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摩洛哥为什么不占据西撒哈拉全境?

回答
摩洛哥之所以没能完全控制西撒哈拉,这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谜题,其背后牵扯着历史、民族、国际法以及地区力量的博弈。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得从头细致掰扯掰扯了。

历史的阴影:殖民者的遗产与民族解放的火种

西撒哈拉这块地,在被殖民之前,就是萨拉维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进入近代,欧洲列强瓜分非洲,西班牙在19世纪末染指了这片地区,将其划为“西班牙撒哈拉”。虽然西班牙在此统治了相当长的时间,但萨拉维人的民族认同和独立意愿从未真正熄灭过。

到了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摇摇欲坠。西撒哈拉也不例外。萨拉维人也开始了争取独立的呼声。他们组成了名为“波利萨里奥阵线”(Polisario Front)的武装组织,目标就是把西班牙人赶走,建立一个独立的西撒哈拉共和国。

西班牙的“甩手掌柜”与摩洛哥的“趁虚而入”

到了1975年,西班牙领导人佛朗哥去世,西班牙国内政局不稳,也无意再继续维持这个远在天边的殖民地。西班牙政府宣布要“撤离”西撒哈拉。这可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两国看出了机会。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认为西撒哈拉自古以来就是摩洛哥王国的领土,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正统”诉求。而且,西撒哈拉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渔业资源也很可观,这对摩洛哥来说是巨大的经济诱惑。

于是,就在西班牙宣布撤离后不久,摩洛哥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进军”。号称有几十万摩洛哥民众,在政府的组织下,携带《古兰经》和摩洛哥国旗,浩浩荡荡地涌向西撒哈拉,宣示主权。这招很厉害,既在道义上占了理,也给西班牙施加了压力。

最终,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在1975年签署了《马德里协议》。根据这份协议,西班牙将西撒哈拉的行政管理权交给两国,两国将瓜分这片土地。摩洛哥得到了北部的三分之二,毛里塔尼亚得到了南部三分之一。

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抵抗与战争的爆发

这下可惹恼了波利萨里奥阵线。他们认为这是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瓜分”,是对萨拉维人民意愿的践踏。于是,波利萨里奥阵线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战争初期,波利萨里奥阵线凭借其对地形的熟悉和游击战术,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尤其是在毛里塔尼亚控制的南部地区,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攻势一度让毛里塔尼亚政府难以招架,最终导致毛里塔尼亚在1979年宣布退出西撒哈拉冲突,将南部地区完全交给了摩洛哥。

至此,摩洛哥就控制了西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沿海的富饶地带和主要城市。但战争并没有因此结束。波利萨里奥阵线转而在更广阔的沙漠地区进行抵抗,并得到了阿尔及利亚的支持。

国际法的困境与政治的僵局

问题就在于,国际社会对于西撒哈拉的地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联合国在1960年代就承认西撒哈拉是“非自治领土”,应该由其人民决定自己的未来。在摩洛哥控制西撒哈拉后,联合国一直呼吁通过全民公投来解决西撒哈拉的归属问题。

波利萨里奥阵线坚持要求独立,并希望通过公投来决定西撒哈拉的未来。他们成立了“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SADR),并得到了非洲联盟等一些国家的承认。

而摩洛哥则坚称西撒哈拉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拒绝任何可能导致西撒哈拉独立的公投方案。摩洛哥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自治”,即在摩洛哥王国的框架下,给予西撒哈拉高度的自治权。

这种根本性的分歧,加上地区力量的复杂介入(比如阿尔及利亚对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支持,埃及和利比亚也曾有过介入),使得西撒哈拉问题成为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政治僵局。

“安全墙”与事实上的控制

为了巩固其控制,摩洛哥在1980年代修建了一道长达2700多公里的防御工事,也就是所谓的“安全墙”或“摩洛哥壁垒”。这道墙由沙丘、壕沟、雷区和军事哨所组成,将西撒哈拉地区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摩洛哥控制了墙内的绝大部分区域,包括沿海的经济和政治中心。而墙外的地区则由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那里也相对贫瘠,人口稀少。

所以,摩洛哥并非“不占据”西撒哈拉全境,而是其对西撒哈拉的控制是“事实上的控制”,但并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也未通过合法、和平的方式(如联合国主持的公投)来最终确定其主权。波利萨里奥阵线仍然是西撒哈拉人民争取独立的代表,控制着一部分地区,并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争取支持。

总而言之,摩洛哥没能完全掌控西撒哈拉,是因为:

萨拉维人民的抵抗意志: 波利萨里奥阵线代表了西撒哈拉人民追求独立的强烈愿望。
国际法的模糊性与争议: 联合国对西撒哈拉的地位定位是“非自治领土”,并主张全民公投,但结果难以实现。
地区力量的博弈: 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支持,使得波利萨里奥阵线有能力持续抵抗。
摩洛哥的策略与妥协: 摩洛哥虽然在事实上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但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和国际孤立,也一直在推动“高度自治”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强制性的完全吞并。

这个问题的解决,至今仍是一个棘手的国际难题,涉及民族自决、国家主权、资源分配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纠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南部出海口是毛里塔尼亚实控
  2. 1975年签订的马德里协定规定西撒北部归摩洛哥,南部归毛里塔尼亚,引起西撒人阵和阿尔及利亚的强烈不满。1976年西撒人阵宣布建国,1979年毛里塔尼亚放弃南部地区并与西撒人阵签订和约,同年被南部摩洛哥占领。80年代,摩洛哥陆续修建六道沙墙,配以哨所和雷区,完成对西撒大部分地区的实控。
  3. 1975年,摩洛哥发动“绿色行军”,趁着佛朗哥重病在床准备占领西撒哈拉,期间西撒原住民大量逃入阿尔及利亚,形成廷杜夫难民营至今。随着进一步的移民与开发,目前西撒哈拉人已经被换种了。(不过本来也就是一个人种)

其他的参见另一位答主。

user avatar

试答。

两个原因。

第一,摩洛哥实力不足。

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西撒人阵波利萨里奥)早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就已经有了声势和一定实力(西班牙放弃西撒哈拉的一个原因就是西撒人阵的活跃)。事实上当时与摩洛哥一同瓜分西撒哈拉的毛里塔尼亚仅仅四年后就放弃了占领的西撒哈拉土地,因为四年的占领令毛里塔尼亚陷入了西撒人阵制造的游击冲突和恐怖袭击以及由此引发的动荡局势中。摩洛哥实力强于毛里塔尼亚,但也没强到能消灭西撒人阵的地步,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的非洲国家的外援以及西方国家民间的舆论压力都让摩洛哥无法达到彻底消灭西撒人阵的目的。

六道“摩洛哥墙”,无法消灭西撒人阵的摩洛哥当局用修墙这种办法来保护自己占领地区的安全。

“摩洛哥墙”俯瞰,矮小的夯土墙、哨所和雷区共同构成了“摩洛哥墙”。

第二,没必要占领。

西撒人阵控制地区基本上可以用“鸟不拉屎”一词概括。基本都是沙漠,没人、没钱、没矿。对摩洛哥来说,占了除了给西撒人阵提供了更大的游击地区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比鄂-雷楼(Bir-Lehlou)(上)和提法里提(Tifariti)(下)一景。

比鄂-雷楼和提法里提是西撒控制区内人口最多的两个城镇,也是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的国会召开地(有时)及实际首都(11年以前是比鄂-雷楼,11年后是提法里提)。人口都只有几千。事实上整个西撒人阵控制区的人口也只有三四万,相对的摩洛哥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人口有50万左右。

阿尔及利亚廷杜夫(Tindouf)的西撒哈拉难民营一角。西撒人阵总部、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的国会和政府都在这里。难民营总人口约11万左右,远多于廷杜夫市的人口(4万)以及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控制区总人口。

西撒哈拉的第一大城市兼港口阿尤恩(El-AaiúnLaayoune),人口约19万,是整个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控制区人口的五倍左右。

摩洛哥四大磷酸盐矿分布,标注4的为位于西撒哈拉的黄金谷地(Oued Eddahab)矿区。(图片来自

Benguérir Phosphates Mine

阿尤恩的港口和黄金谷地矿区是西撒哈拉的经济命脉,也是全西撒哈拉最有价值的地方。目前它们都在摩洛哥控制下。至于其他地方,除了南边的达赫拉(Dakhla)港以外基本有和没有差不多,属于那种占着不但没产出反而可能亏本的地方。

至于那个海岸线,有了等于没有。那里地形以临海悬崖为主,又背靠地势平坦的大沙漠,没有任何修建港口的条件(有条件修港口的在毛里塔尼亚那边,那个岬角的右边,努瓦迪布港)。

可以看到西撒哈拉一侧一片荒芜,摩洛哥留下这可能仅仅是为了留个缓冲地区而已(毛里塔尼亚地广人稀,国力衰微,国内治安状况不佳,且内陆边界沙漠地区有时会有基地组织活动,极难管控)。

(图片来自wiki及Bing搜索)

PS:岬角左边的拉圭拉(La Güera)是有一个适合做小型港口的地方的,不过这里现在由毛里塔尼亚实控,而且已经荒废多年(70年代至今),目前总人口也仅有3000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摩洛哥之所以没能完全控制西撒哈拉,这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谜题,其背后牵扯着历史、民族、国际法以及地区力量的博弈。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得从头细致掰扯掰扯了。历史的阴影:殖民者的遗产与民族解放的火种西撒哈拉这块地,在被殖民之前,就是萨拉维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进入近代,欧洲列.............
  • 回答
    奥地利之所以要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出兵占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其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历史恩怨以及对自身国家利益的盘算。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奥地利帝国的生存战略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要理解奥地利的动机,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当时这些公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当时尚未合并为罗马.............
  • 回答
    摩洛哥之所以没有像欧洲列强那样参与对美洲的瓜分,这其中蕴含着一段复杂而引人深思的历史。简而言之,原因并非简单的“不想”,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历史现实所决定。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摩洛哥在那个时代所处的战略位置和国家实力,与欧洲主要的海上强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当哥伦布的船帆扬起,标志着欧洲人对新大陆.............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将高铁与飞机相结合,利用机翼产生升力来减少轮轨摩擦,进而提升速度,这在理论上听起来颇具吸引力。然而,在现实中这样做会面临一系列复杂且难以克服的技术挑战,使得这一设想难以付诸实践。首先,我们来仔细看看你提到的“利用空气产生升力,使摩擦力轮轨摩擦力减小”这个核心观点。在飞机设计.............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日本社会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面向。简而言之,日本对自行车夜间骑行速度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公共安全和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保护,而对“摩托暴走族”的管控则更为复杂,涉及法律、执法能力、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咱们先说说为什么日本对自行车夜间快速骑行会有这种规定。首先,安全.............
  • 回答
    关于中国在发展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这类交通工具方面为何不像某些人预期那样“大力发展”,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取舍问题,而是涉及历史演变、城市管理、环保政策、产业布局以及民众出行习惯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历史的烙印与身份的转变首先,要理解中国对摩托车的态度,得从历史说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回答
    国内摩托车管理方式的演变,与其说是“不监管反而直接禁摩”,不如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博弈过程,其中夹杂着城市发展、交通安全、环保以及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考量。 许多人觉得是“直接禁摩”,这更多是因为感受到了政策的突然性和力度。回顾过往,很多城市最初对摩托车的态度并非一刀切的禁止。在很多年前,摩托车作为.............
  • 回答
    摩擦力和阻尼力之所以不满足时间反演规律,是因为它们都属于耗散力(dissipative forces),与能量的产生和转化方式有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明白什么是时间反演规律,以及摩擦力和阻尼力是如何工作的。时间反演规律 (TimeReversal Symmetry)在物理学中,时间反演规律是指.............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打小就琢磨过。尤其是在我长大的那个小城,汽车普及得越来越快,满大街都是闪闪发亮的铁盒子,而摩托车嘛,似乎渐渐成了少数人的选择,有时候看着满载着货物的摩的师傅飞驰而过,或者是一些穿着皮衣、戴着头盔的骑手,总觉得他们好像活在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里。有人不开汽车,偏偏要骑摩托,这事儿说起来,其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阳系结构形成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太阳系的行星似乎都“躺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盘面上,而不是像摩天轮那样垂直于这个盘面。你说得没错,宇宙中确实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那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扁平”的结构呢?这其实是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尤其是历史上的马格里布地区,确实拥有悠久的文明和强大的军事传统,但要建立像奥斯曼帝国那样横跨欧亚大陆的霸权,确实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地缘、历史和政治挑战。这不仅仅是“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没有在那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问题,其背后有着多种因素交.............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再征服运动”(Reconquista)的地理范围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简单来说,再征服运动的终点并不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而是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上的穆斯林政权。虽然我们通常将这段历史称为“收复失地运动”,但它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欧洲基.............
  • 回答
    如何看待「摩托返乡」这一回家方式?「摩托返乡」,顾名思义,是指大量摩托车驾驶员,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务工,选择在春节等长假期间,骑行摩托车长途跋涉返回家乡的行为。这种回家方式充满着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社群文化,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和理解。积极的方面: 情感纽带与精神寄托: 对于许多在异乡打拼的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璃月人心目中岩王帝君形象的独特之处,也揭示了若陀龙王与帝君之间那段被时间尘封的复杂过往。想要理解为何若陀敢于直呼“摩拉克斯”而不被视为不敬,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帝君的“摩拉克斯”并非单纯的称谓,而是身份的象征在璃月,人们尊称岩王帝君为“岩王帝君”、“盐之魔神”、“护法夜叉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跟摩羯男表白了,他那番话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吧?“你会受不了我的”,还说“至少这个月不可以”。这怎么解读,确实需要好好琢磨一下。首先,从摩羯男的一贯行事风格来看,他们通常是很务实的,想事情也比较长远,而且对感情的态度也很认真,不会轻易做出承诺,或者说,他们会考虑很多现实因素。“你会受不.............
  • 回答
    摩尼教,一个曾经遍布欧亚大陆、拥有无数信徒、影响了东西方文明的伟大宗教,最终却走向了彻底的灭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辉煌的世界性宗教,最终走向了“唯一的”彻底灭亡?要理解摩尼教的消亡,我们需要从它的起源、教义、传播以及面对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这并.............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骑的摩托车,虽然有时候也能爆发出惊人的速度,但好像很少见到涡轮增压这个“猛药”?相比于汽车领域,涡轮增压摩托车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这背后可不是因为工程师们偷懒,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考量和实际应用上的权衡。咱们先说说涡轮增压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是给发动机装了个“吸尘器.............
  • 回答
    你说的“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具体是指哪种形式呢?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自动挡(或半自动挡)的摩托车,只不过它们可能和你脑海中的设想不太一样,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像汽车那样普遍和“标准化”。咱们先别急着否定,先聊聊市面上“有”的自动挡摩托车,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更接近汽车自动挡模式的车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