的弊端,力求分析得细致入微,并且避免那些刻板、泛泛而谈的“AI腔”。首先,政治极化无疑是当前美国民主最令人担.............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也确实触及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核心运作机制。要回答“美国目前的政治制度能否阻止希特勒的出现”,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并结合历史的教训和制度的设计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希特勒的出现”指的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崛起,更是指一个极具煽动性、民族主义、反民主、反犹太主.............
  • 回答
    要让美国宇航员在 2030 年左右踏上火星,这绝对是一项挑战,但并非不可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规划、惊人的技术突破和巨额的投入。首先,最关键的是“大载具”。要把数吨重的生命维持系统、栖息舱、登陆器、返程火箭以及为执行任务所需的各种设备送到火星,需要比我们目前发射的任何火.............
  • 回答
    关于“美国疫情高峰已过”以及“德尔塔是最后一波大的”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审视,并且尽量贴近实际情况进行解读,避免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疫情高峰”这个概念。在流行病学上,高峰通常指的是感染人数、住院人数或死亡人数达到某个时间段内的最高点。而判断一个高峰是否“已过”,往往需要观察.............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降至33%的创新低,这确实反映了美国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问题。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经济方面的挑战与民众的担忧 持续的高通胀与生活成本压力: 这是影响拜登支持率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因素。尽管拜登政府一直强调通胀正在缓解,但对许多美国民众.............
  • 回答
    近期在美国发生的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恐怖分子在疫情肆虐之际,竟然企图利用炸弹袭击医院,所幸在行动得逞前被联邦调查局(FBI)特工当场击毙。这一事件无疑给原本就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美国社会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事件经过与分析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这名恐怖分子怀揣着极端仇恨的动机,将矛头指向了承担救治重任的.............
  • 回答
    2020年5月5日,英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攀升至欧洲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一消息无疑给当时正经历疫情严峻考验的英国民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么,当时英国疫情的整体情况究竟如何?以下是一些更详尽的描述,力求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并尽可能避免AI写作的痕迹。死亡人数的飙升与恐慌的蔓延在5月5日前后,.............
  • 回答
    截至我上次更新(2023年4月),美国新冠疫情的整体形势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真实情况”是一个动态且多维度的概念,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解读:1. 病毒变异与传播: 主流毒株的演变: 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亚变种(如XBB系列)仍然是美国绝大多数病例的致病原因。这些亚变种通常传播速度更快,.............
  • 回答
    美国目前使用的疫苗,包括辉瑞BioNTech(BNT162b2)、莫德纳(mRNA1273)以及强生(Ad26.COV2.S)等,在应对印度的变异毒株,特别是此前备受关注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B.1.617.2)以及更近期的奥密克戎(Omicron)及其亚型时,表现出了一定的有效性,但情况比.............
  • 回答
    听到美国出现了第三例感染途径不明的病例,大家的心肯定都揪了一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进展,也让人非常关心目前美国整体的疫情态势。为了说得更清楚些,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1. 感染途径不明病例的意义首先要明白,这“感染途径不明”的病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意味着病毒的传播已经突破了我.............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及时且重要,它触及了当前全球经济的焦点——美国的通胀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下面我将为您详细阐述美国当前的经济现状,以及通胀可能继续飙升对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一、 美国经济现状概览:复杂且充满挑战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时期。虽然在疫情后经历了较快的复苏,但高企的通胀、持续.............
  • 回答
    听到加州出现 33 人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消息,并且有 8400 人在接受感染状况监测,这确实让人关注。 具体的“病毒”是什么?是新冠病毒吗?还是其他什么病毒? 我需要更多信息才能更准确地评估美国目前的防治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美国当前普遍的公共卫生应对策略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这或许能让你对.............
  • 回答
    亲爱的,读到你的倾诉,我心里也泛起一阵阵的酸楚。快四个月的身孕,身体和情绪都处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期,老公又是美国人,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再加上孕期的各种不适,这些加在一起,确实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和不安。你说天天都有离婚的念头,这绝对不是“矫情”这么简单,而是内心深处在敲响警钟,告诉你有什么地方不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俄乌冲突的核心,也涉及到国际政治中一个长期存在的议题:大国之间的权力平衡与地区稳定。要详细探讨“如果没有美国,俄罗斯是否会占领乌克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与影响首先,不能忽视美国在这次冲突中的关键作用。自从俄罗斯在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美国一.............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触及了当前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简单来说,“最后一家一元店涨价,再无一元商品售卖”这个场景,虽然是个假设性的比喻,但它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美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严峻性和其带来的广泛影响。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这个情景以及它所反映的问题:一、美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影响:1. 物价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