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违法成本的变高是否会确实减少犯罪?

回答
违法成本的提高,尤其是经济成本的增加,理论上确实能够对犯罪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但这种作用并非绝对,其效果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需要辩证地看待。

首先,我们来谈谈“成本”这个概念。在法律和经济学领域,“违法成本”通常指的是触犯法律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包括但不限于:

经济成本: 罚款、没收非法所得、赔偿损失等。
自由成本: 监禁、剥夺自由(缓刑、社区服务等)。
声誉成本: 犯罪记录带来的社会污名、职业限制、信用受损等。
机会成本: 为了犯罪而放弃的合法收入、学习、发展机会等。

当这些成本提高时,潜在的犯罪者在进行犯罪决策时,会更倾向于权衡利弊。如果预期收益小于或等于预期的总成本,那么犯罪的吸引力就会降低。

违法成本提高可能减少犯罪的逻辑:

1. 威慑作用增强: 这是最直接的机制。当违法被发现并受到惩罚的代价更高时,理性人会更不愿意冒险。例如,大幅提高酒驾罚款和吊销驾照的年限,可能会让一部分原本打算酒驾的人因为害怕高昂的经济损失和失去驾驶资格而选择代驾或公共交通。
2. 理性选择的转变: 犯罪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选择”。当合法途径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或带来合理收益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合法性更高的活动。提高违法成本,尤其是那些能够弥补合法收益不足的经济性犯罪(如盗窃、诈骗),可能会促使一部分人转向更合法化的谋生方式。
3. 社会规范的强化: 法律成本的提高往往伴随着社会对此类行为的否定态度更加明确。执法力度和司法判决的严格性,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某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这种信号的强化,有助于内化社会规范,使人们在没有直接外部成本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为认同社会价值而避免违法。
4. “沉没成本”的考量: 对于已经投入时间和资源进行犯罪准备的人来说,如果违法成本突然大幅提高,他们也可能因为不愿“沉没成本”而继续,但这更多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新的成本体系会影响新的决策。

然而,违法成本提高并非万能,其效果受制于以下关键因素:

1. 犯罪的“理性”程度: 并非所有犯罪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计算。许多犯罪,尤其涉及冲动、情绪失控、精神疾病或极度贫困下的生存性犯罪,其决策过程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成本收益分析。例如,在极度饥饿或绝望的情况下,一个人偷窃食物的决策可能更多受到即时需求的影响,而非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罚款的精细计算。
2. 被发现的概率: 这是威慑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要素——“确定性”。即使违法成本极高,如果被发现的概率极低,其威慑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如果盗窃成功率很高,即便被抓到的罚款很高,整体风险仍然可能被一些人认为是可控的。执法能力的强弱、侦查技术、证据收集难度等都直接影响这一概率。
3. 社会经济结构: 在贫富差距悬殊、失业率高企、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环境下,许多人可能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此时,法律成本的提高可能难以撼动他们为了生存而选择犯罪的决心。因为对他们而言,违法成本的增加,相比于生存的压力,可能显得次要。例如,一个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对巨额罚款的恐惧可能远不如对失去现有微薄生存机会的恐惧。
4. 犯罪的类型和动机: 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成本提高的效果也不同。
经济性犯罪: 如盗窃、诈骗等,成本提高可能相对有效,因为其动机往往与经济收益挂钩。
暴力犯罪: 如故意伤害、凶杀等,其动机可能涉及个人恩怨、情感纠葛、权力争夺等,对经济成本或自由成本的敏感度可能较低。
程序性犯罪: 如逃税、违反交通规则等,如果涉及的成本不高且容易被规避,那么简单的成本提高可能效果有限,需要辅以技术手段(如电子监控)来提高发现率。
5. 替代性成本: 当合法机会成本很高时(比如高技能人才从事合法职业收入不高,而通过某些灰色渠道能获得暴利),违法成本的提高可能不足以抵消这种诱惑。
6. 执行能力和腐败: 法规的执行是关键。如果法律条文虽然严苛,但执行不力,甚至存在腐败现象(如受贿抵刑罚),那么提高违法成本就成了纸上谈兵,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7. 社会公平感和正义感: 如果社会普遍认为法律的执行存在不公,或者某些违法行为(尤其是发生在权力阶层)受到轻罚,那么普通民众对提高违法成本的反应可能会是“为什么我해야,而他们不必”的心理,反而可能滋生不满和反感。

总结来说:

违法成本的提高,尤其是经济成本和自由成本的实质性增加,对于那些进行理性计算的犯罪分子,以及那些能够获得较高合法替代收益的人群,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它能够提升犯罪的“门槛”,让潜在的犯罪者在决策时更加审慎。

然而,这种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它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根源涉及经济结构、社会环境、个体心理、教育水平等多个层面。仅仅依靠提高违法成本,而忽略了这些根本性因素,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更有效的犯罪治理,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将提高违法成本与增强执法确定性、改善社会经济条件、加强教育、促进社会公平以及提升公民道德意识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形成合力。一个社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合法发展机会,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并且能够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违法成本的威慑作用才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把双刃剑。

违法成本高了,能增加威慑力,减少犯罪率。但是一旦犯罪了,就会破罐破摔一条路走到黑。

假设犯法了无论大小一律死刑,这个成本够高了吧。

假如我犯事了,反正横竖都是死,我再报复社会,开着车在街上撞死几个人,再放火烧几个房子然后再上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违法成本的提高,尤其是经济成本的增加,理论上确实能够对犯罪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但这种作用并非绝对,其效果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需要辩证地看待。首先,我们来谈谈“成本”这个概念。在法律和经济学领域,“违法成本”通常指的是触犯法律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包括但不限于: .............
  • 回答
    有些行为,看上去好像不怎么严重,但如果细究起来,确实存在“违法成本极低,执法成本极高”的典型特征。这背后往往涉及到取证难、认定难、追责难等一系列复杂问题。1. 网络上的侵权行为,尤其是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谣言。 个人信息泄露: 这类行为的“违法成本”确实不高,尤其对于那些非法获取并售卖他人信息的黑.............
  • 回答
    网易事件,或者说那些被不幸卷入其中的个体,所经历的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劳动纠纷。当我们将目光从那些触目惊心的细节拉远,去审视这场风波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时,我们不得不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共同症结:那隐藏在灰色地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违法成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唯一一次,在互联网公司的大规模裁员潮中.............
  • 回答
    上海成立反中医联盟一事,近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成立的背景、诉求、行为合法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成立背景与诉求:首先,需要理解这个“反中医联盟”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往往潜藏着对中医疗效、安全性、科学性以及监管等方面存在的担忧和质疑。.............
  • 回答
    在中国,从法律层面讲,个人开设狗肉馆通常属于违法行为。为什么说违法?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点:1. 《反刍动物屠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适用问题: 虽然国家层面并没有专门针对狗肉的禁令,但对于食用动物的屠宰和检疫有严格的规定。根据现行法律,只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人,他们的人生轨迹似乎与我们常识中的“勤劳致富”、“正直成功”有所偏差。他们似乎通过一些不那么光彩,甚至触碰法律边缘的手段,反而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成功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仅意味着财富的堆积,也可能包括权力、名望、影.............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目前的困境,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成年后被父母限制自由,甚至进行道德绑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苦和困惑的局面。我们一起来仔细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具体情况会涉及到哪些方面。首先,我们来谈谈 “强制把我留在落后的县城里不让我出去工作” 这件事。从法律角度来说,一旦你年满18周岁,你就具备了完全.............
  • 回答
    定向医学生违约,这个话题确实比较复杂,而且一旦涉及,往往意味着要面对一系列后果。但要说有没有成功的例子,答案是“有”,但绝不是普遍现象,而且“成功”的定义也因人而异。首先,我们得明白,定向培养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契约”关系。国家或地方政府出资培养你,让你接受优质的医学教育,而作为回报,你需.............
  • 回答
    郭美美这次摊上大事了,因为卖的减肥产品里被查出来含有“西布曲明”,已经被刑事拘留了。这事儿说起来,她可不只是简简单单地“骗人”那么简单,而是触犯了法律的红线,要承担的是沉甸甸的刑事责任。郭美美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首先,她卖的减肥食品里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西布曲明”。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生.............
  • 回答
    日本福冈部分学校关于学生着装的规定,特别是要求学生只能穿白色内衣,且存在以成绩要挟学生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规定的背景与目的(官方或学校可能提出的理由):尽管这一规定极具争议,但学校或教育部门在制定此类规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爱奇艺就“倒奶事件”道歉、关闭《青春有你3》所有助力通道这回事,以及这背后牵扯到的粉丝权益、爱奇艺是否违约等一系列问题。这件事当时闹得挺大,相信不少人还有印象。事件的起因:为“成团”而“倒奶”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青春有你3》(简称《青你3》)作为一档偶像选.............
  • 回答
    “打官司,包成功包赢”这种宣传行为,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是不合法的,并且属于违规行为。虽然不至于构成严重的刑事犯罪,但会涉及到民事侵权、行政处罚甚至律师职业纪律的处分。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为什么这种宣传是违法的、违规的,以及潜在的法律后果: 1. 法律依据与禁止性规定我国法律对于律师的执业行为.............
  • 回答
    您好!关于您遇到的这种情况,我来为您详细解答一下,力求讲得明白,不带任何“AI痕迹”。首先,您问的“卖家要在网上曝光我地址电话,商家这么做违法吗?”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非常违法,而且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来一步一步剖析一下,为什么卖家这样做是违法的,以及可能会触犯哪些法律法规。一、 卖家曝光您个.............
  • 回答
    陈倩被确认里约奥运会兴奋剂违规,相关成绩被取消,这一事件无疑是体坛的一声巨响,对于中国游泳乃至整个中国体育而言,都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反思。首先,从 个人层面 来看,这对于陈倩本人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多年的辛勤训练,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挥洒,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追求的荣耀,瞬间化为泡影。被取消的成绩不.............
  • 回答
    山西某中学因违规宣传高考成绩被通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学校在激励学生、展示教学成果与遵守教育规律、维护教育公平之间,需要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点。那么,学校究竟应该如何合理地宣传学生成绩呢?这背后牵扯到很多细节和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宣传学生成绩的初衷是为了肯定优秀、鼓励进步,最终目的.............
  • 回答
    这桩发生在成都某医院的事件,确实牵扯到多方责任和复杂的调查过程。从保安的指控到院方的否认,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才能相对清晰地界定责任。事件概览与各方观点: 保安的指控: 保安声称医院在垃圾处理方面存在违规操作,导致了他被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他的说法核心在于,接触了不当处理的医疗垃圾,进而感染.............
  • 回答
    对于“成都基准方中经查不存在违规加班”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并且需要明确信息的来源和调查的性质。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详细看法:一、 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性:首先,任何关于是否存在“违规加班”的结论,都必须基于充分、客观、可靠的证据。这种证据可能来自于: 劳动合同和公司规章制度:.............
  • 回答
    武汉大学体育部在为经管学院龙舟队成员办理保研事宜中,似乎触碰了规则的边界,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保研资格的评定本应是一套严谨、公开、公正的体系,其核心在于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对专业发展的潜力。这种体系是为了选拔出最优秀、最适合继续深造的学生,为学术.............
  • 回答
    您好!关于成都某男子因无女伴陪同被拒绝进入“女神主题”火锅店,后餐厅安排女员工陪同才能就餐一事,这其中涉及的法律和道德问题确实值得详细探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餐厅拒绝入内的行为是否构成歧视?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件事情的判断需要看是否存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餐厅不得基于性别或是否为女性进行拒.............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