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我不信。
这可不是什么低调做慈善的时候,是市场信心比金子珍贵的时刻。如果皮带真的往集团注资,必然要事先官方高调公告,事后大肆宣扬,而不是只是什么“知情人士”出来说些不能验证的话。
且不说这事真假,看一下社会的怪现象:
欠钱的是爷,要钱的是孙子。
即便伤人无数,放下屠刀给点好处便能被塑造成正面人物。
窟窿太大的时候,企业破产反而是最好的结果,权益人还能拿回来一点,最坏的结局是不让破产,也没说不兑付,但你得等,一年是等,十年也是等,有可能一百年也是等,三十年过去了,当时欠的一万块和现在的一万块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2万亿,按13%利息算,一年利息是2600亿,1周利息是50亿。
从7月1日至今有18周,利息有900亿。
如果是真的,毫无疑问体现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要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恒大早破产清算,许老板腰里别着几百亿满世界潇洒去了。
当然,如果是假消息,算我没说。
这还不到他从恒大套现的零头。
许家印从2011年起至今,仅这10年就通过分红套现了499.81亿元,还不包括自己的朋友圈套现、美元债套现、股票套现,真正有诚意怎么也的先注资500个小目标嘛,当然就算是注资500个小目标也不能解决本轮危机。
恒大现在就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吃着中药熬时间而已。
不知道真假,反正无所谓。
这几年通过分红、高息美元债和关联交易,这70亿大概也就占7%吧。
首先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就存疑。
今天已经看到好几个自媒体还有乱七八糟的杂牌媒体发这个了,所有消息来源都是“靠近许家印的人士”,可信度跟出租车司机“海里”的哥们儿差不多。
其次如果确有其事,那么按照商业逻辑应该大肆宣传才对,君不见阳光城林老板都肉身下场担保了吗?还有富力的俩老板、融创的孙老板借个人的钱给公司度过流动性危机,都恨不得让全天下人知道,为啥?现在资本和市场都需要信心,一边自己掏钱一边默不作声,这是上市公司运作手法吗?
退一步讲许老板真的在默默付出70亿,那这个逻辑就可怕了。两种可能:(1)来自铁拳的循循善诱;(2)恒大现在倒下会给许老板带来比70亿大得多的损失,70亿不过缓兵之计。
无论哪一种,恒大本身没救了已经,而且没人想救。
以恒大现在这个国内和国际关注程度,许家印抵押香港豪宅的具体地址,许家印家族抵押变卖三架湾流私人飞机的事儿……都满市场传。
现在你告诉我说许家印个人为恒大注资70亿,这事不比那狗屁[保交楼军令状签署大会]对市场信心提振有用多了?
那这事,目前有靠谱影吗?没有啊,那这就是个假消息呀。
如果真注资70亿,那么这70亿对市场信心提振的杠杆作用,可以放大的700亿或者上千亿的规模……
恒大不算隐性负债,明面上的总负债超过万亿人民币,现在马上需要到期兑付的债务和理财产品,最少大几百亿人民币起步,真要有许家印个人的70亿进来,恒大还不得宣发上天?
许老板把自己小半身家都押进来了,这是要和恒大共存亡!——这个消息对市场有多大的提振作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种是没有任何藏着掖着的必要,目前没有官方消息,那就是真没有。
70亿,说难听点,够干啥的。
拿走数百亿的时候默不作声,掏一些钱(未具体确认金额)进公司的时候,通过广告的方式大声嚷嚷,有失体面。
NO. 1|壹
据接近恒大的资本圈知情人士消息,从7月1日至今,为了维持集团流动性,许家印做了这件事。
首先看看70亿元的资金来源:变卖个人资产、质押股权信息等。
质押股权这事可以确定,10月15日,许家印质押5亿股中国恒大股份,市值约14.75亿港元。目前,许家印和其太太丁玉梅分别通过BVI持有恒大93.71亿股、7.91亿股,合计持股占比76.69%
至于变卖个人资产,仅有一则确切消息。
10月19日,香港的豪宅布立径10号B洋房,由源讯有限公司持有,估值约7亿港元,是向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做了抵押,此次是恒大私募融资的债权人要求追加许家印的豪宅作为抵押。
而布力径10号C洋房的市场价约为8亿港元,由巨山有限公司持有,目前无任何抵押贷款记录。
源讯由一离岸公司控股。7月30日,一名为谭海军的人士接任源讯的董事,其个人登记地址为深圳前海。巧合的是,谭海军亦于7月30日接替许家印出任巨山有限公司的董事。
许家印原为巨山的董事及股东。巨山在2021年3月31日披露的周年申报表显示,许家印为公司的唯一董事兼唯一股东,且许家印申报的住址即为布力径10号C。
据悉,谭海军是“许府管家”,负责许家印大小事务。
至于澳洲的海湾风景的海边豪宅Villa Del Mare,之前写过,不再重复。两辆劳斯莱斯幻影、名为“Event”的6700万欧元的游艇、售价4300万美元的私人飞机湾流(Gulfstream) G450、售价9000万美元的空客A319等,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买家的信息。
许家印在广州金碧华府约1000㎡的复式楼、2013年在侨鑫汇悦台1.2亿元买的约1400㎡复式楼、2017年5亿元买的近1500㎡的深圳湾一号豪宅,目前均未有出售的相关消息。
NO. 2|贰
或许,释放许家印变卖个人资产注资恒大,本意目的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
不巧,角度没把握好,玩脱了。从个人的角度,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安抚恒大的业主、员工、供应商等,这个消息的来源,就不应该是“接近恒大的资本圈知情人士”,显得特别不可信,颇有烟雾弹的嫌疑。
这消息的来源,更应该由恒大集团来发公告,堂堂正正,更有说服力。如此一来,若许家印没有这么做,而恒大的公告这么发,那就是虚假公告,自然会有处罚。
可以参照富力、当代、融创的做法,大股东(创始人)向上市公司注资,由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堂堂正正,名正言顺,可信度也高很多。
毕竟,过去一年多,恒大和许家印个人的一些行为,让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已经降低到了低点,更别说这种所谓知情人士的小道消息。
而且,刷屏的信息中,没有一篇文章能稍微深入地了解一下,究竟是变卖和抵押了哪些资产,能拿出70亿元,而是一窝蜂地都在发这个信息,符合恒大投放广告一贯的作风,有股浓浓的广告味。
从2009年开始,截至2021年6月,恒大上市以来的分红总额691.85亿元,其中529.65亿元分给了许家印及其家族。
这还不算许家印其他的收益,如美元债、物业、新能源汽车、关联人的股票套现、影子公司作为恒大的供应商等等。今年恒大还打算巨额分红,后来舆论重重下,作罢。
拿走数百亿的时候默不作声,掏一些钱(未具体确认金额)进公司的时候,通过广告的方式大声嚷嚷,有失体面。
NO. 3|叁
就当许家印真的给恒大注资了70亿元。
恒大的做法至今也很模糊和笼统,站在一直跟踪恒大事件进展的角度上,说些个人看法:
要有个资金详细分配的方案。如哪些用于恢复生产,哪些用于发工资,哪些用于还债。
首先,保交楼是最基本的,关系民生,也是恒大一直在喊的口号。但恒大需要复工的项目很多,70亿元,相对于撬动这些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这时,需要选一些优质项目,这类项目最好是货值较大,且有一部分可以交房,先将这类项目可以交房的部分交房,提振和塑造信心的同时,将后续的存量推向市场,获得资金来源。
以点带面,以少数项目的复工、交房、创造现金流,再去覆盖其他项目,如此才能将资金的能量和利用最大化。
少数项目的成功,可以作为成功案例对外输出,并复制到其他项目,最终成功重塑现金流和全面复工复产。而不是对70亿元资金采取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在这个时候很难救恒大。
其次,要复工复产,提振信心,就离不开员工和供应商的支持,所以要给员工发工资;给供应商还款。
恒大的困难,有目共睹。但员工信仰的崩塌,却是在恒大财富“让领导先跑”事件发生后。
这时,最佳选择是给中基层的员工先发工资,他们的生活最困难,也是公司最坚实的基础。而高管们,生活压力虽然有,但不至于像中基层那般困难,所以适当延后。
给供应商还款,择选复工后能重塑信心、创造现金流的项目,给这类项目的供应商先还款,这时,只有回款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意愿。
将资金用在刀刃上,选对了员工、供应商,选对了项目。如此一来,提振了员工和供应商的信心,项目初步能创造、恢复现金流,也就提振了市场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还要注意一点:同步跟进,尽快恢复开发贷业务。
最后,希望恒大不要再喊口号了,多年的坏毛病得改改了。如今的恒大,更应该:
少说大话,多做实事。
为什么先还美元债?
国内的恒大财富的不先还?
许家印的信用,早就已经彻底破产了。
还记得他开的动员会吗?按时还钱,按时交房,还一堆恒大高管签字。有用吗?
现在更是连新闻都不敢发,还是什么知情人士消息。
一个字都不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