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细节方面的,首先是一个最被低估的罗马将领,盖厄斯-杜伊利乌斯(Gaius Duilius),这个人带来了世界海战史的革命,就是通过乌鸦舰(corvus)开创了接舷战,而这直到无敌舰队时代都一直是海战的主流。
乌鸦舰的发明者众说纷纭,波利比乌斯并未交代其详细发明过程,有些人归结于当时和罗马结盟的叙拉古科学家,有些国内文章甚至将其归功于一名普通的罗马水手。但无论如何,之前罗马海军还被迦太基人各种吊起来打,杜伊利乌斯突然就弄出完克的方法来了,所以传统史料自然把功劳完全归结于他。
罗马人第一次使用乌鸦舰的迈莱(Mylae)海战以压倒性的大胜告终,从此整个布匿战争的海战局势开始扭转,罗马海军逐渐开始掌握整个地中海的制海权。跟陆军不同,罗马海军是真正的常胜之师,以至于各类史料除了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外都很少渲染海战,因为罗马海军的胜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此外还有几个关键点。坎尼惨败之后,汉尼拔占领整个南意大利,形势一度对迦太基大好,这种条件下罗马人连续几年都选出费边和马塞拉斯组合的执政官,这两个人加上大西庇阿是二布战争罗马方的三巨头。
没有费边,罗马就完蛋了,没有马塞拉斯,汉尼拔有可能真的可以将罗马拖垮。马塞拉斯是在扎马之前唯一能和汉尼拔正面野战的将军,每一次与他交战,汉尼拔都无法将罗马军队歼灭,而是打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这是汉尼拔所承受不起的,所以后期汉尼拔无论是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战略还是破坏对方领土的战略效果都大不如前。没有西庇阿,罗马就无法赢得战争胜利,当时哈斯德鲁拔和马戈已经把西班牙打得就剩一点点了,最后不但西班牙全丢,还被打到了迦太基城下,如果汉尼拔打赢了扎马的话,迦太基应该也不至于投降。
所以就可以看出一点,罗马的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制度虽然也选出过很多庸将,但是真能决定地中海命运的关键时刻,选“天降伟人”的能力还真是相当的强。塞琉古大军兵临希腊的时候,大西庇阿的弟弟和老将莱利阿斯当选执政官,并由大西庇阿亲自监军;日耳曼大军兵临意大利的时候,马略连续数年当选执政官,改革得以畅通无阻的执行。米特拉达梯占领希腊的时候,公民大会和元老院虽然内斗,但是一个选的是马略,一个选的是苏拉,无论是用哪个,都没有比这两人更优的人选了。李维还说了这么一个段子,有一年公民大会本来选的是托夸图斯(Titus Manlius Torquatus),这个人其实也是名将,曾大败波伊人并全歼在撒丁岛登陆的迦太基军,但他却扪心自问自己不是汉尼拔的对手,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主动提案重新选举(貌似最后还是选了马塞拉斯)。
与罗马相比,迦太基除了汉尼拔两个弟弟还可以,但也明显不是西庇阿和尼罗的对手之外,其余将领几乎各种送人头,最后只剩下汉尼拔一个人在东扑西挡。以至于有些人打游戏都规定汉尼拔之外的战斗都用自动,以体现迦太基名将唯汉尼拔一人,从这点来看,罗马也赢在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数量(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里的曹家最强的地方,所以我说三国演义其实是有点把曹家理想化了),和使用这些人才的相对高水准(对战败无限宽容,允许将领自由发挥,而迦太基就是汉尼拔担任执政官的时候,都以政治斗争失败最后流亡塞琉古告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