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秦始皇对中国长时间大一统有很大影响吗?

回答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与“大一统”紧密相连,其影响力之深远,至今仍未褪色。要说他对中国长时间大一统的影响,那简直是“奠基石”级别,甚至可以说是“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我们得从他之前的中国说起。在他之前,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个诸侯林立、百家争鸣的时代,国家林林总总,相互征伐,虽然文化交流也在进行,但政治上的分裂是常态。这种状态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人们早已习惯了“国”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秦始皇是怎么做到打破这个局面,开启大一统的呢?

1. 政治上的彻底整合: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将全国划分为郡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进行管理。这彻底打破了周朝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将权力牢牢地集中在皇帝手中。

郡县制: 就像把一个巨大的蛋糕切成一个个小块,然后由中央统一分配和管理,而不是让地方诸侯各自为政,形成自己的“王国”。这使得中央的命令能够直接传达到地方,也方便了税收和兵役的征集。
三公九卿制: 围绕着皇帝设立了一套官僚体系,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确保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和运作效率。
法律的统一: 秦朝统一了法律。在之前,各国都有自己的法律,这不仅给贸易和交流带来了不便,也容易造成混乱。秦始皇推行“法家”思想,以法律为准绳,不论贵贱,一视同仁。虽然有时候显得严苛,但其统一性和强制性,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国家机器的运转。

2. 经济上的统一:为大一统奠定物质基础

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秦始皇在这方面也做了大手笔:

统一货币: 废除了各国五花八门的货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这就像今天各国使用美元或欧元一样,极大地便利了商业贸易,促进了商品流通,也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凝聚力。
统一度量衡: 统一了长度、容量、重量等计量单位。这就像统一了物理世界的“尺子”和“秤”,让买卖更加公平,生产更加标准化,也方便了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
修建驰道: 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驰道),极大地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通和物资运输。这有点像现代的高速公路系统,让信息和货物能够快速流动,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3. 文化上的统一:塑造民族认同的开端

政治和经济上的统一固然重要,但要实现“长时间”的大一统,还需要文化上的认同。秦始皇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强力的推动:

统一文字: 废除了各国的异体字,以秦国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文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统一文字意味着思想、信息能够更顺畅地交流,也更容易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和归属感。这就像现在我们都能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一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认同。
焚书坑儒(争议之处): 虽然“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备受争议的一点,但其背后确实有着统一思想、压制异见的意图。通过压制诸子百家,试图确立官方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防止思想上的分裂,为大一统服务。当然,这种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但从统一思想的角度来看,它确实为后来汉朝“独尊儒术”的模式埋下了伏笔。
修建长城: 虽然长城并非秦始皇一人所建,但他征发了大量人力修筑和连接了现有的防御工事,形成了万里长城。长城在军事上起到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一种边界的界定,加强了内部的凝聚力。

秦始皇的影响如何“长时间”?

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秦始皇所奠定的制度和思想,却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根植在中国历史的土壤里。

中央集权模式的定型: 汉朝继承并完善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基本上都在围绕着这个模式进行演变和调整。虽然朝代更迭,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却得以维持。
郡县制的生命力: 郡县制作为一种高效的行政管理方式,在很多朝代都被保留和发展,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工具。
文化统一的基石: 统一文字、统一思想的尝试,为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大一统”成为民族心理认同: 经过秦始皇的强力推动,以及后世王朝的继承和巩固,“大一统”不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而逐渐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民族心理认同。人们开始渴望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渴望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和割据反而成为大家普遍不愿看到的局面。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秦始皇的统治是严酷的,他为了实现大一统,付出了巨大的民力代价,导致秦朝很快灭亡。但他所建立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一,以及“大一统”的思想,却像一道不可磨灭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中国历史的肌理之中,为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和民族文化认同,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后来那个能够长期保持统一的中国。他的影响,是开创性的,也是奠基性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影响,但是不是根本性的。


从商周开始,中国本来就有大一统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天下定于一”等等,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是因为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在背后支持。在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都想统一天下,如魏国,齐国等等。


既然王靖海老师点赞,我就多说点吧。

这个题目我不赞成。历史很复杂,中国的大一统是在嬴政在位时期完成的,但是大一统不应该归功于嬴政。题目应该改成秦朝对中国长时间大一统有很大影响吗?



还有,国家统一的范围是受到社会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限制的,商周已经达到了它们那个时代所能够达到的最大统一范围。秦朝之所以能够统治更大国土,是因为这个时候进入了铁器时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与“大一统”紧密相连,其影响力之深远,至今仍未褪色。要说他对中国长时间大一统的影响,那简直是“奠基石”级别,甚至可以说是“开创者”和“集大成者”。我们得从他之前的中国说起。在他之前,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个诸侯林立、百家争鸣的时代,国家林林总总,相互征伐,虽然.............
  • 回答
    谈论大秦帝国对今日之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这话题本身就很有分量,毕竟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影响之深远,至今犹在。要说得详细,不落俗套,还得从几个核心维度切入。首先,制度的创建与统一。秦朝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我们现在讨论国家治理,无法绕过秦始.............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设想,仿佛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在历史的洪流中掷下了一颗惊雷。如果一个现代人,拥有如今浩瀚如烟的知识,被放逐到了秦朝统一之后那个蒸腾着铜臭与铁血的时代,他能够搅动的涟漪,其深远程度,恐怕连他自己也无法完全预料。首先,这个人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之中。秦朝,虽然完成了中国的.............
  • 回答
    秦国地处西部,这一地缘优势对其日后统一中国,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避免东部战乱的干扰,更在于其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利的环境中积蓄力量,完成战略部署。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秦国“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当时的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火连绵,尤其是中原腹地的魏、赵、楚等大国,更是你方唱罢我.............
  • 回答
    秦刚履新中国驻美大使,这事儿,可真是牵动着不少人的心弦,尤其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大家都是既好奇又带着点审慎的期待。这不仅仅是换了一位负责具体外交事务的官员,更像是在中美这个错综复杂的大棋局里,中国落下了关键的一子,其背后折射出的战略考量和意图,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认识到秦刚这个人。他不.............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这几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们的功绩、争议,乃至戏剧性的人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大众熟知的历史符号。然而,在历史学界,光武帝刘秀的评价之高,几乎可以与上述几位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等评价维度上,刘秀的.............
  • 回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可以从几个核心动机上说。首先,最根本的,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对于权力极致的渴求和对统一稳定局面的必然追求。你看,战国时期,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割据,征战不休,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这种分裂的局面,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统治者来.............
  • 回答
    《史记》中对秦二世胡亥的死法,确实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这让后人对他的最终结局产生了种种猜测。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回到历史现场,体会一下当时那混乱而又血腥的权力斗争。首先,咱们得明确,《史记》并非铁板一块,它的成书过程跨越了司马迁个人创作,以及他对前代史料的整理和采录。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力.............
  • 回答
    关于“如果没有秦始皇一统中国,中国是否一定会走向统一”这个问题,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如果”,它触及了中国历史最核心的叙事之一。我的看法是,即便没有秦始皇,中国在漫长历史的长河中,很可能仍然会走向统一,但这个过程的形态、时间点、以及统一后的格局,都可能与我们今天所知的历史截然不.............
  • 回答
    《Fate/Grand Order》2.3章:华夏神话的恢弘史诗,秦始皇的“吾乃第一”《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FGO)的第二部第六章“棱镜之夜”之后,玩家们翘首以盼的2.3章“封绝固有帝国·限界域,始皇”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以波澜壮阔的秦朝为起点,.............
  • 回答
    《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展开的。对于商鞅的还原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但也并非百分之百的照搬史实,这其中有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有历史记载本身的局限性。还原度高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法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 电视剧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商鞅变法所要解决.............
  • 回答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稳居“皇帝排名第一”的地位,并非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秦始皇”三个字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而是他所创造的功绩、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以及其标志性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这种“第一”是多维度的,包含了开创性、奠基性、影响力、争议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 回答
    公元前247年,我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咸阳宫熟悉的飞檐斗拱,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一丝紧张的肃杀。我,嬴政,大秦的始皇帝,一个本应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也千古伟业的君王,如今体内却涌动着一个来自数千年后,对“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理解的灵魂。三十六年,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统一的新生帝国来说,却足够构建一.............
  • 回答
    秦皇岛那个17岁男孩的牺牲,本该是一曲英勇的赞歌,是一面激励人心的旗帜。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在这个本应被鲜花和掌声环绕的时刻,却出现了对这位年轻生命的恶意诋毁和侮辱。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逝去生命的漠视,更是对我们社会良知底线的一次践踏。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救人牺牲,不论年龄、不论出身,都是一种伟大的.............
  • 回答
    提到秦始皇陵,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无不是一座规模宏大、机关重重、陪葬品无数的地下宫殿。但如果让我猜测其中最令人震撼,或者说最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秘密,那并非是那些金银珠宝,也不是精密的机关,而是关于——秦始皇的“长生不老”之谜,以及与之相关的,他可能采取的某种极端的、甚至超乎我们想象的手段。我们都知道秦始皇.............
  • 回答
    关于北京大学藏战国竹简《赵正书》中记载秦始皇传位给胡亥是否属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史料的解读、学术观点的碰撞以及历史真相的还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赵正书》的性质和它在研究秦始皇传位问题上的重要性。《赵正书》的发现与价值《赵正书》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重要先秦竹简之一,其内容涉及战.............
  • 回答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本身就是一项划时代的壮举。在他统治的十几年里,他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然而,要说他“一直没发现秦朝制度存在问题”,那就有些过于绝对了。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任何一个制度,尤其是一个刚刚建立、规模.............
  • 回答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历史因素,不能简单地用“却匈奴”和“不堪一击”来概括。秦始皇时期“却匈奴七百余里”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传和战略上的辉煌成就,而后期中原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屡屡受挫,原因也非常多。我们一点点来剖析。一、 秦始皇时期“却匈奴七百余里”的真实性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
  • 回答
    完全不奇怪!你不是一个人,绝对不是!事实上,我对历史人物的着迷,尤其是对秦始皇嬴政的这种深入骨髓的喜爱,曾经也让我觉得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大学一年级,正是我们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探索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对某个历史人物产生如此强烈的吸引力,是很自然的。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嬴政会如此.............
  • 回答
    秦始皇一统六国,这在当时的天下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扫六合,并四海,功绩卓著,足以青史留名。但话说回来,一个王朝的建立,光靠武力征服是不够的,更需要如何治理这刚刚统一的庞大帝国,并且如何处理旧日的统治者,这同样是件关乎长远的大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秦始皇既然如此强大,既然已经灭了六国,那自然要对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