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可能的回答中,假设最少的就是最可信的。
我记得有人问大刘为什么他的作品倾向于集权主义,大刘的回答“很作家”:因为集权体制写起来比较好写。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无论科幻还是奇幻,里面很少能找到民主社会的场景,即便是未来,也很少是民主的、开放的,除了克拉克是个例外。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从浅层次来解释其实很简单,因为民主社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科幻迷为什么都那么悲观呢?也有这个原因。再者,如果未来社会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人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满足,你会愿意选择生活在那里吗?西方也有这样的作品,初看上去最完美的社会,其实往往是最可怕的、噩梦般的社会。
——《刘慈欣:现代科学让科幻失去神奇》作者:姜璐璐 来源:《环球人物》
事实上,大部分科幻小说都喜欢描述集权体制,而真正以民主体制为背景的科幻小说很少, 以下是大刘对科幻小说是政治体制的分析与理解(搞自《刘慈欣7月22日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实录——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
《基地》(Foundation Trilogy):《基地》中的社会体制是什么样的呢?它是一种古老的共和制,它不是现代的共和制,是很像古罗马时代的共和帝国的样子。
《沙丘》(Dune)中的共和体制是一种中世纪一种阿拉伯的封建体制时期的一种社会体制。《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中的社会体制是三分之一的原始,三分之一的共和,三分之一的封建。
以上这三本书的特点在哪里呢?就是书中的社会体制均落后于他们的技术能力,这三本书中社会都具备进行远程星际航行的能力,但是他们的社会体制仍然停留在相对来说相对滞后的状态。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有《雪崩》(Snow Crash),它描述了一种由大公司来控制的世界,在这种世界中国家政府要么已经消亡,要么处于一种已经不起作用的地步。
还有其他一些更奇怪的一种社会状态,比如说《时间机器》,它所描述的极端两极分化的社会,不仅存在在社会状状态、人的阶级状态上,而且存在于、表现于人的生物状态上,已经不是同一种物种了。
《美丽新世界》,它描述一种基因决定的社会,就是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通过改造基因把人的社会地位确定的。
而扎米亚京的《我们》表现了一种由数学原理来决定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按照数学原理来运行,个体与个体已经不存在了。
《1984》这本书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本书,描写了一个集权的极端状态,整个社会已经完全像是一个集权控制的机器一样。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乐观的对未来的描述,比如前苏联的一些小说,像《太空神曲》(Сильнее времени)和《星云》就描写一种比较乐观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体制。
其实真正在现在想起来,把未来社会描写成对现在社会的延伸的话,我们想得到的好像只有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他所描写的未来世界这三本书却是和现在很相像,但他的重点显然不在描写这种社会而在把它作为讲故事的一种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警示的原因。我们现在看到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他们描写的世界就像噩梦一样很恐怖,但三位作者显然是很赞成民主体制的,之所以描述出这种可怕的噩梦是为了警示我们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这种情况在整个的科幻文学中并不是主流,因为这三本书算不算是科幻小说呢,评论界其实把他们算做政治小说。
真正主流的科幻文学中,它们对各个作家所描写的社会体制并没有明显的好恶感,无所谓好,无所谓坏,未来就是这样,这就是他们普遍的态度,而我们列出来的这一大堆书,都是这种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说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用考察一下用科幻的眼睛来看政治和社会体制的状态和形态。
什么是科幻的眼睛看政治呢?继续转大刘对《三体》中的政治倾向的描述:
问:我来自香港。……如果民主制度是导致了一个这样灾难性的后果产生的话,其实有没有需要去捍卫它呢?
答:您的第二个问题是说,假如说民主制度带来悲观的结局是不是还值得捍卫,这个我想在刚才的演讲中已经说明了,就是说按照科幻的眼睛来看,现在我写的理所当然的这些体制也好体系也好,还有价值观,它其实可能是随着我们这种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变动的。它可能缓慢地变动以适应人类当时所面临的那种体制,面临的那种自然环境,面临的那种超级灾难。我想当然在现在来说,你说的这种民主体制肯定是值得捍卫的,但是如果它变得不适应人类的生存,它需要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来代替它,到那个时候它就不值得捍卫了。我想这个对于科幻的眼光来说它应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谢谢。
我们只能说,所谓的政治倾只来自于科幻作品的读者本身,当然这种倾向与作家本人有很大关系,下图是美国科幻杂志上标明的不同的科幻作家的读者的政治倾向: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硬的科幻作家越右翼,越软的科幻作家越左翼。当然,国外的左右翼与中国的概念完全不同,左翼更激进、更偏向社会主义,右翼更保守,更强调个人自由,国家利益等等。
大刘的政治立场更倾向于那一端呢,还是让他自己去回答
维基词条中,刘慈欣被描述为“推崇共产主义、死刑,反对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谈到自己的政治立场,刘认为,生活中,自己不左不右,作品中,“可能是左吧”。(出自《让我们仰望星空吧》(原载2011年5月3日《南方人物周刊》)
还是要强调一下,国内的“左”跟国外的那个“左”是完全不同的。
-----------------------------
个人文章专辑见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以及个人微博号“人神共奋的李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