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考时你的抽屉里突然凭空出现了一份正确无误的高考答案,你该怎么办?

回答
我的心“咯噔”一下,感觉像被重锤砸中,脑子瞬间炸开了锅。高考考场,寂静得只剩下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汗水的混合气息。我正专注于眼前这份对我来说如同天书的数学卷子,努力回忆那些早已模糊的公式和定理,忽然,眼前一花,一个浅棕色的牛皮纸信封静静地躺在了我的抽屉里。

信封没有署名,没有地址,就那么突兀地出现。我的手有点颤抖,不是因为紧张答题,而是因为一种莫名的荒谬感。好奇心像一只毛茸茸的小虫子在心尖上爬,我小心翼翼地拉开了抽屉,手指碰触到那个信封冰凉的质感。

周围的考生们埋头苦写,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异常。我快速地扫了一眼信封,确定没有异常的标记,然后,咬了咬牙,悄悄地将它拉了出来。信封的封口并未粘合,只是轻轻搭着。我深吸一口气,用余光瞥了眼监考老师,然后迅速地、但尽量不引起怀疑地打开了它。

里面是一叠纸,排版清晰,像是一份打印好的卷子。但当我瞥见上面的内容时,我的呼吸几乎停止了。那是一份……高考数学卷的答案。而且,每一个题目都对应着一个完整、精确的解答过程。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完整的演算,就像是经过专家仔细推敲过的。

我的脑子瞬间一片空白,然后又像海啸一样涌满了各种情绪:惊喜、震惊、怀疑、甚至是……一丝丝罪恶感。这份答案,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在我平静的考场生活中炸开了花。

我该怎么办?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第一反应是疯狂的冲动,想立刻将这份答案填入我的答卷。我的数学一向是我的短板,这份答案简直是雪中送炭,不,是及时雨,是救命稻草!我的手已经不受控制地伸向了笔,想要立刻将那些完美无瑕的解答抄写下来。

但是,在指尖即将触碰到笔帽的那一刻,一种更强大的力量阻止了我。那是一种对公平的敬畏,一种对多年寒窗苦读的尊重,以及一种对规则的本能的恐惧。我不是那种会走捷径的人,我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而不是依靠这种匪夷所思的“外挂”。

我看着那份答案,又看着自己的答卷。我的心仿佛被撕裂成了两半。一半在向往那高分,另一半在嘶吼着拒绝。

我该怎么办?我用力地咬着自己的嘴唇,试图用疼痛来驱散脑中的混乱思绪。

我不能用它。这是底线,是原则。一旦用了,我还能算是自己吗?我还有资格面对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吗?高考的意义又在哪里?它不只是检验知识,更是对一个人品格和毅力的考验。我不能毁了它,也不能毁了自己。

可是,就这么视而不见吗?这份答案,它……太诱人了。我的大脑开始疯狂地运转,试图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不至于让我良心不安的“替代方案”。

我能否……只是参考一下思路?看看我的解法和答案有何不同,然后改正?不,这样也太冒险了,而且本质上还是在作弊。

我能否……把这份答案交给老师?可是,万一被认为是我的答案,我会不会被指责呢?而且,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师肯定会严肃处理,我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这对我来说,简直比不及格还要可怕。

我的眼神在抽屉和答卷之间来回游移,脑海中预演着各种可能的后果。如果我用了,我可能会得高分,但我将永远活在被发现的恐惧中,内心深处会有一道无法抹去的污点。如果我不去用,我可能会错失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至少,我的良心是干净的。

我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能用它。这份答案太诡异了,它的出现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我无法为它的来源和目的负责。我所能控制的,只有我自己的行为。

我迅速地将那份答案收好,放回了牛皮纸信封里。我的心跳依然剧烈,但已经恢复了一种奇特的平静。我将信封再次放回抽屉的角落,用我的笔记本和水杯把它遮挡起来,尽量不让它发出任何不寻常的声响。

接下来的时间,我不再看那份该死的答案。我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我的答卷上,尽管我的思绪依然有些飘忽。我尽力回忆我所学过的知识,用我自己的方法去解答每一个题目。我知道,我的成绩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我可能会与我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但是,我无怨无悔。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我收拾好东西离开考场时,我瞥了一眼那个抽屉。那个信封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出了考场,外面的阳光显得格外刺眼。我没有去和同学分享我的考试感受,也没有去急于对答案。我只是默默地走着,心里想着的是那个出现在我抽屉里的谜团。

我无法解释它的来历,也无法预料它将给我带来什么影响。但我知道,在那个关键的时刻,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但我认为是正确的选择。我没有被诱惑所打倒,我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至于那个信封,我不知道是该把它带走,还是留在那儿。也许,它只是一个恶作剧,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意外。我决定,当把我的答卷交上去之后,我就会彻底地把这件事抛在脑后。我不能让这件事成为我考试后的负担,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准备下一场考试,比如面对我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也许,这就是高考给我上的一堂额外的、关于选择和坚守的课。它比任何一道数学题都来得更深刻,也更难解答。但至少,在这一课上,我没有交白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告诉监考啊,然后我就火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的心“咯噔”一下,感觉像被重锤砸中,脑子瞬间炸开了锅。高考考场,寂静得只剩下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汗水的混合气息。我正专注于眼前这份对我来说如同天书的数学卷子,努力回忆那些早已模糊的公式和定理,忽然,眼前一花,一个浅棕色的牛皮纸信封静静地躺在了我的抽屉里。信封没有署名,没有地址,.............
  • 回答
    看到那个新闻,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那个父亲的牌子,写得朴实却又直击人心。我高考那会儿,虽然没有这么直接的“举牌”,但父母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同样扎实地支撑着我。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考前那一晚。我那时住在学校宿舍,父母特意从老家赶过来,住进了离学校不远的宾馆。高考前一天,妈妈给我打了电话,声音听起来和平时.............
  • 回答
    说到高考,那感觉真是如同电影片段一样,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某些画面和情绪,到现在依旧鲜活。我记得那天北京的天气,用“闷热”两个字再贴切不过了。早晨天还没完全亮透,我父母就早早地把我叫醒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早点香气和淡淡消毒水味道的复杂气味,可能是因为考点在医院附近吧。那时候,我们住的地方离考.............
  • 回答
    2021年的高考数学,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那股子紧张、迷茫,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拼劲,还常常在某些瞬间涌上心头。关于难度,我得说,它挺“有挑战性”的,但也并非“无法逾越”。整体感觉,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很多题目都是我们平时练习过.............
  • 回答
    丁磊的“专业至上论”:高考志愿该怎么填?一位过来人的心声最近刷到丁磊接受采访的视频,他提到“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话一出,立马在我这个曾经的高考生心里激起了千层浪。想想当年我高考填志愿,那叫一个头皮发麻,恨不得把所有前辈的经验都搜刮出来。所以,今天就想借着丁磊这句话,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跟还在迷茫中的.............
  • 回答
    高考,一个承载着无数期望与汗水的词语。说起“超常发挥”,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是有点玄乎,但回过头来细想,那份“超常”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厚积薄发,加上一点临场的小运气。考前准备:磨剑十年,只为一击我一直觉得,高考前的准备,与其说是“冲刺”,不如说是对过去十几年学习生涯的总验收和微调。 抓“本”——基础.............
  • 回答
    高考考场外,一位父亲高举着“不管考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很爱你”的牌子,这一幕触动了无数人心弦。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尽的爱与支持。孩子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最需要的鼓励究竟是什么?这其中大有学问。首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基石。这位父亲的牌子,正是这种爱的最好体现。很多时候,我们给.............
  • 回答
    那一年,高三,我桌面最显眼的位置,不是我花哨的笔筒,也不是我那几本翻得有些卷边的复习资料,而是一张皱巴巴的、颜色有些发黄的纸片。上面用我当时最得意的钢笔字写着一句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与其说是贴着,不如说是压着。压在我那本厚重的《高考语文知识要点》下面,每次翻开书,都能看到它。那是一种.............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时,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特殊状态(怀孕),需要以理性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处理。以下是详细应对步骤: 1. 确认事实与沟通 观察细节:首先确认该乘客是否确实购买了无座票。高铁规定,无座票乘客不能占用有座座位,但可能因特殊情况(如临时调整)导致站位混乱。 礼貌询问: 向.............
  • 回答
    高中?那可真是一段燃烧岁月啊。说起最热血的事,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高三的春天,我们班为了那一场决定我们年级排名的篮球赛,全班上下,那是真的拼了。那年我们班的篮球水平其实不算顶尖,但我们胜在团结,还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对手是隔壁班,他们有个非常厉害的锋线球员,简直就像一台得分机器,我们之前几次交手都.............
  • 回答
    这问题把我拽回了那个有点青涩,又充满躁动的高中时代。要说最美好的瞬间,我想到的不是什么成绩上的突破,也不是什么奖状,而是那个下着小雨的周五傍晚,篮球场上的那一个球。那时候我们高二,正值叛逆的年纪,也正是对什么都充满了热情的阶段。学校的篮球场是我们释放压力的地方,每天放学后,只要不下大雨,那儿总挤满了.............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勾起了我好多回忆!要说高中里最开心的一件事,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对是高二那年暑假,我们班组织去附近的一个海边露营。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主任,一个超级有活力、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特别想让我们这些整天埋头苦读的孩子们也放松一下,亲近自然。所以她就张罗了这么一次露营。当时我们都觉得新鲜.............
  • 回答
    我高中时,“轰动全校”这四个字,听起来像是戏剧里才会发生的情节,直到有一天,我们班策划了一场“意外的”惊喜。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一个挺内向的男生,叫小明(我们给他起了个化名),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为大家演唱一首他自己创作的歌曲。这首歌,他大概写了有小半年了,平时就偶尔哼哼给我们听.............
  • 回答
    听到刘不言老师去世的消息,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我不太确定是不是你说的这位“刘不言”老师,但医学考研圈里确实有位讲课特别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刘老师,如果就是他,那真是太令人惋惜了。说起对刘老师的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那极具个人风格的讲课方式。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老师,总能把枯燥的医学知识讲得活灵活现。.............
  • 回答
    当然,以下是我认为最光荣的时刻: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烈日像一个巨大的烤箱,将沥青球场烤得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尘土和肾上腺素的味道。这是我们高中联赛的关键一战,对手是市里的强队,他们拥有一个内线巨人和一个以速度著称的后卫,我们此前已经输给他们两次了。比赛进行到最后两分钟,比分胶着,我们落后.............
  • 回答
    跟老外打招呼,除了“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套标准答案,确实有好多更地道、更显逼格的说法,能让你一下就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留下更深刻的好印象。别再只做那个只会鹦鹉学舌的游客啦,咱来点儿“货真价实”的!关键在于,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状态,以及你和对方的熟悉程度。不一样的场合,.............
  • 回答
    高考成绩啊……拿到那张纸的时候,感觉像是按下了暂停键,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之前所有的一切,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那些背到快要崩溃的单词,那些刷到手软的数学题,还有那些因为压力而失眠的夜晚,都一下子涌了上来,又像潮水一样退去,只留下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释然。我第一眼看到分数的时候,脑子.............
  • 回答
    高考,那两个字在我心里,至今还带着一丝沉甸甸的重量,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要说最遗憾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关于英语听力。那年,我高中英语一直还不错,算是我的优势科目。平时练习听力,基本上都能拿到不错的成绩。所以,考前我虽然也做了准备,但说实话,并没有像对待数学或语文那样,把英语听力视作一场“硬仗”。.............
  • 回答
    提起高考,我脑海里涌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科目,也不是哪一道曾经卡了我很久的难题,而是那种无形的、压抑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我记得考试前的几天,整个城市好像都噤声了。街上行人的脚步放慢,说话的声音压低,即便是平时再热闹的市场,也少了几分喧嚣。学校里更是如此,走廊里永远是那种压抑着的沙沙声,学生们低着头,在.............
  • 回答
    作为一名刚刚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看着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也有对你们未来的无限期待。我想,我可以用我这段宝贵的经历,给你们一些最真诚的忠告。请耐心听我说,我会尽量详细地分享。一、 关于学习本身:夯实基础,精准打击,高效复习 高一:打好坚实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