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清楚一点,【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不是喊口号,而是事后的总结。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所谓【武皇开边意未已】,灭闽越,吞南越,并滇黔,拓辽东,复河朔,开边西域,直抵大宛。可以说,中国版图始定于此,如果武帝如明中期各色帝王一样保守,只怕连汉地十八省都凑不齐。
武帝一朝不是汉代武功的结束,仅仅是个开端而已,接着便是【昭宣中兴】,进一步控制西域,连匈奴单于的脑壳都给剁了。到了东汉,汉军追亡逐北,又闹出了勒石燕然的大新闻。即便汉末三分,曹、刘、孙刨去内讧,业余爱好便是修理得周边异族跪下来叫爸爸。譬如高句丽作妖,被算不上哪路名将的毌丘俭打得几乎亡国灭种,诸葛亮南征,顺手就把日后闹出大新闻的南诏前身给平了。
总之,汉武之后,大汉光耀东亚三百年,【汉独以强亡】并非虚言。
至于明永宣以后还有啥开拓之功,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好容易憋出了个复套之议,不过要收复点祖宗地盘,结果如何地球人都瞅见了。末了搞得万里河山尽腥膻,也是无法可想。
汉朝是个开拓的时代,是汉民族意气风发的黄金时代,而明朝总体上是个内敛的时代,暮气渐深,最终沦落不见底。粉明没问题,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拿出来和强汉比军功,比开疆拓土,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叫找错了对手。
你说你一之乎者也挣功名的文人政府跑过来和数脑袋换爵位的凶残军国主义帝国飙军功,是不是石乐志_(:з」∠)_
这问题。。。
对于汉朝,明朝人本身就是充满了崇拜的,比如万历时期的大学士于慎行在其一篇文章里单独拿明朝跟汉朝做了个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汉朝比明朝厉害。他的观点大致是这么说的:
明朝时期西北的哈密、火州、吐鲁番,是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可现在成了外国;明朝时期东北的朝鲜半岛,是汉朝的乐浪四郡,可现在是朝鲜国;明朝时期东南的红河地区,是汉朝的九真诸郡,可现在是安南国。相对于汉朝,明朝“剪其四幅”,不过因为明朝在西南地区有所经营,所以“稍可益之”。
这段话出来,于阁老对汉朝什么态度自然不必说。不过,领土并不是一个国家强不强盛的唯一因素,毕竟俄罗斯比美国领土大的多,可并不能由此认定俄罗斯比美国强盛的多。
从领土上说,明朝全盛图和汉朝全盛图领土叠加,重合部分基本就是汉地十八省+辽东。在这个基础上,汉朝多了西北的西域都护府、东南的九真日南、东北的乐浪玄菟。而明朝在这个基础上则多了东北的奴儿干,西南的乌思藏,以及云南边外的一些土司,比如车里,比如孟艮。当然很多人认为明朝的这仨都司就是个笑话,虽然迟至万历年间黑龙江入海口的卫所还在向北京政府申请袭职——这与汉朝管控川湖云贵地区“诸蛮”的手段如出一辙。然而即便是在二者重合的这十九省,二者的管控力度是不同的,汉朝的云南贵州地区很明显没办法跟明朝时候的相提并论,甚至川东湘西鄂西地区也不能同日而语——这算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开疆拓土?
以对外交流来看,汉朝打开一带一路,而明朝时期陆路断于嘉峪关,海路断于“片板不得下海”。可实际上明朝即便是在倭寇闹的最凶的时候,三大市舶司仍然有一个在正常营业,并非闭门谢客,而且,汉朝有甘英出使大秦,明朝也把官厂建到了印度半岛西海岸以及波斯湾的忽鲁谟斯。
另外一个,汉朝明朝最大的敌人也不是故步自封的,人家同样在进步,汉朝不是明朝,可匈奴也不是蒙古,被铁木真整合之后的蒙古治理过的地方,从东北鸭绿江到漠北哈拉和林,再到西北的哈密沙州阿真川,以至于西南的四川大凉山,“帖木儿”们横亘数万里,尽管他们有的是女真,有的是蒙古,有的是瓦剌,有的是苍头回鹘,有的是夷人。
汉朝是个“打出去”的朝代,明朝则是个内敛而仍不失活力的时期。关公战秦琼的对此,还不如不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