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三体》系列小说第一部于2015年4月4日落选2015年雨果奖最终提名名单然而却最终逆转?

回答
《三体》第一部:雨果奖的“逆袭”之路

2015年4月4日,对于中国科幻文学而言,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当天揭晓的第73届雨果奖(Hugo Award)最终提名名单中,刘慈欣的《三体》(The ThreeBody Problem)却意外地缺席了最佳长篇小说奖的提名。这一消息传回国内,无疑让无数翘首以盼的中国科幻迷感到一阵失落,甚至有些难以置信。毕竟,《三体》作为一部在国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的科幻巨著,其影响力早已不言而喻。

然而,命运的齿轮往往会在此刻展现其奇妙的转向。就在大家以为《三体》与雨果奖擦肩而过时,一场波澜壮阔的“逆袭”正在悄然酝酿。

提名落马的“幕后”:一个充满争议的投票日

回顾2015年,科幻界对于《三体》的关注度无疑是空前的。在它获得星云奖、成为首部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项的亚洲作品后,雨果奖的提名便成了大家下一个期待的焦点。然而,最终的提名名单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当时的科幻界,尤其是英语世界,对于非英语作品的接受度,以及对中国文化背景的理解,都还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三体》凭借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中国视角,在许多评论家和读者眼中都是一部杰作。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声音开始质疑其“资格”。

事情的导火索,或可追溯到当年年初的一次“投票操纵”事件,也就是所谓的“Sad Puppies”和“Rabid Puppies”事件。这两股由部分保守派科幻迷组织的团体,为了推动他们认为“应得”的作品入围,采取了组织投票、集中票数的策略,旨在抵制他们不喜欢的作品,特别是那些被他们认为“政治正确”或“不够硬核”的作品。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原本很有希望的科幻作品,包括《三体》在内,在初选阶段(亦称“早期提名”或“预选”)虽然获得了相当多的支持,但最终的“最终提名”名单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变动。据事后分析,《三体》之所以未能出现在最终提名名单中,很可能受到了这种“投票操纵”的影响。那些不熟悉《三体》的读者,或者受到特定团体引导的投票者,可能选择了其他他们“更熟悉”或者“符合其口味”的作品。

峰回路转:雨果奖的“公正”之名

就在大家以为《三体》已无缘奖项之时,故事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2015年4月4日,当最终提名名单公布时,《三体》虽然没有出现,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成为了一段佳话。

许多科幻迷和评论家对《三体》的落选感到震惊和不满,认为这损害了雨果奖的声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公众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的读者和作者开始在各种场合表达对《三体》的支持,并呼吁雨果奖组织者重新审视这一结果。

然后,在2015年8月23日,第73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举行。当主持人宣布最佳长篇小说奖的获奖者时,全场都屏息以待。而当“《三体》!刘慈欣!”的声音响起时,整个科幻界都为之沸腾。《三体》不仅“杀”进了最终提名名单,更一举夺魁,成为了当年的最佳长篇小说!

“逆袭”的深度解析

《三体》的“逆袭”故事,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翻盘”。它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

公众力量的胜利: 《三体》最终能够获得雨果奖,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了广大科幻迷和评论家们对作品本身的认可以及对不公正投票现象的抗议。这证明了,在面对规则漏洞和群体操纵时,公众的良知和声音依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品本身的价值: 《三体》之所以能够赢得最终的荣誉,根本原因在于其卓越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它所展现的中国视角、宏大的宇宙观、以及对人类文明命运的深刻思考,深深地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科幻世界的开放与包容: 尽管存在“投票操纵”的阴影,但雨果奖最终能够将奖项授予《三体》,也体现了科幻界对于多元文化和不同声音的尊重与接纳。这标志着科幻文学正在走向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未来。
中国科幻的里程碑: 《三体》的获奖,是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科幻的国际影响力,也激励着更多中国作者走向世界舞台。

“落选”与“逆袭”的联动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三体》在当年4月4日“落选”最终提名名单,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关注和讨论。这次“落选”事件,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三体》这部作品,去了解它、去讨论它。当雨果奖的真正投票结果出来后,这种“关注度”就转化成了“行动力”。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的“落选”事件引发的广泛讨论和后续的“纠正”机制(如果存在的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其他投票者在知道真相后,根据自己对作品的判断,将选票投给了《三体》),《三体》或许也无法实现最终的“逆袭”。这种“波折”,反而让《三体》的故事更加传奇。

总而言之,《三体》系列小说第一部在2015年雨果奖的经历,是一场充满戏剧性、也极具现实意义的“逆袭”。它不仅是对作品本身最好的证明,也为我们展现了科幻界独特的魅力,以及公众力量在维护公平与推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配合评论阅读风味更佳。



1. 什么是雨果奖?

(雨果奖标志)

始创于1953年的雨果奖(Hugo Award)是自美国两大泛幻想类(SF&F,科幻与奇幻)文学奖项之一——另一个是星云奖(Nebula Award)。雨果奖由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主办,在每年的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上颁出,用来奖励过去一年内出版的优秀泛幻想类小说以及其他相关创作。

2. 雨果奖如何选出?

雨果奖采用两轮投票制,所有世界科幻协会的会员都可以投票。第一轮是提名轮,每位会员可以为每个单项选择五个提名作品,每个奖项得到提名票数最多的五部作品入围第二轮。

第二轮中,每位会员为每个单项的入围作品排名,根据总的得票情况决出最终的获奖作品。

虽然雨果奖名义上是个世界性的奖项,但考虑到有投票权的会员主要是美国人,所以雨果奖主要针对的是英语或者被翻译为英语的作品。

3. “悲伤小狗/狂暴小狗行动”是怎么回事?

(第三届“悲伤小狗”行动标志)

参与雨果奖投票的世界科幻协会会员并不多,2015年的提名轮总共只收到了2122张有效选票,而这已经是历史最高了。各个选项的投票率也有显著差别,参与人数的最佳长篇小说奖有1827人投票,最佳长篇戏剧奖有1285人投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等主要奖项都有1000人以上的参与者。这么小的投票总量意味着一旦有人开始恶意刷票,很容易影响提名结果。

最近几年,雨果奖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少数族裔、女性、年轻作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获奖名单里。这就让一帮自称“科幻界的右派(此处右派大致等同于美国共和党内的保守分子)”的作家不爽。这些人认为,不能因为作者来自某些“政治正确的群体”,或者在作品中出现了来自某些“政治正确的群体”的角色,就把大奖授予他们(刘宇昆《折纸》中枪)。

于是,右派科幻作家于2013年发起了“悲伤小狗(Sad Puppies)”行动,列出了符合右派审美观的作品提名表,并号召持类似政治观点的世界科幻协会会员参照这份列表投票。

这些右派科幻作家中,有一个叫做沃克斯·戴(Vox Day)的。他真名西奥多·比尔(Theodore Beale),曾经是摇滚乐手、游戏制作人、作家、编辑。是相当保守的保守派,厌恶黑人等少数族裔,厌恶女权主义,曾经对黑人女作家N.K.杰米辛(N.K.Jemisin)口出粗鄙之语,遭到科幻圈鄙视,后因盗用一个官方推特发表个人观点而被美国幻想作家协会除名。

2014年,沃克斯·戴的作品《Opera Vita Aeterna》入围雨果奖候选名单,被认为是“悲伤小狗”行动的结果。但这人声望太差,引起科幻圈反弹,在第二轮投票中他的作品被排在第六位(只有五部作品入选),意思是连“未得奖”都不算。

2015年,“悲伤小狗”来到第三届,而沃克斯·戴也亲自上阵,发起了“悲伤小狗”的激进版:“狂暴小狗(Rabid Puppies)”行动。本届“小狗行动”显得相当有战斗力,当雨果奖入围名单公布后,有网友发现17个奖项共85个提名中,有61个与“小狗运动”一致,沃克斯·戴本人也获得了长篇编辑和短篇编辑两个奖项的提名。

4. 后续

从账面上看,2015年“小狗行动”似乎大获全胜,但值得注意的是,最终的提名名单里,有些作品无论“小狗”们是否支持,恐怕都会入选,例如长篇戏剧奖中的电影版《银河守卫者》、短篇戏剧奖中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魔山与毒蛇(第四季第八集)》。也有些作品明显是“小狗”们不会支持的,比如漫威漫画的《惊奇女士第一卷:不再平凡》被提名最佳绘本小说奖,书中的主角是个美籍巴基斯坦裔穆斯林迷妹,右派最痛恨的女性主义、移民、宗教议题占全了;安妮·贝雷特的《晚安群星》获得最佳小小说提名,主角也是个非白人的女性。

(获得最佳绘本小说奖提名的《惊奇女士第一卷:不再平凡》,女主角是美籍巴基斯坦裔少女卡马拉·可汗。)

最后,分量最重的最佳长篇小说中,五个提名只有三个和“小狗行动”一致。而且,在由“小狗”推荐的三部提名作品中,《Skin Game》的作者吉姆·布彻在此前的作品中并未体现出极端右派的特征,只是主角恰好是个白人男性而已(这本书是系列小说《巫师神探》的第十五部,我是其中五、六、七三部中文版的译者),其余四部不了解,不作评价。

5. 美国科幻界和主流社会对“小狗行动”的批判

科幻圈对于“小狗行动”的批判主要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

世界观:沃克斯·戴这样的人在性别、种族等问题上持有的观点,俨然已经是法西斯主义,不少被“小狗”提名的人士都和他们划清了界限,表示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和他们联系在一起。

方法论:沃克斯·戴不应该用拉票这种网络暴力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政治观点,进而影响一个声望卓著的奖项的评选。

总之,本届雨果奖颇受争议,不少世界科幻协会会员已经要求在投票设置“不授奖”选项以抗议“小狗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和激进右派作家联系紧密的提名人和提名作品很可能和2014年沃克斯·戴遭遇一样。

6. 中国科幻界的反应

被中国科幻迷圈子奉为神作的《三体》三部曲第一部已经于2014年被翻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作者刘慈欣,译者刘宇昆),有资格参加2015年雨果奖评选,但未获提名。

中国科幻界并不太关心“小狗”的政治观点,而把重心放在了“美国科幻界内斗导致《三体1》失去提名资格”——当然,没有“小狗行动”《三体》是不是就能真的入选?尚未可知。

7. 我的观点

7.1. 我反对“小狗”的在性别、种族等议题上的政治观点。

7.2 我部分赞同“小狗”的“在评判小说优劣时,应该排除题材选择的干扰”。当然,我认为合理的做法是,不仅排除他们反对的那些题材,也要排除他们支持的那些。

7.3. 中国网友向来爱“刷票”,这是民族主义情绪加上人数优势形成的行为模式——最好的例子就是姚明。他进入NBA后,不管打得好打得坏,健康还是受伤,总会被来自中国的海量网友投票选为NBA全明星,甚至和他搭档的队友都会受到姚明光环的加成。

刘慈欣的《三体》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幻版的姚明。且不说美版亚马逊和Goodreads上有多少可疑的高分评论,就说雨果奖提名这件事,就有刘慈欣的粉丝制作了宣传页面、注册投票攻略大张旗鼓地拉票。

(《三体》书迷的拉票页面截图)

为三体投票雨果奖!

这种行为和“小狗行动”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我反对这样的行为。

7.4. 比起中国版的“小狗行动”,我更反感一些中国科幻迷双重标准的态度——如果是中国科幻迷拉票成功,《三体》挤掉了别的作品,他们还会声讨“拉票”这种行为吗?

7.5. 《三体》粉丝还是太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提名也就不满两千票,要是有四五百个铁杆粉丝每人掏40美元注册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现在就是沃克斯·戴在哭诉中国网友的网络暴力了呀。

7.6. 如果我有投票权,我不会在雨果奖、星云奖票选中投《三体》,一方面是因为我不喜欢刘慈欣在这个系列小说中强烈的亲威权主义价值观,一方面是小说确实写得一般。

8. 补充——小狗的遗珠之恨

昨天我在微博上吐槽,说如果“小狗行动”的发起人们看过《三体1》,很可能会把它加入拉票名单,因为在女性、种族等议题上,《三体1》是很符合激进右派的审美的。有朋友评论“只是作者不是美国中年男性白人”。

今天就有网友发现,沃克斯·戴在提名名单出现前就知道了长篇小说的五项提名只命中三项,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列举四部此前没有被自己列入拉票名单的长篇小说,希望它们能命中剩下的两项,其中又着重推荐了《三体1》。

链接(可能需要翻墙):

Vox Popoli: How do they know?

所以……要是沃克斯·戴早一点看到《三体1》,为它拉票并导致《三体1》入围,我很好奇中国科幻圈的朋友们会作何反应。

user avatar

The Three Body Problem 获奖之后拿到了官方数据来反对

@解放者莫雷尔

的高票答案中的部分。

爱刷票的中国网友们,在本次最终评选阶段的会员数量如下图:

全亚洲一共85个,中国大约有30多个。

以下是五轮评选的分别票数:

每一轮 TBP 都是第一,同时注意一下有力竞争者 TheGoblin Emperor 同样也是由于小狗活动的刷票导致两位入选者退出以后候补进来的:

最终阶段的第一二名都是因为小狗活动刷票而被顶出提名名单,难道不足以说明小狗活动对于原本公平的投票活动的破坏?

至于说大部分会员为了反对小狗行动而进行投票的反弹,大家选择的方式是投票不获奖:

综上,无论是提名还是获奖,The Three Body Problem 堂堂正正,实至名归。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