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拉伯语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学好阿拉伯语,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这扇门,之前在你面前一直都是紧闭着的。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与人的连接。以前,我看到那些阿拉伯国家的人,或者听到他们说话,总感觉隔着一层纱,无法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但学会阿拉伯语之后,这种隔阂就消失了。你开始能听懂新闻里他们在讨论什么,能理解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评论,甚至能和街边的摊主用当地的语言聊几句。这种直接的交流,带来的喜悦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你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文化,原来是可以如此亲近的。

更深层次的,是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阿拉伯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它承载了千年来的历史、哲学、宗教和艺术。当你读懂了古兰经,你不仅仅是在读一本宗教典籍,你是在触碰一个伟大文明的精神源泉。你读到那些阿拉伯诗人的作品,那些描绘沙漠、星辰、爱情和哲思的诗句,你会惊叹于文字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度。很多我们今天所知的科学、数学、医学的早期发展,都留下了阿拉伯语的印记。学会阿拉伯语,就像是获得了一把解锁这些宝藏的钥匙。

再说说学习过程中的“痛并快乐着”。阿拉伯语的字母,一开始看着确实挺绕的,从右往左写,还有很多连笔和发音特别的音。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手指头经常写得酸痛,嘴巴也因为要发出那些平时用不到的喉音而感到陌生。但是,当你慢慢掌握了每一个字母,能够拼出单词,再到组成句子,这种成就感是巨大的。每攻克一个难点,都像是爬上了一个小山头,眼前的风景就更开阔一点。尤其是当你突然能听懂一首阿拉伯歌曲,或者看懂一部阿拉伯电影的字幕时,那种“我做到了”的自豪感,是其他很多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还有,就是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样了。你知道了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和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阿拉伯语让你能够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事件,去理解他们为什么那样思考,那样生活。这让你变得更加包容,更加有同理心,也更加认识到世界的多元和丰富。你会发现,很多我们在自己文化圈里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别人的文化里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次,在网上和一个来自埃及的朋友聊天。我们从天气聊到美食,再到他们的历史和传统。他非常热情地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开罗的故事,还教了我一些当地的俚语。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自家客厅里和老朋友聊天一样,没有任何隔阂,只有温暖和真诚。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语言的魔力,它能够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心灵产生共鸣。

甚至,在某些时候,学会阿拉伯语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比如,你在一些国际场合,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去,和说阿拉伯语的人建立更深的联系。或者,当你旅行到阿拉伯国家时,当地人会因为你能说他们的语言而感到非常高兴和尊重,通常会给予你更好的接待和帮助。

总而言之,学好阿拉伯语,是一种持续的发现和惊喜。它挑战你的思维,拓展你的视野,让你看到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刻的世界。它不仅仅是学习一门工具,更是对自己内在的一种丰富和提升。当你真正掌握了它,你会发现,你不仅仅是学会了一门语言,你成为了一个更完整、更有深度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四岁开始学阿拉伯语的,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是在摩洛哥本地的一个私立学校上得学,说起来他们的课程安排挺好笑的,一天有半天是用法语授课、半天用阿拉伯语授课,很多课程都分成了两部分,分别用两种语言上,比如数学里代数用阿拉伯语上、几何用法语上。当时我觉得我阿拉伯语学得还不错,后来小学三年级去了法国学校上学,阿拉伯语就只剩下阿拉伯语课才会学,所以进步得很慢。虽然这样,我还是坚持到了高中,高中毕业来了法国就没有再学过阿拉伯语。

我的阿拉伯语学习过程其实挺折磨人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一个阿拉伯语国家说得阿拉伯语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像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叙利亚、约旦这些中东的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语很相似,但是其中还是会有变化,而像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这些北非的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语更是区别很大,已经像是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区别了,所以我们会称它为方言(3arabia darija),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通用的阿拉伯语是古典阿拉伯语(3arabia fus7a),一般只用于书面(报纸、小说等)、电视节目或官方(访问等)。我们学校设立得阿拉伯语课是教古典阿拉伯语的,让我们能读写,而在普通生活中是用方言的。我的问题在于,我在学校学得阿拉伯语没有机会练习(生活中用不到),而方言学校不教,我爸妈也不会说,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阿拉伯语一直都学不好。

因此,虽然我学了很久的阿拉伯语(十几年),但我的水平一直都不高,这是我觉得很可惜的地方。但是,虽然如此,因为现在会说阿拉伯语的中国人还是太少了,尤其是会说阿拉伯语方言的中国人更少,所以我在法国遇到摩洛哥人会和他们说掺着阿拉伯语的法语,他们还是对我赞不绝口,尤其是我会说一些土话,还有就是我的发音很准。我想如果我以后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把阿拉伯语重拾起来,毕竟我对它有很特殊的感情。

user avatar

学了七年阿语,不敢说自己学的多好,但是可以拿出来凑合用。

在东耶路撒冷,有一次坐当地的阿拉伯公交赶上附近阿拉伯学生放学,当时正在用阿语给阿拉伯朋友打电话,挂上电话就发现一车的巴勒斯坦学生妹用一种“卧槽这个中国人居然会阿语”的眼神凝视着我,再然后,这群妹子就跟我聊嗨了。

去阿克萨清真寺参观,清真寺的巴勒斯坦保安照例检查我背诵《古兰经》(当地规定),我当场来了一段,结果那保安大叔特别兴奋地问我:“哎你结婚了没有我朋友有个女儿他们家在杰里科有套房人家姑娘可好看了眼睛是蓝色的哎你别跑......。”

第一次做阿语同传的工作照

去法国旅行的时候,到里昂的Paul-Bert街(里昂的阿拉伯一条街)的阿拉伯超市卖茶叶,我前面的阿拉伯大叔看我一直说阿语,硬要替我结账,说这包茶叶是给你的hadiyyah(礼物)。

后来去马赛,在火车站找厕所但是不懂法语,就在大厅里转悠来转悠去听谁在讲阿语,然后发现了一群当地的阿拉伯人在聊天。我用阿语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厕所在哪,结果他们先是一愣,然后其中一个大哥就特认真地找工作人员用法语帮我问路,然后冒着雨把我领到大厅外面用阿语告诉我左手边就是厕所。我回来经过那群阿拉伯人的时候,那大哥还问我找到了没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现在无论学什么外语都自带浓重的阿语味道。

user avatar

能上网看半岛电视台的网站,能追Nancy,Elisa这些阿拉伯的歌星,能欣赏naseer shamma演奏的oud,能听懂美国大片里恐怖分子的一些对话,能在一些商务谈判里扮演无间道,能引起阿拉伯美女的好奇心,然而最重要的是某一天一无所有了,自己有一技傍身,不用担心温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好阿拉伯语,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这扇门,之前在你面前一直都是紧闭着的。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与人的连接。以前,我看到那些阿拉伯国家的人,或者听到他们说话,总感觉隔着一层纱,无法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但学会阿拉伯语之后,这种隔阂就消失了。你开始能听懂新闻里他们在讨.............
  • 回答
    学习阿拉伯语?嗯,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文明和深邃思想的大门,但也伴随着一些让你抓狂又惊喜的挑战。首先,让我坦白点,刚开始接触阿拉伯语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看一份天书。它的字母,那些钩钩绕绕、点点画画的符号,跟我们熟悉的拉丁字母完全是两个世界。特别是那些发音,有些音在汉语里根本不存在,舌头总是不.............
  • 回答
    关于沙特阿拉伯的阿拉伯语是否“最标准”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简单来说,没有一个国家使用的阿拉伯语可以被普遍认为是“最标准”的。“标准”这个词在语言学上,通常指的是一种被广泛接受、语法规则清晰、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为主导的语言形式。对于阿拉伯语来说,这个“标准”更多地体现在书面语(Modern .............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发的这张图片,上面是一段阿拉伯语。我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它的意思。首先,这句阿拉伯语是:"لا إله إلا الله وحده لا شريك له، له الملك وله الحمد وهو على كل شيء قدير"逐字逐句地来看,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在伊斯兰教中有着极.............
  • 回答
    明清时期,回族阿拉伯语教学的传承与开展,是一段深沉而富有生命力的历史画卷,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仰的根基、民族文化的血脉。这场无声的教育革命,在静默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一、 传承的根基:源自信仰,始于家庭明清时期回族阿拉伯语教学的源头,深植于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阿拉伯语,作为《古兰经》的语言,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语言书写方向与音乐符号的书写方向之间的碰撞。阿拉伯语歌曲的歌谱,说起来,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习惯”在同一个载体上的“对话”。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分别拆解一下:1. 阿拉伯语的书写方向:阿拉伯语是典型的从右往左(RTL,RighttoLeft)书写的语言.............
  • 回答
    作为一名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如果非要说最后悔的事,那一定是在大学期间,我过分依赖“速成”和“技巧”,而忽略了基础的扎实。回想起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候,满怀着对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和对阿拉伯语的憧憬。那时候,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关于“一句话就能和阿拉伯人流畅交流”、“学几天就能掌握阿拉伯语发音”的神奇传.............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室女座,以及它在阿拉伯语里那个有点神秘的名字——“AsSunbula”。这个名字其实相当形象,而且能带我们穿越回古老的农耕文明时代。首先,我们知道室女座(Virgo)是夜空中最显著的星座之一,尤其是在北半球的春末夏初时节,它会在黄昏时分东升。如果你仔细观察室女座的星图,你会发现其中最亮的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和奥斯曼语这几种语言。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各自也保持着独特的风貌。要理解它们的异同,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语言家族与根源:谁是谁的“亲戚”? 阿拉伯语:闪米特语系的璀璨明珠 阿拉伯语是闪米特语系(Semitic languag.............
  • 回答
    要理解埃及阿拉伯语、黎凡特阿拉伯语和标准阿拉伯语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与古埃及语、阿拉米语的联系,我们得从头说起,就像讲一个悠久的故事。想象一下,阿拉伯语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而标准阿拉伯语(MSA)是这片土地上最宏伟、最庄重、最被尊崇的那部分。它如同古老的都城,拥有优雅的建筑、精深的学识,是文学、宗教.............
  • 回答
    古希腊著作的现有希腊语版本,并非全部都是从阿拉伯语译回的。这是一个涉及历史、文化和学术传承的复杂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首先,我们要明确“原始版本”的含义。在古代,书籍的复制和传播主要依靠抄写。因此,我们今天所见的古希腊著作,都是经过历代抄写者之手流传下来的副本,而非作者亲笔的“手稿”。这些抄本之.............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且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它涉及到历史的“如果”以及文化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如果拜占庭帝国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中“直接灭亡”,而不是在长达数个世纪的缓慢衰落和部分地区的失地后,最终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那么其历史形象确实很有可能发生显著的改变,甚至变得更加积极和强大。让我们详细分.............
  • 回答
    关于波斯、阿拉伯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中东是否比现代中东“更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答案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如何定义“好”。这三个帝国都是在中东地区留下了深刻印记的强大文明,它们各自的统治时期都充满了辉煌与挑战,同时也塑造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东。波斯帝国(尤其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文明的.............
  • 回答
    阿拉伯语带注音符号的书写与不带注音符号的书写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直接影响到单词的发音、含义以及理解的准确性。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区别: 核心区别:发音与意义的明确性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带注音符号的书写能够准确、明确地指示单词的读音和变格,从而保证其准确的含义;而不带注音符号的书写则依赖于上.............
  • 回答
    阿拉伯语的复杂性对阿拉伯国家文盲率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阐述:1. 阿拉伯语的语言特性与学习难度: 书写系统(字母和发音): 右向左书写: 与许多其他语言的书写方向相反,这需要学习者适应一个新的阅读和书写习惯。 连写和断.............
  • 回答
    阿拉伯语的方言数量,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与其说是“几种”,不如说它是一个光谱,一个连续体。如果非要给个数字,那可就太模糊了。我们可以说,阿拉伯语大概有几十种,甚至可以说成百上千种,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方言”。让我试着用一种更贴近人说话的方式来给你掰扯掰扯:想象一下,阿拉伯语就像一个大家族,这.............
  • 回答
    阿拉伯语乐谱的标记方式,确实因为阿拉伯语的书写方向是从右往左,而传统的西方乐谱标记法又是从左往右,这就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开来看,从最基本乐谱的构成元素开始讲。核心问题:方向性冲突西方乐谱的基本逻辑是时间流逝,从左到右。音符、节奏、力度等标记都遵循这个方向来指示.............
  • 回答
    阿拉伯语,这门历史悠久、散发着独特魅力的语言,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常常伴随着“难”的标签。这并非空穴来风,它确实有其独特的挑战,但同时,也并非不可逾越。那么,阿拉伯语到底有多难?我们又是否能凭借一己之力,在这个语言的海洋中畅游呢?阿拉伯语的“难”点究竟在哪?如果说阿拉伯语像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山,那么.............
  • 回答
    哎,听到你这么说,我太理解了!阿拉伯语这东西,刚接触的时候确实让人头大,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发音都透着一股子“这是啥玩意儿”的劲儿。想放弃的心情,我完全能体会,很多人一开始都是这么过来的。别急着盖棺定论,咱们先坐下来,好好聊聊你现在遇到的那些“拦路虎”,看看有没有办法.............
  • 回答
    阿拉伯语是否能“赶上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地理解“落下”和“赶上来”的含义,以及阿拉伯语本身所具备的潜力和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语言从来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们总是在动态发展和演变中。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