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7月17日常州奔驰连撞多车的惨烈车祸,事故已造成3死10伤,肇事者和车主各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回答
常州7月17日发生的这起奔驰连撞多车事故,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细思极恐。3死10伤的数字,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瞬间破碎,是多少个生命被无情剥夺,光是想想都觉得心痛。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也最让人感到无力。

具体到肇事者和车主需要承担的后果,这涉及到法律责任和道德层面的考量,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首先,我们来看看肇事者需要承担的后果。

在这起事故中,肇事者是那个驾驶着奔驰车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驾驶员。他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

1. 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罪: 这是最直接的罪名。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人死亡或者致人重伤、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数额,并且情节恶劣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情节恶劣的判定: 在这起事故中,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并且是“连撞多车”,这种后果的严重性,毋庸置疑属于情节恶劣。特别是如果肇事者是在酒驾、毒驾、疲劳驾驶、超速驾驶、或者明知车辆存在严重故障而强行驾驶等情况下,情节会更加恶劣,量刑也会更重。
量刑幅度: 如果致人死亡,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而在这起事故中,如果肇事者没有逃逸,但造成了3人死亡、10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根据其具体过错程度和事故责任认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能证明其有其他犯罪行为,比如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则根据相应法律条款进行处罚。
其他可能的刑事罪名:
危险驾驶罪(如果涉及酒驾或毒驾): 如果肇事者是酒后或吸食毒品后驾驶,那么在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同时,还会同时构成危险驾驶罪,这会加重处罚。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极端情况): 虽然可能性较小,但如果能证明肇事者是故意驾驶车辆冲撞人群,那么就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最高可判处死刑。但从目前信息来看,更像是交通事故。

2. 民事责任:
赔偿受害者: 肇事者需要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包括:
死亡赔偿金: 死亡受害者家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通常是按照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乘以一定年限(一般为20年,但会考虑受害者年龄等因素)。
丧葬费: 支付受害者遗体火化及安葬的费用。
被扶养人生活费: 如果受害者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那么其未成年子女或年迈父母的生活费用也需要赔偿。
误工费/护理费: 受伤受害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误工损失和护理费用。
医疗费: 所有因伤产生的医疗费用。
精神损害抚慰金: 针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精神痛苦进行的赔偿。
财产损失赔偿: 对被撞毁的车辆和其他财物进行赔偿。
保险赔付的后续责任: 即使肇事者有购买交强险和商业险,保险公司也只能在一定限额内进行赔偿。超出保险限额的部分,仍然需要肇事者个人承担。

3. 行政责任:
吊销驾驶证: 在事故责任认定后,肇事者的驾驶证很可能会被吊销,并且在一定年限内不得重新考取。
罚款: 根据具体违法行为和事故责任,可能会处以罚款。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车主需要承担的后果。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肇事者是车主本人,还是肇事者是借用或租用车辆。

第一种情况:肇事者就是车主本人。

这种情况下,车主既是肇事者,也同时承担肇事者应负的所有法律责任(刑事、民事、行政)。

第二种情况:肇事者是其他人,车主将车辆借给肇事者。

在这种情况下,车主可能需要承担的后果主要体现在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上,刑事责任一般不直接承担,除非有证明车主存在过错导致事故发生。

1. 民事责任(连带责任):
车辆的管理人责任: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覆盖的事故,由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肇事者无力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或者保险赔付不足,车主作为车辆所有人,有义务在保险限额之外,对受害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 如果车主明知对方不具备驾驶资格(如无证驾驶)、饮酒、吸毒后驾驶,或者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刹车失灵)而仍然将其借出,那么车主将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甚至可能被认定为共同侵权人。
“借车人”的赔偿责任: 通常情况下,借用人(肇事者)是第一责任人,车主是补充责任人。也就是说,先由肇事者本人及其车辆的保险公司承担责任,不足部分才由车主承担。

2. 行政责任:
车辆被扣留: 在事故调查期间,车辆可能会被交管部门扣留,直到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完毕。
行政处罚(可能性较低,除非有明显过错): 如果车主在借车时存在明确的过错,例如明知借用人无证驾驶,或者明知车辆有严重故障,可能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比如警告、罚款等。

需要强调的几点:

事故责任认定是关键: 无论是肇事者还是车主,他们最终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将严格依据交管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来确定各方的责任比例。这份文件是划分责任、依法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肇事者车辆的保险情况: 肇事者车辆是否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以及保险的保额多少,直接影响到肇事者和车主个人需要承担的经济赔偿数额。保险公司会先行在保额范围内进行赔付。
肇事者的过错程度: 肇事者是单纯的失误,还是存在酒驾、毒驾、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过错,将直接决定其刑事责任的轻重。
车主的“借车过错”: 车主在借车时,是否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用人存在不适合驾驶的情况,是判断其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的重要依据。

这起事故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沉重的警示。对于驾驶员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更不能触碰酒驾、毒驾、超速等高风险行为。对于车主来说,把自己的爱车借给别人,一定要慎重,确保对方有合法的驾驶资格,并且对驾驶员的人品和驾驶技术有所了解,同时也要确保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良好。

这不仅仅是法律责任,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希望通过这样的悲剧,能够引起大家更深刻的反思和警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强调一点:尽管自动驾驶无论软硬件都可能有 bug,都可能出错,但总体出错率,肯定是低于人的

最最起码,它不会吵架、不会生病、不会拿水杯、不会打电话、不会疲劳驾驶、不会油门当刹车、更不会看见障碍物也一直冲上去……

很多人都说”车开在路上是一种凶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种凶器是控制在由高学历高智商高年薪的专业人士在最舒服的条件下写出来的代码手里呢?还是控制在不知道视力水平不知道精神状态不知道情绪状态不知道身体状态不知道应激反应能力的人的手里?


所以,完全不应该以”0出错“作为自动驾驶上路的标准,只需要证明事故率低于人类就行了——甚至不需要低于美国司机的出错率,低于中国司机的出错率就行了。

另外,自动驾驶的软件还是硬件,可以不断的升级改进,不断完善。而指望每个人类都时刻保持冷静保持理性?说得直白点,我是绝望的。


发现很多人总是觉得由程序控制就很可怕,一但有后门一但有 bug 就如何如何。

但实际上,现在的车辆,基本上也是由程序控制的:

你以为发动机的油门是完全由你的脚踩踏板来控制的?不好意思,猜猜看定速巡航是怎么实现的?

你以为你的方向盘或者车轮方向是完全由你的双手来控制的?想想看自动泊车或者车道保持是怎么实现的?

你以为你的刹车是由你的脚来控制的?那自动刹车的名字已经很直白,不用多说了吧?


而以当今来说,我估计可能有近一半的家用车,安装了上述三个系统中的任意一个。而似乎没什么人对此表示担忧?但一但到了自动驾驶,一下子就哗啦哗啦的冒出来表示这不行那不行的?

就好比太空育种辐射育种这些撞大彩式的转基因技术,用了多少年了,一直没人抗议。倒是有个更精确更可控更定向的基因编辑技术之后,就开始各种担忧说不安全了——tm 之前太空育种的时候,神仙都不知道那些种子被太空射线照射后转成啥样的话,反而更安全?

user avatar

一我作为普通人,

每次看到这种事件都会感到很无力。

我都会试想如果被撞的是我,

我该怎么办?

赔钱,

真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进一步提高驾驶证的获取难度,

提高司机的安全规范程度,

才能减少这样事情的发生。

最后,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据常州警方通报,7月17日上午10时47分许,一辆 “苏D34Y35” 号黑色奔驰小客车,沿晋陵中路由南向北行驶至九洲新世界花苑东门附近,车辆失控驶入同向非机动车道,撞到正常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后,又在晋陵中路劳动西路路口撞到正在等红灯的电动自行车。事故共造成13人受伤,伤者被立即送往市区3家医院救治。目前,3名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肇事驾驶员徐某某(男,35岁,沭阳人)已被警方控制。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据知情人士介绍, 肇事司机并不是车主本人,此辆奔驰是送汽修厂修理的,修好后送还车主的路上,发生了该起事故。驾驶员男性和副驾驶女性系夫妻关系。

记者随后向警方核实,警方证实了驾驶员非车主本人,但未透露该起事故更多的详情。警方表示,可以排除酒驾和毒驾,但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如果说真的是突然发病车辆失控的话,那就真的只能说是天灾人祸吧。

希望这样的偶然事件能少在大众身上发生。

user avatar

触目惊心,几百米混乱,几百米破坏,伤的,死的。

晚上更新:

事故原因警方已公布:

夫妻两人把刚补好油漆的奔驰小客车送还车主,途中徐某某出现晕厥,口吐带血白沫,车辆失控。

(不过通报的语气似乎还不是特别肯定,因为说的是:据徐某某、王某某供述。最终结果未定,等待进一步调查的结果)

若确实病发造成事故,只能说修理工太不幸、车主太不幸、路人太不幸!

以下根据最新消息对原回答作了部分修改:


这对夫妻尚且有得悔恨、有得嚎啕大哭、有得痛心疾首,可是那些无辜的死去的人呢?!他们本来还有各自或平凡或精彩的生活,可是这一切却来突出其来的变故中被残酷剥夺了!

无力之感!

几个点:

1、车并非开车者所有,是车主给了修理厂,修理厂的人开的。修理厂员工把车送还给车主。(送车带老婆,也费解)

2、司机(男子)穿拖鞋开车(这两天才在谴责杭州女司机拖鞋开奔驰撞人致5死11伤的事,虽然目前披露未显示事故与拖鞋有关,但谁知这不是压死骆驼的其中一根稻草呢!这点就很无视规则与安全!)

3、车在撞了护栏进入非机动车道后,速度一直没有减,甚至有继续加速的迹象!(若原因确为发病,这种现象也说得通)

可怜那些路人、开电动车的人,真的是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就祸从天降。现场非常惨烈。

根据1,车主非常非常冤枉,把车拿去修,是想要车更好,没想到送车时弄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即使最终不用负连带责任,这损失也是没得说,这意头也是坏到家了。顺提一点,或许这其实也是很多车主心中的隐忧,很多时候车出了问题,去修理,不可能呆在修理厂傻傻地等着——有时甚至要修好多天,那么在等车修好的过程中就充满了不确定性,难保修理厂的人随意动用车,就我的经历来讲,我觉得这种情况很普遍。而这样,用车安全便有了很大的隐患。

【查阅了一些案例,在事故责任上,应是:员工私开之情况下,由于车主是去修车,而修车店员工私开其车出车祸,车主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过错,车主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员工开车经过修车店允许,修车店也要担责;如果纯粹是员工私开,修车店不知情,则全由员工负责。希望专业人士指正。员工送车之情况下,车主恐负连带责任,大不幸。】

在玛莎拉蒂事件中说过:

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身边就藏着几个定时炸弹,他们似乎与你无关,但却能在一种不合逻辑的突变中,让你的人生轨迹突然转变,让你的生活突然失色!

安全很多时候恐怕都是一种错觉。我们一直以为只要遵纪守法、与人为善、遵守规则、小心谨慎,就能在人身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可事实上我们这么做了,却不过是让自己身处安全概率的顶端罢了——而这仍然躲不过概率,只要概率瞄准了你,再小的概率也是确定性。所以,人在行道上走、车冲了上来(广州)……人在路上走,别人刀子砍过来(南昌)……车在等红灯,车撞上来……

无力感满满……生命真的脆弱,意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远,在生命的切实可感和不确定性的变化莫测中,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说一声:要无所保留地珍惜。

为逝去者默哀!



恶魔笑了,老美应该为此蒙羞!

user avatar

如果这人真的是口吐白沫,有癫痫病,可能就是癫痫大发作了。不管最后调查结果是不是癫痫引起的,我要以我自己的经历呼吁有这方面疾病的人千万不要开车,作为家人和知情人也应该要劝诫他们不要开车,必要时也应该向有关部门举报吊销他们的驾驶证。这种疾病在驾驶员体检的时候是体检不出来的。一旦开车时发作后果不堪设想!

我老公车祸脑外伤一年后突然有一天在家口吐白沫浑身抽搐,送医后诊断为外伤引起的癫痫,至此每日按时服用德巴金,服药后和正常人无异。驾照是在他车祸前就领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开车时走神了,真的也就是车辆失控了,我不停的拉他踩油门的脚,把住方向盘,努力控制住车,当时车在高架桥上,车上坐着我和六岁的儿子,还好当时路上比较空旷,不是上下班高峰期,车往栏杆上稍稍撞了下停下来了,他走神的时候一分钟都不到,也就几十秒然后人就恢复正常,看着和平时无异。事发之后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这也是癫痫的一种,失神小发作。我第二天就联系了二手车市场果断把车卖了,因为卖的急,价格很低。尽管他极度不情愿,婆婆回家后知道了也骂骂咧咧的,婆婆没啥文化,就是觉得非常可惜,我以离婚相要挟,我父母知道后也坚决反对他再开车。儿子也吓得够呛,虽然年纪小也在边上一直说让爸爸别开了,我老公是去个步行五分钟的菜市场都要开车去的人,留着车显而易见的就是为能不能开车而每天争吵不休。就是当时失神恢复后他都还想着要自己开回去,当时我也气急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打了他,收了车钥匙,打电话让人把车开走。所以卖车这事不容商量。不仅仅为了自己安全也是为了马路上其他无辜人的安全,他的身体也是别人醉酒驾驶撞到他才留下这个后遗症的,我更能体会到车祸对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巨大伤害。像他这种情况就是一个马路上的不定时炸弹,而且真的他觉得自己上路是没问题,交警也查不出他有问题,平时看着和正常人一样,所以真的呼吁有这方面疾病的人为了自己和无辜的路人千万千万不能开车!!!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我们后悔!!!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4910511673110528

让我们一起向视频中的司机致敬,因为他良好的心态与车技,拯救了大量人的生命!

开车不光要有技术,还要尊重规则,胆大心细。

如此车技,救人于性命,功得无量。

1,开车不要穿高根鞋与拖鞋;

2,不要和开车的人吵架;

3,不要斗气,尊重他人生命;

4,否则法律会制裁你。

user avatar

最近不是第一次出这种事情了,

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

什么高跟鞋啦,争吵啦,开车打电话,

发懵犯病,吸毒喝酒,这都是什么鬼人啊?

看看真真的司机是怎么开车的:


如果大部分司机都这样开车,

怎么可能出现那么多愚蠢而无畏的车祸?

我是一名博士,

我想试着用科学的方法来避免这些背景

开车需要能力,人的能力都符合正态分布。‘



考驾照几乎人人都能过,

连买菜的家庭主妇都人人能开车,

这可能吗?

显然指望人人都会开车是不现实,

如上图,红区里的人开车,

那就是指着出事的,

没事都要作死!

黄区的人开车可以平平稳稳,

除了意外肯定也是手忙脚乱;

绿区的人就是前文提到的

突发疾病还刹车的司机了吧~


真要杜绝这种事故,

就应该让一部分人开不了车!

为什么大学生里面绝对不会有智力残疾的人,

为什么司机里面那么酒鬼、呆瓜还有二愣子?

说一千道一万,道理就一条------

中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只有固定比例的人能通过,

现在为啥大学生不值钱了?

还不是因为高考录取率高了~

高考录取率回到三十年前,

大学生照样是天之骄子~~

降低这类事故,核心手段就是---

把驾照考试变成淘汰性考试。

这个应该以地区为单位,

酒驾,事故多的地方比例就低,

交通安全秩序好的地方比例就高,

现有的司机通过年审等手段直接淘汰,

具体方法可以用类似飞行模拟器的东西去搞;

还可以选难度,

普通难度通过的司机一年一审,

噩梦难度三年一审,

地狱难度五年,炼狱难度十年。

主要把能开车的人的比例压下去,

事故率,注意是事故率自然就低了。

这是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们国家控制驾照的获取难度,

控制点在数量经济点,

要杜绝这种问题就是要把驾照获取难度

向安全经济点靠拢,

让中国只有20%的人有资格拿到驾照,

像常州类似的悲剧也就可以避免。



运用数学模型规避损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是常规管理方法:

二战后期,

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战略轰炸,

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

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



美国空军对此十分头疼:

如果要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

但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

速度航程载弹量什么都要受影响,怎么办?

空军请来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

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

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

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

然后自己铺开一张大白纸,

画出飞机的轮廓,

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个添上去。

画完之后大家一看,

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

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沃尔德告诉大家:从数学家的眼光来看,

这张图明显不符合概率分布的规律,

而明显违反规律的地方往往就是问题的关键。

飞行员们一看就明白了:

如果座舱中弹,飞行员就完了;

尾翼中弹,飞机失去平衡就要坠落

——这两处中弹,轰炸机多半就回不来了,

难怪统计数据是一片空白。

因此,结论很简单:

只需要给这两个部位焊上钢板就行了。

评论里有好多人拿经济效益来说事,

首先我在回答的图里面已经说明了,

发驾照的比例有上下界,

下界是80年代的驾考难度,

上界是2000年以后的,

这个区间内都是经济考虑。‘

问题是单纯由于司机能力不行,

包括心理、自律、反应还有应变不行

造成的事故,损失是多少?

万一这种事多了,

有受害者的家属要报复要殉情,

这代价又是多少?

我提出的理论就是站在经济角度,

用高考类似的手段来控制司机的能力水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常州7月17日发生的这起奔驰连撞多车事故,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细思极恐。3死10伤的数字,这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瞬间破碎,是多少个生命被无情剥夺,光是想想都觉得心痛。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也最让人感到无力。具体到肇事者和车主需要承担的后果,这涉及到法律责任和道德层面的考量,咱们得.............
  • 回答
    7月17日,都美竹的“核弹”级爆料:吴亦凡事件的深夜震荡2021年7月17日,这个日子注定在中国娱乐圈留下一道深刻的印记。在那个不眠之夜,都美竹,一个原本并不被大众熟知的年轻女孩,凭借着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爆料,将曾经的顶流偶像吴亦凡推上了风口浪尖,也彻底点燃了公众对于艺人私德、行业乱象以及网络权力.............
  • 回答
    恩施市7月17日的洪水,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这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下的又一次不幸。要理解这场洪水,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天气的极端性与预警的挑战首先,得承认的是,7月17日的降雨量确实是惊人的。短时间内,恩施市遭受了堪比“暴雨中的暴雨”的.............
  • 回答
    美团优选取消大小周,7月17日调整为双休,这事儿在互联网圈里算是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有人拍手叫好,觉得终于熬到头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只是个例,互联网“卷”的文化真的能因此而改变吗?为什么美团优选会取消大小周?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为什么美团优选会做出这个调整。虽然官方没有给出特别详尽的理由,但从几个.............
  • 回答
    2020年9月CPI与PPI的微妙信号:通胀压力与需求不足的博弈2020年9月,中国经济在疫情的阴影下继续前行,当月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却下降了2.1%。这两组数据看似简单,却勾勒出一幅复杂且充满博弈的经济图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C.............
  • 回答
    “7月15日美军1架运输机降落台湾,国防部正告美方:切勿玩火!” 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复杂的台海局势以及中美关系的关键节点。要详细理解,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各方的意图、可能的影响以及历史背景。事件本身:一架美军运输机降落台湾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事件的基本事实。虽.............
  • 回答
    7月22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400万,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里程碑,也反映了美国在疫情控制上面临的严峻挑战。要详细看待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数字本身的含义与背景: 绝对数量庞大: 400万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考虑到美国总人口约3.3亿,这意味着平均每100人中就有.............
  • 回答
    关于7月8日都美竹再次曝光吴亦凡这件事,我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些,也尽量避免让人觉得这是机器生成的内容。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都美竹这次的爆料依然聚焦在吴亦凡的“选妃”和“酒局”等核心问题上。她公布了一些所谓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片段等,试图证明吴亦凡的某些行为确实存在,并.............
  • 回答
    关于 7 月 24 日孟晚舟案证据公开,以及其中涉及的“汇丰银行构陷,美国一手炮制”的说法,这确实是围绕此案长期以来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些新公开的证据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孟晚舟案的起因是美国司法部指控她涉嫌欺诈,特别是关于华.............
  • 回答
    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城160周年的内容。这一举动,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无疑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解读。从俄驻华大使馆的角度来看,选择在中国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发布此庆祝消息,首先可以看作是其在华外交活动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符拉迪沃斯.............
  • 回答
    抱歉,我无法找到“7月20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全面停止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通知”这条信息。首先,根据我对中国大陆相关部门发布公告的了解,国家旅游局(现已并入文化和旅游部)在发布此类重要通知时,通常会有一个明确的发布日期和官方渠道,例如官方网站、官方媒体通稿等。我没有检索到任何在7月20日发布此类“全面停止.............
  • 回答
    7 月 23 日港股新东方股价暴跌超过 40%,这确实是市场上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也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在线教育未来的走向。先说新东方这次的暴跌,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暴跌的导火索非常明确,就是“双减”政策的落地。早在之前的几篇文章里,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国家.............
  • 回答
    如何看待 7 月 5 日柯洁宣布无限期退博?2023年7月5日,中国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在其微博上宣布了“无限期退博”的决定,这一事件在围棋界和网络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事件本身: 退博原因的直接表述: 柯洁在微博中表示,退博的原因是“现在这个平.............
  • 回答
    国航“监督员”事件是指2019年7月13日,在中国国际航空CA1524航班上发生的一起乘客与机组成员(特别是“监督员”)之间发生的冲突事件。该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事件经过(根据公开信息和媒体报道梳理):事件的核心人物是一位被自称为“监督员”的女性乘客。根据事后流传的视频和文字描述,.............
  • 回答
    您好!关于 7 月 29 日多国科学家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建议《自然生物技术》介入的事件,我可以为您详细阐述一下其中的来龙去脉、各方观点以及可能的影响。事件背景:韩春雨的“基因剪刀” NgAgo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核心。韩春雨及其团队于 2016 年 5 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
  • 回答
    7 月 25 日《章文,停止你的侵害!!!!》这篇文章,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将章文(特指演员章子怡的丈夫汪峰,尽管原文用了“章文”,这可能是笔误或者指代不明,但结合当时的网络语境和事件指向,大概率是针对汪峰)的公众形象推向了风口浪尖。这篇文章的核心,或者说它的“杀伤力”主要体现.............
  • 回答
    7月22日,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出现了新增的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一消息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作为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在疫情防控方面一直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港口区域,一旦出现病例,其潜在的传播风险就需要高度警惕。病例的背景和可能来源:我们需要关注这位确诊病例的具体情况.............
  • 回答
    7 月 29 日滴滴股价惊人反弹?背后逻辑与市场情绪深度解析7 月 29 日,对于关注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股票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日子。当天,滴滴出行的股价出现了非常显著的上涨,这在近期市场对中国科技公司普遍持谨慎态度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股价暴涨”?它又.............
  • 回答
    关于鸿星尔克7月29日的紧急通知,以及随之而来的系统崩溃和退款请求,这绝对是个令人跌破眼镜的事件。简单来说,就是鸿星尔克因为之前为河南洪灾捐款而意外爆红,导致线上订单量瞬间激增,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消化能力,最终系统不堪重负,仓库也已售罄,不得不紧急发布通知恳请消费者退款。让我来细致地梳理一下这个事情的.............
  • 回答
    7月25日的《明日方舟》夏日嘉年华特别通讯直播,对我这个“舟游”的老玩家来说,简直是期待已久的一次“盛宴”。要说怎么看,那真是又爱又恨,既有让人欣喜若狂的惊喜,也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让我兴奋的,当然是新干员的登场。每次新干员的公布,都是一场小型的心脏骤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