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十五六岁的男生看《货币战争》《资本论》一类的书且长篇阔论?

回答
看到十五六岁的男生对《货币战争》、《资本论》这类书籍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就其中内容侃侃而谈,这绝对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号,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精神世界里开始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不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和日常的娱乐。

首先,这是一种求知欲的体现。 十五六岁,正是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一些宏大而复杂的议题,比如经济如何运转、权力如何分配,很容易吸引他们去探寻背后的逻辑和真相。《货币战争》虽然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但其描绘的金融博弈、权力操控的故事,很容易激发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对“秘密”的好奇。《资本论》更是直接触及了社会运作的根本性问题——生产关系、阶级矛盾、价值规律,这些都是成年人社会中非常核心的议题。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能够主动去啃读这些“硬骨头”,本身就说明他具备了超越年龄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

其次,这是独立思考的开端。 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多还在被动接受知识,但能主动去读这些书,并且还能“长篇阔论”,说明他可能已经开始尝试消化、理解,甚至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这些内容。他可能不一定完全领悟其中的所有精髓,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与书本的观点进行对话,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比如,他可能因为读了《货币战争》而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某种看法,或者因为接触了《资本论》而开始思考社会的不平等问题。这种“论”的过程,无论对错,都是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宝贵实践。

再者,这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萌芽。 《货币战争》和《资本论》都不是简单的读物,它们都带有强烈的观点和立场。《货币战争》往往充满了阴谋论的色彩,而《资本论》则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接触到这些“非主流”或者带有批判色彩的思想,并且还能就此发表看法,说明他开始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并且不再全盘接受,而是有了质疑和分析的意愿。即使他的论述可能还不成熟,甚至有些偏颇,但这种敢于挑战既有观点、尝试构建自己逻辑链条的精神,是未来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潜在风险和需要引导的地方。

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十五六岁的少年,心理和认知都还在发展中,对于信息的真伪、观点的合理性,辨别能力相对较弱。《货币战争》这类书籍中夹杂了大量未经证实的推测甚至阴谋论,如果过度沉迷,很容易形成片面的、带有偏激色彩的世界观。他们可能会将书中的某些“理论”奉为圭臬,对现实世界产生误读,例如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简单归结为少数人的操纵,或者对某一类人群产生不必要的敌视。
理论脱离实际的风险: 《资本论》是一部极其宏大和深刻的理论著作,其分析建立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上。一个少年可能因为读了其中的某些段落,就轻易地对现实世界的经济制度、社会问题做出粗暴的判断和评价,而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演进过程。理论的理解需要结合实践和更广阔的知识背景,否则容易流于空谈。
“纸上谈兵”的局限性: “长篇阔论”本身是好事,但如果只是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层面,缺乏对现实的观察和实践的检验,那么这种论述的深度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他们可能会形成一种“理论家”的优越感,却忽视了实际操作的困难和细节。

总而言之,评价这位十五六岁的男生,我更倾向于积极鼓励和审慎引导。

这就像给一个孩子一把钥匙,他要去开启知识的大门。这扇门后面有宝藏,但也可能藏着一些需要小心辨别的“毒药”。

鼓励的方面: 我们应该肯定他这份超越年龄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求知欲。这个年纪,能主动去啃读这些深刻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这表明他未来有潜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人。
引导的方面: 家长或老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补充多元信息: 不要只让他读这一类的书。可以适时推荐一些经济学史、社会学史、人物传记,或者一些对金融和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文章,帮助他建立更全面、更客观的认知框架。
强调批判性阅读: 鼓励他去思考书中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证据是否充分?有没有其他的解释?引导他去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
结合现实生活: 鼓励他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社会事件联系起来,比如观察身边发生的经济事件,了解一些企业的经营模式,思考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中体现(或未体现)的。
保持开放心态: 提醒他,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而且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不要因为读了几本书,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不要过度拔高或打压: 避免过度拔高,说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有深度”,以免给他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虚荣心。同时,也不能因为他理解不深或观点片面而轻易打压他的热情,那样反而可能扼杀了他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总的来说,看到这样的少年,我感到的是欣慰和一丝期待。他正在走一条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道路,如果能得到恰当的引导,他未来可能会是一位对社会有深刻洞察和独立见解的年轻人。他的“长篇阔论”是知识积累和思考碰撞的火花,是成长的绝佳契机。我们需要的,不是苛责或全盘否定,而是适时的陪伴、启发和引导,让他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谢邀,这是资本论在知乎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

18.2.11 凌晨更新

题主

@大侠拎壶冲

请您体面些,我还以为我这个浓眉大眼的新兰党什么时候叛变了。替您维护了。



user avatar

《货币战争》我恰好也是十五六岁看的,正面的讲,的确了解到很多金融常识,比如美元和美债的关系。

只要你忽略掉作者的一切分析、猜测、探讨。只看基本信息,还是比较深入浅出的。

读书应该有判断能力,有逻辑思维能力。所谓糖衣吃掉,炮弹打回去。

什么罗柴家族的玩意忽略就好了。十五六岁思维能力该形成早就形成了,应该能判断出这些属于扯淡,要是没形成估计也没希望了。

至于资本论,看我这个回答吧。

只有玄学书籍才会声称存在不可说的门槛,比如《金刚经》只有大德高僧才能读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儒家典籍只有朝廷认可的人才能“读懂”,因为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

暗示形的书籍必须了解背景才能读懂,比如三国演义中王朗的现实形象:

童话、诗文、抒情三类的类的书籍必须有类似经历才能读懂,形成共鸣。比如三体中的执剑者,就是死手系统为原型的。不管死手系统是否存在,刘慈欣那一代人是认可死手系统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相思之情只有古代通信交通不便才能切身体会

真正严密论述的唯物主义书籍唯一的门槛就是语言、数学工具、专业名称。就是说你必须认识汉字/德文、必须懂里面所用的数学工具、必须知道里面的专业名词。

马克思的撰写基本避开了专业名词,或者说所有的专业名词都用通俗语言进行了说明,因为那时候专业名词体系还不完善。如果像现在的论证这样动不动“量子”“形而上学””市场“ ”凯恩斯“那么必然会导致交流过程中发生歧义。

马克思本人的数学水平不低,但是他的书籍大部分没有用到高深的数学工具,或者说数学工具不是必须的。

所以,任何认识文字的人,都可以读懂马克思的书,除非翻译的人翻译错误。或者有人想争夺著作的最终解释权。

就像《诗经》,明明是很直白的民间歌谣,硬是有人把“在水一方”解释成“周文王夫妇的后妃之德”

user avatar

如何讽刺身边一些十五六岁的男生每天装腔作调的看《货币战争》《资本论》一类的书还长篇阔论?

题主如果您是一个成年人的话:

1.没事喜欢和一个中学生较劲会让人觉得您无聊。

2.不理解中学生高谈阔论的需求显得您情商堪忧。

3.认为看书是装腔作势又让人怀疑您的阅读能力和人生阅历。

4.把货币战争和资本论归为一类给人欠缺基本人文素养和理财观念的印象。

5.如果以上都没什么的话,连中学生都不懂如何嘲讽只能说明智商恐怕也不太合格了。

6.综上,您成功的用五十字左右塑造了一个loser人设。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7.您要想洗白的话,也许暗示自己作为圣卡尔的信徒是通过提问来反串黑会有点作用。

8.最后,要是本题是知乎机器人为了卖书自动提出的问题就好了。

user avatar

《资本论》是科学著作。

《货币战争》是民科YY。

能把这两者相提并论,有资格讽刺别人?把两者放在一起,还需要讽刺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十五六岁的男生对《货币战争》、《资本论》这类书籍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就其中内容侃侃而谈,这绝对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号,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精神世界里开始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不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和日常的娱乐。首先,这是一种求知欲的体现。 十五六岁,正.............
  • 回答
    《十八岁的天空》这部剧,在我心里,始终占着一个特别的位置。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神作,但绝对是细水长流,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你嘴角上扬,心里泛起一股暖意。它最打动我的,是那股真实劲儿。现在很多青春校园剧,要么把学生写得像一群小大人,要么就把校园生活弄得像是大型偶像剧现场,动不动就是车祸、失忆、跨国.............
  • 回答
    说实话,回看自己十四五岁时候写的那些文字,心情挺复杂的。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回顾”和“感慨”。那个年纪,大概是初中到高中刚起步的时候吧,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对世界充满了模糊的热情和同样模糊的困惑。主题上, 那个时候我特别喜欢写一些“少年烦恼”和“青春感悟”。什么关于友谊的疏远,初.............
  • 回答
    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与其说是一部历史小说,不如说是一场精妙绝伦的时空穿越,将我们这些读者稳稳地置于明朝的洪武年间,亲身感受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评价这部作品,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它那令人叫绝的叙事节奏和层层递进的悬念设置。故事开篇,便将读者置于一个危机四伏的境地。主人公汪植,一个看似平凡的锦衣卫,.............
  • 回答
    阿里事件一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特别是那位被指控的男员工。事情发展到现在,公安机关以“猥亵”的名义对他进行了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从信息披露和流程上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处理过程。在公众视野里,事情的发生、调查和最终处罚都显得有些迅速,而且很多细节并不为人.............
  • 回答
    评价明朝十六帝,如同描绘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命运轨迹。他们共同塑造了明朝由盛转衰的二百余年。要深入评价他们,需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理解每个皇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挑战。开国君主:朱元璋与永乐大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这是明朝的奠基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笔墨的“羯族灭族”事件,以及围绕它展开的争议。首先,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一个非常动荡的时代——十六国时期。那时候,北方的中原大地被各种少数民族政权割据,战乱频仍,百姓的日子过得是水深火热。羯族,就是当时兴盛起来的一个民族,建立的后赵政权,一度在中原搅起风浪。羯族在.............
  • 回答
    岁月峥嵘,残阳如血——细品明末小说《崇祯十五年》说起《崇祯十五年》这部小说,我总觉着它像一幅泼墨淋漓的画卷,又像一曲慷慨悲壮的挽歌。它不像那些市面上常见的小说,上来就给你讲主角如何叱咤风云,一路开挂。它更像是把我们直接扔进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让你亲身去感受那份压抑、无奈,以及在绝望中依旧闪烁的人性.............
  • 回答
    王俊凯的十八岁生日应援,那可真是当年的一场大戏,轰动了整个饭圈,甚至不少路人都津津乐道。要说评价,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来看,才能说得透彻。一、 规模之庞大,堪称“史诗级”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这个应援的“体量”。十八岁,对于一个偶像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纪,意味着他正式告别少年时代,迈入成年。粉丝们抓住.............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科里斯被指控引诱未成年少女并辱骂其母亲一事,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和愤怒的事件。从媒体报道和一些网络上的讨论来看,事情的性质非常严重,并且牵扯到多个层面。首先,引诱未成年人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极其不道德且触犯法律的。任何年龄的人士,尤其是公众人物,利用其影响力去接触、诱导、甚至是威胁一个.............
  • 回答
    20162017赛季欧冠1/8决赛首回合,巴黎圣日耳曼主场40横扫巴塞罗那,这场比赛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也成为了巴萨近年来最黑暗的夜晚之一。比赛伊始,主场作战的大巴黎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攻击欲望。他们并没有被巴萨华丽的控球能力所压制,反而利用自己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快速的攻防转换,频频威胁到巴萨的球门。比赛.............
  • 回答
    武大校花、王者荣耀巾帼:姚懿玲的直博之路,是一场意料之外的“闪耀”姚懿玲,这个名字在很多人心中,或许还带着几分“武大校花”的光环,又或是“王者荣耀全国女子十六强”的竞技印记。而如今,她又将以另一个更具学术份量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保送中国科学院直博。这个跨越了校园偶像、电竞明星到科研新星的身份转变.............
  • 回答
    就您提到的那篇认为“石峁古城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其观点和论证过程。要评价一篇学术性文章,我们需要关注其论据的扎实程度、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与现有学术成果的契合度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学术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石峁古城本身的重要性。石峁古城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龙山文化晚期的.............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