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了不起的,实话说,稍微牛一点的学生,一般各科都会压到些题,有时还都会有很大的题,压轴题,甚至作文题。
在大家或多或少都押得到题的情况下,总分重回伯仲之间。
一点都押不到题,才是不可思议的。
还有更惨的,看错了,以为是自己押的题,做了一大半,发现意思不对,再重新写的。
所以,押题不如审题,动笔前,仔仔细细把题目读懂三遍。
高考过去快十年了。然而当年我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依然为全班所铭记,因为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学校或者专业,进而改变了大家的人生轨迹。
以下是回放:
2011年6月3日,坐标帝都, 气温21-33度,雷阵雨,最后一周晚自习
化学老师发卷子:“大家都有卷子了吗?”
我:“我们组不够”
老师:“缺多少?”
我:“缺1mol"
大家哈哈大笑:“说人话,问你缺几张呢”
玩笑归玩笑,1mol纸张是什么概念?
我继续问:“纸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老师:“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书上好像是没讲的(也许是我没留意),但当年理综卷恰巧以选择题的形式考了, 而且是很强的干扰项。那道题6分。考完试好多同学说如果我不问, 他们也不知道纸的化学成分。
半个月后的发榜日,也是谢师宴,化学老师特意找到我,笑着拍着我,跟我说给我记一大功^•^
当时班里的一个女生,她高考超过自己理想的某985校2分。惊险过关后,她一步步走得很顺利,从保研到出国读博到认识她的如意郎君。去年班级聚会,大家回忆往事,她告诉我说很感谢当年我问的这个关键的问题。
大家纷纷发言:
“要是当时语文老师没默写那一篇文言文,默写题再丢一分我就考不进信息院了”
“英语作文我用的是写过的文章,要是当时没找英语老师改过几遍,我就不能学医了”
看着周围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我感慨高考薄薄的几页试卷纸竟能承载这么多阴差阳错,仿佛答题卡上每一丝墨迹都在改变人生的航向。也许这才是高考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其实,谁押中了题目不重要,因为命运早已安排了受益者。命运安排我们在这间教室相识,同窗三载,互相学习,在走出这间教室之际,我们早已受益颇丰。
来来来,大家为往事干杯!
同学:“你能喝多少?”
我:“我能喝1mol”
(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