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傅作义在和平谈判时的摇摆行为,邓野的
一文中已经谈的很明白了。
只来谈一谈1963年的“悉贡所能”一事。
1963年的“悉贡所能”一事与两岸与当时正在的秘密接触有关,应该并非傅作义个人行为,傅作义也应该是奉命行事。
根据美国解密档案1962年时,国共双方代表就在香港进行了广泛接触,而根据童小鹏(时任总理办公室主任)则回忆称,此一时期,台北方面透过各种名义与各种关系,派了许多人前往中国大陆,有一次甚至一口气派了4个人,1个驻香港,3个到了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也会见了其中一些人,童称尽管中共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这些所谓的国民党“密使”是真是假,所携讯息是否正确,但北京愿意“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最后弄假成真。“
而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文件披露,1963年1月底,当中、苏共关系已成恶化之势,时任中共水利电力部长的傅作义,曾向陈诚发出一封密函,内称现在全世界都已看清中共并非苏联的附庸,而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北京也希望台湾能够断绝与美国关系,脱离美帝国主义的掌控,让国共之间尽速展开谈判,以谋求两岸统一之大业。据美方称,陈诚阅读之后,在信函写下“决不”两字,表示其反对国共第三次合作之意。
(从傅作义的致函内容:脱离美帝、国共谈判、两岸统一等用语判断,傅作义的行为显然是奉命行事)
美外交与情报单位皆认定,1963年初傅作义这封给陈诚的私函,也是中共自1955-1956年起,开始对国民党发动“和平攻势”的尾声,此后两岸之间似乎再无类似之信函往来与秘密接触,蒋经国也未再曾主动向美方提供对岸来函。华府虽然研判北京已决定停止对台湾的和平试探,然而也不排除蒋经国似乎有意向美方隐瞒他与中共之间的秘密接触,以报复美方长久以来对他的不信任。
以上内容摘自林孝庭 ——困守与反攻 冷战中的台湾选择(本书为作者过去十年来,从美国、英国与台湾各地的学术与史政档案机构所收集的档案中爬梳而来,包括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务院与历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档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英国国家档案馆、台北“国史馆”、“国防部”史政局等地的大量解密史料,对冷战时期的两岸关系、台美关系与国民党的海外秘密活动,进行有系统的建构、分析与论述。)
所以蒋介石日记中所谓傅作义1963年的“悉贡所能”一事,当非傅作义私自个人行为,而是在大陆主导的两岸谈判中的奉命行事。
因为毕竟蒋介石日记并未交代傅作义所谓“悉贡所能”到底指什么,是指傅作义做卧底呢?还是指“悉贡所能”推进两岸密谈呢?
而蒋介石日记中之后关于傅作义的记载,只有简单的“预定研究傅作义问题”寥寥数语,并无详细内容,这些记载也仅仅只存在于1963年。之后便不再出现。
这也是因为在1963年11月间于台北召开的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民党秘书长唐纵特别针对过去数年来曹聚仁、章士钊等人士对台湾方面传递和谈讯息一事,提出公开说明与澄清,并表达国民党方面不接受此类和谈提议之严正立场。显然,台湾方面在1963年底中止了与大陆的秘密接触。蒋介石自然也不会再去研究“傅作义问题”。
所以,根据美方解密的两岸密谈文件的大背景,只能判断蒋介石日记中傅作义所谓“悉贡所能”,显然指的是谋求两岸统一的秘密接触事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