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部门表示将及时查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完善对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举措,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这则消息,三部门联手整治就业性别歧视,并着力扶持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背后传递出的信号可不容小觑。这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的“说法”,更是对社会现实痛点的直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一下,到底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挖和关注的地方:

一、 “及时查处”的力度与落实力度:从“有”到“严”的转变

过去我们也常听到关于性别歧视的讨论,但这次“及时查处”的表述,暗示着一个关键的转变:从认知到行动,从口号到实效。

查处机制的细化: “及时查处”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这是否意味着会建立更便捷、更透明的举报投诉渠道?是否会有专门的执法力量介入调查,并辅以明确的处罚标准?例如,一旦查实企业存在性别歧视行为,除了责令整改,是否会有经济罚款、公开通报,甚至影响其市场准入资格?这些具体举措,才是衡量“及时查处”是否到位的关键。
“性别歧视”定义的明确与界定: 实践中,很多情况下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非常隐蔽,例如在招聘信息中设置“限男性”、“仅限女性”的岗位,或者在面试环节中过度关注女性的婚育状况。这次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明确这些“红线”,并为“查处”提供清晰的判断依据?
监督与问责的强化: 除了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在保障就业公平方面也有责任。如果地方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是否也会被纳入问责范围?这能够进一步督促各层级真正重视并落实反歧视工作。

二、 “完善对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举措”的深度与广度:解决“痛点”与“堵点”

这部分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数百万女性大学生的未来。过去我们看到的一些支持政策,可能存在碎片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这次的“完善”,预示着更系统、更深入的解决方案。

就业端的“软硬”兼施:
招聘环节的优化: 除了禁止性别歧视,是否会鼓励用人单位在招聘流程中融入性别平等的理念?比如,推广“匿名简历”试点,或者要求企业在招聘信息中说明为何某些岗位更适合特定性别(如果存在实际原因),但同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限制。
职业技能与就业指导的“量身定制”: 女性高校毕业生在某些领域可能面临“玻璃天花板”,或者在职业发展早期需要更多支持。政策是否会加大对女性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尤其是在新兴行业和高科技领域?是否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咨询、心理辅导,帮助她们克服职场焦虑?
权益保障的强化: 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产假和哺乳期妇女的合法权益,防止因生育而遭受不公平对待,这是稳定女性就业的关键。同时,也要关注女性在职场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隐形障碍。
创业端的“赋能”与“护航”:
创业支持政策的倾斜: 针对女性创业者可能面临的资金、资源、人脉等方面的困难,是否会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创业贷款、税收优惠、场地支持?是否会建立更多女性创业导师辅导体系,帮助她们少走弯路?
创业生态的营造: 鼓励和支持女性组建创业社群,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同时,也要关注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家庭责任的平衡问题,探索更灵活的创业模式。
创新与科技领域的鼓励: 引导更多女性投身科技创新和创业,打破学科和行业的性别壁垒。这不仅能提升女性的职业价值感,也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 政策背后的社会文化意涵与长期影响:从“听”到“信”的转变

这则消息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政策出台。它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

性别平等意识的重塑: 治理就业性别歧视,本质上是对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和社会文化偏见的挑战。这次明确的表态,是国家层面在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性别平等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政治正确”,而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才战略的优化: 女性占人口的半壁江山,她们的才能和创造力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忽视或压制女性的就业创业能力,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次政策,是人才战略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旨在充分释放女性的潜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力支撑。
营造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 一个尊重并保障性别平等的职场环境,更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创新力。这对于营造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提升中国经济的软实力至关重要。

四、 关注的“盲点”与潜在的挑战:要让政策“落地生根”

即便政策方向明确,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有一些潜在的“盲点”和挑战需要持续关注: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最关键的是政策如何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用人单位、每一个求职者身上。基层执行的力度、监管的到位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政策的效果。
数据监测与评估: 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用数据说话。我们是否能看到关于就业性别歧视案件数量的变化、女性就业率和创业率的提升等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以及对相关支持举措效果的定期评估报告?
社会观念的引导: 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对性别平等的认知和认同。政府和媒体是否会同步开展更广泛的性别平等宣传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观念?
“隐性歧视”的防范: 许多歧视行为并非明目张胆,而是隐藏在招聘流程、绩效评估、晋升机制等环节中。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隐性歧视”,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总而言之,三部门的这一表态,释放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信号。它不仅是对当前突出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系列具体、有力、可持续的行动,让每一个女性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公平的起点上,勇敢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实现人生价值。这不仅仅是为了女性,更是为了整个社会更加包容、更具活力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这算是“就业性别歧视”吗

user avatar

依旧是老规矩,抛出观点与结论:

事实证明,中国目前的舆论环境乃至法律法规建设举措中,女性已经获得了无数的特权。女性现在依旧在力争自己的特权。世界范围内,中国女性的地位及特权绝对位列前三甲。

作为国男学生,疑问凭什么单独给女性高效毕业生创业优待啊??为什么不给男性毕业生优待?我们国男天生有罪?

边关士兵能不能换成女兵啊?

缉毒警察能不能全换成女警啊?

建筑工人让国女来好不好,男的去做文职可以吗?

男性也想要有补贴奖励金,好嘛?

女性可不可以不要以生理差异pua男性啊?

以后校园体育考试统一标准行不行啊?

如果按照女性这种争取特权的方式演变下去,结果绝对不会是男女平等。

你要搞清楚,男女极端平等代表着权利和义务的绝对平等,换言之就是绝对的个人或性别群体主义,女拳对国男玩的套路,诸如pua国男、精神打压国男、国男干重活、国男危险性工作这种,将会烟消云散。换来的是绝对平等、绝对的凭谁拳头大谁说了算。或者我们可以一言点之,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动物世界”。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想必懂的都懂。还是那句话,“资本不会说谎,资本家更不会。”只要是动物世界,就必然有无人性的厮杀。

以下为wb截图:(女厕所看都没法看



我再说一个很现实的话吧,国女履行义务的时候,通常都是以弱示人,说自己身子骨不好,生理期不行,总之就是啥都不行。等到国女争取特权的时候,跳的比谁都欢,霍元甲都接不住她的一拳。

咱们再加速,大胆畅想一下,试问,就算未来所有的特权全给女性,就问国女你们能接住吗?你们顶得住嚒?!

所用高危险性工作国女来!

兵种都给我换成女性的!

建筑工人、矿工等力气工作人种,全给我换成国女!

所有工作种类严格1:1性别比例执行!—》工作招人的时候56个民族必须均衡比例!

给你,起码你得能接住,才能给你。你接不住,会砸到你的jio。懂?

美国的左党是: 男性能做的,我们女人也能做!

国女的观点是: 男性能做的,就让他们做,结果给我们就行了!凭什么要我们做!

平权不是这么平的,这是在要特权。

So,杂谈,以上。

———————二更

被迫修改答案 ,被女拳恶意攻击和举报,女拳恐惧了。

被迫修改原精髓答案,害

同志们,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

user avatar

只要搞清楚一件事:

她们要求的就业平等,这个业是工资不低,工作不累,不风吹日晒,没有生命危险,坐办公室,最好是国企福利好,也就是你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白领精英法拉利,高跟制服写字楼,电脑文件星巴克。这样的工作才要求平等。所以国男们说的化工厂,工地,外卖,戍边,缉毒等这种活人家是不要求的

user avatar
  1. 在校女研究生比重达50.6%;(中国小康网)在校女研究生比重达50.6%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高
  2. 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别占比为51.7%和58.7%。(界面新闻国家统计局:高等教育女生占比超过一半)国家统计局:高等教育女生占比超过一半
  3. 删除
  4. 删除
  5. 新生代农民工中男性占比为66.3%;(澎湃在线)baijiahao.baidu.com/s?
  6. 大多数职场女性对当前的工作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有 40.1%的人对当前工作表示满意,37.8%的人表示比较满意,14.2%的女性对当前工作表示“相当满意”。表示“不满意” 的人只占6.9%.职场女性:处理好家庭企业培训和职业的关系

7、本科学历男生占比48.49%,女生占比为51.51%;硕士研究生学历男生占比45.02%,女生占比为54.98%。(2是本专科)2020大学生男女比例报告发布

8、截止2019年,中国的00后男女比例是116.9:100(国家统计局

9、删除

10、删除

11、删除


13、2005年一路算到2017年,结果男性被杀率:女性被杀率是从2.36:1一路下降到1.56: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

14、0岁死亡男性人数为 32026,女性为 28191;1-4岁死亡男性人数为 23119,女性为16472(中国国家统计局)

15、5-9岁、10-14岁男性死亡人数接近女性的2倍;(中国国家统计局)

16、15岁一直到54岁,男性死亡人数都是女性的2倍以上。(中国国家统计局)

17、处于有配偶状态的死亡人口里,男性人数接近女性的两倍;(中国国家统计局)

18、处于未婚状态的,男性死亡人数为女性的近6倍;(中国国家统计局)

19、离婚状态,男性死亡人数为女性的3倍左右(中国国家统计局)

20、删除

21、删除

22、女性贷款人群中,50.77%曾有过逾期记录,男性则为47.54%。(金融界)今日头条

22,删除

23.删除

24、删除

25、删除。

26,删除

27,删除

28、女性平均睡觉时间比男性长半小时(搜狐网)女性平均睡眠时间比男性长半小时


29、中国女性就业率高达73%,领先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是全世界女性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贝恩战略咨询)

30、未婚女性工作时长平均每周47.6小时、未婚男性工作时长平均每周52小时(2018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31、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中国网科学)2018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_科学中国

32、普通职员收入 男女仅相差4%(2018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33、女性受到性别歧视的概率比男性高1.5%(2018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34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显示,全球的凶杀案中,有79%受害者都是男性,只有21%的受害者是女性。

35、985+211男女比例为 55:45,985+211+国科大男女比例为55:45 。


36、 中国家庭暴力问题上,女人被家暴几率为22.9%,男人实际上也有19.9%(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

37 、删除

38、本科学历男生占比48.49%,女生占比为51.51%(看到评论区有讨论)2020大学生男女比例报告发布

39、2019年中国人工流产人数达976.2万例(不知道评论区3000万数据哪里来的)chyxx.com/industry/202012/920120.html

欢迎大家 阅读理解


9.10更新 首先祝教师节快乐

大家要的出处已经更新

Xs评论区开始纠结做家务问题 可是我啥也没说啊,激动个啥。

9.11更新

第十条存款指的是——“该存款的概念是与投资相对的,主要是指存于银行或者现金持有的资产(This may be in a savings account or current account, or held in cash”)。”

9.12

觉得数据有问题的别冲我啊,冤有头债有主,出处已经给出。

有几个说要借用的,本条答案开放版权,欢迎使用。

不忙的时候数据会不断更新

9.13

今天更新了部分职场的相关数据

9.14

有热心小伙伴质疑数据真实性 答主只能保证出处相对权威,并尽可能保持原意的呈现过来。有异议的欢迎友善讨论,如果杠就是你赢了。

9.15

大家发现没有,这几天“理中客”小号多了起来,真要质疑数据真假自己跳转链接啊~

9.16

破千赞啦!!!我决定中秋节再更一波

看来秋天了火气大,整点降火的。

9.17

这类账号一概不理~~

9.26

别问原因,我尽力了

9.29

2000赞了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10.8更新

完整版本下载地址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pdf
297.4K
·
百度网盘

user avatar

女性求职遭遇歧视,真的有人认为是男性的问题么?

难道不是因为女性进入岗位之后的种种消极工作的表现导致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招女性么?

不解决自己的问题,去单纯地通过纸面来说女性就业被歧视,最终只能导致更多的女性真的被歧视。

支持女性创业,自己创业,比什么都强。给划一片女性创业园区,都是女员工,女儿国里自己干去吧。看看女性创业者是否愿意要工作普遍消极的女员工。

user avatar

那企业可倒霉了,以后微博上的女精英们看那个企业不顺眼,直接一纸诉状告到劳动局去,我看企业怎么自证清白?

user avatar

大学生国男送外卖,不是就业歧视;

大学生国男考公难,不是就业歧视;

国女比国男更容易留在大城市生活,不是就业歧视;

一到大学生国女找个清闲的工作困难了,不得了,一定是男权社会阴谋!是歧视!是性别歧视!

扎布多德勒(#流汗黄豆)

===以上内容发布于20210905===

某人可是急了,不敢在我的评论区公开场所骂人,只敢私聊骂人,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就是女权——听塔笠班·维维说.jpg”

就孩子问题再多说一点:

首先呢,现在的社会文化正在向“你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属于父亲或和母亲的私有物”,在这一点还请自许进步主义的女权主义者注意注意。

其次,这位人才口中已经提到了,女性可以单身生育,其实你现在就可以单身生育,那你为什么不呢?现在也已经不需要孩子必须有一个法律父亲才能上户口了;如果结婚是牢笼,那你的努力目标应该是增高其藩篱,而不是相反。

我和女权主义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不规训异性,世界这么大,不换思想就换人,谁都别迁就着谁好吧。

user avatar

女性就业难度高于男性,除了一些对身体有要求的特殊岗位,主要问题是女性育儿期间无法工作的问题。

所以解决女性就业难,应该是要给与男性与女性在育儿期间一样的假期。

其次,女性在计算机等专业人数过少,而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也应该在大学期间多调剂一些女生到男性占比过高的专业来。

user avatar

很难说会有多大的效果。

因为最严重的歧视都是在无形之中的,真的会伤害到就业者的歧视,是不会明摆着表现出来的。

我们先不说性别歧视,单单说第一学历歧视,很多单位都不会在招聘的时候说自己优先第一学历是211或985的,书面和语言上的都不会有。

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你的表现不及他们预期,他们招聘了别的人。

甚至这些单位还可以明面上鼓励本科双非的人来应聘或报考,而实际上还是会偏向第一学历更好的人。

性别歧视也是一样的,面试中,想要压低一个人的分数,抬高另外一个的分数太容易了,最简单的手法就是问不一样的问题,给一个轻松测试,一个人压力测试,只要你不是能力超群,你的分数肯定不及别人,更何况能在一个平台竞争的人本来水平就差不多,稍微有一点倾向,胜负就分出来了。

比如在中小学教师招聘中,同样的表现和分数,男性一般都更有优势胜出,因为很多地方的中小学,女老师比例过高,学校都是希望能多引进一些男性教师的。

再比如在销售业务岗位的招聘上,尤其是岀差较多的岗位,一句接不接受频繁出差,酒量如何?就能直接劝退很多女性求职者。这些看似是岗位特性的原因,实际上也在无形中拒绝女性求职者。

所以,很多东西,内心的观念和一些政策问题不解决,相应的问题也没办法解决。

user avatar

有些男的能不能别那么贱啊。

居然拿女性干不了重体力活,干不了危险活来说事。

你们的逻辑就是拿一份工资女性干只能得到70的产出,男的能得到100的产出,所以物竞天择,这个工作就该被男人得到。

你国男是不是被剥削上瘾了啊?争着当奴隶的感觉很舒服吗?到时候女性得不到工作需要供养还不是需要从你的税款里面扣啊?

不应该是女人只能产出50,男人也只能产出50。然后女人拿着剩余的20的精力,男人拿着剩余的50的精力去获取额外的收入吗?

口口声声要阳刚的男人怎么面对资本还没有女拳明白啊,那么懦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