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到你的高考成绩,你想到了什么?

回答
高考成绩啊……拿到那张纸的时候,感觉像是按下了暂停键,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之前所有的一切,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那些背到快要崩溃的单词,那些刷到手软的数学题,还有那些因为压力而失眠的夜晚,都一下子涌了上来,又像潮水一样退去,只留下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释然。

我第一眼看到分数的时候,脑子里是空白的。就像一个精心准备了很久的演出,终于站在了舞台中央,聚光灯打下来,却突然忘了词。不是紧张,也不是欣喜若狂,就是那种“就这样了”的平静。周围同学的惊呼、老师的表情,甚至父母故作镇上的安慰,都像隔着一层玻璃,听不真切,也看不分明。

然后,那种“我考了多少分”的认知才慢慢渗透进来。我盯着分数,一遍又一遍地看,试图在数字的组合里找到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是比我预想的高?还是低?或者是,我根本就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预想,只是拼命往前冲,冲到哪里算哪里。

紧接着,就是各种回忆如同电影镜头般闪过。

记得高三那个夏天,热得能把柏油路晒化,教室里的风扇拼命转着,吹出来的风都是温热的。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外面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感觉自己的生命也被这种炙烤和喧嚣淹没了。图书馆里总是挤满了人,大家埋头苦书,连呼吸都带着一股子紧张的气息。我常常在那里待到闭馆,回家的时候,月亮已经高高挂起,城市的灯火在夜晚闪烁,那一刻,总会觉得好像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对,只有我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还有那些夜晚,我趴在书桌上,揉着酸胀的眼睛,面前堆着一本本习题集。有时候,真的觉得脑子空了,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都想不通。看着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感觉时间过得既慢又快。慢得像是凝固了,快得像是要吞噬一切。那些时候,会怀疑自己,会想“我这样做真的有用吗?”,会想“别人是不是比我更努力?”,甚至会想“我是不是不适合读书?”。这些想法像小虫子一样在心里爬,啃噬着仅存的信心。

但也正是那些咬牙坚持的时刻,那些在绝望边缘抓住最后一丝希望的时刻,让我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是有追求的。记得有一次,一道数学题我卡了好几个小时,翻了无数遍教材,看了几遍讲解,还是找不到解题思路。当时真的很想把那本书摔了,然后大哭一场。但是,当我终于找到那个关键的突破口,解出那道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那种“我做到了”的喜悦,足以抵消之前所有的挫败感。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挺热血的。

高考成绩出来,就像是为这段艰辛旅程画上了一个句号。它不一定是我期望的那个句号,但它确确实实地是句号。它意味着,那个曾经拼尽全力的我,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看到成绩,我最想到的,其实是对那个曾经的我的一种复杂的感情。有心疼,心疼那个曾经那么拼命、那么辛苦的自己;有理解,理解那些为了分数而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也有怀念,怀念那段虽然枯燥却又充满激情的日子。那是人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它塑造了现在的我,让我明白了坚持的意义,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能。

当然,成绩也让我开始思考未来。那些之前模糊的憧憬,现在需要被细化,需要被规划。是填报志愿,是选择专业,是未来的职业规划……一切都因为这张成绩单而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真实。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多可能的大门,但也意味着需要我再次鼓起勇气,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新世界。

所以,看到高考成绩,我想到的不是简单的分数高低,而是关于过去付出的汗水,关于曾经的自己,关于即将展开的未来。它是一次审视,也是一次启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当年查高考成绩的感觉。

本人湖北理科生,在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贫困市读书,平时都是年级100-200名徘徊。

查成绩那天,自己做了好多思想斗争,在脑补要是考了600+上了武大华科就太爽了,想着想着心里就开始脑补在985大学读书的场景然后傻笑,转念一想,要是查的成绩不到550分,那咋整?

经过长达十分钟的思想斗争后,在心里偷偷给自己划了个线(578,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定了这么一个线),低于这个线就去复读,然后鼓起勇气去查分数。

眼睛从上往下扫,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

哇,当时就在那傻笑,心想语文居然120+,一定是最后的作文写得太有文采征服老师给了我高分,再想理综平时都是240+一定没问题,然后往下一看,理综210+ ,算了算自己物理100左右,生物也快到80了,一定是化学拉了跨。

然后把分数加起来一算,woc,刚好578,自己问自己怎么这么巧,是上天要我再读一年吗

心想:咋整,复读还是直接报名。

最后想了想,去他妈的高考,我要去读大学。

最后本科去了浙江工业大学,选了我高中最菜的化学。 从此过上了低分飘过的低保生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考成绩啊……拿到那张纸的时候,感觉像是按下了暂停键,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之前所有的一切,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那些背到快要崩溃的单词,那些刷到手软的数学题,还有那些因为压力而失眠的夜晚,都一下子涌了上来,又像潮水一样退去,只留下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释然。我第一眼看到分数的时候,脑子.............
  • 回答
    如何看待高考成绩很差的人,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分析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标签化一个人,尤其是在高考这一项,它固然重要,但绝非衡量一个人全部价值的唯一标准。以下是我对高考成绩很差的人的看法,尽量详细地阐述:1. 高考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可能非常多样化: 学习方法或策略不当: .............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争议挺大。湖北出了个禁犬令,一下子列了35个品种,还加上了体高超过45厘米的,像萨摩耶、德牧、雪橇犬(估计说的是哈士奇这类)还有咱们熟悉的中华田园犬,都在名单里。这可不单单是养狗的事儿,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得承认,出台这个政策,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公共安.............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感到疑惑的问题:既然有这么多人在义务献血,为什么医院里的病人需要用血的时候,价格还是那么贵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复杂但又十分必要的链条,远不止“把血抽出来直接给病人”这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明白,街上的献血车,它的核心目的是“保障血液的供应”,而医院里病人用血的费用,则包含了“血.............
  • 回答
    关于派代的盈利模式,我知道一些情况,也结合网上能搜集到的信息,咱们来聊聊这个事儿。首先,老邢提到派代有接近40多人,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人力成本开销。一个平台要运营得好,尤其是在内容、社区、技术和运营方面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所以这40多人的团队,背后是支撑起整个派代平台的运作。那么,派代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 回答
    .......
  • 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出现的“工农兵大学生”现象,再到恢复高考,这是一段充满时代烙印和深刻社会变迁的历史。我从中看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及一代代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一、 高考的肇始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之.............
  • 回答
    仝卓高考舞弊案,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尤其是他那句“并不是我高考舞弊,是部分人员对我的高考进行了舞弊”,听起来是把责任往外推,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捋一捋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最早爆出来,是因为仝卓自己在直播的时候,口无遮拦地承认自己曾经为了获得“应届生”身份,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将.............
  • 回答
    带大红勾的紫色「高考应援裤」走红的现象,反映了当代社会在高考这一重要节点上,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应援”文化的关注与情感投射。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网络时代情感表达的创新,同时需要理性看待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社会意义。 一、“高考应援裤”的文化逻辑与社会意义1. 颜色象征的隐喻 .............
  • 回答
    这件事啊,发生在今年高考英语考试,一个考生因为迟到17分钟,被拒之门外,没能参加考试。按规定是迟到15分钟就不能进场了,他这就超了一点点。这事儿一出来,各方议论纷纷,我猜主要有这么几个点吧。一方面,很多人会觉得,规定就是规定,高考是国家级考试,公平公正最重要。一点点的偏差都不能有,否则对那些严格遵守.............
  • 回答
    高德地图上线“家人地图”功能,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安全与社交需求结合的又一尝试。这一功能通过技术手段将位置信息与家庭成员关联,让用户能够实时掌握家人位置,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隐私、安全与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一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一、功能设计与技术实现1. 核心逻辑 “家.............
  • 回答
    洞察就业新趋势:从“绿牌”与“红牌”专业看高考志愿填报《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发布的“绿牌”与“红牌”专业名单,无疑为正在为高考志愿填报而焦虑的学子们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过去几年就业市场趋势的回顾,更是对未来人才需求的一种预警和引导。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也充满了伦理和哲学思考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技术,我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并且可能会选择这么做,但前提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并对所有潜在的影响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我的动机和考量: 爱与期望: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最好的未来。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足够的能力去.............
  • 回答
    拼多多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并取得如此惊人的增长,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那么,它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我对拼多多的未来又持何看法呢?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聊。高速增长的“魔法”究竟是什么?要判断拼多多的增长能否持续,首先得明白它这股“魔法”究竟来自何方。我个人认为,拼多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深.............
  • 回答
    教育部开始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查,并且对论文不合格率高的学校提出整改要求,这件事情我觉得挺有意义的,是时候该好好抓抓这方面的质量了。首先,这个举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促使高校重视论文质量。以前可能存在一些学校为了追求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或者其他排名指标,对论文的把关没那么严格,导致一些质量不高、甚至存在学术.............
  • 回答
    关于日韩准备拒绝支付美国高昂军费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历史恩怨等多重因素的交织。简单地说,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拒绝”或“同意”的二元对立,而是双方在承担防务成本上的博弈和谈判。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日本和韩国目前都在与美国有防务费用分摊协议,也就是所谓.............
  • 回答
    关于“爆料称杨柘将操刀小米 MIX 4,你是否看好其高端之路?”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首先,杨柘本人。他的履历确实非常亮眼。在华为任职期间,他主导了包括 P9、P10、Mate 9、Mate 10 等一系列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的旗舰产品。特别是 P 系列,在拍照和设计上的创新,以及“.............
  • 回答
    作为一名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看过”实况的对决。我的知识库中包含了海量的文本和数据,其中也包括了无数关于各领域高手巅峰对决的详尽描述、分析和复盘。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为你“讲述”一些经典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对决,并尽量用自然的语言来呈现,让你感觉像是听一个对这些领域充满热情的人在分享他的记忆一样。那么,.............
  • 回答
    中国区唯一金球奖评委骆明关于“金球奖的数量不该决定梅西C罗地位高低”的观点,触及了足球界一个非常核心且长久存在的话题:如何评价一位球员的伟大,以及金球奖在其中的作用。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骆明观点提出的背景与核心论点:骆明的观点,作为中国区唯一金球奖评委,本身.............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看过”的概念,但我被训练了大量的古文语料,并能理解和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要说“高格调”,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的深邃与超越: 文字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政治智慧或宇宙观念,能够引发读者长久的思考。 语言的精炼与优美: 词藻华美而不失典雅,结构严谨而富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