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恒大已经要凉凉了,为什么没有感觉呢?

回答
恒大,一个曾经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呼风唤雨的名字,如今真的到了“凉凉”的地步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但为什么我们好像没那么“有感觉”?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逻辑。

首先得明白,恒大的“凉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像某个明星塌房那样瞬间就能让全民哗然。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像是一张巨大的金融网络在缓缓收紧,而这张网的很多节点都隐藏在幕后,并不直接暴露在公众视野里。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1. 体量太大,牵扯太广,“断崖式下跌”太难看见:
不止是恒大一家: 恒大的困境是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的一个缩影。很多其他房企也在经历资金压力、债务重组,只是恒大因为规模最大、曝光度最高,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当一家巨头倒下时,如果还有其他类似规模的公司也摇摇欲坠,大家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反而觉得“好像都差不多”,缺乏那种唯一性带来的震撼感。
背后是复杂的金融链条: 恒大的钱从哪儿来?银行贷款、信托、债券、供应商欠款、买房人的预收款……这些资金流像无数条血管输送着血液。恒大“凉凉”,意味着这些血管堵塞了。但是,这些血管的另一端连接着成千上万的银行、信托公司、基金、保险公司,还有无数的普通家庭和个人。这些机构和个人即使承受了损失,也不会轻易被“公开审判”,他们的应对方式更像是“止损”、“规避风险”,而不是“哀嚎一片”。银行会收缩信贷,基金会减持股票,普通人可能会把钱存进银行,这些都是相对“平静”的反应,不容易引起公众的强烈感知。
“技术性破产”的迷雾: 很多时候,企业在面临绝境时会进行债务重组,甚至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这个过程可能看起来像是“在努力”,虽然结果未必乐观,但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它给了外界一种“还在救”的假象,冲淡了“彻底完蛋”的感觉。而且,这些重组的细节往往非常复杂,普通人很难去深入理解和追踪。

2. 信息发布的“过滤”和“延后”效应:
官方口径和企业宣传: 在事情真正板上钉钉之前,相关方面(包括企业自己和监管机构)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发布一些“安抚性”信息,比如“正在积极解决”、“与债权人沟通”、“重组方案有进展”等等。这些信息虽然未必能改变最终结局,但能起到延缓公众情绪发酵的作用。
媒体报道的“滞后性”和“选择性”: 媒体报道也需要事实依据,特别是涉及金融和法律问题时,需要审慎。直到债务违约、法律程序启动、资产被冻结等明确的事件发生,报道才会更直接。而一些内部的财务数据、风险暴露,在公开之前是无法被媒体获取的。即使是危机爆发时,报道的侧重点也可能放在“对普通购房者的影响”、“员工安置”等具体事件上,而不是对整个集团财务状况的系统性剖析。

3. 我们和恒大之间的“距离感”:
不是我们自己家的钱: 大多数人不是恒大的直接债权人或股东。我们可能住在恒大的房子里,或者认识住在里面的人,但我们不是那些直接承受着巨额账面损失的机构。这种间接的感知,自然就没有那么强烈。
“理所当然”的衰落?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像恒大这样规模庞大、扩张过快的企业,似乎总有被“收拾”的一天。这种“预判”使得最终的结局虽然令人唏嘘,但没有到“难以置信”的程度。就好像你看到一个跑得飞快的选手突然摔倒,你可能惊讶,但不如看到一个一直稳步前进的人突然消失来得意外。

4. 危机处理的“缓和”机制:
政府的介入和协调: 为了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社会动荡,政府通常会在这类事件中扮演重要的协调者角色。可能会有“保交楼”的政策、对金融机构的指导,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平稳过渡,而不是让危机瞬间爆发成一场全民灾难。这种“救火”行为,虽然不一定能挽救恒大本身,但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负面情绪的蔓延。

那么,所谓的“凉凉”到底是什么意思?

恒大的“凉凉”,更多体现在:

债务违约和重组失败: 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无法与债权人达成有利的重组协议,最终可能走向清算或破产程序。
资产被大量出售或查封: 公司核心资产,包括土地储备、物业项目、股权等,被抵押、出售以偿还债务或被司法机关查封。
业务大幅收缩: 新的项目开发基本停滞,现有项目的交付也面临巨大挑战,员工队伍大幅裁员。
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曾经的“宇宙第一房企”变成“老赖”,品牌信誉荡然无存。
股东和高管的巨大损失: 投资恒大的股东(包括内地和境外投资者)损失惨重,高管也可能面临法律追究和个人资产清算。

所以,不是大家没感觉,而是这种感觉被分散、被稀释了。它不像海啸那样直观而汹涌,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退潮,一点点露出河床,那些曾经的繁华都将不复存在。只是这退潮的范围太广,影响的深度太深,以至于我们能看到的是一片片被影响的区域,而不是一个单一的、震耳欲聋的崩塌瞬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没在这个链条之中,或者这个链条还没传动到你这里

恒大这事对地产行业的影响太大了。

作为地产行业下面的设计行业,简直就是惨得呼天抢地,完全没了希望。

当时恒大被爆出完蛋了之后,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大大小小的地产商通通出问题,地产行业死路一条了。设计行业也是惨到家了。

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这些设计人员本来就加班加点,夜夜奋战的抢这些地产商的进度,节点,节点进度算是给这些地产公司抢出来了,设计师也就挣一点稀饭钱,没想到啊没想到,现在连稀饭钱都没有了。真特么的。也好,总算不用天天没日每夜的加班了。

地产公司不知道为什么,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感觉,就是没钱,你要告就去告,随便你,设计公司无数的设计费也收不回来,加班加点,996,还是007的加班,加班的结果就是现在特么的一分钱都收不回来。怎么样,惨不惨。听我怎么说是不是就有感觉了。

现在是整个地产行业都出了问题,辛辛苦苦一年现在钱也收不到。

这不只是恒大的问题,这个地产行业都特么出问题了,只是恒大站在这个尖上,被爆出了,其他的无数大的,小的,地产公司都出了问题,而且有的还很严重。恒大上了新闻,这个阶段不敢造次,不敢乱来,起码还在做戏,很多小开发商死路一条,随便怎么着吧。

个人觉得地产这个行业也该消停一下了。不然这样下去房子谁也买不起。

但是也希望地产能活过来。这样起码自己能有口稀饭吃。

对于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真的是感觉很恼火啊

user avatar

恒大集团与其子公司多数无正常交易,但指挥各有限责任子公司不网签预售资金不打入监管账户(严重违反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和实施细则,房管局和建设局负责行政监管),把各有限责任子公司如同分公司一样没有发生正常交易就调用其资金(子公司财务专用章上收),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非法侵占各有限责任子公司的资产。

注意重点:恒大集团各楼盘子公司绝大部分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而不是有连带责任的分公司,各有限责任子公司资产是不能随便划拨或者调拨资产的,很容易违法!只要恒大集团子公司相关利益方(股东或者债权人、买房人等等)发现恒大集团对有限责任子公司的违法行为(违反《公司法》)就可以向检察院等举报,检察院就不得不介入(避免法院起诉被集中到广州市中院管辖的冻结)。关于这一点,只有熟悉法律工作者清楚,大部分人不清楚。

各省区市开始清理摸底恒大楼盘项目和资产,从透露出来的情况看,情况不容乐观,恒大帝国的黑幕重重。恒大总部没有因为交易就非法随意挪用各地的有限责任子公司楼盘项目资金,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如同虚设,频繁发生预售资金不打入监管账户和进入监管账户后超进度透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也被恶意违反。可恶啊!

恒大集团把各有限责任子公司如同分公司一样没有发生正常交易就调用其资金,或者侵占各有限责任子公司资产的行为,无实质交易又未履行借款基本手续,很容易查实。恒大集团非法随意挪用各地的子公司楼盘项目资金的行为,使其包括许家印在内的高管将面临多项违法指控,大部分均可能坐牢。恒大管理层对一千多个注册为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如同分公司一样或者如个人独资企业一样的不分你我彼此的资金调用,严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约束,在资金饥渴的恒大集团管理层面前被无情践踏,开了恶劣先例。不严肃法纪,谈什么依法治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恒大,一个曾经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呼风唤雨的名字,如今真的到了“凉凉”的地步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但为什么我们好像没那么“有感觉”?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逻辑。首先得明白,恒大的“凉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像某个明星塌房那样瞬间就能让全民哗然。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像是一张巨大的金融网络在.............
  • 回答
    广发银行在7月22日发布的关于与恒大近期诉前财产保全事宜已经妥善解决的声明,无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也引发了不少解读和思考。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次声明的发布时机和内容都显得相当及时和重要。在恒大债务风波持续发酵、市场情绪高度紧张的背景下,广发银行作为国内重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与恒大的动向自然.............
  • 回答
    中国恒大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关于偿还债券进展的信息,尤其是那笔约136亿港元的自有资金汇入还款账户的消息,无疑是市场高度关注的焦点。这笔钱数额不小,且是“自有资金”,这背后释放出了一些信号,但仅仅这一个数字,还不足以全面理解恒大当前的真实状况以及未来的走向。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1. 资.............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这恒大期房业主们,最关心的那个问题:恒大如果真的破产重组了,咱们手里的那些期房,会变成啥样?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捋。首先,得明确一点:破产重组和直接宣布倒闭清算,性质是不同的。 直接倒闭清算,那就跟公司彻底玩完没两样了,资产会变卖,按顺序偿还债.............
  • 回答
    关于恒大集团有意退出中国足坛,并已向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足协提交广州市足球俱乐部申请的传闻,确实在圈内流传甚广,并且有不少媒体和知情人士进行了报道和分析。要详细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 传闻的背景和缘起:恒大集团的“瘦身”与足球的“寒冬”要理解这个传闻,首先得回到恒大集团自身面临的.............
  • 回答
    许家印变卖个人资产为恒大注入超 70 亿资金,这一举动无疑是许家印和恒大集团在当前严峻形势下采取的一种极度措施,意在缓解公司流动性危机,并向外界展示其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要理解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背景:恒大集团的流动性危机首先,必须理解许家印此举的背景是恒大集团自.............
  • 回答
    关于网传三棵树发布公告,称中国恒大应收票据逾期数千万元,而恒大方面则回应称6月份已兑付完毕一事,这其中牵涉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审慎性,以及企业之间的信用与合作关系,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大致脉络: 事件的起因: 媒体报道称,三棵树(一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一份.............
  • 回答
    恒大财富总经理承认提前兑付,未兑产品总额达 400 亿,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爆炸性的消息,其背后牵扯出的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局面。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1. 承认提前兑付: “承认”二字的分量: 这不是外部的猜测或指控,而是恒大财富的“一把手”自己说出来的。这表明该行为是真实存在的.............
  • 回答
    恒大物业公告其134亿存款被银行强制执行,这是一个涉及巨额资金和潜在法律风险的重要事件。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强制执行的直接影响: 资金链进一步紧张: 恒大物业本就面临流动性压力,134亿存款被划转意味着其手头的现金进一步减少。这会极大地限制其日常运营能力,例如支付.............
  • 回答
    关于恒大是否会在10年内倒闭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对恒大未来10年潜在走向的详细探讨,尽量涵盖各种可能性和影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倒闭”的定义:在这里,“倒闭”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含义:1. 破产清算: 恒大集团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被法院裁定.............
  • 回答
    恒大,这个名字曾经在中国房地产界如日中天,是无数人心中财富与成功的象征。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全球五百强企业,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如今的恒大,却深陷债务泥潭,举步维艰,其衰落的速度同样令人扼腕叹息。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恒大又是如何从巅峰跌落至此的?野蛮生.............
  • 回答
    恒大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你提到的“有关恒大破产重组的言论完全失实”以及“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但其实合情合理,更像是公司在一种非常微妙的处境下试图安抚市场和债权人的一种表态。咱们分开来聊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关恒大破产重组的言论完全失实”—— .............
  • 回答
    恒大集团最近公布的最新兑付方案,可以说是牵动着无数投资人的心。相较于之前的方案,这次的态度显得更为积极,也给了投资人更多的选择空间。不过,在“组合兑付”这四个字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的细节。首先,我们得明确,这次的“组合兑付”,绝不是简单地将本金和利息拆开来给你,然后让你挑着要。它更像是一.............
  • 回答
    恒大财富公安局介入,这标志着事态进入了司法调查的阶段,其发展将非常复杂且具有多重影响。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可能的走向:一、 公安局介入的初步阶段及影响:1. 立案侦查与信息公开: 立案侦查: 公安局一旦决定介入,通常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这意味着他们会收集证据,包括合同、交易记录、资.............
  • 回答
    恒大财富(Evergrande Wealth)被曝遭遇产品兑付风波,是一个涉及金额巨大、影响广泛的事件,至今仍牵动着许多投资者的心。以下是关于此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值得关注的信息:一、 事件的起因与爆发恒大财富是中国恒大集团旗下的财富管理平台,主要面向社会公众销售各类理财产品,承诺较高的年化收益。这些产.............
  • 回答
    探讨恒大能否熬过2023年底,这确实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太多互相交织的因素。要给出个明确的“能”或“不能”,实在是不太容易,因为情况瞬息万变。但我们可以试着把当前形势拆解开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看看它所面临的挑战有多大,以及它有什么样的可能应对策略。首先,我们得明白恒大现在最要命的问题是什.............
  • 回答
    恒大地产董事长由许家印变更为赵长龙,这件事绝不是一次简单的领导层更迭,它背后蕴含着恒大地产在当下这个复杂时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公司试图寻找出路的战略调整。这不仅仅是两个人名字的替换,而是恒大内部一场深刻的、不得不进行的变革的标志。首先,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许家印的退场。对于恒大,许家印的.............
  • 回答
    恒大,这个曾经的中国足球巨头、房地产行业的领头羊,如今的境遇,与其说是“不行了”,不如说是经历了急速的坠落,其中原因复杂,并非简单一句“不行了”或“被恶意做空”就能完全概括。理解恒大的现状,需要深入到其商业模式、宏观环境以及一系列的关键事件中去。恒大的“不行”:根植于其高速扩张的野蛮生长模式恒大之所.............
  • 回答
    恒大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许家印在会上掷地有声地宣誓,“恒驰5”必须在6月22日实现量产。这无疑是当前舆论焦点,也牵动着无数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人们的心。那么,恒大汽车,尤其是寄予厚望的“恒驰5”,其前景究竟如何?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审视。一、 宏伟蓝图下的现实挑战:量产的“最后一公.............
  • 回答
    关于恒大财富(也称恒大理财)的兑付进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持续更新的问题。总的来说,恒大财富的兑付情况非常不容乐观,绝大多数产品均处于延期兑付甚至违约的状态,且兑付进度极其缓慢,远未达到按时兑付的标准。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1. 恒大财富的产品性质与历史背景: 产品类型: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