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中国版的401K
账户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理财~~
美国都失败的玩意儿,在各方面缺失的中国必然100%失败
金融就是合法的诈骗。
金融就是给你很多选项,看似你可以自由选择,其实无论选哪个选项最终都是你吃亏。
金融的目标就是利用规则,让你吃亏,但最后你只能怪自己。
如果今后养老账户可以自己理财了,按照中国人的尿性,加之癌股暴涨暴跌的投机属性(缺乏退市机制,垃圾股遍地,财务造假,指数十年不涨),最后一定是追涨杀跌,频繁操作,把钱理光。
你看着吧,很多人肯定养不了老了(这在美国已有实证)。
但可以养活银行、保险、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
对了,还有各种骗人的理财课程、财商教育、理财收费群、理财自媒体~~都会受益~~
补充
那么,说了20年的做实个人账户,是不是就直接赖掉了?
作为第四次破产后再重建的1993年版的养老金系统,名义上是 统筹+个人积累 两部分共同组成的。但实际上因为统筹发钱太多,没钱还要年年涨,结果就是穿底并挪用了个人账户资金。而设想的做实个人账户,把挪用的个人账户资金填回来,始终未能实现。
这次不会悄咪咪的就把以前挪用的个人账户资金直接勾销掉了了吧。这可是6万亿的巨款。
说起来,我们的破产速度也是全世界绝无仅有了。第一次社保系统52年开始建立,仅用了8年就破产了。第二次社保系统62年开始建立,仅用了6年就破产了。第三次社保系统69年开始建立,仅用了7年就破产了。第四次社保系统78年开始建立,仅用了15年就破产了。第五层社保系统93年开始建立,用了27年进入实际上的技术性破产阶段,虽然已经超过了之前,但远远低于人类生命周期的匹配预期。
西欧社民的社保系统,大致上普遍每一版能维持60年左右,目前在第二版刚破产完进入第三版建设阶段。
泥盆只有一版,从战后建立起,到现在维持了74年,虽然债台高筑接近技术性破产,但还在维持。
米国就靠美元霸权,社保系统从1935年由罗斯福创立,到19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做了版本更新续命,1980年代里根又做了版本更新续命,2008年差一点破产,但靠美元霸权放水收割续命,现在续回来了还在维持。
总而言之,20多开始工作交钱,60多退休,80多寿终正寝,正好60年。所以一个养老金系统至少得坚持60年才行。社保系统要让人愿意给养老金积累交钱,首先至少得交钱的人将来真能拿得到钱,死之前拿到的钱不能比交的少太多。
我们这样频繁破产的历史记录,实在是让人不想交社保。
个人养老金账户一般2类,代表就是新加坡的公积金CPF和美国的401k,刚好我都有。
大家先要理解一个前提,这个世界上一个脑子正常的人,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是不会去充值个人养老账户的。因为自己给自己强迫储蓄不需要放在一个限制很多的账户里,所以必须有外力。
新加坡的公积金是强制性的,这个其实和中国目前已有公积金有相通性,事实上CPF就是中国公积金的蓝本。
美国的401k则是以所得税杠杠作为外力,但是问题就在于中国的直接税非常低,那么这个杠杠从哪来呢?
所以这个账户如果是自愿缴费的话,我估计缴费的人很少,除了那些高账面工资阶级也就是码工用来避税,而且前提必须是投资渠道足够多元化。
要想让这个账户真的有人充值,除非大幅提高目前的所得税率和征税人群范围(下调起征点),那……
当然,有可能直接用房地产税做杠杠,虽然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但是可以特色。
鄙人才疏学浅,没太看明白。那我也来翻译翻译,看看里面有没有惊喜。
第一段,以后养老金收取额度会涨
第二段,光靠养老金养老是不行滴,打工人还要买点金融产品。
别的不想说。也不想了解,只想知道为什么爷爷奶奶交了这么多年农业税,粮食。一个月就五十块钱。
反正我自己不会交了。不如投长线基金
80后延迟到65退休已经板上钉钉了
所以得有份工作能让你干到65
然后扣掉各种花销能有余钱可以投到养老账户
最后还得有一个好身体去花钱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对于平凡的打工人
是拼命干到65,中年养儿,晚年养孙,最后变盒
还是不婚不育,及时行乐,上了年纪浪不动爱咋滴咋滴
低质量长寿 跟 高质量短命 对个体而言哪个更好
连国家都没法保障的养老金交给金融公司来解决,唯一的好处就是钱不够的时候不能怪国家。
字面上理解个人帐户改革,就是进一步把养老金两个账户的使用权所有权分拆清楚,把个人帐户使用权逐步下放到个人手里,类似于美国401k,然后让个人凭个人本事赚往后的养老钱。
过激点理解就是打工的工薪阶层未来就不要指望单位缴纳给统筹帐户那部分了,除非收入和社会阶层都不行。
直白点就是打工的工薪阶层除了自己得靠自己养老外还需要在养老上帮扶其他人。
可能会有疑问,统筹帐户也是打工人打工单位才会缴纳的,为何工薪阶层却会享受不了呢?
目前发展就是这么个情况:个人账户的钱还是属于个人,但大头的统筹帐户会慢慢转移支付给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最低的那一档人群,除非是他们其中一员。
为什么呢?
因为在没有其他资金拨入的情况下统筹帐户资金缺口压力越来越大,统筹帐户也就只能先保障最底层的人群。
比如最开始是为了保障70%的人群,统筹帐户资金压力变大,就会倾向于保障60%的人群,50%、40%、以此类推。
所以打工收入越高,对统筹账户就越不能有所指望,它更像一种税;反过来也成立,打工收入越低,它的价值越明显。
以下为建议修改内容,就当顺便了解一下两件大事:
1:双轨制
例如某某地某某人退休金比几个人的工资加起来还要高。
1997年政府把养老金分成二个等级,企业退休人员领的是“基本养老金”,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领的是“养老金”,还很高。
例如:1990年企业和机关职工年人均离退休费分别为1664元、2006元,差距并不大;2004年分别为8081元、16532元,前者仅是后者的48.8%,差距越来越大。
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前是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2015年才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才有将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
另外:在企业,退休金按照其交纳的养老保险费以及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发;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依据其工龄和退休前的工资计发。
2:国企下岗潮
国企下岗潮在当时涉及了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保障及5000多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这些都是社保体系的大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