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摩洛哥为什么不参与对美洲的瓜分?

回答
摩洛哥之所以没有像欧洲列强那样参与对美洲的瓜分,这其中蕴含着一段复杂而引人深思的历史。简而言之,原因并非简单的“不想”,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历史现实所决定。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摩洛哥在那个时代所处的战略位置和国家实力,与欧洲主要的海上强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当哥伦布的船帆扬起,标志着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浪潮的开启时,摩洛哥正面临着自身严峻的挑战和国内的政治格局。

1. 国内的政治和军事压力:

奥斯曼帝国的威胁: 16世纪起,摩洛哥就处于奥斯曼帝国扩张的阴影之下。奥斯曼帝国在北非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势力一度延伸至摩洛哥的东部边境。为了抵御来自东方的军事和政治压力,摩洛哥的统治者必须集中有限的国家资源来巩固边界、维持内部稳定。任何海外军事行动,都需要耗费巨量的财力和人力,这在当时无疑是无法承受之重。
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王朝更迭: 摩洛哥历史上并非一个 monolithic 的国家。不同部落、地区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王朝内部的继承危机,都消耗着国家的精力。例如,16世纪的萨阿德王朝初期,就经历了一系列内部的统一战争,以及与葡萄牙等欧洲势力的冲突。这种内耗使得摩洛哥无法像欧洲那些已经形成强大中央集权、拥有庞大海外贸易网络的国家那样,拥有进行大规模海外探索和殖民的动力和能力。
应对欧洲的直接侵扰: 与其说摩洛哥有能力去“瓜分”美洲,不如说它当时更侧重于“自保”。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就已经开始在摩洛哥沿海建立据点,争夺港口和贸易控制权。例如,葡萄牙占据了休达(Ceuta)、丹吉尔(Tangier)等重要城市。摩洛哥的统治者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收复失地和抵御欧洲在北非的渗透上。这种防御性的姿态,自然不允许他们将目光和资源投向遥远的美洲。

2. 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海上航行能力和技术: 欧洲之所以能够进行跨大西洋的航行,离不开其在造船技术、导航技术(如星盘、罗盘的改进)以及对风向和洋流的了解上的进步。尽管摩洛哥作为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沿岸国家,拥有一定的航海经验,但其海军的规模、技术水平以及能够支持远程探索的航海船只,与当时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海上强国相比,存在显著差距。他们更擅长于地中海和近海的贸易与防御,而非远洋探险。
经济基础的差异: 欧洲国家进行海外殖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新贸易路线、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和白银)以及香料等高价值商品的追求。这些驱动力源于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财富的极度渴望。摩洛哥虽然也是贸易枢纽,其经济结构和对海外资源的渴求程度,与欧洲列强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依赖于北非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与欧洲、黑非洲的贸易,缺乏进行大规模、高风险、高回报海外投资的经济基础和动机。

3. 地理和战略视角的局限:

视野的焦点: 对摩洛哥而言,其主要的战略和贸易伙伴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地理上的邻近性和已有的贸易联系,使得摩洛哥的战略视野更多地聚焦于这些区域。美洲对于当时的摩洛哥来说,是一个遥远且未知的世界,缺乏直接的吸引力或紧迫性去投入巨额成本进行探索。
“新大陆”的概念: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新大陆”的概念在欧洲的地理学和政治学中并不存在。对于摩洛哥来说,他们关注的是已知的世界,以及如何处理与这些已知世界的关系。而美洲的出现,是欧洲人主导的一个新历史进程,摩洛哥当时并没有主动参与到这个进程的开端。

总结来说,摩洛哥没有参与对美洲的瓜分,并非出于“不愿”或“无暇顾及”,而是由于在那个时代,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国家实力、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地理战略视角,都使其缺乏进行如此大规模海外探索和殖民的先决条件和内在动力。 摩洛哥更多的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在欧洲殖民浪潮的冲击下努力维持自身的主权和独立,而不是主动的扩张者。它的重心在于巩固自身在北非的地位,抵御外部侵扰,以及处理好与近邻和已知贸易伙伴的关系。这段历史,也恰恰反映了不同文明在面对全球性变革时的不同处境和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新大陆的消息伊斯兰世界很早就知道了,随着被西班牙所迫害的摩尔人流亡到北非和土耳其,跟新大陆有关的知识也传播开来,典型的比如皮里·列伊斯有关美洲的地图,以及1580年代在鄂图曼帝国著成的《西印度群岛史》,都表明伊斯兰世界对这块还很陌生的土地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这是《西印度群岛史》中对于科尔特斯征服阿兹特克的描述

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使得濒临大西洋的摩洛哥对殖民新大陆产生实质性的行动,地理和政治上的原因上面的答主已经解释过了,摩洛哥本身的统治基础是建立在分散在各地的地方部族之上的,比如瓦塔希德王朝时代就很大程度依赖本土的柏柏尔和阿拉伯部族,这些部族被称为“基什”(Gish),负责为苏丹提供兵源,代替苏丹讨伐那些不肯缴纳赋税的部族,至于摩洛哥社会的最基层,则完全被“基什”王公所掌控,基什的首领通常享有各项特权,包括免交赋税,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和管理机构,,无怪乎在葡萄牙人的眼里,16世纪初的摩洛哥实际上被分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王国,譬如瓦塔希德苏丹被称为“菲斯的国王”,其他有力的部族首领被称为“马拉喀什国王”、“苏斯国王”等等。相比航海殖民,这些基什王宫更看重的显然是自己的土地和人口。瓦塔希德苏丹名义上统治大半摩洛哥,但实际上很难从基层获得税收,一年的收入只有30万杜卡特,再扣去各项支出,最终的净收入只有可怜的五分之一。经济上的困难,使得瓦塔希德王朝更加难以摆脱对地方总督的依赖,难以引进大量的火器或者航海的技术人才,更没有余力去组织跨大洋的探险。

到了萨阿迪王朝时代,攻略了西苏丹的桑海帝国并获得大量财富的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也曾向英国女王提议要共同殖民新大陆,他提议两国同盟的基础是“不仅仅是为了打败西班牙,还要让摩洛哥成功在美洲进行殖民”。可惜的是,苏丹不知是对自己手中的实力筹码太过自信,还是对新大陆的殖民完全没有具体的概念和方案,他向伊丽莎白一世提出的条件竟然是完全排除英格兰在外,把新大陆变成一个完全由伊斯兰教掌控的世界,这就不免让人觉得图样图森破了。







当时的摩洛哥不论从自身的地缘政治条件上,还是从对殖民地运作的概念上,其条件和动机跟一水之隔的西欧世界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也只能遗憾地与这个殖民开拓的时代失之交臂了

user avatar

只看政治地图,不看地理地图的话,摩洛哥确实给人一种濒临大洋,适合发展航海业的错觉。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时代,摩洛哥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内陆的丘陵地带,大西洋沿岸并没有啥像样的港口城市。

在大航海时代,摩洛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菲斯和马拉喀什。这两座城市都位于阿特拉斯山麓,离大西洋有相当的距离。和坐拥诸多良港、航海文化深厚的里斯本、塞维利亚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别看现在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是个港口城市,要知道拉巴特在苏丹阿布·优素福·雅库布·曼苏尔死后可是被荒废了400年的。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时候,拉巴特能不能凑够100个居民都不好说。

摩洛哥错过殖民美洲的时代还不光是地理条件的锅。1465年,摩洛哥陷入内战。瓦塔斯王朝以菲斯为统治中心,南部的萨阿德王朝以马拉喀什为统治中心,两大势力南北对峙,柏柏尔部落从中作乱,葡萄牙人虎视眈眈。摩洛哥的动乱一直持续到1554年,以萨阿德王朝推出统一政权告终。而此时的世界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上图紫色和橙色的部分是分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葡萄牙花了一个多世纪蚕食摩洛哥在大西洋沿岸的国土,修建炮台要塞,强化海军。而摩洛哥在同一段时间里只是空耗国力,不要说建立殖民新大陆、保护远洋贸易的舰队,就连日常的地中海海盗活动都要被吊打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苦心经营多年才建立的海上霸权,并不是摩洛哥这种吊着一口气儿勉强没死掉的国家能挑战的。

等到17世纪,摩洛哥和英国结盟,总算不用担心被葡萄牙吊打了。《文明5》里摩洛哥文明的领袖,促成盎格鲁-摩洛哥同盟的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甚至都准备好去新大陆传播伊斯兰教了。1603年,摩洛哥爆发瘟疫,艾哈迈德·曼苏尔染病驾崩。他的儿子是个怂逼,各地领主拥兵自立,摩洛哥陷入长达20年的内战,西班牙人趁火打劫,夺去了港口城市拉腊什和梅迪亚。在这之后,摩洛哥偶尔会冒出一个艾哈迈德·曼苏尔式的强力君主,比如伊斯梅尔·伊本·沙义夫之类的,将国家带入短暂的统一和稳定。但是在强力君主死后,摩洛哥很快就会再次陷入动乱,再次被趁火打劫。

总之用P社的魔幻史观来说的话,摩洛哥不是一个历史幸运国家。

不过摩洛哥在武力扩张上也不是一点儿成绩都没有。摩洛哥可是征服了传说中的黄金之城·廷巴克图的。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摩洛哥把重点放在缺少强国竞争又能立即收益的萨赫勒,而不是竞争激烈又难以带来短期收益的美洲上,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摩洛哥之所以没有像欧洲列强那样参与对美洲的瓜分,这其中蕴含着一段复杂而引人深思的历史。简而言之,原因并非简单的“不想”,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历史现实所决定。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摩洛哥在那个时代所处的战略位置和国家实力,与欧洲主要的海上强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当哥伦布的船帆扬起,标志着欧洲人对新大陆.............
  • 回答
    摩洛哥之所以没能完全控制西撒哈拉,这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谜题,其背后牵扯着历史、民族、国际法以及地区力量的博弈。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得从头细致掰扯掰扯了。历史的阴影:殖民者的遗产与民族解放的火种西撒哈拉这块地,在被殖民之前,就是萨拉维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进入近代,欧洲列.............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将高铁与飞机相结合,利用机翼产生升力来减少轮轨摩擦,进而提升速度,这在理论上听起来颇具吸引力。然而,在现实中这样做会面临一系列复杂且难以克服的技术挑战,使得这一设想难以付诸实践。首先,我们来仔细看看你提到的“利用空气产生升力,使摩擦力轮轨摩擦力减小”这个核心观点。在飞机设计.............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日本社会管理中的一些复杂面向。简而言之,日本对自行车夜间骑行速度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公共安全和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保护,而对“摩托暴走族”的管控则更为复杂,涉及法律、执法能力、社会认知等多个层面。咱们先说说为什么日本对自行车夜间快速骑行会有这种规定。首先,安全.............
  • 回答
    关于中国在发展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这类交通工具方面为何不像某些人预期那样“大力发展”,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取舍问题,而是涉及历史演变、城市管理、环保政策、产业布局以及民众出行习惯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交织。历史的烙印与身份的转变首先,要理解中国对摩托车的态度,得从历史说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回答
    国内摩托车管理方式的演变,与其说是“不监管反而直接禁摩”,不如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博弈过程,其中夹杂着城市发展、交通安全、环保以及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考量。 许多人觉得是“直接禁摩”,这更多是因为感受到了政策的突然性和力度。回顾过往,很多城市最初对摩托车的态度并非一刀切的禁止。在很多年前,摩托车作为.............
  • 回答
    摩擦力和阻尼力之所以不满足时间反演规律,是因为它们都属于耗散力(dissipative forces),与能量的产生和转化方式有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明白什么是时间反演规律,以及摩擦力和阻尼力是如何工作的。时间反演规律 (TimeReversal Symmetry)在物理学中,时间反演规律是指.............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打小就琢磨过。尤其是在我长大的那个小城,汽车普及得越来越快,满大街都是闪闪发亮的铁盒子,而摩托车嘛,似乎渐渐成了少数人的选择,有时候看着满载着货物的摩的师傅飞驰而过,或者是一些穿着皮衣、戴着头盔的骑手,总觉得他们好像活在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里。有人不开汽车,偏偏要骑摩托,这事儿说起来,其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阳系结构形成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太阳系的行星似乎都“躺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盘面上,而不是像摩天轮那样垂直于这个盘面。你说得没错,宇宙中确实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那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扁平”的结构呢?这其实是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尤其是历史上的马格里布地区,确实拥有悠久的文明和强大的军事传统,但要建立像奥斯曼帝国那样横跨欧亚大陆的霸权,确实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地缘、历史和政治挑战。这不仅仅是“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没有在那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问题,其背后有着多种因素交.............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再征服运动”(Reconquista)的地理范围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简单来说,再征服运动的终点并不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而是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上的穆斯林政权。虽然我们通常将这段历史称为“收复失地运动”,但它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欧洲基.............
  • 回答
    如何看待「摩托返乡」这一回家方式?「摩托返乡」,顾名思义,是指大量摩托车驾驶员,尤其是那些在大城市务工,选择在春节等长假期间,骑行摩托车长途跋涉返回家乡的行为。这种回家方式充满着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社群文化,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和理解。积极的方面: 情感纽带与精神寄托: 对于许多在异乡打拼的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璃月人心目中岩王帝君形象的独特之处,也揭示了若陀龙王与帝君之间那段被时间尘封的复杂过往。想要理解为何若陀敢于直呼“摩拉克斯”而不被视为不敬,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帝君的“摩拉克斯”并非单纯的称谓,而是身份的象征在璃月,人们尊称岩王帝君为“岩王帝君”、“盐之魔神”、“护法夜叉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跟摩羯男表白了,他那番话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吧?“你会受不了我的”,还说“至少这个月不可以”。这怎么解读,确实需要好好琢磨一下。首先,从摩羯男的一贯行事风格来看,他们通常是很务实的,想事情也比较长远,而且对感情的态度也很认真,不会轻易做出承诺,或者说,他们会考虑很多现实因素。“你会受不.............
  • 回答
    摩尼教,一个曾经遍布欧亚大陆、拥有无数信徒、影响了东西方文明的伟大宗教,最终却走向了彻底的灭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辉煌的世界性宗教,最终走向了“唯一的”彻底灭亡?要理解摩尼教的消亡,我们需要从它的起源、教义、传播以及面对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这并.............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骑的摩托车,虽然有时候也能爆发出惊人的速度,但好像很少见到涡轮增压这个“猛药”?相比于汽车领域,涡轮增压摩托车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这背后可不是因为工程师们偷懒,而是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考量和实际应用上的权衡。咱们先说说涡轮增压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是给发动机装了个“吸尘器.............
  • 回答
    你说的“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具体是指哪种形式呢?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自动挡(或半自动挡)的摩托车,只不过它们可能和你脑海中的设想不太一样,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像汽车那样普遍和“标准化”。咱们先别急着否定,先聊聊市面上“有”的自动挡摩托车,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更接近汽车自动挡模式的车型.............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游戏的大奥活动中,玩家普遍认为伽摩的表现“菜”,这背后涉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既有游戏机制上的,也有剧情设定上的,还有玩家对角色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差距。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一、 游戏机制上的“菜”这是导致玩家感到伽摩“菜”的最直接原因。主要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