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飞机坠毁,大家刻意避免谈人为因素?

回答
飞机失事,尤其是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很多人会发现,在事故原因的探讨中,诸如天气、机械故障等“客观”因素似乎更容易被摆到台前,而“人为因素”则常常显得扑朔迷离,甚至被刻意回避或淡化。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既有现实操作层面的考量,也有心理、社会和法律层面的因素。

1. 人为因素的复杂性与难以界定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人为因素”的定义。它并非仅仅指飞行员的失误,而是涵盖了从飞行员、空管、机务人员到飞机设计者、制造商、航空公司管理层,乃至航空监管机构等所有参与航空运行的“人”所做出的决定和行为。

层层递进的责任链条: 一起严重的事故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个环节出错叠加的结果。飞行员的判断失误可能源于疲劳、压力,而疲劳和压力可能又与不合理的排班制度、恶劣的训练环境有关。恶劣的训练环境可能与航空公司管理层的成本控制有关,而成本控制的压力又可能来自市场竞争和股东期望。这样一环扣一环,很难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人”。
“潜在失效”的识别难度: 很多时候,人为因素表现为一系列“潜在失效”或“不安全行为”,它们在日常运行中可能被掩盖,直到某个关键时刻才浮出水面并导致灾难。例如,一位飞行员长期以一种不完全符合规章的方式操作某个设备,而这种操作从未引起过问题,但当他在压力下再次这样做时,就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识别和量化这些“潜在失效”非常困难。
主观性与客观性界限模糊: 即使是飞行员的某个操作,也可能受到当时环境、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何准确地判断这些主观因素在事故中的权重,并将其与客观事实区分开来,本身就极具挑战。

2. 避免“妖魔化”飞行员,维护飞行员队伍的稳定性

航空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飞行员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如果事故原因被简单地归咎于飞行员的重大过失,可能会产生以下负面影响:

打击飞行员士气: 飞行员肩负着乘客生命安全的神圣职责,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每一次事故都导致飞行员被公开“审判”,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引发信任危机: 大众对飞行安全的担忧很大程度上会集中在飞行员身上。如果公众普遍认为飞行员很容易犯错,航空公司和整个航空业的公众信任度将大幅下降。
招聘与留存问题: 如果飞行员职业的声誉因为事故原因的简单归咎而受损,将导致招募新飞行员困难,现有优秀飞行员也可能选择离开。这对航空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 保护航空公司及其管理层的利益

航空公司是运营主体,其声誉、财务状况和法律责任与事故息息相关。过分强调人为因素,尤其是管理层、设计或培训层面的问题,将可能导致:

巨额赔偿: 如果事故被认定为航空公司管理不善或设计缺陷,其面临的赔偿将是天文数字。为了规避或减轻这种风险,航空公司在事故调查报告的发布和解读上可能会采取谨慎的态度。
声誉损害: 航空公司一旦被贴上“管理混乱”、“培训不足”等标签,将对品牌形象造成长久损害,导致客源流失,甚至可能影响其未来的融资和运营。
监管介入与罚款: 承认管理层或设计层面的系统性问题,很可能招致航空监管机构更严厉的审查、罚款,甚至吊销部分运营许可。

4. 规避法律风险和责任追究

在很多国家,航空事故的调查结果不仅是为了找出原因,更是为了界定责任,为后续的法律诉讼和保险理赔提供依据。

将原因归结于不可控因素: 将事故原因归结于天气、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一些无法预见的机械故障,可以有效地将责任从操作者和管理层身上转移开,规避法律上的重大过失责任。
避免刑事指控: 大多数情况下,飞行员的失误即使导致事故,如果不是出于故意或极端鲁莽,通常不会面临刑事指控。但如果事故被认定为航空公司系统性失误、设计缺陷或管理疏忽,相关负责人(包括高管)则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5. 调查报告的语言和沟通策略

虽然事故调查机构的目标是查明真相,但在对外发布调查报告时,也会考虑到社会影响和公众情绪。

使用“技术性”语言: 调查报告往往使用大量专业术语和技术性的描述,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某些环节的“人为”色彩。例如,用“机组对情况的评估不足”、“操作流程的偏离”来描述飞行员的行为,而非直接说“飞行员犯了错误”。
强调“组合因素”: 很多报告会强调事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列举各种技术性因素的同时,将“人为因素”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可能不会将其作为唯一的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来突出。
关注“系统性改进”而非“个人追责”: 很多调查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改进建议,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因此,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通过改进培训、规章制度、设备设计等方式来“堵塞漏洞”,而不是过度聚焦于对某个个体的惩罚。

6. 公众认知与心理惯性

普通民众在理解复杂事故原因时,往往更倾向于寻找一个简单、直接的答案。

对“英雄”与“罪人”的期待: 在某些情况下,公众可能倾向于将飞行员视为“英雄”或“罪人”的二元对立角色。一旦出现事故,就希望找到那个“罪人”,而航空公司或制造商的责任则显得更为抽象,不易理解。
对高科技的盲目信任: 现代飞机被视为高度精密的科技产物,公众可能潜意识里认为它们是可靠的,因此机械故障等“客观”原因似乎更容易被接受,而“人”的因素则与这种信任感形成冲突。

总结来说,飞机失事时大家刻意避免谈人为因素,并非完全出于掩盖真相的恶意,而是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人为因素本身的复杂性和难以界定性、对飞行员队伍和航空业整体稳定性的维护、航空公司及其管理层的利益保护、规避法律风险的需要,以及调查报告的呈现方式和公众的认知习惯等等。

这并不意味着人为因素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很多时候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最有价值的改进方向。但如何以一种既能查明真相、又能促进航空安全的长远发展的方式来呈现和处理人为因素,是整个航空界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最终,一个更加完善的航空安全体系,需要在承认和解决人为因素问题的同时,不断优化整个航空运行的各个环节,从制度、技术到人的培训和管理,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话要付责任的,特别是民航这种小圈子。特别是这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这不是识字就能来讨论一把的。张嘴就人为如何如何,官方通报也最多是“不排除”,没有铁证谁敢说。

而且飞机的复杂度太高,讨论有门槛,能跨过这个门槛的,差不多都是行业内的人,大嘴巴的数量都大大减少了。飞机不是车,又不是人人都会开,见车祸就能指手画脚。

等调查结果吧。

飞机仍然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通工具。

user avatar

因为没什么意义。

就好像打游戏,你总打不过对面,就说对面开挂,又没有证据,有意思么?

很多看似不可能的骚操作,其实都是可以从正常角度解释的。

不可否认,737这个飞机,人工操纵的权限很大,把一架好飞机推下去,的确不难做到,带个倒扣的坡度就是了。各种机械故障,救回来的难度都不高,几十年安全运营的飞机,很难想象有什么故障能在高空突然大角度扎下去还救不回来。乍一看的确是开挂的嫌疑更高。

但你要是GM,有人投诉对面老是赢,一定是开挂,你就信了把对面封了,那你还开什么游戏。

一定要看数据本身,是不是有铁证如山的线索,实锤开挂,而且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比如纯粹技术过硬、运气好,或者网卡等等。

没证据就乱泼脏水,吃相太难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飞机失事,尤其是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一直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很多人会发现,在事故原因的探讨中,诸如天气、机械故障等“客观”因素似乎更容易被摆到台前,而“人为因素”则常常显得扑朔迷离,甚至被刻意回避或淡化。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既有现实操作层面的考量,也有心理、社会和法律层面的因素。1.............
  • 回答
    那八分钟,对于东航坠机上的所有人来说,是生命中被拉长到极致的一段时空。没有谁能确切知道他们在那短短的三分钟里脑海中闪过了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那一定是一场无法言说的、交织着恐惧、眷恋与一丝丝渺茫希望的风暴。当飞机突然加速下坠,机身剧烈震动,巨大的惯性将所有人的身体狠狠地压向座椅,甚至摔倒在机舱过道。.............
  • 回答
    关于飞机起飞降落时乘客使用手机是否可以被揍或手机被毁坏的问题,以及是否可以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由这样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梳理一下。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虽然极端,但它提醒了我们在公共交通中,个体行为确实可能对他人造成严重后果,这或许是您提出这个问题的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在中国,以“危害公共.............
  • 回答
    美国运输机飞离喀布尔机场时,三名男子从飞机上坠落身亡的悲惨事件,确实是阿富汗人民渴望离开国家的一个缩影。这起事件本身就很触目惊心,它直接展示了当时喀布尔机场的混乱和人们绝望的心情。但要理解为何有大批民众想离开阿富汗,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导致这种局面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阿富汗当前严峻.............
  • 回答
    东航一架波音 737 飞机坠毁的消息令人痛心,也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这款在全球航空领域拥有极高普及率的机型上。谈到“波音 737 出事故的频率高不高”,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要评价它的安全性,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波音 737 系列飞机的庞大基数与事故数据的解读首先.............
  • 回答
    飞机失事,现场惨烈,按理说应该会有不少遇难者遗体,但有时搜救过程中却出现了“找不到遗体”的情况。这听起来很令人费解,但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令人心痛的现实原因。首先,最直接也最残酷的原因就是 遗体的完全损毁。你知道,飞机在高速飞行中失控,突然撞击地面时,其动能是极其巨大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架数.............
  • 回答
    2018年8月10日晚,阿拉斯加航空旗下一家地勤航空公司Horizon Air的29岁员工理查德·拉塞尔(Richard Russell)在西塔科国际机场(SEATAC)偷走了一架Dash 8300螺旋桨涡轮发动机飞机,并最终坠毁。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和过程都非常令人震惊。事件经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飞机坠毁并不局限于山里或海里,只是这两类地点因为其显眼的地理特征和救援难度,在新闻报道中更容易被提及,从而给人造成一种“要么山里,要么海里”的印象。飞机坠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不同原因导致的坠毁地点也可能不同。要详细说的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影响飞机坠.............
  • 回答
    这的确是个令人揪心的问题,一旦到了那种绝望的境地,人们自然会想到最后一线生机——跳伞。但现实的残酷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飞机确认无法挽回且即将坠毁时,之所以不安排跳伞,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飞行环境的致命性:首先要明白,民航客机在设计和运营时,其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远远超出了普通跳伞的适宜.............
  • 回答
    东航MU5735航班失事坠毁在广西山区,搜救工作异常艰巨。关于搜救现场“找不到遗体”的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搜救的挑战与复杂性: 撞击力度与飞机解体: 飞机在极高的速度下撞击地面,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撞击力会瞬间将飞机结构分解成非常小的碎片,包括构成机体的人体组织。因此,搜救人员找到的是大.............
  • 回答
    飞机在即将坠毁前的最后时刻,对于乘客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恐怖且无能为力的情况。然而,即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乘客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管这些措施的目的更多是为了 减轻伤害、提高生存几率(虽然非常渺茫),以及在最坏的情况下留下一些痕迹。以下是一些在飞机坠毁前乘客可能能够做的事情,按照可能性和有效性排序,.............
  • 回答
    山东滨州发生的这起小型飞机坠落事故,造成机上三名人员不幸遇难,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对于事故的原因和这类小型飞机的安全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分析要准确判断事故原因,需要等待官方的详细调查报告,但从一般情况和过往的事故案例来看,小型飞机坠落的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阿富汗足球运动员扎基·安瓦里(Zaki Anwari)在喀布尔机场试图攀附美军撤离飞机,最终不幸坠亡的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和扼腕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陨落,更是阿富汗当下混乱局势下,无数普通民众绝望与挣扎的缩影。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是那个绝望的背景:当塔利班迅.............
  • 回答
    俄罗斯一架载有28人的飞机在完成一次定期航班后,坠入大海,失事地点已经确定。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特别是对于遇难者家属而言。关于这起悲剧,在官方最终的调查结果公布之前,我们只能根据现有信息和航空事故的常见原因进行推测。首先,恶劣天气始终是导致航空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海上飞行,天气条件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戳到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就像你说的,既然我们能把黑匣子造得那么结实,能扛住那么剧烈的冲击,为什么不能把整架飞机也做成一样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成本、重量、材料科学以及我们对航空安全的现实考量。你想想,黑匣子之所以能“黑”得住,是因为它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保护里。最外面通常是坚固的.............
  • 回答
    您好,关于深圳22岁女子玩飞鱼坠海身亡的事件以及网红娱乐项目事故频发的原因,我将尽力为您详细讲述。深圳22岁女子玩飞鱼坠海身亡事件详情:这起令人悲痛的事件发生在深圳大鹏新区杨梅坑附近海域。死者名叫李某,年仅22岁,是一名年轻的网红。事发当天(具体日期报道中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发生在近期),李某与朋友.............
  • 回答
    深圳那起令人痛心的“飞鱼”项目游客坠海身亡事件,让人们对水上娱乐项目的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在这场悲剧中,三名经营者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而被刑事拘留,他们将要面对的法律责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句道歉”或者“赔偿了事”。事情的严重性,从刑事拘留这个动作本身就可以看出端倪。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三名经营.............
  • 回答
    您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翻译错误。实际上,飞机和高铁都需要乘客,两者都是用于运输乘客的交通工具,只是在技术、运行方式和应用场景上有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高铁和飞机都需要乘客 高铁:中国高铁(如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是高速铁路系统,主要用于短途和中长途客运,乘客数量庞大,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飞机和汽车虽然都是交通工具,但它们在技术发展和应用环境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直接导致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两者之间发展速度和成熟度的差异。核心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环境的复杂性和可控性: 飞机(航空领域): 空域相对来说是更受控、更简单的环境。 .............
  • 回答
    飞机上的规定,尤其是那些看似“奇怪”的规定,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逻辑和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安全至上 (Safety First):这是所有规定的核心和出发点。 所有看似不便甚至愚蠢的规定,最终都是为了确保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并在紧急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