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全国 31 省均已征求意见,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就像一位不速之客,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每一次都被提及,总能搅起一池涟漪。最近,随着全国31省份陆续就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征求意见,这个话题的热度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再是空中楼阁的猜测,而是真真切切地要落地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了。那么,在这股改革浪潮中,有哪些信息是我们作为普通人,需要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的呢?

一、 为什么说“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延迟退休”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对我国现行退休制度的一种调整。之所以说它“真的要来了”,是因为:

人口结构变化是根本驱动力: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深。简单来说,就是退休的人越来越多,而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却相对越来越少。如果不调整退休年龄,养老金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甚至可能出现资金缺口。
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依然有工作能力和意愿。延迟退休可以让他们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能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此外,延迟退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虽然这一点可能存在争议,但理论上讲,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可以填补一部分岗位空缺)。
政策信号已经明确: “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这已经不再是模糊的意向,而是上升到国家规划层面,表明了政策的决心和方向。
地方层面的积极响应: 如今,31省份统一就此问题征求意见,这是一种程序性的推进,也是在为国家层面的最终决策收集各方反馈,为政策落地铺路。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地回应国家战略和人口现实。

二、 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面对即将到来的延迟退休,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何时退”、“退到什么时候”,更重要的是政策的“怎么退”,以及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方方面面影响。

1. “渐进式”如何体现?
“小步慢走”的节奏: 这是最关键的字眼。无论最终出台的方案是什么,大概率不会是“一刀切”式的突然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而是会采取一种“每年延长几个月”或者“每几年调整一次”的模式,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规划。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具体的“步子”有多大,调整的频率是多久。
不同群体的影响差异: 比如,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本来就不同,未来是否会统一,或者如何衔接?不同行业的劳动强度差异巨大,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是否会有不同的政策考量?是否有针对特殊岗位的提前退休或优惠政策?这些细节将直接影响到不同人群的切身利益。

2. 具体退休年龄的调整方案:
男女退休年龄的走向: 目前,我国女性的退休年龄普遍比男性早。未来是逐步统一到同一个年龄,还是保持一定的差距?统一的理由(公平性)和保持差距的理由(生理和职业特性)都需要被纳入考量。
最终的退休年龄目标: 很多人关心,最终的退休年龄会定在多少?是65岁、67岁还是更高?这取决于国家对未来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养老金承受能力的综合判断。

3. 养老金制度的联动调整:
缴费年限和待遇计算: 延迟退休必然会伴随着养老金缴费年限的延长。那么,缴费年限的延长是否会影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否会进一步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即退休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如果待遇计算方式不变,延迟退休就意味着缴费更多,但退休金可能没有相应增加,这会对参保人员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的完善: 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可能难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关注国家是否会加速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构建一个更加稳健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4. 对就业市场和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挤出效应”还是“补充效应”? 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可能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但也有观点认为,随着社会老龄化,企业更需要有经验的、稳定的劳动力来弥补新生代劳动力的不足,延迟退休恰好能提供这样的供给。我们需要关注政策在平衡好老年人和青年人就业上的考量。
老年人就业支持: 如果延迟退休,那么为继续工作的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职业培训和职业健康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是否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和留用老年员工?

5. 社会保障和福利的配套措施:
医疗保障: 随着年龄增长,医疗需求也会增加。延迟退休是否会对现有的医保政策提出新的挑战?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以适应更长的工作年限和潜在的医疗费用增长?
社会服务和福利: 更多的老年人需要社会服务的支持,包括护理、休闲、再学习等。政府和社会如何提供相应的支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6. 公众意见的收集与采纳程度:
透明度和公开性: 意见征集是关键一步。我们需要关注意见征集的过程是否足够透明,公众的意见是否能够被真正地听取和纳入考量。
争议点的解决: 在意见征集中,往往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担忧和诉求。政府将如何回应和解决这些争议点,将直接影响政策的接受度和执行效果。

三、 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准备?

面对延迟退休,恐慌和抵触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准备。

理性看待人口结构变化: 这是大势所趋,是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接受政策调整。
提升自身价值和竞争力: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即将面临延迟退休的中年人,持续学习、提升技能、保持身心健康都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在任何年龄段,能够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都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关注政策动态,做好个人规划: 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政策信息,了解具体的实施细则。根据政策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财务规划和养老规划。比如,考虑是否要继续缴纳养老保险,是否要为退休后的生活做额外的储蓄等。
积极参与社会讨论: 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和建议。公众的声音是推动政策完善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延迟退休的到来是必然的趋势,但具体如何实施,如何最大程度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让这项改革惠及绝大多数人,还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反复打磨和充分论证。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被动焦虑,而是主动了解、积极适应,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更周全的打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完本科赶紧上班,期间少跳槽,这样的话你到35岁还能累计缴纳养老保险十几年,35岁后打打零工不要断缴,累计缴纳20年,幸运的话,到65-7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user avatar

此次意见征求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网上部分评论无法被查看大抵是正常现象,可能被收集整理悉数作为参考意见统一参研。

就此次意见征求的结果上来看,延迟退休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同意和强烈支持,为我们接下来开展的与延迟退休相关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不过在此也要呼吁相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做好宣传工作,让好政策好民意切实转化为老百姓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同时对于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好方法获得的好成果也要及时推广学习,切实把延迟退休做好做到位。

user avatar

大家首先要理解,延迟退休这事对于体制内外的人影响是完全不均匀的。

对于体制外而言,延迟退休的本身就是迟发退休金而已,很可能到时候你没有工作但是不能退休,净损失。至于延迟退休会不会让人民富豪们允许你工作到延迟退休的年龄,你猜?

对于体制内群体里面的一部分人来说,延迟退休其实是一种福利而不是负担。比如前一段某大学的老教授想要续聘。

延迟退休对于所有人的打击顺序:体制外工作者 > 体制内普通工作者 >> 体制内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

所以延迟退休应该结合退休金改革一起实行。如果不能借这个机会拉近体制内外的退休差异,延迟退休只会加剧退休人员的贫富差距。

ps:前一段有一次我和我哥聊天 ,我说他大概要赶上延迟退休了。我哥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好事大概不会出来那么快”。如果不是我亲哥,我肯定以为他在反串。体制内确实很多人视延迟退休为福利,特别是未来10年就要退休的干部们。

user avatar

996的人不用担心,很难活到那个年龄。

user avatar

先确定我能不能在65之前还上班再说,估计我大概率都干不到65就得被社会淘汰了,不如留两套房收房租,交社保真是p用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就像一位不速之客,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每一次都被提及,总能搅起一池涟漪。最近,随着全国31省份陆续就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征求意见,这个话题的热度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再是空中楼阁的猜测,而是真真切切地要落地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了。那么,在这股改革浪潮中,有哪些信息是我们作为.............
  • 回答
    “延迟退休”这四个字,像一个悬在头顶多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从最初的民间讨论到如今政策风声渐起,十余年过去,它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设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有消息称,未来五年内,“延迟退休”政策有望正式落地。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又把这个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这把“剑.............
  • 回答
    延迟退休这事儿,现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相关讨论。不少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那些出来说“要延迟退休”的专家们,到底是不是真的站在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是真心为了咱们好,还是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说些不着边际的理论?说实话,这问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瞅.............
  • 回答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体系的影响,以及对年轻人育龄意愿的潜在波澜,是一个复杂且牵动民生的议题。咱们不妨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关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那可不是一笔简单的账。首先,从最直接的层面来说,延迟退休必然会对养老金的收支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增加养老金缴费年限和缴费总额: 延迟退休意味着劳动者在工.............
  • 回答
    2029年养老金结余耗尽的困境,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延迟退休,未免有些单一,而且可能会引发社会上的诸多顾虑。要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多管齐下,找到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养老金体系的根本在于“收支平衡”。既然出现“结余耗尽”的信号,说明当前“收入”.............
  • 回答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说实话,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五味杂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调整,而是关乎咱们一辈子的生活规划,所以大家看法肯定差别很大,而且都挺认真的。支持的声音,往往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 国家层面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咱们国家现在老龄化挺严重的,年轻劳动力相对少了,而退休人口却越来越多。养.............
  • 回答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的标题《「延迟退休」是为了大家的根本利益》,立意是鲜明的,直接将延迟退休与“大家的根本利益”挂钩,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引导策略。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从宣传和政策解读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显然是为即将到来的或正在实施的延迟退休政策进行铺垫和解读.............
  • 回答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在国内可谓是“牵动人心”。最近这些年,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仿佛就在眼前。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65岁退休真的靠谱吗?咱们一点一点捋清楚。延迟退休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延迟退休改革就是一种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现在咱们普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干部5.............
  • 回答
    关于“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冲击有限可控”的专家观点,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龄劳动者年龄歧视监管和“就业难”加剧的担忧,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议题。要谈这个问题,不能只看专家说“有限可控”,更要剖析其背后的逻辑,以及对我们每个人的实际影响。专家观点“有限可控”的解读:首先,我们得理解专家们为什么会这.............
  • 回答
    渐进式延迟退休,简单来说,就是逐步、分阶段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而不是一次性地大幅度调整。它不是一个“明天你就要老两岁,后天你就要多干两年”的突兀变化,而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缓冲期较长的调整过程。想象一下,这就像把一个大水池的水位慢慢升高,而不是一下子把水闸全部打开。对于社会和个人来说,这种“渐进”的.............
  • 回答
    关于延迟退休这件事,我仔细想了想,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方面。要我说同不同意,我得先说说我的想法,因为这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从经济和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似乎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选项。现在咱们国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意味.............
  • 回答
    马督工抛出“延迟退休对普通人不是坏事”以及“必然接受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的事实”的论断,这无疑是在我们当下社会一个极其敏感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上扔下了一颗石子。想要理解他这番话,我们得先“沉浸”进去,看看他大概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马督工这个人。他做节目,通常是观点鲜明,而.............
  • 回答
    人社部正在研究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这是一个涉及亿万国人生计的重大议题,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关键节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兼顾各方利益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首先,改革方案需要有“温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 延迟退休并非“一刀切”,.............
  • 回答
    2036年养老金可能耗尽、十四五期间延迟退休将“小幅逐步调整”——这消息一出来,确实是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我看到这说法,脑子里立刻就串出好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关于“2036年养老金耗尽”这个说法,我个人持谨慎乐观态度。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数字上看,这个预测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我国人口老龄化是趋势,加.............
  • 回答
    上海人社局长就“延迟退休”传言进行了澄清,指出“延迟退休并非仅仅是因为养老金不够发”。这一辟谣触及了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焦点。那么,在不单纯是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的前提下,推动延迟退休的主要考量究竟是什么?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战略性规划。首先,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结构变化是核心驱动力.............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关于“研判启动老年就业市场,采用自愿原则延迟退休”的建议,确实包含了很多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点。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退休年龄的讨论,更触及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代际关系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几个关键信息点,以及更详细的阐述:1. 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深.............
  • 回答
    网红因延迟退房辱骂怀孕经理,酒店回应“未预料情绪如此激动,对经理进行慰问”,这一事件涉及了消费者权益、服务行业规范、个人素质以及企业责任等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事件本身及各方行为的分析: 网红的行为(延迟退房、辱骂怀孕经理): 延迟退房: 这是一个服务与消费.............
  • 回答
    退相干理论在解释延迟选择实验和量子擦除实验时,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且符合我们日常直觉的视角。它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宏观世界里我们看不到量子叠加态,以及如何在特定条件下“抹掉”这些量子行为的痕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力求用最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讲解。退相干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白退.............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一个姑娘,攒了七百多万的血汗钱,满心欢喜地准备安个家,结果一场银行贷款的延误,直接把她推到了退房赔款的境地,而且一赔就是五百万,这说实话,太伤人了。咱们先得把事情捋一捋。事情的经过:1. 首付巨款,梦想起航: 这位女士,咱们姑且称她为“小王”吧,为了买一套心仪的房子,.............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