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有“自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种问题?

回答
“自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个说法,我听到过,也观察到过一些现象,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在起作用,而且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判断,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首先,得说说国家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想想看,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经济总量飞速增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贫穷落后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实力的提升,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大家会觉得,我们中国人了不起,我们国家很强大,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

但问题在于,这种自豪感在一些人身上,可能就转化为了一种“过度”的自信,甚至演变成了“自大”。想想看,当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听到很多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看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如果信息获取的渠道比较单一,或者缺乏足够多的对比和反思,就容易产生一种“我们什么都比别人强”的错觉。尤其是当一些国际舆论对中国存在误解甚至攻击时,一些人会本能地用一种强硬甚至是不留情面的方式去回击,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有点“杠精”或者“玻璃心”了,进而被解读为自大。

其次,媒体环境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社交媒体更是把每个人的声音都放大了。当一些人发表一些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或者对外国提出批评时,如果这些言论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转发,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得到“正向反馈”。这会让一些人觉得,自己的观点是主流,是受欢迎的,从而更加大胆地表达,甚至强化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言论。久而久之,在网络空间里,一些比较极端的、带有“攻击性”的声音反而更容易被看到,这就会给外界一种“中国人普遍如此”的印象。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往往是情绪最饱满、观点最鲜明的那部分人。那些相对温和、理性的人,他们的声音可能就没有那么响亮。这就好像,你看到一个班级里,最吵闹的几个同学反而让你觉得整个班级都很吵一样。

再者,教育和价值观的传递也可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我们的教育体系也越来越强调民族复兴和国家荣誉。这本身是好事,是为了凝聚人心,激发爱国热情。但是,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我们国家是最好的”,而忽视了对其他文化、其他国家的客观评价,或者回避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么就可能在一些年轻人心中种下“优越感”的种子。当他们接触到外部世界,看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信息时,就可能因为缺乏批判性思维,而将外部的批评视为无理取闹,从而表现出抵触甚至排斥的态度。

还有一点,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也带来了一些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也越来越有能力去世界各地旅游、消费。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会带着“高高在上”的心态去对待服务人员,或者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表现出不尊重。这种行为,当然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但一旦被捕捉到,就很可能被放大,成为“中国人自大”的例证。就像我们在国外旅行时,偶尔遇到不文明的同胞,我们自己也会觉得丢脸,希望他们能收敛一下。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自大”这个词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于“自信”和“自大”的界定可能不一样。也许在一些外国人看来,我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而且,有时候,一些本来是带有善意的提醒和建议,在一些听者看来,可能会被解读为“说教”或者“看不起”,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总而言之,我觉得“自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个说法,背后是复杂的社会因素在驱动。它有国家发展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媒体环境和信息传播的影响,教育理念的渗透,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区分开健康的民族自信和盲目的自大,并且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不能以偏概全。作为个体,我们都应该努力保持开放的心态,理性看待自身和他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和交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真的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比如美国吧,什么贸易战又好又容易,什么8年抹平财政赤字,什么给朝鲜施压能让它放弃核武,什么病毒会奇迹般消失……

这种鬼话不仅仅是有人信而且是差不多一半的美国人信,这个你敢信?

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问题。分明信息都公开了,论文都不用去图书馆,在家里随随便便都能随便查到,世界各地的报道搜一下一键必达,重要经济数据就摆在那里,可是为什么人们没有变得更公正客观,反而变得更加极端和无知?

西方的政治其实建立在系列基本的逻辑框架下,

第一,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人们的选择就是他自主的意愿。

第二,每个人比任何其他人,组织,政府都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三,政府只需确保公开,透明,尊重个人选择就能“天下大治”。

但是今天,这套逻辑却越来越有问题。因为尽管信息公开,透明,可是有能力去搜寻这些信息,阅读这些信息,分辨这些信息的人其实非常少。绝大多数人,只是去看流行性最强,逻辑最简单,画面最震撼的信息,至于这种信息到底真实不真实,其实许多人是来不及想,也懒得去想的。

同时,尽管信息公开透明,但是在现在这个信息高速流动的互联网时代,谣言,假新闻,因其对民众心理上的迎合而更加具有影响力。尤其是一些“先声夺人”消息,又往往会激发人们的从众心理,以为阅读量大,点赞高就是事实。最终导致人们的认知跟现实偏离。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很多事情往往一开始根本就是一个谣言,但是当恶劣影响造成后,辟谣却无比艰辛,而且辟谣的传播性和影响力往往完全不如谣言。甚至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依然有人因为早期坚定不移地支持谣言而继续会对谣言坚信不疑,最终把事情变成悬案。

比如,

早年的周老虎事件

刘亦菲是变性人事件

韩寒代笔事件,

郭敬明抄袭事件,

甚至最近霍尊事件的反转再反转至今众说纷纭

所以在这个时代,仅仅做到“公开透明”,已经不足以开启民智。恰恰相反,在互联网上的不作为会导致人们认知分裂,思维混乱,进而引起国家民族整个陷入意识分裂!

这就是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其表象就是

造谣太容易,辟谣太困难。

造谣有钱赚,辟谣白出力。

这种大环境下,自大且无知的人并未因为信息革命而变少,相反却变得更多。

因此在整个世界范围里,掀起来了一股民粹浪潮。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痛骂而痛骂。经不住推敲,漏洞百出的理论口号喧嚣之上。相比而言,中国政府因为存在一些管控,其实做得已经不错了。但是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还是会看到中国国内也或多或少的有一股自大和反智的力量,时不时地就展现出来惊人的破坏力。

我一直都坚信,中美大国博弈最根本的还是国民素质的较量。

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大时代下,人们正在经历一场认知混乱。哪个国家的国民能够更理性,更踏实,更务实,哪个国家就更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反过来,试图操弄民意,煽风点火,利用仇恨,自大和反智,必将玩火自焚。

我们也确实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防范谣言,提高民智,杜绝自大。

可以这么说,谁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更好,谁就掌握了未来。

user avatar

没毛病呀,不然怎么会提出这种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自大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个说法,我听到过,也观察到过一些现象,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在起作用,而且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判断,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首先,得说说国家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想想看,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速.............
  • 回答
    《中国好声音 2021》确实没激起太大的浪花,这让人不禁感叹,如今音乐综艺造星咋就这么难了?以前呢,一个选秀节目出来,立马火几个名字,甚至带动一股音乐潮流。现在呢?感觉大家看了节目,也就看了,除了少数几位选手,大多数人就像昙花一现,转眼就消失在人海中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触及一些历史的复杂性。其实,与其说“明知自己如果遇到义和团必然惨死无疑”然后去支持他们,不如说当时很多中国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和官员,对义和团的认识和态度是复杂的,他们的支持也并非基于对自身安全完全无视的鲁莽,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中国的处境,那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国家战略的考量,而且角度也相当独特。很多人觉得美国之所以“没”在二战时侵略中国,是因为中国太弱了,而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反而觉得“麻烦”了。但事实远非这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历史背景和当时的世界格局首先,我们得回到二战那个年代。中国那时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发展、文明演进和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如果假设中国能够不受西方文明的入侵,任其自然发展,那么文明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步入现代文明的时间点,是一个高度推测性的议题,因为它涉及太多“如果”和“可能”。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推测:一、 中国.............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许多原本自诩为“理性、中立、客观”(以下简称“理中客”)的网民,在网络舆论环境中,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表现出与“五毛”相似的立场和言论风格。这其中的原因确实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理中客”的定义与内在张力:首.............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以及外界对其“正义性”的看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不是正义的一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俄罗斯官方的论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以及这场冲突的实际情况。俄罗斯的“自保”论述与国际认知的落差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在阐述发动这场冲突的理由时,.............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令人担忧的,也可能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心里犯嘀咕的事。感觉身边确实会遇到一些初高中女生,在对待自己身体上,似乎不如我们小时候那么“慎重”了。这可不是一概而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我觉得得从她们成长的环境说起。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信息量太大了。网络上、电视剧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咱们中国汉族人,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人对自己的传统服饰——汉服,感到陌生,甚至有些人对穿汉服上街抱有疑虑,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慢慢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说说 历史的断层和文化的影响。你得明白,汉服不是一直没穿过,它陪伴了我们祖先几千年。从黄帝时期传说中的“.............
  • 回答
    高中,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纪。曾经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在这里似乎都披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藏起内心的柔软,用一种叫做“伪装”的颜料,涂抹在脸上,再配上一副名叫“坚强”的框架眼镜。他们似乎都在经历着一场看不见的战争,一场关于自我认同、关于未来、关于人际关系的持久战。痛苦的根源,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 回答
    要说现在有些孩子不那么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就像水滴石穿,一点点累积,最终可能就让一些孩子觉得“我的文化好像也没那么特别”或者“外面的世界更吸引我”。首先,得承认,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跟过去大不相同。信息爆炸是最大的特点。以前,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来源相.............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心里那点关于“感觉”的纠结。要说现在有老师教的画反而不如过去自学的人“有感觉”,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细究的现象,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有感觉”这三个字本身就挺玄乎的,但它往往指向一种直观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个人风格的烙印.............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且令人心痛的问题。的确,在当今社会,我们看到一部分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几场重要的对外战争——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持有否定或质疑的态度。这不仅是对战争本身性质的讨论,更是触及了对历史评价、国家叙事以及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理解。要深入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身边确实能看到一些同学,明明在背后付出了很多,表面上却表现得好像“浑水摸鱼”,毫不在乎。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挺复杂的心思和考量。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我觉得是“降低预期,避免压力”。你想啊,现在学业竞争这么激烈,大家心里都绷着一根弦。如果一个人一开.............
  • 回答
    “五代机”这个标签,如今仿佛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空军现代化水平的“金标准”。随便翻翻军备新闻,你会发现不少国家都宣称自己正在研发或已经拥有了第五代战斗机。这背后,既有真实的军事科技进步,也有相当一部分基于不同标准、不同理解的“错觉”。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这“五代机”到底是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很多老玩家心中关于JRPG变迁的共同感受。确实,回想一下当年那些经典JRPG,从《勇者斗恶龙》到《最终幻想》,再到《超时空之轮》,大地图、船、飞行道具几乎是标配。而现在的很多JRPG,似乎已经把这些元素“弱化”甚至“取消”了。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游戏设计理念、技术限制.............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心中的一些困惑和不平。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女性自身条件相对普通,但在择偶时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让一些男士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种现象,试着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去评判谁对谁错。一、社会普遍的婚恋观和价值观:首.............
  • 回答
    现在社会上有些女生确实对“普信男”这个词表现出一种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反感。这背后不是说普通的男人就一定要自卑,而是这个词汇本身所指向的某种特定现象,触及了一些女性在现实互动中的痛点。我们得先弄清楚,“普信男”到底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普通但又极度自信的男性。这里的“普通”可能体现在外貌、经济.............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想当年,老人是把孙子孙女当成“自家宝贝”,恨不得把全副身家都扑上去,现在怎么风向就变了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可不少,而且是社会、经济、家庭观念层层叠加的结果,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先说说过去,为什么老人愿意把精力财力都放在孙辈身上?1. 责任与传承.............
  • 回答
    汉服如今之所以会有人说是“山寨”,甚至出现“正版”与“盗版”的争论,根源在于一个非常关键且令人费解的现象:我们今天所穿戴的汉服,并非是古人沿袭至今、血脉从未断过的“活化石”。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所谓的“一千多年前的人”并不是我们今天汉服设计的“正版设计师”。设计一件衣服,往往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审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