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微博发布的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城160周年?

回答
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城160周年的内容。这一举动,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无疑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解读。

从俄驻华大使馆的角度来看,选择在中国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发布此庆祝消息,首先可以看作是其在华外交活动和文化交流的一部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战略要地,其建城纪念日自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大使馆通过此举,意在向中国公众介绍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发展,同时也展现俄罗斯的文化和国家形象。

更深层次地看,这次庆祝活动的时机也值得玩味。当前,中俄两国在多个领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方面,两国都有共同的战略考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俄驻华大使馆主动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进行这类国家层面的纪念活动,可以说是一种信号传递。它可能是在强调俄中关系的稳定和友好,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伙伴关系,并以此向外界展示两国关系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将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与中国公众联系起来,也可能带有一定的历史叙事和地缘政治暗示。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中文语境中更常被提及的名称是“海参崴”,这座城市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复杂的渊源。虽然俄方在此次庆祝中强调的是其建城史,但中国读者在看到这个城市名称时,往往会联想到其历史上的一些变迁。大使馆选择在中国平台发布此信息,无疑是在试图塑造一个更积极的、符合其自身立场叙事。这或许也是一种信息传递的策略,旨在影响中国公众对该地区历史和现状的认知。

此外,在当前全球格局变动、信息传播加速的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各国进行公共外交和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俄驻华大使馆选择微博平台,意味着其希望更直接、更广泛地触达中国网民,用一种更贴近中国民众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显示出俄罗斯在公共外交策略上,也在积极适应新的传播渠道和受众习惯。

当然,对于中国公众而言,对于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这一举动,会存在多种声音和解读。有些人可能会将其视为一次正常的文化交流活动,欣赏对历史城市的介绍;有些人则可能基于历史认知或地缘政治考量,产生更复杂的联想和评论。

总而言之,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城160周年,是其在华外交活动的一部分,背后既有加强中俄关系、传递战略信号的考量,也有利用新媒体进行公共外交的策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它折射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些动态和信息传播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要怎么具体评价,但是俄罗斯可以说是现代唯一一个对领土依然抱有极端狂热的国家。

俄罗斯不像美国或英国,美英要干坏事勾当时,基本上都是代理控制外加金元开路,而很少自己亲自下场直接占领。远的不说,近的,无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美国都是亲自下场把敌人全给都干掉然后扶植一个亲美政权。干这种勾当,美国既可以立牌坊,又可以当婊子,完事儿后发现尾大不掉还可以跑路不管。

而像俄罗斯,远的不说,近的直接占领克里米亚,这是二战后唯一一个还在搞强行吞并的大国。强行占领乌克兰的土地。而后招来了整个西方的疯狂制裁,完全可以说是得不偿失。这事儿换了美国,肯定是扶植个当地傀儡,然后自己获得实际控制权,既有利益,又可以不负责任,双赢,详见巴拿马运河。


无论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扩张还是苏联人占领柯尼斯堡。都具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征。他们不要人,他们只要那块地儿。居民不是枪毙就是流放,要么就是强制移民到其他地方,然后把俄罗斯人移民到新占领的地方。原先的语言和文化再也不会学习,而只学俄语。



这是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谁还看得出来曾经是个中国城市?

海参崴已经没有人说汉语,柯尼斯堡也再没有人说德语。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曾经叱咤世界的俄罗斯帝国,控制着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等地区的俄罗斯帝国在哪呢?

曾经控制着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苏联在哪呢?

北约已经把机动步兵团开到了立陶宛,那可是曾经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领土。

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每年都有美军进驻来举行军事演习。



你们不会真的以为,你们还是那个苏联吧?记好了老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什么申鹏、李建秋、张付等人消失了...网络上什么陈平、金灿荣、项志刚、等人也沉默了

哈哈,突然挺觉得可笑可悲的。前阵子赞比亚三个中国人被残忍杀害,一样的类似热度,当时同事开玩笑说这三个人可怜不是美籍华人啊,要是美籍华人三个在美国被杀新闻一定天天跟踪报道。

user avatar

最近类似观网这样的右翼媒体主要工作是煽动民族主义反美反印,然而想不到老俄凑上来搅局,果然舆论炸裂,一招就让国内民族主义者吃下苍蝇,西方二流的舆论战水平足以让墙内的文宣阵营不知所措,让民众相互攻讦,估计老爷们也很错愕,不知道是该谴责还是当没看见。唯一该庆幸的是美俄没有联合起来对中国搞舆论战。

我将其视之为一种警告,老俄在警告国人:被民族主义煽动起来的自信和团结不过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假象,对历史疆域变迁极为复杂的大陆中心国家尤甚,西方甚至俄罗斯这种没落大国都有的是方法解构你们。

我毫不怀疑刘慈欣在《全频带阻塞干扰》里面的预见,一旦中美开战,老俄必然背刺。

user avatar

之前作为爱国媒体,怒斥美帝、日本的舆论先锋们如团团啊、胡主编啊,证明别人骂你们双标是错误的时候到了。

ps:胡主编第二天回复了,千字长文,孝感动天,顺便中肯的暗示这是崇美公知在挑拨,可惜人家大使馆下午又发了一遍160……

user avatar

伏拉夫都知道在视频回避自己来自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的事实。看来伏拉夫都比俄罗斯大使馆懂事。

user avatar

1991 年苏联解体前夕,正是改革派赢了的节点,而保证改革推行的前提是稳定的外部环境,军队一定是要忍耐的。

当时有北方和东南两个方向是最大的问题,两个方向只能保其一,当时北方争议地区基本没有中国人,而且北方的实力实在是打不过,即使耗,在改革档口我们也耗不起,而东南我国跟美帝是有默契的,所以选择保东南。

于是我国与毛子签订了 516,确定没有领土争端,外东北在我们这里失去了声索权利。

苏联解体之后 516 签订才半年,当时是有机会不承认的,毕竟条约是跟已故的苏联签的,但是我国还是重申条约有效,毕竟改革势在必行。

之后就是轰轰烈烈的改开,以及军队的忍耐,和对东南方向的顽强声索。

之后于 2001 年又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认中俄没有领土争议,有效期 20 年。2021 年条约续了 20 年,官口反常地宣传了一波,力度看起来显得很诡谲,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可能是在疫情这个千载难逢的档口重申中俄默契,确定中国还是以中美矛盾为首要矛盾,也可能暗示有某种“中俄没有领土争端这种说法是有时效性的”这种意味。

所以哪有什么国际友谊,不过是互相算计。

user avatar

问题的根子,在于双头鹰还没有对西方死心。

俄罗斯帝国——苏联——俄罗斯联邦的文化底色,实际上是蒙古人,他们是一个必须逐水草而居的文明,在他们眼里,欧洲则是流奶溢蜜之地。

进入文明地带,是牧民们躲过冬季白灾的唯一希望。

俄罗斯历史上曾多次打入欧洲腹地,但每一次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完全不像是欧洲语境下的蛮族,例如七年战争中,俄罗斯军队曾一度打下柯尼斯堡,但这些来自永冻之地的糙汉,在对待当地居民时却展示出了甚至远胜于普鲁士军队的绅士风度,俄军指挥官选派了极灵又英俊的军官去邀请当地女士一起跳舞,参加晚宴,整个过程中没有强迫,只有风趣幽默,这给当地居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和俄罗斯在对外作战中一贯的残酷判若两人。

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都是向西方深入接触之人,彼得大搞西化改革,以九五之尊在船厂打工,叶卡捷琳娜直接就是德国人,她的丈夫彼得三世的精德行为更是直接改写了七年战争的结局。

就连强悍如钢铁之人,在红色铁锤即将粉碎狼穴之前,都下令全军更换新装,剃须,洗澡,“要以有教养的形象进入柏林”。

这不像是打战,倒像是武装朝觐。

他们是如此迫切的希望向欧洲证明自己也是其中一员,许多代沙皇都对欧洲文化心怀敬仰,他们对德语法语的熟练超过俄语是一种常态。

欧洲人则回应以羞辱,漠视,恐惧,排斥。

何等的虐恋。

冷战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的两个主角都是对欧陆文化持仰视态度的边缘文明,为了争抢欧陆的殖民遗产而大打出手,这种仰视心态在最后苏联的解体过程中起到了多少作用,实在是难以评说。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地缘区位和人口规模。注定了它无法实现非外来输入性的产业升级,对外来技术输入的依赖导致它始终是一个文化洼地,而它的文化中心位于双头鹰的左边那个头,因此较为容易吸收来自欧陆的文化影响。

就算是苏联时期,去东欧找技术,都是苏联技术部门的一种本能反应。

近代以来东亚的衰落导致右边那个头迟迟吸收不到来自东亚的养料,再加上西伯利亚的地理隔绝,让它形成了左头巨大右头萎缩的畸形身姿,欧陆本位在此基础上愈演愈烈,以至于出现了“征服东方”这种结构性病变。

它本就是东方的蒙古人,何来征服东方一说?

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强大而团结的东亚,让东亚取代欧陆成为文化中心,成为凌驾于欧陆之上的技术输出的源头,让俄罗斯的产业升级输入来源从欧洲变为东亚,让它能背靠东亚,放手去中东,东欧,小亚打砸抢烧,发挥蒙古人的特长。再适当配合欧陆对俄罗斯的打压和围堵,用更多的羞辱和围攻使俄罗斯实现对欧陆文化的祛魅,逼迫它从东亚吸收养料,日拱一卒,徐徐用力,让它体内的蒙古人本性逐渐占据上风,取代欧陆本位。

东亚一体化进程,应该为这群白色蒙古人留下一席之地,假以时日,双头鹰必然会意识到,欧陆是可望不可及的远亲,东亚才是一桌吃饭的近邻。

莫要随便嘲笑伏拉夫,这个小丑可是一个好兆头。

user avatar

口口声声说自己打败了纳粹,战胜了人类敌人,自称继承了那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遗产的同时还要把社会主义批倒批烂——应该对这位先生表示感谢,让同胞们看一看被和平演变后会发生怎样荒诞卑鄙无耻的事情。

这种言论玷污了俄国人民曾经在苏联领袖领导下为了战胜人类公敌法西斯而流的鲜血,因为领袖曾这样说过:

它们盗窃中国,就像盗窃死人的财物一样,一旦这个假死人试图反抗,它们就像野兽一样猛扑到他身上。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就在这些基督教徒立功的时候,他们却大叫大嚷反对野蛮的中国人,说他们胆敢触犯文明的欧洲人。俄国专制政府在1900年8月12日给各国的照会中宣称:俄国军队占领牛庄并且开入满洲境内,乃是临时的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完全是由于必须击退中国叛乱者的侵略行动”;“绝对不能说明帝国政府有任何违反政策的自私计划”。
好一个可怜的帝国政府!它简直像基督教徒那样毫无私心,人们竟冤枉了它,简直太不公平了!几年以前,它毫无私心地侵占了旅顺口,现在又毫无私心地侵占满洲,毫无私心地把大批包工头、工程师和军官集结在与俄国接壤的中国地区,不得不引起以温顺出名的中国人的愤怒。在修筑中东铁路时,每天只付给中国人十戈比的生活费,这难道还不是俄国毫无私心地表现吗?

这种言论伤害了中俄两国人民的美好感情,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历来是最亲密的兄弟伙伴。反对社会主义的图谋必然失败,美化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畜生必然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俄国工人已经开始从人民所处的那种政治上受压迫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因此,一切觉悟的工人就有责任全力起来反对那些挑拨民族仇恨和使劳动人民的注意力离开其真正敌人的人们。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它更使人民破产,使人民受到更深的毒害和更大的压迫。沙皇政府不仅使我国人民变成奴隶,而且还派他们去镇压那些不愿意做奴隶的别国人民。

文字节选于《中国的战争》——列宁

user avatar

这件事本身我不在意,只是觉得挺可怜的。

最近大家都在讲什么new cold war,问题是cold war里,苏联人是真的有一个“阵营”的,你也别管怎么来的,起码苏联是真的老大,小弟们也是恭恭敬敬的。

到你这,也难怪俄国人蹬鼻子上脸,人家是跟你站在一起的唯一一个“朋友”,不讨好人家就真成国际孤儿了嘛。

大号没炸之前我也说过这事,比我们穷的是黑墨绿,比我们富的是邪恶的目田皿煮。广大知乎er唯一一个能说得上有好感的国家,在什么二战话题乌克兰话题叙利亚话题坚决跟人站在一起的国家,不就这一个么。对我们这唯一的朋友,大家也是最讲义气的——什么割了多少土地,什么给了多少钱,什么屠戮了多少远东华人,都有大批粉丝跳出来帮忙洗地。那这样人家当然觉得理直气壮了啊。

user avatar

“现代中国的领土疆域继承自岱清,被昂撒人夺走的每一寸土地以后都要收回来!”

海参崴也曾是岱清领土,所以也要...什么,它现在被斯拉夫人控制了,哦,那没事了。

构筑history我重拳出击,面对reality我唯唯诺诺。

何必呢,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现代中国的每一寸领土都是近代先烈们靠鲜血争取和维护的,而不是来自某个朝代的馈赠,今天的事情无非再次说明了这一点而已。自怨自艾倒也没必要,只是要记住念经赶不跑东三省的日本人,念经自然也赶不跑斯拉夫人

user avatar

本来我都忍了,定睛一看博文还专门强调一下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您干脆把《中俄北京条约》点出来算了。

user avatar

去年夏天我去了海参崴,那时已经关注我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我在想法里放的金角湾照片,吐槽71卢布一瓶的可乐,QQ群里还有我在潜艇里拍的可爱的俄罗斯驱逐舰。

海参崴是个好地方,是个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它的港腹人口与牡丹江差不多,但这两个城市有着显然的区别。

唉,海参崴之行我经历了不少事,也想了很多,不知道该怎么说,否则过去一年我早就说了。

三句话吧

第一句,死了的毛熊才是好毛熊,别人也这么看你。

第二句,如果你眼睛里只有美国,那你终于盼到天下有变,荆军出宛洛时,最终收获的是白衣渡江。

第三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里,中国和美国在比例与总值上分别是受益最大的国家,不要受境外和境内战争贩子的影响,用自己的手缩短我们的黄金时代。

再来一次,我还是支持张伯伦。法国人一个月丢掉巴黎使天下局势失控,我不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当代中美俄身上。





想不到吧,我能在海参崴辱法。

user avatar

中国,你们忘了海参崴了吧,

来啊,来啊,找机会快拿回去啊。

user avatar

这件事其他答主都说的差不多了,现在补充一下苏联到俄罗斯时期,俄国国内对中俄边境史主流看法的变迁,有兴趣的可以去读原文《俄罗斯学者关于中俄东段边界形成史研究概述》(宿丰林著)

伊里奇时期,苏联的国际主义还比较纯粹,当时的学术著作是这个画风:

列宁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对华政策在部分相关的学术著作中有所反映。米·格·安德列耶夫编撰的07至20世纪俄中关系史略》(载《北亚》杂志1925年第5-6期)、в.п.萨文著《沙俄与苏俄同中国的关系(1619-1927)》、康·安·哈尔恩斯基著《自远古至现代的中国》以及в.安德森撰写的《19世纪沙皇俄国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载《阶级斗争》1936年第9期)等比较客观地论述了沙俄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早期侵略,并对《尼布楚条约》和19世纪中叶中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比较公正的评价。
哈尔恩斯基的《自远古至现代的中国》一书毫不含糊地承认黑龙江流域是中国领土。哈尔恩斯基的历史学研究深受苏联早期米·尼·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的影响,他在波克罗夫斯基学派深刻批判俄国旧的贵族资产阶级史学体系的基础上,无情地揭露和挞伐沙皇专制制度的侵略本性及其对其他民族的殖民压迫本质。在该书中,哈尔恩斯基把俄国哥萨克称为黑龙江流域的“不速之客”,他以其犀利的文笔记述了哥萨克对黑龙江流域的“野蛮征服”,指出“阿穆尔河的异族人在这些不速之客的残酷掠夺下呻吟声连成一片”。哈尔恩斯基在黑龙江流域的历史归属问题上态度明确,他写道,随着“1689年涅尔琴斯克条约(即尼布楚条约一引者)”的签订,黑龙江流域“1644年以前的状况得以恢复,俄国放弃了所有在阿穆尔河侵占之地”,涅尔琴斯克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取得了完全和无条件的胜利”。哈尔恩斯基是最早明确承认古代黑龙江流域是中国领土的苏联学者之一。
继哈尔恩斯基之后,萨文、安德森等也在黑龙江流域历史归属问题上表达了与哈尔恩斯基同样的观点。萨文在他的《沙俄与苏俄同中国的关系(1619-1927)》一书中指出,“中国人认为哥萨克对阿穆尔河地区的侵占系擅自行为并把他们赶出阿穆尔”。安德森在他发表于苏联杂志《阶级斗争》上的长篇论文中承认,由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俄国几乎失掉了它半个世纪前从中国获得的全部领土”。

慈父时期,苏联的大国主义开始抬头,在国内出现了像《旅顺口》这样的小说,但在学术上,慈父时代和玉米时代的初期还是基本坚持了国际主义原则。

在中苏友好的气氛中,一些苏联学者能够比较客观地审视中俄(苏)关系史上的一些争议问题,如1950年出版的维辛斯基等主编的《外交辞典》(第2卷)和1961年出版的葛罗米柯主编的《外交辞典》(第2卷)都承认《中俄北京条约》是俄国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н.п.沙斯季娜的(17世纪俄蒙通使关系》和в.г.谢宾科夫的(17世纪俄中关系》对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性质有相对公正的评述。直接论述中俄东段边界形成的专著是Ⅱ.H.卡巴诺夫的《阿穆尔河问题》(1959年布拉戈维申斯克出版)和普·季·雅科夫列娃的(1689年第一个俄中条约》。

所以在列斯两个时代,是苏(俄)在边界问题上最讲究“政治正确”的时期,也是最顾及中国面子的时期。但现在偏偏有很多中国人对列斯有最大的恶意,反倒对列斯之前的老沙皇和之后的新沙皇有不少好感,甚至认为他们至少比列斯强。更有甚者,现在不少人还把老沙皇屠杀二十万中国人的事情移花接木到慈父身上

干这个事的尼古拉二世,现在还有不少中国人对他被枪毙鸣冤叫屈。至于这件事最后怎么跑到慈父头上去了?问就是慈父和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

所以俄罗斯现今有这么一档子事,就是在列斯去世后不断偏离国际主义原则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说,既然最尊重中国人感情的伊里奇现在还要挨有些中国人的骂,反倒是迫害过中国人的尼古拉二世和高尔察克能引起这些中国人的共鸣。那么有些俄国人自然不会顾及中国人的感情了。

user avatar

恩格斯: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在远东的成功》,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俄国)有多大本领就能干出多大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个帝国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出它想把整个欧洲变成斯拉夫族、尤其是这个族的唯一强有力的部分即俄罗斯人的领土的野心。”

列宁:帝国主义们与其宣扬在中国的行动是胜利,不如说是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淹死和屠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劫皇宫、住宅和商店了。(《火星报》)

沙皇当局加入瓜分中国行列,并强加给中国人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多么无耻的残暴行径!……还侵占了大片本不属于我们的中国领土!……

两国签订的《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如果你们是中国人,会怎么想?沙皇粗暴地令穆拉维约夫进行黑龙江地区的行动,历史上有人也这么做过吗?这跟强盗有区别吗?我们要想办法摧毁这个万恶的罗曼诺夫王朝!

穆拉维约夫是俄国军官,出身贵族家庭,多次率军镇压波兰、高加索地区的起义,手段残酷,他很早便指挥利用军队、传教士、流放犯等渗透、拓殖我国外东北地区,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趁火打劫,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署《瑷珲条约》,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并在占领区强制推行俄语和同化教育,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双手沾满了鲜血。为表彰穆拉维约夫的功绩,尼古拉一世封其为“阿穆尔斯基伯爵”(黑龙江伯爵)。

1891年,哈巴罗夫斯克在市郊黑龙江边为穆拉维约夫建造了纪念铜像。1929年,该铜像被推倒,代之以列宁像。苏联解体后,穆拉维约夫被“平反昭雪”,1992年,穆拉维约夫的遗骸从巴黎迁葬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次年,哈巴罗夫斯克重新在原址树立起穆拉维约夫的铜像。2006年,穆拉维约夫铜像被俄罗斯中央银行用作5000卢布纸币的图案。当今的俄罗斯人和俄罗斯历史课本公认他为民族英雄。

很多去过俄罗斯旅游的中国人都用过这张纸币,可他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萨哈林岛(库页岛),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黑龙江(阿穆尔河),库仑,唐努乌梁海,巴尔喀什湖,这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地名,这是一个古老民族流下的一滴滴血和泪!


user avatar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般意义地讲螳螂应不应该捕蝉,当然是应该捕蝉,但实际上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在黄雀在后的情况下,捕蝉也是灭亡之道。对秦国来说,远交近攻政策足以统一天下;对齐国来说,同样的远交近攻政策就导致了齐王建饿死在树林里。宋徽宗破坏宋辽友好关系,联金抗辽,企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是靖康之耻。

我国实行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但也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妥协退让,而是会对破坏和平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和平。

如此看来,知乎反俄势力极为滑稽:

我国和美国斗争的理由:美国至今仍然在对亚非拉国家实行侵略和殖民政策;美国资助反华势力,策动新疆西藏香港暴力恐怖活动;美国无理干涉台海和南海;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和技术封锁;美国干涉我国和朝鲜、伊朗、委内瑞拉、古巴、非洲国家的友好往来;美国在国际抗疫问题上抹黑我国。

我国和俄罗斯斗争的理由:俄罗斯纪念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

知乎反俄势力:综上所述,俄罗斯才是我国最大的威胁,为什么不跟美国友好跟俄罗斯对抗呢?

知乎反俄势力是当代宋徽宗吗?

user avatar

拿出怒删英美大使馆微博微信的霸气,删了不就完了?

从今年一月的疫情防控开始,俄罗斯的表现就完全没有国内宣传出来的所谓盟友的样子。第一时间对中国人完全切断边境,甚至比美国做的还要过分,美国好歹阻止的还是14天内到过中国的所有人,而俄罗斯就只针对中国人,而且在后续防控的时候针对留俄中国人也是极尽恶心之能事,结果防中国不防欧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疫情最后还是炸了。

中印冲突,俄罗斯又来恶心中国,冲突没过两天就公开宣布给印度出售军火,当时还有一堆人给鹅毛洗地,说什么俄罗斯是跟中国打组合拳,趁机清库存宰印度一笔,对中国没影响,现在人家大使馆都骑到脸上来了,还有什么话说?

反观我们的驻俄大使,一边替俄罗斯的种种恶行百般辩解,一边对国内撒泼耍横,甚至指责疫情期间想回国的中国人是吃中俄合作的饭砸中俄合作的锅,当时我就傻眼了,不是他一身黄皮,我还以为他是俄罗斯的外交部的。

跪舔舔不出友谊,当年主席怎么说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user avatar

谢邀。

我的第一反应是很生气,然而等上头的热血慢慢流回去,我又觉得有一点可悲。

不知道这个新闻大家还记得吗?当年也是键政圈的一大梗。不知道远在欧洲的俄罗斯人看到此情此景作何感想。我想大概和大家看到这篇张牙舞爪的微博的感觉差不多。愤怒,非常愤怒。然后呢?并没有什么然后。中国碍于抗美大局不得不对俄罗斯的公然的挑衅忍气吞声,而俄罗斯捉襟见肘的经济也不可能在乌克兰,叙利亚,和利比亚之后再有余力关注远东地区的民生问题。面对中国从经济到文化,再到婚姻的全面渗透,俄罗斯能保证它的欧洲部分不受太大影响,那么乌拉尔山以东呢?大概过了新西伯利亚就管不了太多了。

然而嘴炮是一定要打的,“征服东方”本就是俄罗斯欺骗自己是一个欧洲国家的麻醉药,也只有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有一点效果。想想,海参崴当地居民会如何看这篇微博的内容呢?是同样“荣耀”,还是冷漠甚至是轻蔑,因为祖国把大笔的金钱投进了离自己九千公里(海参崴到班加西)之外的异族人,为了成为局势的调停人来维持大国的面子,却仅仅对自己国土之内的主体民族保持口头上的重视。

现在已经可以说欧洲的俄罗斯人和亚洲,尤其是远东的俄罗斯人已经可以算是两个国家的人了。在欧洲的俄罗斯人关心俄罗斯的大国体面,历史荣耀,对他们来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双头鹰上一颗美丽的宝石,是缓解他们对日益崛起的邻居所产生的恐惧的最后一丝麻醉药。至于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同样说俄语信正教的斯拉夫人,他们只是棋子,围棋中的棋子,只要呆在那儿,别让中国人占据就足够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想些什么,根本不重要。

那么在远东的俄罗斯人呢?还有一点帝国情怀的人大都搬到欧洲部分去了。剩下的人呢?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的确是俄罗斯伟大的城市,然而离自己实在是太远了。海参崴,布拉维戈申斯克(海兰泡),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乃至已经很远了的新西伯利亚,和哈尔滨,甚至黑河比也稍逊风骚。既然莫斯科的老爷们懒得多搭理他们,而中国人的服务一向很周到(只要有钱),那他们自然也懒得理莫斯科。

看在普京的份上目前俄罗斯还像是一个完整的国家,然而他卸任之后呢?前几天偶然看到有大V讨论嵩子遗计定罗刹,于我心有戚戚焉。

user avatar

中俄关系之前就已经说过了:不要把国家关系套用到个人关系上去。

其实发个微博倒没什么,无非是骂一骂。

真正让我觉得非常不爽的是前段时间俄罗斯对于华人的态度。而且俄罗斯就没有善待过中国公民,这才是问题所在。

所以之前有人在我想法里面问怎么看待,我说骂就是了,别客气。


这个微博很邪门的是,这个微博居然还给一个骂粉俄罗斯的点了赞,后来又取消了点赞,但是很多人看到了。

我猜测的是,俄罗斯外交比较混乱,尤其是俄罗斯对华大使馆,被渗透也说不定。个人觉得这方面要防范,指不定美国人通过俄罗斯大使馆偷走中国情报也难说。

另外,之前我也说了,普京不反美也不反西方,所以有一天普京就算和美国合作我也丝毫不感到意外。

大国之间是不可能产生所谓的“真正友谊”的。

user avatar

很明显,就是蓄意挑衅而已。性质比印度那事恶劣多了。

评论有惊喜。

user avatar

张大使:

这种做法令人不齿!吃着中俄合作的饭,砸了中俄合作的锅!是没有道…

哦是俄驻华大使啊?那没事了。

不是很懂有些人追捧俄罗斯的心态,现在学校里不教近代史了吗?

user avatar

真正的兄弟国家,有着传统友谊的友好国家,是能拿对方的伤疤开玩笑不当回事的,是能淡化双方历史仇恨的,是能经受的住敏感事件考验的,短期长期来看都不影响两国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社会等交流的。




















































我说的当然是这件事:

user avatar

明显某些营销号在带民族逗士的节奏(很不幸,不论哪国的民族逗士都很容易被带节奏),因为在任何一个正常立场来看,这条微博陈述的事实都没有任何问题。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合法领土上的城市,人家难道没有权利庆祝自己城市建城纪念?说符拉迪沃斯托克始于1860年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之前这里不是俄罗斯领土,也不存在符拉迪沃斯托市,中国在这里也没有建立过城镇(当时只是属于宁古塔管辖的一片滩涂荒地),人家讲述自己城市历史怎么就触及到某些民族逗士的敏感神经了?我们城市可以叫西安,叫东宁,叫南宁,叫镇南关,人家叫镇东怎么了?这也能伤害玻璃心?民族逗士都辣么脆么?按理说春天也要过去,眼下也不是过敏的时节,大概民族逗士的体制比较特殊。

黑龙江没盖,不满意边界状况的民族逗士可以拿把菜刀游过去,劳资赞助菜刀一把,辣条一包,不能再多。

某些人的精神祖国带清不准让某些人的祖先去开发关外龙兴之地,直到失去外东北,带清才开放柳条边,允许关内移民。某些人却认为有资格继承自己从未开发过的“带清失地”,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劳资纳税给国家不是给民族逗士的,建议民族逗士全家移民充实东三省,别一边嫌着东北穷,削尖脑袋往北上广挤,一边YY外东北脑内开疆,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30年前丢的厂子实实在在是你的不去要回来。160年前的地是你的么?你哪儿来的脸YY?你配?

=====================================================

所谓的外东北领土民族感情问题,不是中俄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中俄划界早已解决)。而是中国国内历史遗留问题,因为民族主义、民族感情在中国的法理依据是基于新民族主义革命中的资产阶级立场,仅此而已。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user avatar

目前的这个关注量和浏览很真实了。

随口说一句,要是类似的事情如果是印度或者是霓虹干了的话,起码在知乎能挂三天的热门吧?

咱们参加红场阅兵式还没几天呢,这种高调炫耀自己曾经殖民扩张的辉煌历史的行为实在是太过真实了。

事实上这也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干类似的事情了,当年的《你好,我是俄罗斯侵略者》的宣传片已经干过把侵占波罗的海三国的事迹当做壮举歌颂的事了。如今的这个微博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当然,咱们也没必要据此对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的民族性大加批判。其实俄罗斯的现状是一面能够知兴衰的镜子,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更多扮演的是一种警示作用。因为它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的内部社会活力衰竭,半死不活的时候,通过渲染历史,将侵略史美化为壮举从而拉升民族自豪感,维持社会团结并体现自身仍然强大似乎便是一个饮鸩止渴的无奈之举。这个看似硬气,铁血,战斗力十足的国家已经掩藏不住其自身的外强中干了。

这一点可以为我们国家所谨记。不能让俄罗斯的今天成为我们的明天。

user avatar

这是打算提醒我们么?

谢谢了啊,多谢你们,该记的,我们一个,都不会忘。

user avatar

“至于这一百五十万平方千米地,它究竟是用作耕地、湿地还是森林,这是俄罗斯设计单位海量的顶尖技术人员计算设计出来的,他们当然比我懂,更比你懂。我唯一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为了俄罗斯的存续和俄罗斯人的生存,这一百五十万平方千米唯独不能还给中国。”

“ 老胡认为,大家应该理性看待。


俄罗斯大使馆官博发用中文这条微博,一定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自然他们的道理。


所以,老胡在这里十分乐观的认为,发这条微博其实是一盘大棋,只不过棋盘很大,我们普通人理解不了。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老胡认为,在这里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不要情绪激动,当心有人故意带节奏!


最后,老胡说完了。相信大家看了老胡的一番话后,一定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硅基生物 @曹哲 @立党 @vczh @Coldstream

user avatar

咱们也纪念一下新疆建立多少多少年吧

user avatar

今日嵩子暴论复习章节:《辱俄》


user avatar

恶意挑衅

中俄现在是半个搭档,但不代表历史就该忘掉

user avatar

台湾还没收回来呢,就甭想锅里的了。波兰还没打下来,不能指望推平美利坚。

这进一步证明,半死不活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user avatar

胡主编的回复我看了,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四个字:

"给个面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