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静力实验之后,基本上就差几个月了,样机估计已经出来了。
————————————————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胡扯的. 从这个图片中就能获得答案,这个核心技术2020年完成,应用在轰二零上,所以说轰二零在2020年之前是不可能出来的
我的赞这么少,肯定是说少了,那我再补充一点。
关于轰二零,不能把它理解为b2那样的轰炸机,在当今时代,那种临近轰炸的轰炸机已经基本废了,除了用来欺负欺负小国,没什么用。显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
所以我国大力发展了空射弹道导弹技术与巡航导弹技术,这种高超音速导弹末端速度通常在五马赫以上,如果轰炸机在几千公里之外释放,基本不可能拦截,
这样的打击效率和程度要远远超过b2那种方式。所以我国需要的应该是一种大型投放平台,载弹量要大,飞得要高,能够做到下挂无人侦察机进行远程投放,这样才能临近空间空间投放东风17和长剑100,这对于夏威夷的美军基地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威胁。至于美军的冷战产物,连我们055盾舰的防都破不了,基本没有什么借鉴的价值
还有一个证明,运二零硬管加油也出来了,这肯定是给轰二零标配,没什么好说的,连加油机都出来了,轰二零肯定快了
赞多了这么多,那我就再提供点干货
对于H20,我个人思路是:这玩意并不强调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因为我国的路基固定发射,以及陆基机动发射。以及战略核潜艇。都远远超过轰炸机的投送能力,说真的。H20投送能力远不如路基和核潜艇。
但是B2,这个打击能力是真不强,因为他没有一个战略级别的射程。因为美国做不到空投弹道导弹和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甚至还不如H6N的打击能力。
所以B2今天不适合了,要换成B21。B21成本更低,投送能力虽然弱了。但航程优势也减少了。但B21的速度可能更快了。并且拥有了一套电子战能力,和强大的反干扰能力。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电子战平台。高度信息化是今天绝对的思路。所以B21肯定不会比B2更大。因为美国那边战略投射能力确实不行,缺乏长射程的导弹。可以说B21和B2,都有一个共同问题,是平台不错,但导弹垃圾
即使是今天B2是隐身轰炸机。也不可能直接穿越我国的防空识别区不被发现。0.8马赫水平,分分钟连J10C都能很容易拦截他。跟别说J20。 B2不适合今天了,因为他不能无伤白嫖,他也不能直接突破纵深。他所谓袭击纵深能力。也仅仅针对冷战时期的苏联,这也就是为什么21世纪,美国逐步抛弃B2,停产B2,真的不仅仅是因为成本高。而是B2根本今天无法对抗俄罗斯和中国。他的设计太老了。今天2019年他就是个大型隐身一次性自杀机
所以H6N虽然技术不够强,但他的设计思路。融合我国弹道导弹空射能力,远程超音速破防巡航导弹的能力。虽然航程是不远,做不到B2和B52一次加油飞全球的能力。但是H6N根本不需要飞全球。我们不搞远洋战略。家门口H6NK几乎无敌,家门口扔战略投送导弹。就是无敌的,你根本不可能去中国领空击落H6N。
就像俄罗斯的TU160也是如此,T160为什么是超音速? 为什么不隐身?
这是因为TU160压根设计思路就是不考虑打击什么纵深目标,而是外圈白嫖的意图。就是要利用射程和空中投送能力,速度优势,扔了就跑。在俄罗斯自己境内扔了就闪人。让你战斗机不好追,起飞到加力最大速度,续航和爆发力优势,除了J20和F22,几乎不可能拦截TU160,就算三代机又能追击上的,俄罗斯也有防空导弹和自己战斗机来拦截他们。保护TU160。因为三代机不隐身。不可能绕过防空导弹和俄罗斯战斗机强杀TU160,而F35又追不上TU160。反应再快没速度也不行。可以说TU160远洋肯定不行,但家门口还真是无敌的。反正你不敢进俄罗斯的领空。这东西本身设计也是针对欧洲国家的。并不针对美国
这点我们就必须分析,H20是针对谁设计的,针对俄罗斯还是美国?针对印度还是欧洲?自然是美国了。所以H20核心用途是东海区域,即使是他是隐身飞机,设计也不是用来袭击敌方本土的。,而是打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强调远程巡航导弹精确打击能力为主。
所以我认为超音速加力,隐身能力,H20应该是兼备的。超音速巡航是不可能的,但拥有超音速是没有太大问题。如果2020年,还有一个隐身轰炸机。不是超音速的,那么这东西就是一次性的,面对J20和F22。确实是一次性的。哪怕是应对F35的拦截。B2现在都没有生存能力的。 因为跑不过F35。所以H20至少必须和F35一样的速度,或者加力时间更长更快,这样F35才很难拦截他。所以H20设计不针对F35几乎都不可能,他的指标一定是针对F35的拦截能力的,因为海上只有F35可以轻易拦截H20。F22是很难部署我们周边的。
H20更多设计目标还是突破第二岛链,打击第二岛链外,夏威夷和太平洋的目标为主。所以H20的【超音速+隐身】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载重能力,也极为重要。应该可以携带和H6N一样的弹道导弹投送能力。拥有两发弹道导弹的携带仓位容量是肯定的。
【反倒是航程这东西,对我国来说。是最不重要的。因为H6N的航程要求并不高,但他的射程很可怕。所以他即使是只有4000范围。也能打击6000之外目标。而H20同理。H20我认为不会超过9000公里航程范围,但他可以打击11000公里级别是没问题,我们远程巡航导弹有DF100,有DF17。根本不需要太大航程。一次加油能飞半个地球足以。去敌国本土没有任何意义,去了能回来?(毕竟敌国不是冷战时期的苏联,不可能让你扔了还能飞回来)】
H20从设计理念和定位8000-尤其是8000航程,估计超音速能做到4000航程。这样才是我们核心需求,【我们需要快准狠的思路,需要高速投送能力,白嫖能力和生存能力。兼备超音速和隐身。我国而不要一个亚音速,载弹量大,却不能投送弹道导弹。只能投送海量几百公里巡航导弹。而且打击之后返航都很困难,偷跑能力太差一次性隐身轰炸机。那样的东西设计出来就是:一次性的。因为用了一次就被击落了 】
轰炸机是复用的东西,他的核心战斗力取决于他的武器【导弹】而不是本身平台运载能力和隐身能力。【平台强调的是生存能力。和能不能飞到投送区域。并且能不能投送后返航的问题】
因为H20的设计,【未必就是飞翼式布局,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就是飞翼式布局。有可能是其他布局结构,所以媒体对H20完全都是B2的贴图YY。都山寨一个B2的模型去YY H20。这是一个错误。因为战略忽悠就是靠这样误导对手的,实际上H20肯定不会这么去设计,因为大家想到的普遍都是山寨B2。美国那边认为我们H20也是中国版本B2。】
实际的H20【我认为不会是山寨B2也不是山寨TU160。而是兼备B2和TU160以及H6N的优势。能投送弹道导弹两枚,能拥有TU160高空的巡航速度,做不到其加力速度,隐身能力堪比B21不输给B2。航电系统和信息化能力,并不会输给B21。这个应该才是H20最合适的
轰20是中国所有先进武器规划里面最后的,可以说是如果硬是要砍掉项目的话,轰20是最可能被砍掉。当然按照现在局势来说是不会砍掉,我只是表达一下轻重缓急。
首先,今天我们看到解放军所有高新武器,基本都是有的放矢,需求极大。以去年海军阅兵和国庆大阅兵出现武器做一个不完整盘点。陆军、新的轻坦、就是对应印度之前高原挑衅。同时也是让装甲部队适应南方多山多水等不适合重型部队地形。新步枪,新装具也是适应新时代单兵作战的需要。海军,航母和055出现就是对标美帝海军,一个是远洋打击,一个是航母带刀护卫。空军,周边都一堆f35,美国四代机都各种炫耀,j20不出来,中国空军就没有足够能力护卫天空。h6n,加长航程就是为了打击更远地方,装上更厉害的导弹。j10c和j16出现也是为了更好实现新时代的空军打击和抢夺制空权。无人机:减少伤亡,实现更好的侦查和渗透打击。火箭军:df17高超声速,破敌利器,df41,维持平衡的砝码。这么一算,h20是否有很急迫需求吗?结合现在中国国防需求和地缘,中国既不会搞全球打击,也没有大量海外基地和盟友提供帮助。现在我们未来10-20年战略都是维持区域拒止作战,统一弯弯,避免介入。维持第一岛链绝对安全加上延伸到关岛那段距离有能力防止介入,算起来是保持2000-3000公里威胁。按照轰6性能,配合新的巡航导弹和df快递完全足够。同时看到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强,亚太地区,美国实力并非完全被我们压到,轰20即使出来,也未必有足够能力发挥最好作用,还不如用现有的体系,性价比和效果一点不差。
其次,到现在为止,轰20还没太多消息,需求是什么?性能如何?造价如何?这些思考和构思都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决定。且我估计,这个轰20,采用新的技术,技术要求更加高,但是现阶段我们能力还不足,需要继续攻关关键技术,同时第一次设计大型轰炸机,必然谨慎,时间也是比较长。
最后,虽然我说这么多,轰20出来还是很遥远,但是我们还是多给耐心,一起期待。
不出来最好,不然出来后中国有会凭空多了一批“渣男”。
别看平日里这些人信誓旦旦并使劲儿的喊“我最爱055”、“我最爱歼20”、“我最爱运20”等喊的很凶,轰20出来后肯定会改口的。
轰20这个东西,航程至少得16000公里,目前世界上航程最远的轰炸机也就是这个里程。
亚音速肯定的,超音速飞行不那么远。
部署在东北,作战时就”悄悄的“借道俄罗斯或者朝鲜,穿过库页岛或者日本北海道,向阿留申群岛方向飞,沿着勘察加半岛,穿过阿拉斯加,然后飞到美加边界,发射16枚2000公里射程的隐身巡航核导弹,可打击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
航程短了没用,无法对美国构成威慑力。
这是构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估摸着怎么着也得造100架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