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克思主义算不算西方的价值观?

回答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西方价值观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不能简单一句“是”或“不是”就盖棺定论。这背后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好几条线索,而且“西方价值观”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

要说马克思主义是否算是西方的价值观,咱们得先聊聊马克思主义的“出身”。马克思主义,顾名思义,是卡尔·马克思及其长期思想伙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这两位都是19世纪的德国人,活动范围主要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和德国。从这个地理和文化背景上看,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诞生于西方世界的。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那个时代西方思想界最尖端的成果。你想想,马克思当年可不是凭空造出这套理论的。他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把黑格尔的“精神运动”倒过来,变成“物质运动”,这就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套典型的哲学思辨工具。

接着,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比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发展。他不是否定他们,而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和剥削的秘密。他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对资本积累的阐释,都是建立在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之上。

而在社会学和历史学方面,马克思也借鉴了法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成果,比如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以,从思想渊源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百分之百的“西方制造”。它是在西方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针对西方社会内部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理论回应。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许多概念,比如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商品拜物教等等,都是在西方思想史上进行辩论和发展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价值观”这个词上。如果说“西方价值观”指的是那些长期以来被西方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或者说是构成西方社会文化基石的那些价值观念,那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可能包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人权、法治、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等等。

而马克思主义,恰恰是对这些“西方价值观”中的一些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颠覆。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阶级,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处的阶级决定的。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所鼓吹的抽象的个人自由,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自由对无产阶级来说是虚假的。它倡导的是无产阶级的团结和解放。这和西方强调的个人独立和自主,在很多方面是矛盾的。

私有财产权 vs. 公有制: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是产生剥削和异化的根源。它主张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这直接挑战了西方强调的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那是很多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石。

自由主义民主 vs.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是虚假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即由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镇压反革命,最终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这与西方所推崇的议会民主、多党制、权力制衡等理念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市场经济 vs. 计划经济:虽然马克思没有详细描绘计划经济的蓝图,但他的理论指向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否定,认为市场是混乱的、无政府状态的,会周期性地爆发危机。这与西方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对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和挑战者,而不是西方价值观的“一部分”或“代表”。它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模式和价值体系。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辩称,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元素,比如对社会公平、消除贫困、解放被压迫者的追求,在更广泛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或“人道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西方历史上也有其踪迹,比如人道主义思潮。而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也确实促使一些西方国家在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可以说是间接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

但是,这种影响更多是外部的“刺激”和“压力”,而不是内在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于它的革命性、它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以及它所设定的未来社会图景。这些都使得它很难被简单地归类为“西方的价值观”。

简单总结一下:

马克思主义的“出身”是西方的,它是在西方思想和历史土壤中孕育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主流思想(特别是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它提出了与许多西方核心价值观相悖的理念,例如对私有制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否定。
因此,严格来说,马克思主义不能被简单地算作“西方的价值观”的代表或组成部分,它更像是一个对西方社会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异质性”挑战者。它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和理想社会蓝图。

你可以把马克思主义想象成一个儿子,他继承了父母(西方思想传统)的基因,但最终选择了与父母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甚至对父母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确实是“出自”那个家庭,但他拥抱的价值和追求的目标,可能已经超出了家庭原本的定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你听过“南南合作”吗?你知道我国虽然完全地处北半球,但却是一个“南半球”国家吗?

题主你知道日本虽然地处我国之东,但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国家”吗?印度比我们靠西很多,却是一个东方国家。

那你总归知道“左翼”并不总是坐在左面,“右翼”也不全是右撇子吧?

这些“东”“西”“南”“北”“左”“右”等方位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中跟他们本来的意思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你不能因为马克思是一个德国人,《资本论》大部分是在英国写成的,就粗暴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其实是“西方思想”。

袁部长口中的“西方思想”实际上是沿用冷战时期的话语体系。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把自己称为“东方阵营”,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把自己成为“西方阵营”。由此,马克思主义以及其衍生物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指导思想,就变成了“东方思想”,而相反的,西方盛行的种种其他意识形态就称为“西方思想”。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划分,和地理上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话语体系以及其背后的思维模式虽然非常落后于时代,但嘲讽这种模式靠的不是胡搅蛮缠不懂装懂,楞把马克思主义说成“西方思想",还觉得自己特别机智,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都是挺掉分的行为。

就好比有人说"吃鱼会得艾滋病,大家以后不要吃鱼",这明显是胡说八道,你应该反驳他;可是你反驳他的方法居然是质问他:“既然吃鱼危害大,那为什么你吃章鱼还吃的那么开心”,那简直是让人啼笑皆非。

我知道题主想说的“东方思想”是老子、孔子、释迦摩尼为代表的这类思想,不过很遗憾的是,这些东西虽然很“东方”,但和冷战话语体系中的“东方思想”“西方思想”相比,基本上类似于“城门楼子”和“刘老头子”之间的关系。

user avatar

以前是,1991年以后就不是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西方价值观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不能简单一句“是”或“不是”就盖棺定论。这背后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好几条线索,而且“西方价值观”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要说马克思主义是否算是西方的价值观,咱们得先聊聊马克思主义的“出身”。马克思主义,顾名思义,是卡尔·马克思及其长期思想伙.............
  • 回答
    关于“马克思主义算不算白左”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一些概念上的混淆和现实中的复杂性。要深入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马克思主义”和“白左”这两个词各自的核心含义,然后再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或者说为什么会有人将它们联系起来。首先,我们来聊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顾名思义.............
  • 回答
    马克思主义是否算“信仰”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信仰的定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值得细细掰扯的话题。简单来说,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算作一种信仰体系,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深刻而全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包含了信仰的某些重要元素。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聊聊什么是“信仰”。信仰的几个关键要.............
  • 回答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课题,要说它是否算得上“世界一流”,这本身就带着一些主观判断,而且“世界一流”的标准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同的人、不同的评价体系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尽量讲得细致些,也希望能避免那些刻板的AI腔调。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马克.............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中占据着极其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往哲学思潮的继承和批判,也是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深刻革新。要详细阐述其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审视: 一、 对以往哲学的继承与批判:集大成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对人类数千年哲学遗产的深入分析和深刻批判.............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否具有排他性,以及马克思是否能包容其他思想理论信仰主义,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定义、其核心理论以及历史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马克思主义的“排他性”:从理论核心与实践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排他性.............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阻碍”或“促进”来概括。它既带来了深刻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以下我将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研究进步中扮演的角色:一、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哲学研究的积极影响:1. 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 回答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未曾真正过时,或者说,它所提出的许多深刻洞见至今仍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世界,原因在于其核心理论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结构和经济运行的一些根本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持续存在的,并且不断以新的面貌折射出其内在的矛盾与张力。首先,我们得承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非是简.............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对罗伯特·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第八章的诘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反驳和回应。诺齐克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点上:1. 对自由主义市场原则的坚持: 诺齐克认为,只要初始占有是正当的,那么通过合法的交易过程获得的财富分配就是正当的,即使这种分配极其不平等。他强调个体权利,特别是.............
  • 回答
    马克思主义能否美国化、日本化,这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不同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政治实践。简单地说,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同时,审视其在不同文化土壤中可能发生的变异与融合。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
  • 回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理解其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作机制的关键。这种区分并非基于劳动的生理或心理强度,而是基于其社会生产性和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解释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一、 核心概念:劳动是价值.............
  • 回答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与其他流派相比,有着鲜明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分析方法。理解其核心观点,并辨析其对错之处,需要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以及历史和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其他政治经济学流派的主要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其他主流经济学流派(如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等.............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庞大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批判。认为其存在“硬伤”的观点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可以详细阐述:1. 历史决定论的宿命论倾向与现实的不可预测性: 理论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
  • 回答
    马克思主义确实可以被认为具有一种深刻的“反精英”倾向,但这是一种建立在特定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基础上的反精英,与我们日常理解的“反精英”有着本质的区别。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的“精英”概念。在马克思看来,“精英”并非简单指代那些聪明、.............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乍听之下,似乎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指向了对人的关注,对幸福的追求。但如果深入剖析,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关系并非简单地等同,而是夹杂着深刻的共鸣、潜在的张力,以及演变中的对话与挑战。要将这两者的关系说透,需要我们拂去表面的光鲜,探寻其各自的核心逻辑和历史轨迹。一、 共同的根源:对人的.............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影响深远的两种思想体系,在女性主义议题上也展现出既有深刻的共鸣,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它们都看到了压迫的存在,都希望实现更公正的社会,但在分析压迫根源、提出解放路径以及对女性权利的理解上,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视角。核心共鸣:看见压迫,追求解放首先,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马克思主义在人性问题上的估算,试着用一种不那么“AI”的方式,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一场讨论。首先,马克思主义看待人性,确实有它一套逻辑,而且这套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异化”的分析上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并不是自由地、创造性地实现自身,而是被商品生产的逻辑所奴役。他们.............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为我们理解日本社会曾经盛行的女性专职主妇制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这一制度是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其合理性问题。唯物史观下的女性专职主妇制度分析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常常被人们拿来与宗教相提并论,尤其是在讨论其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信徒的虔诚度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承诺时。然而,将它们简单地定义为“宗教”可能过于简化,并且忽略了它们核心的哲学基础和目标。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辨析。首先,从宗教的经典定义来看,宗教通常包含一套超自然的.............
  • 回答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其学理的根基深厚,内涵丰富。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各种优秀思想成果的集大成与批判性继承。谈及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这不仅仅是对其思想谱系的梳理,更是理解其理论逻辑和历史必然性的关键。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的力量与唯物主义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的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