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三体要拍成电视剧了?

回答
看到《三体》要拍成电视剧的消息,说实话,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作为《三体》的忠实读者,这部小说在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对宇宙、对文明、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所以当电视剧的消息传来,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个“如果”和“但是”。

首先,兴奋是肯定的。毕竟,《三体》是中国的科幻名片,能够被影视化,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个宏大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我一直觉得,刘慈欣笔下的宇宙是如此壮阔而又残酷,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科学想象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这样的故事如果能以更直观、更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疑会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盛宴。想象一下,宏伟的星舰舰队在宇宙中穿梭,黑暗森林法则下的危机四伏,还有那些令人窒息的智子封锁……光是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股难以抑制的“忐忑”。《三体》的原著实在是太厚重、太复杂了,它不仅仅是情节的推进,更包含着大量的科学理论、哲学思考以及对社会结构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深刻洞察。要把这样一部作品完整、准确地呈现在屏幕上,难度简直是天文数字。

最让人担忧的,莫过于对原著精神的还原。很多人读《三体》被吸引的,不仅仅是“三体人”和“地球人”之间的对抗,更是其中蕴含的“技术爆炸”、“黑暗森林”、“降维打击”等一系列颠覆性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去体会,用文字来表达的留白和想象空间,在影视化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追求视觉效果或者叙事节奏而变得扁平化,甚至被过度解读或曲解。我最怕看到的是,一部披着《三体》外衣的普通科幻“爽剧”,失去了原著那种沉甸甸的思考分量。

其次,选角和表演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体》中的人物,比如叶文洁,她的经历和转变是整个故事的基石,其内心的挣扎、矛盾和最终的选择,需要非常细腻和有深度的表演才能体现。汪淼、史强、罗辑、章北海,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如何找到能够完美契合这些角色的演员,并且让他们能够演出那种独特的东方韵味和经历沧桑后的厚重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脑海里已经有了很多心目中的人选,但现实总是充满未知,希望制作方能够慎重考虑。

再来就是视觉呈现和特效。《三体》中的一些场景,比如古筝行动中的破壁人,水滴的出现,还有后期的二向箔降维,这些都对特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能展现出宇宙的宏大和残酷,又要能准确呈现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科学奇观,同时还要避免过于炫技而脱离故事本身。如果特效做得不好,就很容易让人出戏,甚至破坏原著营造的氛围。反之,如果能做到像《流浪地球》那样,既有震撼的视觉效果,又能服务于故事,那将是无比美妙的。

当然,我也明白影视化改编需要进行取舍和创新,不可能完全照搬原著的每一个细节。作为观众,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让故事更加适合影视化的传播。例如,如何将那些晦涩的科学概念用更易懂的方式呈现?如何处理汪淼的视角切换和史强的“凡人”视角带来的不同解读?如何展现智子封锁下,人类文明的集体焦虑和个体选择?这些都需要编剧和导演的智慧。

我对国产科幻影视一直充满期待,也一直带着一丝谨慎。从《流浪地球》系列带来的惊喜,到其他一些科幻尝试的起伏,我看到了国产科幻的进步,也认识到其中的艰难。这次《三体》的影视化,可以说是肩负着巨大的使命。它不仅关乎着一个IP的价值,更关乎着中国科幻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所以,我既充满了期待,又抱有审慎的乐观。我希望制作方能够真正理解《三体》的魅力所在,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IP来“消费”。希望他们能够用匠心去打磨每一个细节,用真诚去呈现每一个角色,用智慧去解读每一个概念。如果真的能拍出一部既忠于原著精髓,又具有东方文化特色,并且能够引起全球观众共鸣的《三体》电视剧,那将是中国科幻影视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说到底,我最希望看到的,是这部剧能够像原著一样,在带给观众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够让那些不曾读过《三体》的人,因为这部剧而对宇宙、对人类的未来产生好奇和敬畏;也能够让那些已经深爱《三体》的读者,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心中那个波澜壮阔的宇宙,感受到那份来自星辰大海的震撼。

毕竟,《三体》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一个关于“文明”的故事。而这些,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思考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4集内容量……

根本拍不完《三体》啊,更不用说作为基础的地球往事,这个内容量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够的,哪怕把一部分不和谐的东西直接一刀砍掉,剩下的内容也很难在24集里展现出来。

《将夜》这种信息量在网文里算比较出色的,砍了无数内容,差不多在60集里表现了100万字左右的内容。

如果按照《将夜》的信息密度,三体1用24集确实够了,但实际上不可能。

三体1的信息密度要大得多,看上去只有20万字,但是换成小白文,至少等于80到100万字,仅仅最后那一段古筝行动,以现在拍电视剧的水平,就至少要拍5到7集,才能达到这个水准。

我就拿最近的《破冰行动》和《人民的名义》举个例子。

《破冰行动》原作不如《人民的名义》,但是也就45万字左右,45万字拍了48集,而《人民的名义》原作30万字,30万字拍了52集。

拿《亮剑》来说,基本上是三分之一的内容(大概13万字)加上一部分原创,拍了30集。

原作里不到4000字的李楚二人县城杀平田一郎,经过一部分内容填充和增加,差不多也拍了一集多的数量,这个短时间解决不了。

按照这个情况,24集拍出来,仅仅只能满足下限,以《三体》原作的水准来看,20万字,至少要用36集到40集才能保证足够的水准。

我承认有一部分导演,确实可以用相对较短的剧情做到较大的信息密度,但很遗憾,哪怕是李路和陈建这种优秀的导演,江其涛和周梅森这种级别的编剧,也很难做到。

所以,就从这个集数上来看……

对不起,我是真不觉得你有诚意的。

刘慈欣这个人写书的信息密度是很可怕的,《流浪地球》里随便截了一段不到200字的故事拿出来改编了一下,就是一场时长两小时波澜壮阔的电影,如果把雪原奥运会、超音速赛车、叛军高唱我的太阳、男主和加代子的爱情再做一做,搞个流浪地球宇宙,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三体》你想用24集就解决?

你还没有卡梅隆有诚意……

至少人家一部电影至少有6到8集电视剧的信息量了,投资怎么也是10亿人民币级的。

user avatar

对电视剧三体没有期待

前面的大神都已经详细的分析过了,我就来安利一部“动漫”?

不过挺久之前出来的《我的三体》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的三体》是网上的一些大神自发制作的,以“我的世界”为架构的像素风《三体》动漫。

画风大概这样?

个人觉得非常尊重原著了(经费原因,人类舰队被团灭好像只有几秒钟的镜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这一事件。。)

目前已经有了《我的三体》《我的三体:罗辑传》在b站和腾讯视频都能看到

(据说《章北海传》正在制作)

主题曲《黑暗森林》也很好听

分享雲翼星辰的单曲《黑暗森林(原曲:Schwarzer Regen)》http://music.163.com/song/416892104/?userid=267183781 (@网易云音乐)




可惜主创团队也不给我广告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