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很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是黑是粉。哈哈
前段时间看了《逻辑思维》,感觉罗胖说的有道理,无论是临床、药物、外伤等,中医确实很无力。
我前段时间很悲催的睡眠质量极差,掉头发,给我吓坏了,去了武警医院看(纯西医检查),结果一点毛病没有,特别健康,把所有的原因归到了精神压力、心情上。我就无语了。
后来看了中医,大夫说是肝肾功能紊乱、缺乏锻炼。我感觉还挺靠谱。
所以我认为,哪个能治好你,就用哪个,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有人说“中医不科学”但什么是“科学”?科学的目的在于研究,而医学呢?难道患者去医院是被医生研究的?不,患者去医院是为了治病,医生的工作也不是研究而是治疗患者。也就是说,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用药也好、手术也好、跳大神也好,只需要让患者摆脱病痛即可。因此医学本身就不是科学,只能说,西医是基于科学。而这个科学是人类哲学的一部分,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来的那一套以观察为依据,以逻辑进行推理的哲学思想。而与之并列的,中医是基于东方哲学,以黄老庄的道德阴阳学说为基础,辅以玄学、丹药学,通过经验来进行治疗。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二者没法比较,因为根本就不在同一哲学体系里面,就好像说一秒和一千克谁大一样,是没有意义的。但是问题是,我们自幼接触的都是西方哲学的思想,也就是“科学”,我们完全忽略甚至妖魔化了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东方哲学,也就是“玄学”,因此现在有一种思潮是想用西方哲学来解释东方医学,结果自然是驴唇不对马嘴,最后打了自己脸不说,还玷污了中医的名声。。
---------------
小时候,我生了一次病,去看中医,第一个中医号称“回春圣手”,专门解决儿科的疑难杂症。结果我差点在那儿把命丢了。。换了个年轻点的中医,当时没什么名气,给我开了几副药,大概两天左右症状完全消除。然后调理了了半个月,身体非常健康。这位医生跟我父母结为了好友,经常给我们进行健康、医疗方面的咨询。对于一些疾病,她会建议我们采用中医调理,而另一些疾病,则建议用西医快速治愈。她改变了我对中医的看法。
第二次让我对中医产生敬佩之情是在前几年。我一直被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困扰。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自己完全知道自己的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案。但是,本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太强,任何一种抗组胺药都不能使用超过一个星期,否则就再也没有作用了。在把市面上几乎所有抗组胺药都用完过后,我采取了针灸治疗。在针扎下的一瞬间,一直柱塞的鼻子马上通气了。而在进行了一个疗程之后,基本上再没复发过。
中医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些糟粕、错误,比如《神农本草经》上把“水银”列为上品,说“久服可升仙”这显然是很愚昧的。但是一个理论有错,它需要的是不断修正,不断改进,而不是全盘否定。
我不是想证明中医正确,而是想说明,中医的存在是有其理论依据的,而且是一个完整、庞大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西医之争没有任何意义。就像
@车马喧所说,讨论英语和中文孰高孰低有什么意义?
---------------
感谢各位的认真思考和回复,但正如我前面所说,中西医之争源于我们对中医所依据的理论的片面理解,所以这个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定论。所以我不再回复各位的留言,但是我会认真思考你们的质疑与讨论。也许有一天,我会改变我的看法,也许我会提出新的论据来支持我的看法,但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欢迎大家继续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请不要直接就把中医批判为“愚昧”、“迷信”了事,这样未免太不负责。
本人200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从教凡16年,目睹过中医无数次被踩而义愤填膺,也因为中医界有无数荒诞之事而怒其不争。我想说道说道,不吹不黑,实事求是的给大家聊聊,谢谢大家的支持。
你以为的中医是什么?是两手一搭脉便知全身病?还是屡创奇迹攻克现代医学未达之境地?亦或许是屡次解决现代医学束手无策之疑难杂病?
本人学中医二十一年,我的观点是中医其实很朴素,没有那么多玄妙。在古代,不仅是中国,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有一个通病,叫做不科学。我们对微观世界完全不了解,对于自然现象很多都不能解释。在这种前提下,要解释疾病,甚至是治疗已经非常伟大了。比如我们至今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近两年全世界都为他恐慌。而中国人喝着中药,骂着中医,大大的减少了感染重症,这是有明确的数据支持的。
那么咱们回到那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中医科学吗?
我的答案是,不完全科学,因为借用了哲学。
我最近看了一个78岁的老太太,常说自己口干口苦,去消化内科看诊,被医生请了回来。医生的答案是味觉异常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没有办法治疗。
我给她开了一个小柴胡汤加上二陈汤的方子,吃了一周症状消失,一个月后仍然没有发作。她频频夸赞中医好,我说不是中医好,是你高兴就好。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个观点,就是传统医学是不完全科学的,但是很多时候非常有效。
大家觉得有趣吗?不完全科学,然而有效。其实大家可以推演一下,就完全明白了。
老太太口干口苦是什么问题呢?应该说,两千年前的人就有口苦的问题,汉代的医圣张仲景就有这个方子,叫做口苦咽干目眩,小柴胡汤主之。说的就是有口苦,嗓子干,头晕目眩的症状的时候,小柴胡汤就是方案。
两千年前的人,用小柴胡汤有效,两千年后的人,被消化科的医生劝退回家,还是用这个方子治好了口干的症状。其实这就是中医学的本源,就是有效,能解决健康问题。
然而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其实汉代的医圣张仲景也没弄明白口干口苦的原因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邪气在半表半里,要和解才行。大家看到没有,这就是用哲学来解释医学的结果。因为张仲景是把看病比喻成中国人打仗。中国人都是打城防战打的比较多。他比喻人生病就像是被敌人攻城。敌人在外面,叫做邪气在表。要把敌人赶出去,要驱邪外出,把敌人驱赶出去。敌人已经攻陷城墙,敌我双方你争我夺城墙的时候,叫做半表半里。如果敌人完全进入身体了,叫做邪气入里。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古人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推理出来的一套很有趣的理论。
大家可能不明白我说什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们把健康问题都命名为大写的A,我们把治疗方案命名为C。
A和C之间是有稳定的逻辑关系的。这是实践决定的,C方案只要能稳定下来,不论是在汉代还是在现在,都是稳定的能对A病症产生治疗效果。只要我们明确的规定好了A,而且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验证。这就是我们中医常说的经验方。古人非常的聪明,他们总结了一大堆的A病症,又找到了一大堆对应的C方案。用这种对应关系来治病。这其实就是中医学的本质,就是我们用一些传统的药方来解决特殊的病症问题。
不过问题还没有完,就是我们如何解释A和C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没有现代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我们不得不动用哲学来解释这个问题。张仲景用了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来解释这些问题。其实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在我们受过现代医学教育多年的人来讲,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是纯粹的哲学概念,是一种类比。用来解释A病症和C方案之间为什么产生了这些联系。这就是中医讲的病机,就是发病机理。大家可以翻看中医书,中医书中的病机都是类似的概念,换句话说,是一种哲学的高度,重新归纳命名法,而并无实据。
所以挺中医的人观点很明确,你说不科学,但是他有效,怎么会不科学呢?说这话的,往往是中医圈子的人,或者是中医爱好者,甚至是中医受益的患者。
而黑中医的人也很明确,你说的话都是云山雾罩的空虚概念,你怎么能说自己不是胡诌八咧呢?你不科学!而说这话的人,一般是现代医学的医生,和一些有科学精神的热心人士。
其实这两拨人吵架根本没有吵到点子上。前一拨人应该能正视中医学不科学的地方,后一拨人应该能正视中医学有效的地方。这样子中医才能阔步向前,不被羁绊。
如果大家真的对中医感兴趣,还希望多多探讨!下一期再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