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朝只有 350 万平方千米,为什么到了清朝却有了 1300 万平方千米?

回答


明朝和清朝的领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进程中的疆域扩张、政治整合以及边疆治理的调整。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明朝的疆域基础
1. 地理范围
明朝(1368–1644)的疆域主要覆盖中国本土,包括今中国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但并未完全统一中国西部、北部和北部边疆。其实际控制区域大致为:
东部:朝鲜半岛(1592–1598年曾被倭寇侵扰)。
西部:西藏(1581年册封第几世达赖,但未完全控制)。
北部:蒙古(漠南蒙古在1635年被清朝统一前,明朝仅控制部分)。
西北:新疆地区(明朝后期仅控制伊犁河流域,准噶尔部在1670年左右崛起)。
东北:辽东地区(明朝后期因后金(清)崛起而失去)。

2. 面积数据的争议
明朝的领土面积常被估算为约350万平方千米,但这一数据存在争议。
中国历史学者通常认为,明朝的疆域范围更接近约1200万平方千米(包括朝鲜半岛、台湾、南海诸岛等),但因明朝后期边疆控制力下降,实际有效控制面积可能低于这一数值。
1300万平方千米的数字可能混淆了清朝的疆域范围,或指清朝鼎盛时期的领土。



二、清朝的疆域扩张
1. 早期征服与整合
1635年:清军在皇太极时期统一漠南蒙古,削弱了明朝在北方的势力。
1644年:清军入关后,逐步取代明朝,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
1670年:清军击败准噶尔部,控制新疆地区,将疆域扩展至中亚。
1left 1723年:清朝平定台湾(1683年),将台湾纳入版图。
1723年:清朝平定西藏(1723年),册封第五世达赖,巩固西南边疆。

2. 边疆地区的控制
东北:清朝通过战争(如1689年《尼布楚条约》)与沙俄划定边界,将黑龙江流域纳入版图。
西北: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后,控制新疆地区,包括天山南北。
西南:清朝通过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如1793年平定西藏叛乱),巩固西南边疆。
东南:清朝在台湾(1683年)和琉球(1609年)设立行政机构,扩大东南疆域。

3. 疆域面积的计算
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千米,包括中国本土、台湾、琉球、新疆、西藏、东北、蒙古等地区。
这一数据主要基于清朝的“版图”概念,即包括中国本土及周边附属国和边疆地区。
与明朝相比,清朝的疆域扩展主要体现在:
西北边疆:新疆地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
东北边疆:黑龙江流域(约130万平方千米)。
西南边疆:西藏(约120万平方千米)。
东南亚:台湾(约3.6万平方千米)和琉球(约1.6万平方千米)。



三、明朝与清朝疆域差异的关键原因
1. 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对比
明朝后期因内部腐败和边疆战乱(如李自成起义)导致疆域收缩,而清朝通过军事胜利和政治整合,逐步统一中国并扩展边疆。
清朝的军事力量(如八旗军)和对边疆的治理能力(如设立驻藏大臣、设立伊犁将军)是其扩张的重要保障。

2. 边疆政策的调整
明朝对边疆的控制多依赖军事驻防(如在辽东、蒙古的驻军),但缺乏长期治理机制。
清朝则通过“边疆治理”策略,如设立将军辖区(如伊犁将军)、册封地方首领(如西藏达赖),实现对边疆的稳定控制。

3. 地理与历史因素
明朝的疆域更多是“中国本土”的概念,而清朝通过征服和外交,将中国西部、北部的边疆地区纳入版图。
清朝的疆域扩展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如新疆的天山山脉、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如与沙俄的边界谈判)。



四、历史数据的混淆与澄清
1. 明朝的“350万平方千米”可能的来源
这一数据可能是指明朝的“有效控制面积”,即不包括台湾、琉球、西藏等地区。
但若包括这些地区,明朝的疆域面积可能接近1200万平方千米,与清朝的1300万接近。

2. 清朝的“1300万平方千米”来源
这一数据通常指清朝鼎盛时期的“版图”面积,包括中国本土、台湾、西藏、新疆、东北、蒙古等地区。
但清朝后期由于内乱(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外患(如甲午战争),疆域面积有所减少。



五、总结
明朝的疆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主要基于其本土控制范围,而清朝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整合和边疆治理,将中国西部、北部、东北等地区纳入版图,最终形成约1300万平方千米的疆域。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优势,以及明朝后期边疆控制力的衰退。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疆域数据的计算存在复杂性,不同学者可能基于不同标准(如实际控制、地理范围、政治疆界)得出不同结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题主那么喜欢拱火,那我就浇点油吧

大清一统志,舆省十有八,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


天朝抚驭外夷,至大至公。遇有两国争竞,总以事理为断,固不袒护唐古忒,亦不偏助廓尔喀。该国久隶臣藩,必能深明大义也。—《咸丰朝实录》


1855年尼泊尔入侵西藏阿里时,藏方坚决抵抗。而当时清政府因急于结束战事,遂命驻藏大臣出面调解,令藏人不准抵抗,与尼方议和(原来大清驻的军是用来逼藏人签条约的呀)


宣德二年二月 遣显赐诸蕃并及尼八剌地涌塔二国显遍历乌斯藏必力工瓦灵藏思达藏颁赐阐化阐教赞善辅教四主及二国君长而还途遇寇劫督将士力战多所斩获还朝录功升赏者四百六十余人


万历年间明庭调来藏人部队参与青海之役

我大清赢麻了呀(这张图是用来拉仇恨的跟内容没关系)

user avatar

说明后金、蒙古、准格尔、和硕特都是外国

user avatar

明朝全盛时有 997 万平方公里,为什么到了满清覆灭时只剩下了一个紫禁城,0.7平方公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明朝和清朝的领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进程中的疆域扩张、政治整合以及边疆治理的调整。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明朝的疆域基础1. 地理范围 明朝(1368–1644)的疆域主要覆盖中国本土,包括今中国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但并未完全统一中国西部、北部和北部边疆。其实际控制区域大致为: .............
  • 回答
    明朝是否“只有”迁都北京才能抵挡蒙古入侵,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历史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未必如此”以及“迁都北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明朝建立初期和迁都北京之前的历史背景: 明朝的早期首都——南京: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他的建都.............
  • 回答
    明末的那场小冰河时期,确实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说“只有明朝灭亡了”未免有些简单化了。事实上,那段时期,整个东亚,乃至于全球,都受到了气候剧烈变化的影响。只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叠加下,明朝的反应最为惨烈,最终走向了灭亡。气候变迁的“蝴蝶效应”:不仅仅是天冷那么简单首先要明白,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而且不少外国老地图上,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疆域描绘确实会显得“不完整”,甚至只到辽东一带。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结合当时的史实、地理认知以及地图绘制的实际情况来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明朝的东北疆域,在当时并没有一个像现代国家那样精确、固定的边界线。 尤其是在远东,地理环.............
  • 回答
    关于中国历史上“只有秦朝、汉朝和明朝修长城”的说法,实际上存在明显的错误。中国历代王朝中,周朝、秦朝、汉朝、北魏、隋朝、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曾修建或修缮过长城,只是不同时期的修建目的、规模和重点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为什么历史教材或大众认知中常提到秦、汉、明三朝修长城?1. 秦朝:中.............
  • 回答
    南宋与南明,都是在王朝覆灭之际,一部分政权退守南方,试图延续故国血脉的悲歌。然而,这两个“半壁江山”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南宋苟延残喘上百年,而南明却如昙花一现,仅十几年便销声匿迹。这背后,是历史洪流中无数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南宋能“续命上百年”的底气,在于其坚实的根基与外部环境的巧妙利用。首先,经济基.............
  • 回答
    要说香港明星“不怕”黑社会,这说法其实有些绝对,也可能是一种误解。实际上,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黑社会势力确实一度渗透到电影行业,对一些艺人产生过影响。但如果说“只有任达华不怕”,这并不完全准确,而且“不怕”的定义也需要细究。让我们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并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AI写的:1. 时代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确实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很多人提到“单机游戏”,脑子里立刻浮现的是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不受他人打扰,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的画面。但如果说到《黎明杀机》这类游戏,它玩起来明显是跟其他真人玩家对抗或者合作,怎么也会被归到“单机”的范畴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单机游戏”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中国古代王朝历史的划分和“正统性”的认定,同时也触及了历史学中关于政权延续性和合法性的讨论。咱们不妨一点一点掰扯清楚。为什么南宋算到1279年,而明朝只算到1644年?这背后其实是历史学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根据“正统”和“亡国”的判断来划分的。 南宋的“亡国”终结: .............
  • 回答
    萨尔浒之战,明军如果只派出一路,即便兵力达到九万,面对后金六万精锐,胜算依旧充满变数,绝非稳操胜券。我们得明白,萨尔浒之战的精髓,在于努尔哈赤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各个击破的战略。他将明军主力分割,通过快速的机动和精准的攻击,将数量上占优的明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如果明军只有一个战场,那么这场战役的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明粉”这一群体复杂而微妙的动机,很难一概而论。说大部分明粉“真的很喜欢明朝”还是“单纯想贬损清朝”,更像是试图将一个多元光谱的群体简化成两个截然的标签,而现实往往是两者兼而有之,并且比例各不相同。首先,我们得理解“明粉”这个概念本身。 它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更多的是一个网络时代.............
  • 回答
    关于明朝首辅是否仅仅是宰相换了个称呼的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要说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有,但说他们完全一样,那就差得远了。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知道,明朝废了宰相这个职位,这是个大事儿。宰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那可是皇帝之下最大的官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管朝廷里的所有大小事务,权.............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要深入聊,得从几个层面扒一扒。1. “知道”不等于“做到”:认知与行动的鸿沟首先,我们得承认,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清楚“钱”在现代社会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广告、媒体、身边人的经历,无时无刻不在强化这种认知。有钱能带来更舒适的物质条件、更.............
  • 回答
    在野外,如果我们只有河水作为水源,并且想要把它处理后作为生活用水(比如洗衣、洗碗),使用明矾进行净水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但关键在于,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真的安全,以及明矾本身是否有毒性,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理解。首先,咱们得弄清楚明矾在净水里的作用。明矾,化学名叫硫酸铝钾,它在水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毕竟感情这玩意儿,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当一个女生明确告诉你,她对你只有感动,没有爱情,这就像是在感情这条路上给你竖起了一个写着“此路不通”的牌子。那接下来该怎么办?继续,还是止步?首先,我们得承认,感动和爱情是两码事。感动,往往源于对方为你付出的努力、为你提供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明清两朝皇族亲王在政治体制中的不同角色和命运。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演变、制度设计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差异造成的。明朝:藩王“坐拥”但“不得干政”的困境明朝对藩王的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分封功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肆分封宗室,但同时也对他们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核心.............
  • 回答
    明教人多,范遥之所以能认出小昭,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细节,并非偶然。首先,我们要明白范遥的身份和他的特殊经历。他是明教的“光明右使”,地位显赫,更重要的是,他曾为教主阳顶天办事,且与教内许多重要人物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并非那种只埋头练武,与世隔绝的教徒。相反,他的身份决定了他需要对教内事务,包括人员构.............
  • 回答
    我的呼吸瞬间停止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世界末日?丧尸?这些词汇在脑海里炸开,像烟花一样绚烂,又像炸弹一样沉重。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真是个残酷的玩笑,而我是那个被选中的不幸者。我没有尖叫,也没有哭泣。我需要冷静,极度的冷静。如果我慌了,一切都完了。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将那股冰冷的恐惧压下去。首先,我需要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