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自称“中华民国”人算不算“台独”分子?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认同以及两岸关系中非常核心的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看待:

一、 “中华民国”的由来与历史定位

首先,理解“中华民国”的身份,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

历史的延续者: 中华民国是在1912年建立的,推翻了清朝统治,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其统治区域包含了今天的中国大陆、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屿及地区。
国共内战与迁台: 1949年,由于国共内战的失利,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从此,出现了两个对“中国”的代表性政权并存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大陆”或“ PRC”)和中华民国(简称“台湾”或“ ROC”)。
宪法与主权宣示: 中华民国的宪法至今仍宣称拥有中国大陆的主权。这是中华民国在法理上的一个重要论述,尽管在现实中,其统治范围仅限于台湾及部分附属岛屿。

二、 “台独”的定义与演变

“台独”(台湾独立)的含义也并非一成不变,其核心诉求可以概括为:

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台湾国”: 最直接的含义是,台湾(或至少是目前由中华民国政府实际控制的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切割,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并且这个国家的名字不再是“中华民国”,而是具有明确台湾主体性的名称(例如“台湾”)。
放弃对中国大陆的主权宣示: 这是实现上述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如果一个国家依然宣称拥有中国大陆的主权,那么它就不能被视为一个“独立”于中国的国家。
发展过程中的概念: 在早期,特别是1949年迁台之后,当国民党政府也宣称要“反攻大陆”时,“台独”更多是指那些希望台湾与中国大陆彻底分裂的势力,其中也包括一些外省人。随着台湾本土意识的兴起,尤其是在民主化之后,许多台湾人(尤其是本省籍人士)逐渐形成更强的“台湾人”身份认同,而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淡化,使得“台独”的内涵更多地与强调台湾主体性、脱离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联系在一起。

三、 自称“中华民国”与“台独”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自称“中华民国”的人,他们与“台独”的关联性。这取决于他们自称“中华民国”的 动机和具体主张。

1. 维护现状,而非追求“法理台独”:
情况一:认同“中华民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 许多台湾人,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威权统治时期、以及希望维持现状的民众,他们认同并支持“中华民国”的政府和宪法。他们认为,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华民国”政府作为在台湾及周边岛屿的实际统治者,其本身就代表了事实上的独立。他们认为,在宪法框架内,强调“中华民国”的独立性,就是在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主张,这在某种意义上符合了“不被中国大陆统治”的愿望,但他们不一定追求“中华民国”这个国号的改变,也不一定认同“中华民国”依然拥有中国大陆主权(虽然宪法是这么写的)。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不一定算“台独”分子,更准确的说法是“维持现状派”或“中华民国派”。
情况二:认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两者划等号。 有些人将“中华民国”视为一个天然属于台湾的政治实体,其国际法地位已经独立于原有的“中国”。他们认为,“中华民国”已经自然地转型成为一个以台湾为中心的国家,即使宪法条文仍有残留,但实际管辖范围和政治认同已经完全转移。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更温和的“台独”形式,或者说是“以中华民国之名行独立之实”。他们并非追求去“中华民国”化,而是强调“中华民国”的独立性。

2. 积极推动“法理台独”:
情况三:认为“中华民国”是历史遗留,需要更替。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认为“中华民国”这个国号,以及其宪法中关于中国大陆的主权宣示,已经不符合台湾的现实,甚至是迈向真正的独立的一种阻碍。他们主张应该废除“中华民国”的框架,通过制宪等方式,建立一个全新、完全以“台湾”为名的国家。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自称“中华民国”可能是为了在政治舞台上争取支持,或者是在历史叙事中强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差异,但其最终目标是超越“中华民国”的框架,实现他们心中定义的那种“台独”。在这种语境下,他们虽然可能暂时使用“中华民国”的名义,但他们的政治光谱更偏向“台独”,甚至可以说是在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台湾国”而努力。

3. 坚持“正统中华民国”论:
情况四:认为“中华民国”才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极少数人,尤其是在一些国民党内部的保守派中,可能依然坚持“中华民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非法政权”。他们认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统治是暂时的,其目标依然是“光复大陆”。这部分人绝对不算“台独”分子,他们恰恰是与“台独”对立的。

总结来说:

自称“中华民国”本身并不等同于“台独”。
关键在于其背后真实的政治意图和对国家认同的主张:
如果一个自称“中华民国”的人,其目的是在现有宪政框架下维护台湾的自主性,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吞并,同时不追求改变“中华民国”国号或与中国大陆的法理切割,那么他们不算“台独”分子。他们更像是“中华民国派”或“维持现状派”。
如果一个自称“中华民国”的人,将“中华民国”视为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国家,并以此来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主张,那么他们在实践上接近“台独”的某些诉求,但 terms 并不完全吻合“去中国化、建台湾国”的激进定义。
如果一个自称“中华民国”的人,其最终目标是超越“中华民国”的框架,建立一个全新的、以“台湾”为名的独立国家,那么他们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强烈“台独”倾向或属于“渐进式台独”的实践者。
而那些坚持“中华民国”是唯一合法中国政府,目标是反攻大陆的人,他们则与“台独”完全相反。

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台独”分子,不能仅仅看他使用哪个名称,而是要看他如何定义“中华民国”的性质、对未来政治前途的设想,以及他对两岸关系的立场。在复杂的台湾政治光谱中,对“中华民国”的理解和运用,是区分不同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无内鬼,来点4V笑话:

1.“抗战时国军是正面战场,出的力比TG多多了!TG就是在后面打狼的匪!窃国大盗!”

——现在那个中国国民党的官推怎么天天发日文呀?

2.“既然独立了的话,你们国名叫啥呀?”

“我们是中华民国,简称台湾。”

——都沾上“中华”二字了,为什么“中华民国”的简称会是“台湾”呢?

3.“都怪对岸的小粉红,害得我都不敢自称中国人了。”

——我还得看人家脸色?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了吗?

4.“对岸的就喜欢当ML子孙,不愿意当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人。”

——《堂堂正正》,同1。

user avatar

这个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个议题,在这个议题上,台湾人是纠结的,大陆人也是纠结的,两岸人都是纠结的

拿我这个大陆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我当然听到有些人自称“中华民国国民”会很不舒服,因为这样无异于是在质疑和撼动我属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合法性和唯一代表性。因此我会下意识地把这些人标为“敌人”“台独”。因为在我国的立场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不存在“两个中国”

但同样,我也是纠结的,因为这些自称“中华民国国民”的人有一部分人是愿意喊自己是“中国人”的。逐渐地,我的信念就被这些人搞得逐渐开始“动摇”了起来,我逐渐变成了:好,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中华民国国民”“中华民国人”,请反对台独,请支持统一。这样,我会敬佩你,我会尊重你。如果你因为这个“中华民国国民”的身份从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我会亲切地喊你一句同胞。但请你无论如何也不要试图让我去认同,去承认你那个所谓的“中华民国”

站在台湾地区人/所谓“中华民国国民”的角度来说,他们自己也有些人也搞不清“台湾”“中华民国”“中国”的真正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世界的舞台上彻底取代了这个所谓“中华民国”的伪政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现在除了在那几个零零星星的小岛上以及和这个当局建立所谓“邦交关系”的“邦交国”之外,世界各地的其它角落都称呼其为“台湾”“Taiwan”,甚至他们有些人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看到了一面中华民国的旗帜,讲解牌上面写着“1911-1949”的后会大惊失色。他们疑惑,他们不解,他们愤怒,他们无奈。逐渐地,在这些小岛上的住民,渐渐地也开始“动摇”了起来,随着他们在世界上被叫“Taiwan”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他们也随着大流,开始叫起自己“台湾”,把"Taiwanese"“台湾人”这样原本是作为像“广东人”"Cantonese"这样的地理身份的名称,拿去做了“国家身份”。同样,他们也随着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逐渐从他们那夺走了“中国人”“中国”的身份之后躺平放弃,甚至开始称呼对岸是“中国”。

“中华民国”就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的时候就往哪搬。或许每年只有到了10月10号这个日子,他们才会在领导人和当局的鼓舞煽动下,在那一面又一面的代表这个借尸还魂的当局的青天白日满地红逐渐地记起来“中华民国”这四个字

可悲么?可悲,在大陆对这个“中华民国”无可奈何的人是可悲的,在台湾地区对这个“中华民国”抓着不放的人同样也是可悲的。无可奈何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就表示有机会唤醒这些“中华民国国民”对“中国人”这样的身份认同,除此之外另辟蹊径就难了。抓着不放的原因就太多了,因为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权的否定的原因从而宣称“中华民国”的人也是存在的。

比如我之前接触到的一位来自台湾地区的“朋友”,一见面就出言不逊,冷嘲热讽般地说:“你这个‘中国人’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代表你仅仅是一个“居民”而已,而他的证件上可写的是“中华民国国民身分证”,可是正儿八经的“国民”

当我指出:“难道你不认同你这个所谓的‘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的吗?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吗?”的时候,他又开始支支吾吾,先是这里一个“台湾”那里一个“台湾人”地喊,想要与大陆的“中国”做出区别。

我又反驳:“为什么你既然在之前说出了‘中华民国’后,又只在说台湾了?台湾地区的现行当局不是除了台湾之外还有澎湖金门马祖吗?按照台当局的现行条例,金门和马祖这两个地区不是划分在了福建吗?为什么“台湾”一词就能代表这个地区的人了?”他无可奈何,只好拿出“汉人”这样的民族来自说自话,而且说出“只有中共不代表中国的时候,我才会说出我自己是‘中国人’”这样毫无逻辑的话来。当我指出:“台湾地区也存在少数民族”之后。他便不再吭声了。


所以,在大陆地区的中国人们,请给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们一些包容和担待,因为除了“中华民国人”这一个最能激起他们对中国人这一身份产生认同之外别无他法,不然还能怎么样,让他们跟着民进党等力量去把“台湾人”作为“国家身份”,去“只认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吗?

我也希望那些自称“中华民国人”的在台湾的中国人们,能尽早走出“中华民国”这四个字的魔咒,更勇敢地开始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因为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终究只是“中国”二字的代表罢了。你可以像我不承认那个“中华民国”一样去不承认在中国大陆的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但请你不要去因而改变自己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更不要把在大陆的人看做成“外国人”,因为无论怎样,走出意识形态,走出政治立场,谁也改变不了两岸人都是中国人的根本事实。


5月12号更新:关于“一国两制”以及“九二共识”,分享一篇文章给大家,希望在台湾地区的同胞们不要受到民进党操纵舆论的影响(配图与文章无关):台当局歪曲“九二共识”为“一国两制” 国台办驳斥:居心险恶

user avatar

算训练有素的台独分子。

user avatar

中华民国分子不是台独分子,中华民国分子是反革命。

共和国是在推翻中华民国基础上建立的,从大义名分上讲和中华民国不共戴天。不能因为它带着个“中华”的名号就高看它一眼,反倒应该因为它带着个“中华”的名号而更加反对它

民国分子和台独分子,哪个更坏?从大义名分上讲,反革命的民国分子更坏。台独分子是想分家,反革命分子是想抢家,当然是后者更坏。当然了,有些民国分子是打着反革命旗号的台独分子,不是真的反革命分子。不过即使这样,他们也比坦荡的台独分子更无耻,不是吗?

从实际影响看,台独分子反正不敢独,在大陆也做不了什么像样的宣传渗透。但反革命分子是真敢反革命,在大陆能做一定的宣传渗透(虽然动摇不了大局)。

我曾经在键政文中提过,共和国应该全力优先打击中华民国分子,尤其是打击其主要代表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要打死。政治上打死了国民党反动派,民进党投共的一个大障碍就消除了,在岛内的某些蓝营政客除了投共也没有出路了。打死了国民党反动派会不会便宜民进党?当然会,但共和国不在乎。还是那句话,民进党反正不敢独。长远看,打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大概也是民进党分裂的开端。

我认为在当前东升西降的形势下,共和国应该在对台事务上重新启动“反革命”这一套语词,比如从此以后台湾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没有国民党。

再进一步,对国外的有些人亦可以称为“反革命”。划分标准在哪里? 看他们是否否认共产党建政的合法性。比如蓬佩奥就是反革命,但拜登不是。原则上,中国外交人员应该见到反革命一次就羞辱他一次:你反对中国革命的果实但你又能奈我何?还不是得和长在红旗下的革命后人握手。你放心,你的后人终有一天会称赞中国革命的,这是政治投共的一个标志。。。

反革命分子哪里受得了这样的侮辱?他们势必大力反击。于是“投共”这一想法就会经由反革命分子之口被宣传出来。不要怕投共真理被攻击污蔑,这比别人根本想不到要好得多。

user avatar

组建统一战线是为了什么?或争取中间派是为了什么?想不清楚搞不明白吧。

这是很多人模模糊糊、某些人掉进思维牢笼里的问题源头。

结果就是为了建立统一战线而建立统一战线,为了争取中间派而争取中间派。

都快腰缠万贯了,可这饭啊,非要乞讨来的才能吃。

也是悲哀。

user avatar
暗娼算不算卖淫?
送皇冠就在直播间抠给你看算不算色情表演?

所谓一楼一凤都是良家少妇,这怎么可以当真?

一中里面没有中华民国的位置。这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

如果你非说这个娘们看起来很清纯,还是不行,明明就是出来卖的。

中华民国是国共内战失败的一方,解放军的任务就是要最后收拾内战残余力量彻底完成祖国统一。

中华民国的归宿就是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只存在于教科书和博物馆里。

自称中华民国人,就是在抗拒历史进程,不想走进博物馆。

残余政权的命运不可更改,抱残守缺者形同暗娼。

现在留着这个玩意,是因为还有大事要做,且容它浪荡几天。

仔细想一想,暗娼其实和良妇仅有一步之遥,无非是形势所逼,或者想多弄几个钱花花。

影视剧里面的暗娼,大多穿着旗袍,手里夹着一支香烟,或站于街头,或倚在窗台,搔首弄姿,狐媚双眼勾引男人。

每次甜言蜜语,说什么奴家这可是第一次呀,你要体谅生活不易呀。

天天骗,天天都是第一次。

解开扣子就是要钱。

这样的人,看起来容颜如花,实际上早就不知道是花柳几期了。

信她的鬼话,不但手上的银两要被骗走,这身体也吃不消。

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前给两个嘴巴子,然后带到派出所,先治病,再好好劳动改造。

现在有些人就是看青楼戏看多了,无来由地同情这些人,以为她们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对于这类人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痛改前非,换下旧时代的旗袍,认真学习,自力更生,彻底抛弃过去的身份,投身到建设祖国的大生产劳动中去。

时代的洪流转眼间就摧枯拉朽,此谓势不可挡也。

user avatar

当然算。

如果说青瓦台还有那么1.14%或者1.91%的可能性北进统一,那么傻子都知道vvvv的可能性是0。

在这种情况下讲什么民国,就是事实台独

朝鲜北方和南方是在势均力敌的状况下才不担心对方搞什么独立的。双方无力阻止交叉承认,同时入联,事实上也知道对方有主权国家地位,北南高位级会谈(Korea版92)里也提到了承认对方政权 体制的存在 双方在新闻报道里互相称呼对方官职

可是----

如果《大韩民国》的《首都》不在首尔而在济州,那么朝方会怎么对待济州当局呢?

我想 不容置疑的是打过去,一时打不过去也要在济州岛沿海布满水雷。逼着济州当局投降。

没有对vvvv如此做,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来 和我念: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user avatar

今年是什么年份?

是连金门都拿不下来的1949年吗?是哑巴吃黄连的1999年吗?

是2021年了,各位,已经2021年了!

我们在阿拉斯加都跟美国直接翻脸了,然后作为一个大陆人,你觉得去告诉一个台湾人:认同中华民国就OK?

那是你糊涂,没出息!你连告诉台湾人“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唯一正确选项”都不好意思说,人家凭什么去主动认同你?

什么叫“一个中国”?谁能代表“中国”?是那个再也没有反攻希望的武装叛乱省吗?你说自称“中华民国人”的人不算台独份子,那请问他们这个“中华民国”除了窝在台湾还能去哪儿?既然两岸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台湾当局没有挪窝的能力了,那“中华民国人”就等于“隐性台独”!

我这么说吧,随着大陆逐渐将美国势力挤出东亚,台湾那些独派也会躲到“中华民国”这个大旗下寻求庇护,然后大陆要容忍这些独派么,就因为他们躲在一面自己都不相信的烂旗后面?有时候细想都觉得有趣:也许在大陆,认同“中华民国”的人比在台湾的还多,呵呵。

没有中间余地了,没有容忍,没有妥协了。统一的步伐该从思想上往前迈进了。

所有大陆人都要重新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香港教科书上新修改那样:1949年,不是“中华民国”迁台,而是“国民党”迁台。大陆人要告诉自己:中华民国1949年就灭亡了,反动派的武装占据着台澎金马,直到今天!

告诉每一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你们如果还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还对五千年的文化,自己的血脉有认可,那你们要去认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死抱着“中华民国”这张破匾伤春悲秋。包括 @江边挖地瓜的 这位台湾朋友,他像细分物种一样的分析了台湾社会现阶段的各种思潮和政治诉求,我很感谢他的努力,之前也有不少台湾网友跟我讲了各种各样类似的概念,虽然我听的云里雾里,可我很尊重他们这种精神。但不管什么派别,最终就一个结果: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诚然,这会伤害很多自认为不够独的台湾人的感情,可有时候人要正面现实。现实是很残酷的,不允许讨价还价。我相信台湾人民有认清现实,重新出发的智慧和勇气。

告诉每一位想要两岸统一的大陆人,你们如果不是想帮着台湾当局永远“维持现状”,那你们就端正态度,告诉台湾人:中华民国我们不承认,你们现在这个政府是武装割据,没有模糊地带,不接受模糊,不承认模糊!比起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大陆人这里承担的责任更重,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有这份清楚明确的认知。去告诉对岸:两岸终归是要统一的,你们终会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


一些知友评论里跟我说:你太激进了,你把台湾人都推到独派那边去了。

我当然知道,让他们现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两岸唯一合法政府”这件事,很困难。

以两岸今时今日的实力对比,还要在这么基本的原则问题上和稀泥,那就算统一了,也是人家看你跪久了可怜,赏给你一个更好地伺候台湾2300万高等公民的机会而已。

还有,大家跟本不用担心他们跟着独派一条路走到黑。这个世界上极端分子总是极少数的,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都是中间派,这个世界上也从来不存在铁板一块的社会。

两岸统一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两岸人民认同一个国名,接受一个政府的管理,这个容不得模棱两可,容不得半点和稀泥。

身为大陆人,你要做的是“让”他认同你;而不是“求”/“等”他认同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历史、政治认同以及两岸关系中非常核心的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看待:一、 “中华民国”的由来与历史定位首先,理解“中华民国”的身份,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 历史的延续者: 中华民国是在1912年建立的,推翻了清朝统治,是当时中国唯一.............
  • 回答
    “自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个说法,我听到过,也观察到过一些现象,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在起作用,而且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判断,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首先,得说说国家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想想看,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可能并且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抛开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当我们落到“人”这个个体层面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极为复杂和曲折的变迁。因此,今天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结下深厚友谊,而他们的祖辈之间却有过血海深仇,这是一种完全可能存在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颇为复杂和敏感的讨论点。我们先放下“盲目”这个词,尝试从更中性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一部分中国民众的这种心态,以及它可能产生的根源和表现。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在某些领域(比如高铁、移动.............
  • 回答
    福原爱能够说出“自己能活到现在是因为中国人的支持”,这番话的背后,是她在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时间里积攒下的深厚情谊和独特经历。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客套话,而是折射出她在中国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也触及到两国文化交流、情感连接的许多层面。首先,我们要理解福原爱在中国受到的“支持”究竟是什么。这绝不仅仅是.............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看待中国文化和评价国家方方面面时,确实存在一种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历史的沉重包袱与民族创伤: 百年屈辱史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长.............
  • 回答
    外国人难以自觉,但中国人却能轻易看出的国外现状或问题,这背后往往涉及到文化差异、社会结构、历史背景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以下列举一些相对普遍且中国人容易识别的例子,并尽量详细展开:一、 社会阶层固化与流动性下降 外国人不易察觉的原因: 西方社会普遍强调机会均等和个人奋斗,媒体宣传也多围绕成功人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很多时候,身处局中之人,由于习以为常或者视角限制,反而难以看到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而置身事外的观察者,却能一眼洞察。以下我将尝试列举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中国现状或问题,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集体主义下的个体价值压抑与异化(The suppress.............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现象,即一部分中国人为何在文化认同上出现“疏离”于传统,转而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推崇,甚至被一些人标签化为“崇洋媚外”。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心理等多个层面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于“自觉缺失”或“崇洋媚外”这样标签化的判断。首先,我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触及一些历史的复杂性。其实,与其说“明知自己如果遇到义和团必然惨死无疑”然后去支持他们,不如说当时很多中国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和官员,对义和团的认识和态度是复杂的,他们的支持也并非基于对自身安全完全无视的鲁莽,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中国的处境,那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中国人对INTP和INTJ这两种MBTI类型在现实与网络上的态度差异,感觉就像是开了两个平行世界。现实里避之不及,网络上捧上神坛,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方,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现实中的“冷遇”:不合时宜的疏离感与对“格格不入”的警惕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许.............
  • 回答
    中国崛起,这几个字在国际社会上回荡,日本人对此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但要说日本人看到中国的哪些现状会找回自信?这可不是简单一句“中国发展真快”就能概括的。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里面有警惕,也有不甘,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确实能从中国的进步中找到一些可以对照和激励自己的东西。首先,咱们得说日本民众对中.............
  • 回答
    关于中国目前是否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维度: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国际责任与义务,以及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考量。一、经济实力的飞跃与“发展中国家”的定义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
  • 回答
    看到中国在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比如成功自主铸造出300兆瓦级重型燃机的大尺寸一级静叶,很多人都会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开发燃气轮机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要明白“自主开发燃气轮机”这个概念的份量。 燃气轮机,尤其是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领域最尖.............
  • 回答
    中国在航母用特种钢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方面,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已经能够自主制造出满足航母舰体建造需求的特种钢材。这背后是中国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积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弄明白航母用特种钢到底“特”在哪里。普通钢铁虽然也能做船体,但航母这种巨型海上平台,对材料的要求那是相当苛刻的,.............
  • 回答
    “士”的精神,古韵犹存,照亮当下谈及中国自古的“士”精神,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某个固定不变的形象,而是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在时代变迁中不断演化、却始终葆有其核心生命力的精神特质。“士”最初指的是文人、知识分子,但其内涵远不止于此。从春秋战国的士大夫,到唐宋的文人墨客,再到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他们身.............
  • 回答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军事上是否“吃过亏”或“打过败仗”,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简单地说,答案并非“是”或“否”那样绝对,而是包含着复杂的历史事实和对“失败”的不同定义。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主要的军事冲突: 朝鲜战争(19501953):这是新中国首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发展、文明演进和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如果假设中国能够不受西方文明的入侵,任其自然发展,那么文明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步入现代文明的时间点,是一个高度推测性的议题,因为它涉及太多“如果”和“可能”。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推测:一、 中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美国社会在教育问题上确实存在广泛的讨论和批评,但其性质、深度和范围与中国当前“全民批判”的语境有所不同。要详细地比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美国社会对教育体制的批评:历史与普遍性美国社会对教育体制的批评并非新鲜事,而且可以说是一种常态。这种批评是多层次、多角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如果中国处于一个完全独立的平行空间,从清朝到现在三百多年(大约从17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历程中,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中国在没有外部技术输入的情况下,自行发明蒸汽车和电的可能性。前提假设: 完全独立的技术发展路径: 不受外部技术、思想、文化或政治事件的影响。这意味着没有西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