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社部正研究具体延迟退休改革方案,你有哪些切实建议?

回答
人社部正在研究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这是一个涉及亿万国人生计的重大议题,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关键节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兼顾各方利益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改革方案需要有“温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 延迟退休并非“一刀切”,而是要区分对待,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人都推向同一个时间点。

体力劳动者和高风险行业从业者:长期从事高强度、高风险的体力劳动,身体健康状况可能远不如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对于这些群体,延迟退休的幅度应该更缓和,甚至可以考虑设置提前退休的选项,例如在完成一定年限的缴费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同时,可以鼓励企业为这些岗位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评估,减轻其工作负担。
知识型和专业技术型人才:这部分人群往往在工作岗位上经验丰富,对社会贡献巨大,并且许多人的工作并非对体能有极高要求,甚至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技能更新来保持工作能力。对于他们,可以根据其专业领域、工作性质和个人意愿,设计更加灵活的延迟退休机制,鼓励他们“退而不休”,将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或者在咨询、项目研究等领域继续发挥余热。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决策和沟通机制。 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必须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声音。

广泛征求民意:在方案出台前,应通过各种渠道(如网上意见征集、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特别是要关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看法和诉求。
政策解读和宣传:对于改革方案,政府需要进行清晰、准确、有说服力的解读,向公众解释改革的必要性、具体措施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打消疑虑,争取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多媒体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配套改革措施必须跟上,形成良性循环。 延迟退休不是孤立的政策,它需要与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进行联动。

促进老年人就业的政策支持:如果社会上能够为退休年龄临近或已达到退休年龄但仍有工作意愿的人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那么延迟退休的阻力自然会减小。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地聘用老年员工,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需求。同时,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产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养老金的长期可持续性,但在此过程中,也需要确保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能够得到体现。要研究如何让延迟退休的群体,其养老金的增长更具吸引力,能够与其贡献相匹配。此外,也需要关注医疗保障体系如何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延迟退休带来的新情况。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体系:鼓励延迟退休,意味着需要支持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老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投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就业岗位和技术要求,让他们能够更自信、更有能力地延迟退休。

第四,要设计具有弹性和多样性的延迟退休方案。 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分档次、分步走:可以考虑将改革分为几个阶段,逐步推进,给社会一个适应的过程。例如,第一阶段先小幅度延迟,观察效果,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也可以考虑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缴费年限设置不同的延迟时间。
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后的一定时期内,根据个人意愿和身体状况,选择全职、兼职或自主创业等方式继续工作,这样既可以实现收入的延续,也能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
与工龄挂钩:延迟退休的年限可以与个人的工龄挂钩,例如,缴费满一定年限后,可以获得提前退休的权利,或者缴费年限越长,其退休金增长幅度越大,这样可以激励人们更早、更持续地缴纳社保。

最后,要关注改革可能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 改革不应该加剧社会不公。

机会均等:确保延迟退休的政策不会让一部分人因为年龄而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就业市场上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
保障弱势群体:对于一些因疾病、家庭负担等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的人群,应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兜底,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审慎推进,以人为本,集思广益。只有将改革的“度”掌握好,把配套的“链”连接牢,将“温度”传递到每一个劳动者心中,才能最终实现改革的初衷,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增进贡献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明确表态,坚决反对延迟退休。

客观上说,现在的退休制度在设计的时候,人均寿命只有不到70岁的水平,相当于平均下来,每个人在退休之后,国家再养活不到十年就可以了。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寿命提高,现在人均寿命已经快要接近八十岁了,等于退休之后,平均每个人还需要国家再养活二十年,这就导致社保入不敷出。不仅退休金不足,而且医保也不足。

但现在的问题和以前不同了,以前是国家养老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存在失业的问题,到年龄了就退休,什么都有保障。但现在的情况是,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是70后,这之后的世代,大多数都是自主择业的,尤其是在私营企业就业,本身就缺乏保障。

这些年来,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五十岁以上,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了。从五十岁到六十岁,这是一个相当难熬的时期。退休金领不上,工作找不到,只能吃积蓄,日子很难过。在有些行业,这个问题还要更严重一些,会提前到四十五岁左右,后面的日子都比较难熬。对他们来说,苦苦煎熬支撑,就是为了熬到退休年龄,能领上退休金。

现在突然说,要把退休年龄推迟五年,女职工55岁,女干部60岁,男性职工65岁,那就等于说,这些从四十五岁之后就开始越来越难找工作的人,需要熬的时间更长了,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保障,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除非能够为这部分人提供就业方面的支持,否则延迟退休就会让这部分人的处境更加困难。

现在干部到了一定级别之后,本身就是延迟退休的,但这些人本身就不存在失业的问题,所以他们退休与否,只和他们是否能继续享有权力相关。比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岗位,本身就存在大量退休后返聘的情况,也就是既领着退休金,又能够继续工作,领一份工资。而他们占据着的工作岗位,就会让后面本该递升上来的人,只能干瞪眼,继续等着。

总之,要延迟退休,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能保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五十岁之后的人。没有这个前提,就直接延迟退休,这是耍流氓,应该坚决反对。

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随着生育率下降,新生人口减少,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未来就业不会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但问题是,即将面临退休的六零后、七零后,这个人口基数并不小,如果统一延迟退休,那么就会导致这个群体在就业问题上的内卷。

尤其是如果考虑到自动化生产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未来可能普及,将会替代相当一部分人工劳动,就业形势仍然是非常严峻的。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不考虑就业问题,就调整社会保障政策,就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user avatar

建议35岁退休,因为很多人到了35岁就被排斥在就业之外了。然后用爱给大家发五十年以上的养老金。

或者反过来,保证大家在65岁以前都能充分就业,不会因为盘剥过重难以支撑。

user avatar

延迟退休没问题,前提是您得做好中老年就业的安排呀,比技能培训,反年龄歧视宣传监督,机关国企带头聘用中老年担任力所能及的岗位。

不然30多岁没人要,快入土了才有退休金,无业中年可比无业青年麻烦多了。

user avatar

退休金问题主要是2个方面:

1,人民群众不讲武德活的太久,没有大局观。

2,体制内群体的退休金替代率过高,甚至有超过100%的。

我以前写过一个回答,美国的退休金制度是你的社保基数越高,替代率越低。顶格交满35年大概只有30%,而普通的中产替代率只有50%上下。

国内体制内外退休金替代率差异巨大是退休金不足的主要因素。延迟退休本身等于是对替代率低的体制外人群的双重打击。

要改就要2个一起解决。延迟退休这事老实说势在必行,但是和国际接轨的时候是不是也把体制内退休替代率一起接轨一下?也不要和国际接轨了,体制内外替代率统一一下可以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牺牲就要一碗水端平。

ps:退休金替代率=退休金/退休前工资

user avatar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要以身作则,取消招聘时的年龄限制。

劳动保障部门应重罚职场上的年龄歧视,限制企业随意解雇大龄员工。

不然,我们也很难办啊!我们也想兢兢业业,奈何企业不肯要:

35岁的焦虑,不仅是自媒体创造的,还是本身企业就存在的。

每当有延迟退休的风声,都能激起百姓骂声一片。

国家为什么整这么一个狠招?说到底还是为势所逼:领养老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交养老金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养老基金面临巨大的亏空压力

其实放眼国外,却是有很多国家都是六十岁往后才会退休;在日韩,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仍要出来工作,也不罕见。

为什么?没钱养老嘛。

所以既然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或者我们可以自我安慰一下:多做几年,拿多点养老金也不错?

那么问题来了:

延迟退休,究竟会对我们的退休金影响有多大?

一大堆亚健康的职场人,还能活到把养老金领回本的时候吗?

哎,我还真的帮你们算过这笔账。

养老基金像一个水池,老年人越多,池子流出的水就越大。

延迟退休就是一边拧紧水龙头,一边靠年轻人加水,这样池子蓄水才可能足够......

目前的退休年龄,按身份划分为三种:

  • 男职工:60 岁
  • 女干部:55 岁
  • 女工人:50 岁

通常来说,管理和技术岗为干部身份,基层岗位为工人,具体以用工合同为准。

按目前风声来看,延迟退休一旦实施,退休年龄将统一改为 65 岁。

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 每年延长几个月,最终过渡到不分男女、不分身份,全部在 65 岁退休。

毫无疑问,我们 80、90 后是妥妥要干到 65 岁了。

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交钱交得更多,而领钱的时间却变少了

以目前中国人平均寿命 77 岁来看,若 65 岁才开始领养老金,相当于平均只能领 12 年了......

来,下面我举了4个例子。

你大可以对号入座,看看延迟退休到底对你有何影响。

案例1:90后延退,少领几十万?

90 后男生小王,今年刚满 23 岁,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开始了打工生活。

他从 23 岁开始交社保,月薪 3000 元。

为了方便计算,我假设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也是 3000 元,且两种工资都按每年 5% 增长。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长得有点复杂,大家可以简单看看:

如果看不懂也没关系,我都帮你算好了:

上面这个图主要看橙色和绿色的地方:

  • 按 60 岁退休:小王一共交了 29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8856 元,到 62 岁领的钱超过缴费,也就是回本了。
  • 按 65 岁退休:小王一共交了近 39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13635 元,67 岁也能回本。

假设小王活到平均寿命 77 岁,延迟退休 5 年,他要多交 10 万养老金,可是少领了 9 万。这一增一减就是 19 万……

同理,假如小王身体健康,能活到 85 岁,那延退反而是好事,因为他多领了 41 万。

所以延退到底是好是坏,还跟我们的寿命有关;活得久,才会领得多,所以大家平时要好好锻炼身体了。

案例2:男职工延退5年,划算吗?

60 年代末出生的人,如今也要赶上延迟退休了,那他们的养老金又有何影响?

以 55 岁的李叔为例,他从 26 岁开始交社保,当时的工资和社平工资为 729 元。按每年 5% 增长到 2020 年,已达到 3000 元。

原本李叔计划着,再过 5 年就能退休过上钓鱼打牌的神仙日子。延迟退休这么一来,他不得不再干 5 年了。

两种退休年龄有什么差异?计算如下:

我们还是看橙色和绿色的地方:

  • 如果 60 岁退休:李叔共交了 5.9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1730 元,62 岁回本。
  • 如果 65 岁退休:李叔共交了 7.9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2696 元,67 岁回本。

假设李叔活到平均寿命 77 岁,延迟退休 5 年,他要多交 2 万养老金,可是少领了 1 万。

假如李叔活到 85 岁,那延退反而是好事,因为他多领了 9 万。


案例3:女干部延退10年,少领多少?

接下来,再看看女性延迟退休,会有不同吗?

今年 50 岁的张姨在国企做管理,她从 20 岁开始交社保,工资一直是社平工资的两倍,按每年 5% 增长到 2020 年达到 6000 元。

干部身份的她,原本可以 55 岁退休,如果延迟 10 年才能退,养老金的领取又有何影响?

计算如下:

如图所示:

  • 如果 55 岁退休:张姨共交 9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2541 元,到 57 岁回本。
  • 如果 65 岁退休:张姨共交近 16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6080 元,到 67 岁回本。

假设张姨活到平均寿命 77 岁,延迟退休 10 年,她要多交 7 万养老金,可是少领了 3 万。

假如张姨身体健康,能活到 85 岁,那延退反而是好事,因为她多领了 33 万。


案例4:女工人延退15年,又会怎样?

45 岁的刘姐在工厂打零工,她从 20 岁开始交社保,工资从和社平工资一致,按每年 5% 增长到 2020 年达到 3000 元。

如今刘姐要晚 15 年才能退,还是按两种退休年龄计算:

继续来看:

  • 如果 50 岁退休:刘姐共交了 5.6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1438 元,到 53 岁回本。
  • 如果 65 岁退休:刘姐共交了 13.5 万养老金,退休后第一个月领 4926 元,到 67 岁回本。

假设刘姐活到平均寿命 77 岁,延迟退休 15 年,她多交了 7.9 万养老金,相应也多领了 4 万。

假如刘姐身体健康,能活到 85 岁,那延退更有利,因为她多领了 46 万。


走得太早,社保白交了吗?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如果想享受延迟退休的好处,拼的是“活得久”。

如果没到退休年龄,或者刚领几年人就不在了,交了几十年的社保钱会打水漂吗???

其实也没有这么绝望。

以北京为例,假设 55 岁的王叔不幸身故,家属可获得以下补偿:

如果不幸走得太早,我们交的钱也不会打水漂。

首先王叔交的 4.65 万养老金,会退还给家属。除此之外,社保还会发放丧葬补助费和亲属救济费,加起来也有一两万。

其实,退休和养老是一场不可避免的“金钱消耗战”。

与其担忧这些,还不如多思考:如何提前规划,才能让老年过得更优雅?

user avatar

第一步:你得保证大家能活到延迟退休的年龄。

第二步:你得保证大家活到那个年龄还有工作。

第三步:你还得保证是适合那个年龄段的工作。

第四步:好,现在可以研究延迟退休的事情了。

总之,我不建议在仿佛北非的福利水平上研究向北欧看齐的体制。

人社部不要老研究些科幻问题。

user avatar

我没啥切实建议。我只能说,该掉进去的坑,一个都躲不过。

之前我有个回答被建议修改了,其中提到:

很多年前,我还在本科的时候,法国外教介绍到法国工作制度,当时我们就有疑问:既然法国青年就业难,为何又要延迟老年人的退休年龄呢?这不是矛盾的吗?老爷子早早退休,乐乐呵呵去钓鱼,腾出位子给青年人,岂不皆大欢喜?

外教当时说,年轻人你不讲武德,不懂规矩。就业归就业,退休归退休。老头退休了,就得给他发退休金,当然是越晚发越好。最理想是今天退休明天死,一分钱都领不到。

法国是高寿国家,按2017年的数据,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52岁(同期日本84.1,中国76.47)。退休早了,确实养老金支出压力山大。而且法国医疗社保报销7成,老年人活得久了,医疗报销也是一笔巨大开支。所以,必须延迟退休。

同样的事情,肯定也会出现在中国。别给我带什么恨国的帽子,这是个客观现实:你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老龄化,又年轻人不生了,青黄不接,无以为继,那么养老金肯定会有压力,必然面对与其它发达国家类似的问题。这是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你不能用主观来否认客观,闭着眼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

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好事,说明发展了,进步了。但千万别有“中国例外论”的想法。没有例外,没有特殊,老牌发达国家的各种毛病,迟早要轮一遍,一个都躲不过。

所以,我一直认为,别看着美国第一就学美国。应该多借鉴一点儿欧洲日韩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日韩。同是东亚国家,尿性是一样的,各种问题的性质几乎没有差别。

最后,我觉得搞笑的是,法国是62岁开始退休,想拿全额退休金要等到67岁。我国定个65岁,再考虑到人均预期寿命76,搞得比法国还狠。

当然,如果你这两年就退休,肯定不用等到65岁。但知乎上很多20来岁的年轻人,甚至很多00后小朋友(还有个高考的小孩经常逛我的页面233)……我非常看好你们,都有光明的未来!请元气满满地工作哟!刚八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