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下单 XDR, 回答下这个问题.
很多人家里 40 50 寸的电视用了十几年还在用, 很多时候中古大件产品就是用着难用, 丢了可惜.
但是对于专业用户来说, 大件产品都是长线投资. 显示器这种不可内部升级的资产, 一般使用周期都是 3 年起步, 而手机用 3 年已经算高于平均了.
如果把设备使用周期放到这样长的一个尺度, 再考虑大尺寸产品通常和专业生产力软件绑定, 很显然这些软件即便允许用户自己定制 UI 布局, 但是用户也会寻找到一套最合适的 preset, 那么如果屏幕是 OLED, 那么就会面临烧屏问题.
其次就是应对烧屏的解决方案. 一个是排列, 移动平台 ppi 本来就高, 游戏不需要做到 1:1 渲染, 到 iPhone X 时代文字渲染的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但是这种方法在桌面设备上行不通, 你买一块 4K OLED 屏, 结果实际分辨率也就 2K 水平, 但是玩家还是得选择 4K 级别的显卡, 那根本不实际.
而电视如何在不牺牲排列的问题下解决这个问题, 无非是靠以下几点:
继续回到 mini LED 的问题.
一方面, mini LED 技术是走向 micro LED 的过渡. 但是别忘了, mini LED 外面一圈还是 LCD, 目前 LCD 像素的光线通过率对比 OLED 还是遥遥领先, 贴近了看不会有很重的灰色感.
其他 mini LED 技术的问题暂且不重复了, Pro Display XDR 和 iPad Pro 这两款产品的目标, 是树立个人能买得起的、 开箱即用体验的专业级设备.
这句话说起来有点绕, 具体解释就是:
其他大多数自称专业的显示器产品, 包括监视器, 无法同时做到以下几点: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高性能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提升效率, 而开箱即用和简单配置也是效率的体现, 高效率也意味着更高的收入能力.
Pro Display XDR 和 iPad Pro 12.9 并不是单纯的监视器, 而是为了解决以显示为核心的一系列问题而设计的设备. 进入实际使用其实就可以注意到这两款产品承担的工作, 即便说有其他产品在某一方面表现更好, 但是在解决同一系列问题上, Apple 产品不管是价格还是性能功能上都更具优势.
就比如 iPad Pro 12.9 当作移动导演监视器, 没有移动设备能在相同便携性下有如此显示效果、性能、LiDAR、续航还有软件配件生态.
XDR 也是一样, Windows 本身连色彩管理都没处理完善, 很多产品还深度依赖 3D LUT 的校色流程, 或者是复杂的 setup. 相比 30 万买个难以利用的大宝贝, 不如买一堆 4 万的开箱即用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OLED烧屏(小范围的有机磷发光点老化过快,毕竟O代表organic有机嘛),而大屏比手机小屏更容易烧。哪怕小屏来说就算是在调校严谨 品控较好的iPhone上也有大片用久了烧的。
如果你想要它的有机材料不容易烧屏,那就需要控制亮度,那么巧了,大屏的电视、显示器刚好又比手机需要亮度(没亮度你HDR什么的都可以拉倒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OLED峰值亮度也并不那么高。
成本上来说OLED 大尺寸本来就良品率低不便宜,苹果还得向韩国一众企业买,属于是非常不情愿了。反过来mini-LED作为micro-LED前置科技苹果是挺乐意点的。
所以OLED就有固有的缺点导致和mini-LED各有优劣了。
(没错mini-LED本质上还是LCD,只是个对背光技术的改进,也维持着LCD的一些固有缺点,是啥缺点可以看后文),所以说…LCD永不为奴!
最终boss还得看过两年的micro-LED,直接兼具所长,起飞 !
以下是楼主写的对LCD,LED(传统LED,Mini-LED,Micro-LED),OLED的原理与区别的介绍。先手求赞2333
(一)LCD
LCD是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指的是液晶显示屏。主要有TFT、UFB、TFD、STN等几种类型。其构造包括塑料球、玻璃球、边框胶、玻璃基板、上偏光片、定向层、液晶、导电ITO图案、导通点、IPO电极和下偏光片。
基本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薄膜晶体管(即TFT),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薄膜晶体管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液晶显示的原理是液晶在不同电压的作用下会呈现不同的光特性。液晶显示屏就是由许多液晶排成阵列而构成的,在单色液晶显示屏中,一个液晶就是一个像素,而在彩色液晶显示屏中则每个象素由红绿蓝三个液晶共同构成,三个液晶不同屏幕有不同排列方式(at周冬雨排列)。同时可以认为每个液晶背后都有个8位的寄存器,寄存器的值决定着三个液晶单元各自的亮度,不过寄存器的值并不直接驱动三个液晶单元的亮度,而是通过一个”调色板”来访问。 为每个像素都配备一个物理的寄存器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只配备一行的寄存器,这些寄存器轮流连接到每一行像素并装入该行内容,将所有像素行都驱动一遍就显示一个完整的画面。
(二)LED
LED介绍
LED是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称,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其原理(不一定要看2333)是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终于讲到了重头戏:什么是Mini LED?
Mini LED简单地说就是小型的LED灯珠(50um-100um之间)。这里的小是相对于传统LED而言。需要注意的是。Mini LED虽然更小,但是应用在显示器或电视机中。还远达不到直接作为像素点使用的程度。也就是说Mini LED并不是屏幕面板,而是作为一种背光源存在的,不过。由于Mini LED的体积更小,它可以看作是传统LED的一种改进型背光。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Mini LED实际上是Mini LED+LCD,用Mini LED作背光,LCD液晶层仍在。可看作LCD的延伸。用Mini LED作背光的面板,显示效果比用传统LED作背光的面板要好很多。
Mini LED拥有以下三种优点:一是背光更均匀,可以精准调光;二是可以有更好的色彩表现;三是能让产品更薄。
而缺点则主要是会高能耗高发热,同时更多更精细的LED使得成本上升。
如果 LED 质量出现问题,当整块屏幕都显示了内容的时候,就可能因为背光不均匀,出现亮度、色彩偏差。在 Pro Display XDR 四万元的售价里,背光占了很大的一块成本。
Micro LED
Micro LED显示技术是指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组装到驱动面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技术。由于micro LED芯片尺寸小、集成度高和自发光等特点, 在显示方面与 LCD、OLED相比在亮度、分辨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它的每一个像素点都能进行独立控制,这与OLED看起来非常相像,其在亮度、分辨率、对比度等方面,也能达到甚至超过OLED面板的水平。功率消耗量可低至LCD的10%、OLED的50%。同时拥有比OLED更高的使用寿命。
Micro LED工艺技术难度大,特别是巨量转移。例如一块8K的Micro LED显示屏,需要将3300多万个LED管芯转移到背板。这一工艺制程对效率、准确度、可靠性均有很高的要求。目前Micro LED存在转移困难等诸多问题,短时间还看不到大规模应用的可能。相比较之下,Mini LED在2020年已经逐渐成熟。
据LED inside 统计,2020 年度 Mini/Micro LED 新型显示技术相关投入总规划投资约 252 亿元,2021年三星、苹果等领先企业陆续发布 Mini LED 背光产品,Mini LED 已逐渐渗透到下游市场,背光产品在电视、车载、VR/AR 眼镜、便携式游戏机等显示设备上均有广阔应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2020 至 2026 年中国 mini LED 市场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50%。
(三)OLED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OLED)。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优势
1、相较于LED或LCD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曲面屏)
2、OLED的发光层比较轻,因此它的基层可使用富于柔韧性的材料,而不会使用刚性材料。OLED基层为塑料材质,而LED和LCD则使用玻璃基层。
3、OLED比LED更亮,OLED有机层要比LED中与之对应的无机晶体层薄很多,因而OLED的导电层和发射层可以采用多层结构。此外,LED和LCD需要用玻璃作为支撑物,而玻璃会吸收一部分光线。OLED则无需使用玻璃(更亮更真实)。
4、OLED并不需要采用LCD中的逆光系统。LCD工作时会选择性地阻挡某些逆光区域,从而让图像显现出来,而OLED则是靠自身发光。因为OLED不需逆光系统,所以它们的耗电量小于LCD(LCD所耗电量中的大部分用于逆光系统)。这一点对于靠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来说,尤其重要。
5、OLED制造起来更加容易,还可制成较大的尺寸。OLED为塑胶材质,因此可以将其制作成大面积薄片状。而想要使用如此之多的晶体并把它们铺平,则要困难得多。
6、OLED的视野范围很广,可达170度左右。而LCD工作时要阻挡光线,因而在某些角度上存在天然的观测障碍。OLED自身能够发光,所以视域范围也要宽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