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通货膨胀严重,最后一家一元店涨价,再无一元商品售卖,目前美国社会情况如何?反映了哪些问题?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触及了当前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简单来说,“最后一家一元店涨价,再无一元商品售卖”这个场景,虽然是个假设性的比喻,但它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美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严峻性和其带来的广泛影响。

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这个情景以及它所反映的问题:

一、美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影响:

1. 物价普遍上涨,幅度显著: 过去几年,美国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从食品、能源、住房到交通、日用品,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都在大幅上涨。即使是那些曾经以极低价格著称的“一元店”,也因为成本的急剧上升而无法维持“一元”的定价策略。这说明通货膨胀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层面。

2. 购买力下降,消费者受损: 商品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同样的钱,现在能买到的东西比以前少了。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固定收入人群(如退休人员)来说,这种影响尤为严重,因为他们的收入增长往往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生活质量受到挤压。

3. “一元店”的象征意义: “一元店”(Dollar Stores)在美国长期以来扮演着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经济实惠商品的社会角色。它们是许多家庭购买基本生活用品的首选。当最后一家一元店也无法维持“一元”的定价时,这不仅仅是商品价格的调整,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象征着“廉价”和“负担得起”的选项正在消失,加剧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和不确定感。

4. 经济动荡的信号: 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以及零售业态的改变,都是经济不稳定的信号。这可能意味着供应链中断、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短缺、或者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叠加。

二、反映出的美国社会问题:

1. 经济不平等加剧: 通货膨胀最先、最直接地打击的就是社会中下层群体。当基本生活成本不断攀升,而他们的收入增长滞后时,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富裕阶层可能通过投资等方式对冲通胀风险,但普通民众却只能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这会让社会的不公平感更加突出。

2. 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政府的社会福利项目,如食品券(SNAP)、失业救济金等,如果未能及时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其购买力也会随之下降。这会增加依赖这些项目的人群的困难。同时,这也可能迫使政府增加对这些项目的投入,给财政带来压力。

3. 消费模式的改变与生活方式的调整:
被迫“降级消费”: 为了维持生活,许多消费者不得不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或者减少购买非必需品。例如,从品牌商品转向自有品牌,减少外出就餐,延迟购买大件商品等。
生活压力增大: 持续的物价上涨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可能导致家庭矛盾增多,甚至影响到教育和医疗等长期发展。
对未来预期的悲观: 当经济前景不明朗,生活成本持续上涨时,人们的消费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会变得悲观,这可能进一步抑制消费和投资,形成负面循环。

4. 供应链和生产环节的问题: 一元店之所以涨价,根本原因在于其进货成本的上升。这反映了:
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中断和成本上升,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增加。
生产成本的增加: 美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也在上升,进一步推高了商品价格。
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压力: 即使是廉价零售商,也需要维持一定的利润才能运营。当成本超过其承受能力时,涨价是不可避免的。

5. 政策应对的挑战:
货币政策的两难: 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通常会加息。但加息又可能抑制经济增长,增加失业风险。如何在控制通胀和维持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是巨大的挑战。
财政政策的局限: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或税收政策来缓解通胀压力,但其效果和时效性也有限,并且可能带来其他副作用,如增加国债等。
社会政策的必要性: 面对通胀对弱势群体的影响,政府需要考虑更精准的社会援助措施,但如何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6. 消费者心态的转变:
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 在经济压力下,消费者对商品性价比的关注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经济稳定的渴望: 当“一元商品”消失时,人们会更加怀念和渴望经济稳定时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

总结来说, 美国“最后一家一元店涨价”的场景,虽然是简化的说法,但它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美国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高通货膨胀侵蚀了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加剧了经济不平等,对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模式和家庭生活造成了严峻挑战。 它也暴露了当前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政府在应对复杂经济局面时所面临的政策困境。这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局面,需要从宏观经济政策、社会福利体系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应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大家对美国通胀的评论,也可以适用委内瑞拉的通胀。

user avatar

膨胀有八成是要转嫁到我们这来的

美帝:你们房地产这个大蓄水池准备好了吗,我可要开阀放水喽。

兔子:好………………了……

美帝:他妈的我自己快淹了,你耍我?

user avatar

我国古代,别管君王如何昏庸,只要没有出现大规模饥荒,那统治阶层就不会遇到实质威胁。老百姓能吃个半饱就不会早饭。

美国其实也是这样,虽然一身弊病,但只要给奶头乐人足够的生活保障用品(食品,娱乐项目,以及一把枪),这些人也就零元购几次,不会挑战统治秩序。

而要动摇美国的生活保障用品供应,现在这点通胀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大家看看小乐子可以,想看个大热闹还不是时候。

user avatar

你这就是在故意黑美国了。

首先美国有零元购。别说一元两元,你拿个五百八百,检察官也懒得起诉你。至于警察都是文明执法,暴力那是不可能的,你顶着脸上骂,辣椒喷雾都不敢用。

至于店员保安,人家看到你来了,立马让开,把最好的购物位置让给你,深怕你在零元购过程里受伤。

当然,去弄什么奢侈品店的那是不地道。但是啊,比如说你现在没饭吃你去超市推两车菜回来,你衣服坏了你去商店拿几套衣服穿。你绝对是不会因此获罪,那个法院敢叛你,法院都要被人砸了。

再就是住的问题,现在有限驱令。你就算一年不交租,人家房东还不能赶你走。想要你搬家,还要好好的跟你谈,还要给你一大笔钱。现在的行情基本上6-12个月的房租吧。

不要故意黑美国了,美国现在好着呢。

user avatar

如果实际通胀率真的是6.2%的话,一元店应该上涨到1.06美元。上涨到1.06美元 ,就足够抹平通胀。

但实际上上涨到了1.25美元,有意思。

user avatar

更新一下,我错了。原来美国真的有货真价实的一元店。因为我不开车,身边的小店给我刻板印象。

—————————

在我印象里美国的一元店一直就是个噱头吧,能买的东西大多数不是1元的。这次算是借机提高了最低售价。

美国人数学不好,你把卫生纸和电池拆了按小包装卖,看起来是1元,其实比大超市更贵。我经常觉得这个店就是坑穷人的。那些一元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我们中国有些地摊上特别劣质的塑料玩意,糊弄人。

我印象里一元店里面可以长期买的东西就是一次性的塑料手套,好像150个0.99,其它我真的没有印象了。

他们要是真的靠卖一美元的东西早就倒闭了。

user avatar

原来2021年了还有一元商店啊,我一直以为最便宜的东西就是两块钱的矿泉水了。

作为发达国家,美国碎牛肉价格也不过4.5美元一磅,大约也就是32元一斤,开市客的猪肉排骨价格大约也就是13元一斤,比我国的同类商品便宜得多。如果买最便宜的碎牛肉卷,甚至3.5美元就能买一磅了。

而且美国的工会和法律保证了美国工人的收入在GDP当中占比很高,纽约洛杉矶的房价收入比甚至低于我国一线城市。美国劳工局统计得到美国私人企业雇员平均时薪为25.48美元,如果我国各行业时薪按照人均GDP比例达到美国同业四分之一的水准,那按每日工作八小时每月工作22天计算我国企业雇员每月平均收入应该达到1100美元;我国平均工时为每周47.5小时,美国为34.8小时,按照每周40工时加班工资3倍的劳动法计算,我国计算月收入时大概也应该按比例提升至1530美元,大概是平均月薪应达10000元人民币左右(目前达到该平均水平的只有一二线城市编制人员)。

我觉得作为一个经济媒体,经济观察报更应该关心国内能不能至少实现一分劳动一分报酬。比如体制内外应同工同酬;劳动法规定的加班费规定应落实,劳动法执法应主动严格而不是被动等着上门投诉。解决这些问题比靠着意淫美国人过得多惨来自我安慰从而获得幸福感靠谱多了。

user avatar

记得有人,似乎是山高县,说过这样一句话:

“从历史上看,一个人死于政权作恶的可能性远低于一个人死于政权混乱的可能性。”

我并非入关学的支持者,不过这句话我还是认可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守序邪恶在大多数情况下强于混沌

有一个秩序,总是好的。

我承认,幻想乡的疫情防控中可能存在一些缺点。

比如人文关怀不太到位,但那总也好过不防控,不隔离的国家。

美国有今天,正是因为他们对疫情的放纵,而放纵的本质,是国民对美国政府的不信任。

疫情还在继续,南非发现了新变异体,这场PVE的世界大战还不知道要过几年。

我们可能要见识到:平时虚无缥缈的缺点“凝聚力薄弱”是如何毁灭一个国家的。

user avatar

美国家庭的口袋中,还有大量的美元。

而美元指数,正处于升值过程中。一元购的公司也没受到冲击,正在疯牛走势中。

未来肯定出大问题,现在肯定是崩不了。

别幸灾乐祸了。

算算自己兜里还有多少钱,够不够还各种贷,够不够交各种费。

艰难岁月,自己多保重。

user avatar

与其说怕会涨价的东西,还不如说是怕价格为零的东西,俗称零元购。


我一个朋友,住在Bellevue市中心的公寓,去年零元购的时候,他们砸了好几家店,拿起衣服就跑;


但这不是搞笑的,搞笑的是,零元购也得腿脚快,来晚了的发现衣服、鞋帽、能用的,全被拿走了,自己白来一趟,有个种族不敢说的人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把店里的模特也扛跑了。


那朋友说,她就在高楼的窗口看那人扛着光着身子的白生生的模特(衣服已经被前几波人扒走了),快步走,一路消失在大路尽头。


她说这是她这辈子看过最搞笑和幽默的场景。


我去年还嘀咕,这些人也笨死了,Bellevue Downtown有驴(LV),有Gucci,有香奈儿,抢什么Old Navy那些低端店干啥;


果然今年芝加哥就抢了名牌店;就是嘛,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