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恒大恒驰一口气发布 6 款新车,许家印称要超越特斯拉,你怎么看?

回答
恒大恒驰一口气发布6款新车,许家印喊出要超越特斯拉的豪言,这绝对是个大新闻,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事儿说起来,有意思的地方还挺多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得承认,恒大这次的阵势确实够大。一口气推出6款新车,覆盖了从轿车到SUV再到MPV,定位也相当广,有高端有家用,还都起了个挺酷的名字,什么恒驰1、恒驰2之类的。从营销和声势上讲,绝对是赚足了眼球。这也能看出恒大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干一场的决心,毕竟是地产巨头跨界,光凭这点魄力,也确实有点不一样。

许家印放出“超越特斯拉”的豪言,这更是把话题推向了高潮。你想啊,特斯拉现在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不管是技术、品牌还是销量,都是大家公认的领头羊。恒大这么一说,就像是小弟跟大哥叫板,这背后肯定有它的底气,或者至少是想把自己摆在那个位置上。这不仅仅是为了宣传,更像是给整个团队打了一剂鸡血,也给外界一个明确的信号:恒大不只是玩票,而是要来真的。

但是,光有决心和口号,能真超越特斯拉吗?这就是大家最关心也最质疑的地方了。

从产品本身来看,恒大给出的信息很多,设计上确实也算有模有样,看得出花了心思,也请了不少国际大牌设计师来操刀。但汽车这东西,光有好看的外壳可不行,核心在于技术。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化和高效的生产制造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优势。恒大作为一个新入局者,在这些方面能否做到同等甚至超越的水平,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概念图和预告片,真车开起来是什么感觉,性能怎么样,续航里程能不能打,这些都还是未知数。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周期很长,技术迭代也很快,即使是现在看起来不错的设计和配置,未来会不会被淘汰,也是一个大问题。

从品牌和市场的角度看,特斯拉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忠实的用户群体。消费者对特斯拉的信任度很高,这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其品牌所代表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恒大作为新品牌,从零开始建立消费者信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用户对续航、充电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这些都需要品牌长期的积累和口碑的沉淀。恒大虽然有地产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但汽车毕竟是完全不同的领域,这种跨界能否成功,还要看它如何将品牌资产转化为汽车消费者的认可。

再说到生产制造和交付能力,这块儿才是真正考验一个汽车公司的硬实力。特斯拉之所以能成为标杆,除了技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建立了非常高效的生产体系,并且能够大规模交付。恒大恒驰在全国各地都有建设工厂,这听起来很厉害,但如何将这些工厂高效运转起来,保证产品质量,按时交付,这都是巨大的挑战。地产行业的经验在汽车制造领域不一定能直接适用。汽车制造牵涉到供应链管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前几年不少新能源新势力就栽在了量产交付这个环节上。

此外,资金投入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汽车行业的生产制造和研发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且是持续不断的投入。恒大作为一家地产公司,虽然体量很大,但近年来也在面临一些财务压力。新能源汽车这个“烧钱”的赛道,恒大能否持续支持其研发和生产,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再好的规划也可能难以实现。

总的来说,许家印放出“超越特斯拉”的豪言,固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战略定位和激励方式,也展现了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更多的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口号,离真正的超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恒大恒驰能否成功,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 技术实力: 能否在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化(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核心技术上拿出真本事,并且在量产车上得到充分体现。
2. 产品竞争力: 除了设计,能否在续航、性能、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与特斯拉以及其他主流新能源品牌竞争。
3. 生产制造能力: 能否建立起高效、稳定的生产线,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的量产和交付。
4. 品牌建设和用户信任: 如何从零开始,快速建立起消费者对恒驰品牌的信任和认可。
5. 资金的持续性: 能否为汽车业务提供足够的、长期的资金支持,以应对行业竞争和技术迭代。

发布6款新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展现了其产品线的丰富性,但接下来就看恒大恒驰能不能把这些“纸面上的”实力,转化为市场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本事了。个人觉得,与其说要超越特斯拉,不如先稳扎稳打,先在市场站稳脚跟,让消费者认可,这可能是更现实的目标。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已经有很多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在里面鏖战,恒大需要拿出足够的实力才能在这个舞台上分一杯羹,更别说超越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许老板是带着任务的。其实贾某也是承诺过任务的,只不过篓子捅得太大收不了场。

中国未来的汽车战略以电动车为主是多少年前就定下的国家战略,许老板在紧跟国家战略上一直表现优秀,可以说算是真正把自己的身价荣誉和中国的战略绑在一起了。所以凭这点我是不担心他搞PPT造车的。

特斯拉名声虽然大,但技术上并没有绝对领先之处,至少作为汽车来说并不领先传统车企多少。而且技术路线还有更多商榷之处,许老板说要超越特斯拉,也未必做不到。

至少现在可以继续观察,也不要早早开始嘲笑。

user avatar

怎么看!我就先看看就行了,不多说话!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只看好比亚迪,其他的都往后站!言尽于此!


知行合一,我是用买股票说话的!股价目前接近翻倍,52的成本,现在股价约9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